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明朝后世发展情况而言,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是否是搬石砸脚?内阁是怎样炼成的
朱元璋以前,历代皇帝不乏英明之主,但是都采用了自封建制度诞生以来都有的丞相制度(即使是现代社会,大多数国家都有类似丞相的职务),虽然皇帝不希望自己的权力出现真空,但是皇帝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这与皇权的无限扩大性的矛盾催生了丞相制度的产生。
然而,穷苦农民出身、在寺庙干过杂役,铁人三项冠军选手明太祖朱元璋似乎觉得没有丞相,他自己一个人也能搞定所有问题。同时,有感于元朝皇权的孱弱和相权的强势,朱元璋认为元朝灭亡的原因是“委政权臣,上下蒙蔽故也。”加上明初对开国元勋的防范,明太祖借胡惟庸案废除丞相制度。
胡惟庸案以后,丞相制度废除,朱元璋直接管理六部,实际上是集皇权与相权于一身。据统计,从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日到九月二十一日,8天内朱元璋收到了1666件公文,共涉及3291件事,平均每要看两百份文件,处理400个问题。我们今天一个人平均每天读书能读200页,那已经是相当了不起了,明太祖还需要亲自审理这些问题。用现代管理学来看,这似乎是极高提升了行政和办事效率,有一个专业术语叫扁平化管理,然而,没有哪个大企业没有总裁办、总经办、副总这些辅助性的副手。资本家创造了效益,并不是为了自己苦干,而是享受财富带来的各种成果。明朝中后期的皇帝则越发有这种慵懒享乐的迹象。
事实证明,到了永乐朝,朱棣已经渐渐顶不住这种工作强度,更何况朱棣经常御驾亲征,因此明成祖创造性地建立了内阁制度。当时内阁只是作为秘书性质的机构,丞相拥有决策权、仪政权、行政权,内阁创立后,决策权归于皇帝亲自把持,议政权和行政权则分属内阁和六部。此时的朱棣,显然并没有将内阁置于权力中枢。成祖规定,“入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署(丞相有自己的掾属),不得专制诸司”。大学士的官品也较低,是正五品,而外省知府为正四品,六部尚书为正二品。
仁宣时期,皇帝对以杨士奇、杨荣、杨溥为首的内阁越发倚重,此时期对内阁进行了创新,为了防止政令不通,内阁大学士往往身兼数职,例如尚书(正二品)、太子少傅(从一品)等职,即入阁加衔。不久便出现了大学士非尚书、侍郎的资历不行,“政在三杨,义虽掌权衡,辙依违期间,无所匡拂”,阁权在仁宣时代正式超越部权。此时期内阁成员之间地位,还没有明显区分。
朱祁钰景泰年间,王文以吏部尚书进入内阁,王文也是明朝第一位二品大臣入阁,不是加的少傅、少保等荣誉头衔。吏部尚书是六部之首,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自后六部承奉意旨,阁臣的权力更为提高。经历了朱祁镇、朱见深朱厚照这几位享乐玩家皇帝之后,皇权继续衰弱,这并非客观衰弱,而是皇帝主观上不管,甚至诞生了将决策权(批红)下放给身边宦官的荒诞场面,借此诞生了数位祸国殃民的妖孽。因为皇帝靠不住,阁臣间自然得形成了领袖与分工,此时期出现了内阁首辅、次辅、群辅之分。
聪明的嘉靖、万历也乐于看到这种区分,似乎可以稳如泰山坐观夏言、严嵩、徐阶、高拱、张居正们斗的你死我活。在此时期,内阁发展至巅峰,在班次方面,“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大学士和六部尚书各以吏、户、礼、兵、刑、工的次序排列先后。内阁设置有制敕房和诰敕房,设中书舍人,掌管各机要文书。中书舍人在文华殿东房、武英殿西房办公,实际上已经成为内阁的掾属。内阁首辅的权力,也渐乎与宰相相当,嘉靖时期,严嵩为内阁首辅,次辅徐阶只能为嵩马首是瞻,其建议几乎得不到实行。这时候的内阁首辅,实际上已经正式成为了明朝文官集团的领袖,也为明朝的党争埋下了祸根。
