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阿根廷夺冠之路

avatar
关注

首先说一下,本人荷兰球迷,第二喜欢阿根廷。

1. 牌面

上届世界杯之后阿根廷大换血,本届只有7人参加过世界杯。包括阿尔马尼、奥塔门迪、阿库尼亚、塔利亚菲科、迪巴拉、迪马利亚、梅西。其中阿尔玛尼为替补门将,阿库尼亚和塔利亚菲科,迪巴拉和梅西分别位置重叠。迪马利亚在本周期正式比赛出场时间看也已经不是主力。所以场上大部分位置都是新人。

而2014年世界杯亚军的成员只剩下迪马利亚和梅西,他们和奥塔门迪还参加过2010年世界杯,以及梅西参加过2006年世界杯。

说是换血,其实没比上届年轻多少。上届平均29.6岁32强最老,这届27.9岁第3老。而且除了梅西外牌面较为一般。

不过,原本是过渡教练的2006年世界杯替补左后卫斯卡洛尼,打造的打法倒是很有王者风范。前场大范围转移加节奏层次变化的地面配合,打好了又好看逼格又高,也是符合阿根廷的传统风格。比如欧美杯3:0意大利,世界杯预选赛主场3:0乌拉圭的比赛等等。不过对无球跑动和队员的配合以及脚下技术要求非常高。

世界杯之前阿根廷连续36场不败,初期就友谊赛半场打了墨西哥4:0(劳塔罗帽子戏法,下半场双方没进球)。后来不败又包括整个世界杯预选赛和美洲杯夺冠,欧美杯,含金量也可以。

这个过程中,确立了主力阵容和主要替补,名义上是442。阿根廷有3个马丁内斯,咱管守门员叫D马丁内斯,中后卫叫L马丁内斯,前锋叫劳塔罗。

锋线,自由人梅西(35岁)配中锋劳塔罗(25岁,国际米兰)。还有一个边锋,上右边锋就是迪马利亚(34岁,短约自由加盟尤文图斯,轮换),上左边锋是冈萨雷斯(24岁,佛罗伦萨)。美洲杯是冈萨雷斯主力的时候多,但是决赛上的迪马利亚,还打进唯一一球而且评为当场最佳。

中场,德保罗(28岁,马德里竞技),我看他就算不如德布劳内也没差多少。他的任务主要是梅西的外挂。梅西拿球他去接应,梅西拿不着球他去周转,梅西用不着他的时候跑位等用得着的时候,丢了球马上去抢。

由于他的这个任务,实际覆盖范围很大,触球也很多,属于b2b型中场(box=禁区)。而且他也不会一味传梅西,比如美洲杯决赛他在普普通通近距离传梅西和长传迪马利亚之间选择了后者,助攻迪马利亚1:0夺冠。

还有两个中场,前腰洛塞尔索(26岁,热刺外租比利亚雷亚尔),后腰帕雷德斯(28岁,大巴黎外租尤文图斯,轮换)。

后卫线,左边后卫阿库尼亚(31岁,塞维利亚),右边后卫莫利纳(24岁,马竞),中卫奥塔门迪(34岁,曼城多年本赛季本菲卡),罗梅罗(24岁,亚特兰大外租热刺)。

守门员D马丁内斯(30岁,阿斯顿维拉主力,长期阿森纳三门),美洲杯才确定为一号门将。

主要的替补除了迪马利亚和冈萨雷斯轮换外,中场还有罗德里格斯(28岁,皇家贝蒂斯),美洲杯进1球。帕拉西奥斯(24岁,勒沃库森)。这俩都是b2b型。戈麦斯,34岁,前两年异军突起的意甲亚特兰大队长和中场核心,被评为年度意甲最佳中场,然后才成了国家队常客。“边前腰”类型,穷人版皮耶罗,美洲杯打入2球。后来他和亚特兰大主教练反目成仇,现在也在塞维利亚。

左边后卫塔利亚菲科(30岁,长期阿贾克斯,本赛季里昂),右边后卫蒙铁尔(25岁,塞维利亚),中后卫L马丁内斯24岁,长期阿贾克斯,本赛季跟着教练来到曼联。自带红魔铁血气质,没准以后会成为曼联队长。还有身高190的中后卫佩泽拉(31岁,皇家贝蒂斯),这哥们职业生涯吃牌比较多。

前锋梅西替补迪巴拉基本上不了,劳塔罗的第一顺位替补阿尔瓦雷斯(22岁,上赛季阿超最佳射手,本赛季曼城替补)上场也不多。替补前锋还有华金科雷亚(27岁,国际米兰轮换)。他身高189是阿根廷唯一的高个前锋。能踢中锋边锋前腰各种位置。再下来是马竞27岁的安赫尔科雷亚。

以上除了注明轮换/替补之外都是俱乐部主力。

这牌面本届排在巴法英德西葡之后,比荷兰克罗地亚比利时强点。不过由于战绩,底蕴,和梅西,还是和法国巴西一档的夺冠热门。

话说本赛季因为一把卖了3个中后卫的神奇操作,而为保级挣扎的,欧冠常客+欧联杯之王塞维利亚(本赛季也在踢欧冠),的主教练,是上届世界杯阿根廷主教练桑保利。世界杯前联赛还有一周双赛没踢的时候,他就把队里3个阿根廷队员放走了,同队的摩洛哥丹麦塞尔维亚国脚就没这个待遇。最后这两场塞维利亚一平一负。另外德保罗在马竞本赛季上场时间也不是很满,不知道是不是西蒙尼的大棋。

