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名鱼——三花五罗十八子七十二杂鱼。
三花:鳌花、鳊花、鲫花。
鳌花是翘嘴鳜,即是松花江鳜鱼;肉细嫩,味美上口,少刺,体重可达5公斤多,是我国四大淡水名鱼之一。
鳊花系指长春鳊,它和武昌鱼很像,但武昌鱼是团头鲂,二者同科而不同属;肉质肥嫩,脂肪含量亟其丰富。
鲫花很人都认为是江里的鲫鱼,其实鲫花指的是指花鮕,日用来烧汤或清蒸食用,也是产妇奶水不足的催乳良药。
五罗:哲罗、法罗、雅罗、胡罗、铜罗。前面两罗是大型鱼,后面三罗是小型鱼类。
哲罗,是冷水鱼中的大型肉食鱼,且冬季不停食,个体大者二、三十公斤。体长而厚,略呈圆筒状。凡冷水鱼,肉均鲜嫩,其味比热带鱼、海鱼,以及一般江河鱼类更鲜美。故用来包饺子、氽丸子、烩鱼片等佳肴最受顾客青睐。
法罗,学名三角鲂,体形与鳊花相似,比其略宽,呈菱形。最大个体5公斤重,其肉脂多味美,宜煎宜炖最宜做汤。
雅罗,别名华子鱼。属小型鱼类,成年的雅罗个体也就在二三两,因其繁殖快,喜群游,一年四季均易捕获,又不宜远销(易腐),故价格便宜,为嘉荫人四季菜肴。鱼肉含水量低,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脑黄金)和维生素A、维生素D,营养价值高。
胡罗,学名黑龙江鳑(páng)鮍(pī),个头小,最大不超过火柴盒的规模,小时候以为它是小鲫瓜子,干炸是一绝,也有用来做鱼酱的。
铜罗,学名梭鲈鱼,是黑龙江中特有的鱼类,其体肥肉厚,肉质细嫩,肌间刺少,营养价值极高,有“淡水鱼王”之称。
“十八子”迄今尚未有统一确切的说法,凡是尾字带“子”的鱼都有可能成为其中的一员。大小都有,小的可以是寸把两寸长,半两三钱重的小不点,象川丁子、柳根子,没法煎焖炖汆,只能做裹面酥炸或做鱼酱。大的,连鳇鱼都在这“子”里。但这个十八子是个概数,到底是哪十八种,我问过不少人,没有一个能数全的。
七十二杂鱼都是概数,到底有哪些,众说纷纭。
“三花五罗十八子七十二杂鱼”没有人能完全统计出来,更没有人全部吃过,这也反映出东北淡水鱼种类繁多。如果大家有机会来东北,千万要尝一尝东北的淡水鱼,尤其是爱吃鱼的吃货们,保证不会让你们失望。
绝不踏进湿乎乎
· 北京在黑龙江活了几十年,基本没听过这些花里胡哨的叫法。鲫瓜子和嘎牙子听过,其他叫法没听过。鲤鱼就叫鲤鱼,有的地方叫鲤子,什么鲤拐子不知道是哪里的叫法。鲢鱼一般不叫鲢子,就叫花鲢和白鲢。鲢鳙都是看了邓刚才听说的叫法。
嫂嫂别这样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北方不会吃鱼?北方可大了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