由于万历皇帝即位时不过十岁,李太后听政,时任内阁首辅高拱以皇帝年幼为名,逼迫宦官交出司礼权给内阁。大太监冯宝被迫与张居正合谋,歪曲高拱“十岁太子如何治天下”的言论,参倒高拱。一切军政大权全部归于张居正裁决,一方面,张居正是万历的老师,另一方面,李太后对张居正极为信任。此时的首辅,其权力已经与王莽、霍光相当,因为小皇帝无时不畏惧张老师的威严,按照张居正的建议,皇帝此时的任务主要是读书,每天于太阳初时就去文华殿听儒臣讲读经书。张居正得以大展拳脚,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开创了万历中兴的局面。张居正与戚继光的文武组合,也使明朝重新强盛。为便于政令的推行,内部内阁、六部、都察院、外部各省总督、巡抚,几乎都是张居正推荐的人。
然而,张居正的专权以及其改革过于激烈,触犯了文官集团的利益,无论是丈量土地、整顿吏治、一条鞭法制度,都让明中后期习惯于懒散和腐败的官员们叫苦不迭,朝廷始终有反对张居正的声音,万历皇帝起初对于反对者采取强硬姿态,一律免官或发配,然而久而久之,随着年龄的增加和权力欲望的增强,皇帝渐渐任由其发展,认为张居正是作威作福,最终张居正病死。几年后,万历皇帝获悉因弹劾张居正获罪廷杖,又由张居正本人宽容免罚的这位官员,竟然在流放之地死去,可见张居正的权力之大。明神宗不久后将张居正抄家。
继承者申时行也是张居正的人,申时行同样是万历的老师之一,在立太子一事上,以申时行为首的文官集团与皇帝产生了分歧,申时行一方坚持以古制立皇长子朱常洛为太子,而万历宠爱郑贵妃,希望立其子老三朱常洵。最终在百官坚持下,万历立朱常洵为太子的想法破产,这一失败,导致了万历二十八年不上朝。明朝逐渐走向衰亡。万历四十七年,明军在萨尔浒战役之中败于努尔哈赤,崇祯十四年,李自成攻陷洛阳,杀福王朱常洵。
纵观明朝宰相制度的废除,以及取代宰相制度的内阁,我们不难发现,皇权需要内阁,内阁也需要皇帝的支持,在维护封建统治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起到正向作用。然而,内阁权力的增加反过来限制了皇权,他们不仅管理国家大事,还管理皇帝的私事,例如不允许正德皇帝骑马游玩(不知道乾隆看了怎么想),不允许万历皇帝选择自己喜欢的继承人。《万历十五年》有这样一段话,“他(万历)的祖先,一言一行都被臣下恭维为绝对的道德标准,而他却是在他的臣僚教育之下长大的。他的责任范围乃是这群文臣们所安排的,他的感情更需要绝对的抑制......坦率地说,皇帝最好毫无主见,因此更足以代表天命。弘治皇帝愈是谦抑温和,听凭文官们摆布,文臣们就愈是称颂他为有道明君。”基于内阁制度发端的宦官专权、结党营私又使得明朝奄奄一息,最终大厦倾倒。
再回到文初,丞相、太监、大臣勾结,都是朱元璋深恶痛绝的,然而朱元璋没有想到的是自己为子孙后代设计好的路线,却因为内阁的出现而完全打乱,内阁的权力也丝毫不逊色于宰相。朱元璋如果知道明亡的原因,不知道会不会后悔当初的决定呢?
唐古拉07
· 浙江赵构起码还是徽宗嫡亲儿子,还是继承人中的唯一。可刘秀,跟西汉皇家就隔得太远了,本质上,他就是一农民豪强,仅仅是利用了祖上的血统渊源。这不是换代,啥是换代。
唐古拉07
· 浙江彻底没有丞相宰相,那要等到清朝,清朝无论是军机处南书房内阁学士,都是皇帝的秘书助手。明朝朱元璋废丞相,但后来设立了内阁。内阁的初衷确实是皇帝的秘书班子,胡光解缙,再后来的三杨,确实是完美的秘书人选,帮皇帝出主意,帮皇帝起草。但是内阁渐渐就变味了,中期就权力日隆,第一个实质的内阁首辅应该是李贤。到嘉靖时代完成了丞相的复辟,无丞相名,有丞相实。“此官虽无相名,实有相职”,张璁“今之内阁,宰相职也”,后人王世贞云“盖至嘉靖而始有相与首也。曷言辅,避相也。”严嵩徐阶高拱张居正,一步步将内阁首辅权力推向登峰造极。" 吾非相,乃摄也",张居正霸气。但晚明权力党争,有个核心枢纽,就是内阁首辅。内阁首辅不该有的权力膨胀,是导致明末政局乱象最重要的原因。文官士绅,总是追求将自身权力推向极致,甚至实质替代皇权的。文彦博“(皇帝)与士大夫共天下”,实质就是虚君,由士大治天下。这种思想放到近代现代没什么不对,但是在古代教育普及率极低的环境,后果必然会极坏的。君权还会平衡各阶层各势力,地主农民都是君的臣民,而士大夫独权,却只会将自身阶层利益扩张到极致。满清正是吸取了明亡的教训,才狠狠收拾了这帮士大夫,将他们驯成乖乖的京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