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你认为最厉害的国君
附录:上榜国君名单资料简介
郑庄公:即位后扫除了共叔段之乱以巩固政权。伐陈、伐宋、入许、败息、救齐,郑国空前强盛。
齐桓公:继位后任用管仲改革,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葵丘会盟,“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晋献公:即位后用士蒍之计,尽灭曲沃桓叔、曲沃庄伯子孙,巩固君位。奉行尊王政策,提高声望。攻灭骊戎、耿国、霍国、魏国,击败狄戎,复采纳荀息假道伐虢之计,消灭强敌虞国、虢国,史称其“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
宋襄公:在齐桓公死后率众平息齐国内乱,想继承齐桓公的霸业,与楚国争霸,为楚国所拘,后泓水之战败于楚军,伤重而亡。
楚成王:灭黄、夔等国。与齐国争霸,后因忌惮齐国兵威,与其举行召陵之盟,暂时同中原诸侯和好休兵。公元前638年,在泓之战中战败宋襄公,称雄中原。
晋文公:在外流亡19年而继位,重用贤臣,使晋国国力大增,平定周室子带之乱,前632年城濮之战大败楚军,践土会盟成为霸主。
晋襄公:晋文公之子,在位期间于肴之战和彭衙之战中大败秦国,又在汦水之战中击败强楚,继其父为中原霸主,垂拱而治,将晋国霸权再次推向高峰。
秦穆公:继位后任用百里奚、蹇叔为谋臣,励精图治,东进受阻后向西发展,拓土千里,成为“西方诸侯之伯”,称霸西戎。
楚庄王:齐国衰落后,北上与晋国争霸,前598年,邲之战大败晋国,中原各国背晋向楚,楚庄王饮马黄河,问鼎中原。
晋景公:邲之战中败于楚庄王,使楚庄王成为霸主。前583年,晋景公即派兵在晋伐蔡攻楚破沈之战中攻入楚国本土,使楚国霸业结束,晋国再次称霸。
晋悼公:晋襄公的曾孙,晋国在其治下国势鼎盛,军治万乘,引领晋国再次走向全盛,挟天子而令诸侯,和戎狄以征四方,最终得以再次称霸中原。终晋悼公朝,晋国镇齐、慑秦、疲楚,天下不能与之争衡。
齐景公:他虽生活奢侈,才能平庸,但能任用晏婴为相,善于纳谏,并且有复霸兴国的远大理想,所以在他任期内,齐国呈现出长治久安的局面,在列国中保持了大国地位。
吴王阖闾:继位后以楚国旧臣伍子胥为相,以齐人孙武为将军,使国势日益强盛。前506年,吴军在孙武、伍子胥率领下,从淮水流域西攻到汉水,五战五胜,攻克楚国都城郢都,迫使楚昭王出逃,创造了春秋时期攻占大国都城的先例,威震华夏。
吴王夫差:为了洗雪其父阖闾败给越王勾践的耻辱,励精图治,国力迅速增强。前494年,夫差在夫椒之战大败越国,攻破越都会稽。后北上争霸,大败齐国。前482年,于黄池之会与中原诸侯歃血为盟,与晋争霸获胜。
越王勾践:被吴军败于夫椒后,越王勾践向吴求和,卧薪尝胆,越国国力逐渐恢复。前482年,趁吴王夫差黄池之会,越王勾践抓住机会率兵大败吴师。前473年,勾践破吴都,迫使夫差自尽,越国灭吴称霸,勾践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位霸主。
浮云310
· 四川齐桓晋文,是唯二入选所有春秋五霸版本的君主。综合来看,晋文的成就要高于齐桓。
众生牛马
然后自己没了,把他们全部带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