关于AW1 它不差,但是是个缝合怪
上次发了开箱贴之后有不少Jrs评论,也有很多其他的贴子看到了很多观点。主要的槽点在尺码非常迷惑,鞋楦很大问题(过长)以及营销过度等等。首先声明一下我在AW1之前并没穿过其他的匹克篮球鞋(如果不算15年前的鞋的话),因此对诸如大三角,闪现系列的尺码问题我并不能做评价,现在就对比一下自己的实战鞋客观讨论一下这双AW1。
首先很多人都很关心的尺码问题,匹克的特点是没有半码,因此和大家常穿的Nike/Li-Ning的尺码有些不同(虽然这俩的尺码也不一样,但至少都有半码)。可以看出匹克的基准线还是43/US9.5,其他码数上,会吃掉不少码数(比如10往后都没有半数US码了)。下面对比的是匹克和耐克的尺码表再补充一下361也是没有半码的。关于这双鞋的尺码选择,我按照之前很多博主的建议,通码43的我选择了42,感受是鞋内长没问题,包裹稍显紧致的状态。
整个鞋楦中后段都是非常舒适的,前掌由于鞋头处压得很低,加上两侧的TPU,可能会有夹脚的情况出现。这里同样对比一下鞋头压得很低的WOW10,可以看到鞋头高度是差不多的,而wow10的上翘还要明显很多,鞋头处的空间实际上更小。
而关于鞋楦的形态,尤其是内长和宽度这两个指标,由于是插入中底的形式,直接对比鞋垫的形态就能大概了解底楦的形态了。这里我手上还有44.5码的GT cut1和43码的GT cut2,可以很直接的进行对比。以下是三双鞋垫的对比图。可以看出,AW1的鞋垫和GT cut1的造型几乎是一模一样,只在长度/高度的细节上有一些针对鞋外形的设计差异。GT cut2的鞋垫则是添加了更多的细节处理,包括鞋垫两侧的形变凹槽和前掌处的弯折点处理。
由于码数不同,直接的鞋垫对比就不放GTcut1和AW1的了,直接对比GTcut2和AW1的结果如下图。除了侧墙高度有些许不同形态上几乎是完全一样的,除了GTcut2的小脚趾部分稍微削薄了一些,竖向叠放的可以几乎严丝合缝。
因此我有了个大胆的想法,如果将他们鞋垫互换是否每双鞋都获得了多几个鞋垫的选择?
结果是完全没有问题,恭喜AW1喜提react+后掌六边形zoom的配置,GT cut2喜提澎湃中底和一模双密。脚感体验了一下,澎湃明显比react要弹得多,react更体现在吸震而不是回弹。左右对比上,由于我的GT cut2还没有实战过,中底还没有进行磨合,cut2的前掌压脚背情况是比aw1明显很多的,但是react鞋垫的衰减会非常明显,这个在cut1上面已经有很深的体会了,后期的cut1重心是个非常神奇的体验,即贴地又有大zoom的饱满体验。从此来看,AW1的鞋垫应该也是有磨合的空间的,但是由于AW1并不存在底下的大气垫,后期的贴地感受可能会更强,但对应着缓震体验可能会缺失。
综合对比看过来,AW1的鞋楦问题可能出问题的是在于前掌TPU上翻处可能会有夹脚的情况。我的脚型是适配度算是还不错的,特雷杨2这种神奇的鞋型我也能驾驭(最近非常喜欢Trae2的体验,灵活贴地又有保护)。但是我的小脚趾和跖骨的连接关节(从图上来看叫”头“?)很高,之前穿李宁的很多鞋子包括利刃3,音速10Ultra都出现了第一组鞋带飞线卡的脚痛不欲生的情况,是痛的完全没法实战的程度,AW1的TPU上翻处正好也指向了这个位置。而像一些自媒体说的内长差距非常之大的情况反而没有遇到(他们同时还盛赞了GT cut2,但是他们俩的底楦可以看出几乎是一模一样的),就像上个帖子我提到的,AW1的尺码是偏的,自成体系,但是鞋楦的问题并不是很大,所以选对了尺码的情况下,只要不是大宽脚/高脚背,他的鞋楦宽容度其实还挺高的。
最后说一下缝合怪这个话题,这大底可以说完全照搬了AJ32,甚至连防侧翻角的结构都一模一样。前掌防侧翻部分不提了,虽然有ZK7(最早一批的双系统球鞋了)的感觉但是毕竟这种处理也算常见。加上上面提到的GT cut1/2系列,以及自家的闪现系列,该夸赞的反而是这么多不同类型的球鞋设计匹克缝合的居然还不错。另外就是鞋侧的小提带方便更换鞋垫的“创新”设计,我的评价是完全的鸡肋,从足弓处的缝隙抠鞋垫的效率都高多了,这个提带除了强化自身Switch的理念,实际上我是根本不会使用的。最后提一嘴这个Switch理念,澎湃和一模双密的区分度实在太小了,之前Nike的双系统都很明确的写出了力量/速度型, 非常直观,AW1这俩鞋垫,我还没有很清楚的知道使用的场景,现在选择澎湃较多的原因主要还是他前掌的衬布比较舒服,一模双密鞋垫上的脱模剂还在,脚趾抠起来都非常的滑。
总结一下便是,从性能表现上来看,AW1绝对不会很糟糕,但是这双鞋子虽然体验和外观都做到了不错的水平(DNA的配色颜值yysy真的很不错,TPU条和水晶底在不同光线照射下的颜色都有不同,鞋面的闪卡的效果也很惊艳),但是在设计上我感到不舒适的是他的创新能力缺失。就像标题说的,AW1的体验不错,但细看就是一个巨型的缝合怪。
JayVio楼主
· 广东不止是防侧翻角,这张图对比应该可以看的更清楚
JayVio楼主
· 广东对 线条可以说一模一样了[捂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