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fascore的评分究竟能否真实衡量球员的表现?

avatar
关注

Sofascore官方介绍的评分解释在文末的链接里,简要来说,Sofascore的评分是完全由算法生成的,数据分析师团队手动记录了数百场比赛作为学习样本,在每场比赛发生的约1500个事件中(possession, passes, duels, tackles, runs, interceptions, shots and others)区分好行为和坏行为,并根据影响程度赋不同权重,最终加权到球员评分里。

许多体育app会在比赛新闻后附带一张Sofascore或Whoscored的评分图,有时候看完一场比赛,我会把自己打的打分和打分机构对比,结果很明显,我们球迷不可能注意到所有球员,但总体上区分表现好和差其实差别不大,所以机器评分相比主观观感一定是有更强的参考性的。

下图是本届世界杯单场比赛前10,可以发现以前场球员为主,评分机构会更偏向进球数据更漂亮的前场球员吗?

为回答这个问题,我想到通过查询一些相对“锋无力”的球队,由于个人比较熟悉2010年世界杯的西班牙队,选择其两场比赛为样本并观看了录像。可以发现这两场比赛评分往往稳定的布斯克茨和阿隆索,评分有较大差异。先说结论,我认为第一场布斯克茨分数较高恰恰是因为他没有做他最擅长的事,这场比赛阿隆索状态很一般,而哈维位置有些太靠前,相比433其实更像4213,西班牙在中场推进受到很大阻碍,布斯克茨需要大量传一些威胁球,这在评分算法中也许更加收益,但效果并不好,同时博斯克的本场最大败笔是在60%的反对首发托雷斯,本场很长时间都在10打11,前场缺少策应点导致布斯克茨需要带球或无球做墙时前插以获得人数优势,西班牙中场相对失控。这也让第二场博斯克坚定了弃用托雷斯,改用与中场更默契的佩德罗,增加了前场的一个策应点,这让哈维可以放心回撤拿球,也踢出了一场教科书般的发挥,而布斯克茨就可以发挥一些相对平庸的作用,减少中长距离传球,而是完全做自己最擅长的在中圈附近做墙策应,赛后评分较低,但西班牙比上一场踢得流畅很多。


对于前锋,是否是进球多分数就更高呢?前锋和中场的评分标准一定是不同的,回到刚刚结束的世界杯,为什么梅西评分如此高,以荷兰这场为例,只看进球助攻数据,梅西似乎也只是一球一助“而已”,评分却达到9.1分,丢失球权数,相比于平均的18次,梅西仅11次,全队丢失148次,这对于一个进攻核心和受压迫最大的球员来说是不可思议的,除去定位球和角球争顶失败的次数,几乎没有丢过球权。真正强大的是,拿球后做出的决策几乎都是上帝视角下的最佳选择,在看比赛的印象中也是这样,反而拿球后阿根廷进攻一定会更合理,节奏也十分顺畅,我不知道Sofascore算法发展到什么程度,能否判断出进攻球员的传球的威胁度,或是这个决策是否最佳,但这些与观感一致的事件却和机器算法中评分结果非常一致,证明评分算法绝不是只考虑了纸面上的数据甚至高阶数据加权,结合机器评分和比赛观感,在这支阿根廷队中,除进球和助攻豪华数据之外,梅西在数据看不到的地方仍然是贡献最大的球员。

评分简介:https://www.sofascore.com/news/sofascore-player-ratings/

2010世界杯西班牙vs德国比赛录像: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Dx411W7JK/

2010世界杯西班牙vs巴拉圭比赛录像: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tb411M7gy/

发布于山东阅读 5129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searchon

表示肯定的羊对荷兰的比赛应该是梅西世界杯发挥最好的一场收起

下半场各种两三个人夹防下各种盘带推进摘球出来,并且零失误,真就神仙一样

亮了(12)
回复
discusser-avatar

lswbupt

· 湖北

其实打波兰的那一场除了浪费点球 抢点没进导致扣分不少其他的处理球真是完美各种人堆中大范围转移百发百中

亮了(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