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历史是一部连续剧(辅导女儿初二历史第1课)

avatar
关注

欢迎来到中学故事,我是你的老朋友新朋友,常见常新的朋友赵力。

 

疫情这三年,正是我家闺女步入青春期的三年。原来挺听话的孩子,到了小学五六年级,经常什么事儿都跟你犟上一犟,进入青春期了,开始叛逆,交流起来很费劲。怎么办?后来我发现,无论爸爸还是妈妈,关心她生活都嫌你啰嗦,关心她内心都嫌你干涉,不过,如果换个角度,围绕课本和课堂,跟她说一些有趣的事情,她倒是很愿意听。 

这就是中学故事的来历,我想,如果能把它做成陪伴孩子成长的礼物,那就太好了。

 

好,咱们今天就开始这个奇妙的旅程,先聊一聊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课,林则徐虎门销烟和鸦片战争。我选取了一个角度,通过林徽因,林觉民和林则徐,这100多年间,福建闽侯林氏宗族里的三代人,看一看我们中国人身上闪烁的的某种可贵的精神。

 

日常我们家长这一代人,提起林徽因,通常会想到徐志摩、金岳霖对她的痴恋,当代人心中的民国女神等标签,反而容易忽视她身上的另外几个特点。

 

第一个,林徽因在生活中,其实是个很好相处的人,不是高冷的那一款。1955年林徽因51岁英年早逝,金岳霖和另外一个人合写了一副挽联来悼念她,这个人是谁呢?上学期的语文第一课学过邓稼先,这个人就是邓稼先的爸爸邓以蜇,金岳霖、邓以蜇和林徽因三个人都是清华大学的教授,不但是同事关系,而且三个人又都是三十年代北平著名的文化沙龙,太太的客厅的主要人物。这副挽联是这么写的:一生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就是说你一生的生活,就像高高流淌而下的瀑布,优美而壮阔,优雅也宜人,就像春回大地四月里的天气一样让人舒服。他们是真的懂林徽因的。

杭州西湖边林徽因的镂空剪影,1904年她出生在这座城市 

第二个,林徽因是一代女神,不过她不是一个娇气的人。大家想象中的漂亮的旗袍,娇好的妆容是她生活的一个侧面,她还有另外一个侧面,1936年,和她的丈夫梁思成一起,在两个人共同的志趣上,深入有危险的深山老林,在那些损毁严重的古迹中,顶着蜘蛛网和经年的灰尘,爬高摸低,致力于整理研究,抢救保护中国的古代建筑。这是实打实的系统研究和有成果的实地勘测工作,而不是今天网红一样心血来潮的摆拍。

三四十年代,林徽因和梁思成一起,考察测定了约200处中国古建筑,并引入相关保护 

第三个,抗战爆发以后,梁思成和林徽因所在的单位,中国营造学社,一路南迁,辗转来到四川宜宾附近的一个小镇子,名叫李庄,这个李庄原来只有两三千人口,后来迁到这里的各类文化教育机构却有一万多人,他们和昆明的西南联大、乐山的武汉大学、遵义的浙江大学等等一同担负着在抗战时期为中国的文化教育薪火相传的重担。

 

在当时,如果从国外往这里寄信,信封上只需要写上中国李庄就能送达。可是后来日本人,越来越逼近重庆和四川,人心惶惶之下,有人好心的劝林徽因不如先带孩子到国外躲一躲。林徽因只是淡淡的说了两句话,一句是不做中国的白俄,不会像俄罗斯末代沙皇时期的贵族一样流散国外,另一句话分量极重极重,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够记住,这句话就是“不远处便是扬子江”,意思是如果敌人打过来,一个女人为国家做了她能做的一切工作之后,就是跳进长江,追随这个民族永不屈服的魂魄而死,这一年,林徽因40岁。

 

下面我们讲林觉民。林觉民是林徽因的亲叔叔,有的地方说是堂叔,这不太对,因为在林徽因的爷爷那一代,有兄弟没有男孩子嗣,就把林觉民过继了过去。

我们熟悉林觉民,是因为我们语文语文课本中有一篇文章,辛亥革命推翻帝制之前的半年多,广州黄花岗起义的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林觉民在行动前,给他妻子的一封家书。这封《与妻书》最感动我的地方有两处,一处是中国历史中常见的老话题,一处是体现林觉民细致入微的爱意抉择的时代新话题,很真实。

林觉民在《与妻书》开篇提到,我们结婚没几年的小两口,如今却要诀别,为什么呀,我的心里是如此的伤痛,正因为我爱你,所以我才愿意,首先为了天下人的共同福祉,拼上这一切,包括我的命。

这里继承的,是北宋范仲淹在《岳阳楼记》里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是春秋时期《论语》中曾子所说的一句话:“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一个读书人,要有宽广坚韧的品质,深知面对国家和家庭之间,自己责任重大,虽然道路艰难险阻,仍然砥砺前行,贯穿中国从古代到今天,始终如一的家国情怀。

 

如果说,这是老话题是个宏大命题,我却对林觉民下面的一段话,更加肃然起敬,他和妻子说到,很多次想象你肚子的孩子是男孩还是女孩,我做了革命党,被杀头,我们家以后很可能会沦落清贫,这是除了性命,另一个很大的代价,怎么办啊?林觉民宽慰妻子说,是女孩像你,我会很欣慰,是男孩,告诉他,他父亲的志向,至于生活,贫苦就贫苦吧。革命者不是没有感情的动物,他都想到了家道会贫困衰败下去,不过,他还是选择了坚定前行。后来,他家的房子果然卖给了另一户街坊邻居,这个领居的孙女在院子里成长,后来又到北京上大学,这个孙女名字叫冰心,谢婉莹,所以,今天,当我们在福州闽侯区来到林觉民故居时,看到的是两块牌子一个院子,一边是林觉民故居五个字,一边是冰心故居四个字。

话说,过了三十年,又是抗战时期,林觉民的儿子,在四川遇到了土匪。土匪看到他,紧紧护着一个小盒子,不肯拿出来,就抢过来,碰巧的是,土匪中有人略懂文字,打开一看,正是林家作为传家宝传下来,写在手帕上的《与妻书》,土匪看完感动得大哭,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赔礼道歉放人。

 

接着,我们说林则徐,林则徐是林徽因、林觉民他们闽侯林氏同一宗族的。闽侯“三坊七巷”这一小片巴掌大的地方,出了非常多的名人,有兴趣的,可以去福州玩的时候,看一看。

 

林则徐被称为晚清“开眼看世界第一人”,因为他50多岁的时候,还在努力学习一些英文和葡萄牙文,另外,被罢官之后,就是他和湖南邵阳人魏源的一番谈话,奠定了海国图志的基础,这是中国第一次用文字和绘图,系统介绍西方各国历史地理、政治科技、民风民俗的著作,内容很多,差不多有100卷,80万字,比一本《三国演义》小说的字数还多。

 

林则徐后来在被贬新疆的路上,在西安写了一首诗,其中两句,大家最为熟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对国家民族有利的事情,我即使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心甘情愿,不会计较个人利害而躲避。今天,在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的教学楼外,就有这么一块碑石,题刻着这句话,书写的人,正是刚刚去世的第三代领导人江泽民主席。

 

咱们回答一下看课本时,会有的几个疑问。有一个问题,从硬实力上,鸦片战争输在哪里?答案很传统,洋人船坚炮利,作为工业革命的产物,英国人的炮射速快,炮弹威力比清军的岸防炮强,英国人也有很多舰船不再是风帆驱动,而是用上了蒸汽机的火轮船。第二个问题,英国人打这场战争,仅仅因为林则徐虎门销烟吗?不是,鸦片战争是英国人长期扩张的结果,他们已经占了南亚印度次大陆,占了东南亚马六甲,道光皇帝听到英国人从海上打过来,问了一句今天听起来很傻的话“英国和新疆挨着吗?”,其实一点都不可笑,因为1839年,英国就进攻过阿富汗。大清皇帝搞不懂,怎么西边高原、东边海上,到处都是英国人。第三个问题,英国人刚打到南京,清政府怎么就丧权辱国求和呢?中国那么大,武汉、西安、北京,都远着呢,100年后抗日战争,中国退到了重庆四川,都没投降,鸦片战争打到南京才算哪到哪。这是因为清军虽然很菜,被英国佬从海上不断骚扰袭击,败战连连,但英国人也很无奈中国太大,大大小小的战斗基本都是赢,却不能把清政府彻底搞定。林则徐的对手,英国商务监督义律,后来发现清政府有一个弱点,只要掐住漕运北上,清政府和北京城的粮食和财政两三个月接济不上,就必然意志软弱崩溃下来。

 

好了,最后,我们总结一下林徽因、林觉民、林则徐这三个人。林徽因作为美术家建筑学家,她设计了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而人民英雄纪念碑背面,刻着毛主席起草、周总理书写的碑文“三年来,三十年来,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一百多年间,福建闽侯林氏的这三个人,就像一部历史连续剧,或者像一部家世小说,正是这段碑文,一个很好很好的注释和注脚。

历史区理性讨论读书角
阅读 168344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用户0362520060楼主

小伙子你那什么车吖你给你女儿讲这个他能听得懂吗?你给他讲讲鸦片是怎么销毁的都比这强。再说了,他俩跟林文忠公根本就不是一个级别的。你让全世界选10个最出名的中国人,林则徐应该都会在榜的。根本毫无共同点收起

我女儿她知道林徽因,有点风花雪月的色彩,跟她讲了“不远处就是扬子江”,她好像明白了很多东西。另外,林觉民,我们上学时,学《与妻书》,因为是文言文,不好懂,我把他放到具体的人生问题里,就立体了很多,比如“革命,杀头,我家可能会败落(后来果然卖了房子)”,孩子能听听懂。初二了,有时候,看社会问题,有她自己的观点。看小说,也能说出很多道道来,比如在家里,她跟我讲老舍《四世同堂》的感受,绘声绘色并且有一定个人见解,我听了就很受启发。

亮了(164)
查看回复(3)
回复
discusser-avatar

欣源懿瑪

· 上海
用户0362520060我女儿她知道林徽因,有点风花雪月的色彩,跟她讲了“不远处就是扬子江”,她好像明白了很多东西。另外,林觉民,我们上学时,学《与妻书》,因为是文言文,不好懂,我把他放到具体的人生问题里,就立体了很多,比如“革命,杀头,我家可能会败落(后来果然卖了房子)”,孩子能听听懂。初二了,有时候,看社会问题,有她自己的观点。看小说,也能说出很多道道来,比如在家里,她跟我讲老舍《四世同堂》的感受,绘声绘色并且有一定个人见解,我听了就很受启发。收起

我倒是觉得,楼主的女儿厉害,其实是因为楼主教育的好,你看楼主也说,孩子到了青春期会叛逆,其实谁到了青春期都叛逆,但是有的父母教育的好,有的父母教育的不好,自然而然的,有的孩子看了《四世同堂》有自己的想法,有的孩子就只会追星刷抖音。

亮了(90)
查看回复(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