2. 实际阵容

世界杯开赛前阿根廷伤退3个。中场主力洛塞尔索,边锋冈萨雷斯,替补前锋华金科雷亚。另外阿库尼亚有断不了根的腹股沟伤势。

然而在本届世界杯队员出场时间分布上,则比换了两个主力变化大得多。阿根廷一共踢了7场2加时,不单计补时一共是690分钟,出场时间如下

全勤

前锋10号梅西:690分钟

中后卫19号奥塔门迪:690分钟

门将23号D马丁内斯:690分钟

只有这3位加德保罗场场先发


主力

中场7号德保罗:602分钟

右后卫26号莫利纳:568分钟

中场24号恩佐-费尔南德斯:563分钟

中场20号麦卡利斯特:555分钟

中后卫13号罗梅罗:548分钟

前锋9号阿尔瓦雷斯:467分钟


轮换

左后卫8号阿库尼亚:374分钟

左后卫3号塔利亚菲科:372分钟

中后卫25号L马丁内斯:301分钟

边锋11号迪马利亚:290分钟


主力降为替补

前锋22号劳塔罗:238分钟

中场5号帕雷德斯:224分钟


替补

右后卫4号蒙铁尔:118分钟

中场17号戈麦斯:109分钟

中后卫6号佩泽拉:57分钟

中场18号罗德里格斯:57分钟

中场14号帕拉西奥斯:47分钟


板凳

前锋21号迪巴拉:19分钟

边锋16号阿尔马达:6分钟

前锋15号安赫尔-科雷亚:4分钟

右后卫2号福伊斯:4分钟

门将1号阿尔马尼:0

门将12号鲁利:0


所以最后形成了门将,3个后卫,3个中场,2个前锋的主力。还有两个位置没有主力。原本的边锋位置时有时无,换成别的位置人员也不固定。左后卫是阿库尼亚和塔利亚菲科轮流踢,俩人上场时间之和超过690分钟,是因为决赛阿库尼亚换下迪马利亚后两人同时在场上。

9个明确的主力位置和原来的主力比还换了2中场1前锋,其中只有1个中场是因为洛塞尔索伤退换的,剩下俩是帕雷德斯和劳塔罗状态不行换的。换劳塔罗的就是阿尔瓦雷斯。俩新中场主力都不是以前的常用替补。

后腰恩佐费尔南德斯21岁,去年美洲杯时刚踢上河床一线队。本赛季加盟本菲卡,世界杯前没踢过国家队正式比赛。不过这半个赛季在本菲卡表现十分惊艳,十足中场核心,是本菲卡拿到欧冠小组第一的关键。

前腰麦卡利斯特24岁,英超布莱顿10号,国家队正式比赛只在预选赛出场两次。阿根廷时常出一些平民球队的10号大腿,历史上大多数都进不了国家队,进了也是替补。

比如世纪之交马洛卡的1米6几的小个子10号伊巴夹扎,似乎是从未进过国家队。他和阿根廷国门罗阿一起在阿根廷教练库珀率领下,带这支升班马打入欧战,国王杯亚军,超级杯3:1战胜双冠王巴萨。转过年来最后一届欧洲优胜者杯打入决赛,1:2输给前锋维埃里萨拉斯,中场内德维德曼奇尼,后卫内斯塔米哈伊洛维奇(RIP)的拉齐奥。在库珀被国际米兰挖走后迎来西班牙老帅阿拉贡内斯和皇马弃将埃托奥,又打入过欧冠,拿了国王杯冠军。

也是1米6几的亚特兰大10号戈麦斯,则带队杀进了欧冠8强。德保罗以前也是乌迪内斯的10号,单赛季意甲过人第一,关键传球第二。如今在马竞快被西蒙尼改造成另一个西蒙尼了。话说西蒙尼自己在1991和93年美洲杯上都是阿根廷10号并两次夺冠。

3. 小组赛

第一场对沙特,阵容方面,冈萨雷斯既然没了,那就迪马利亚上。洛塞尔索没了,那上替补戈麦斯。左边后卫上的塔利亚菲科。其他都是长期的主力。

结果爆出世界杯历史上最大冷门之一,1:2输了沙特。而且裁判还比较偏阿根廷。这是世界杯有详细统计的1966年往后,第二场只有3脚射门获胜的比赛。第一场是2010年日本3脚射门1:0赢喀麦隆。不过沙特那两个球都很漂亮,难度也大。

阿根廷第59分钟换3个人,大概是对防守不满意,撤下中后卫罗梅罗和后腰帕雷德斯,对位换上L马丁内斯和小将恩佐费尔南德斯。前锋阿尔瓦雷斯换下前腰戈麦斯加强进攻。又过了一阵左后卫阿库尼亚对位换下塔利亚菲科。剩一个换人名额可能留着预备极端情况最后没用。

沙特的防守加上造越位和守门员也发挥的不错,阿根廷确实没什么真正的好机会。打法特点和个人能力都没发挥出来。

话说预选赛国足对沙特主场1:1客场2:3,客场国足扳平的希望看上去都比阿根廷这场大点。阿根廷这场就跟94年马拉多纳尿检阳性禁赛了以后似的,一下就啥也不灵了。按说只是洛塞尔索没了又不是梅西没了。

第二场对墨西哥就接近生死战了,输了回家,平了就算最后一轮赢也还得看别人脸色。

这场的阵容安排看起来象是赌一把。进攻三人组梅西迪马利亚和劳塔罗没换。梅西外挂德保罗,门将和中后卫奥塔门迪没换,剩下全换了。两个边后卫阿库尼亚配蒙铁尔,中后卫L马丁内斯,两个中场换成后腰罗德里格斯和前腰麦卡利斯特。多数是以前的替补。

这场还是不行,上半场阿根廷只有一次射门。57分钟再次换上小将恩佐费尔南德斯对位替下罗德里格斯,罗德里格斯以后再未出场。几分钟后用阿尔瓦雷斯对位换下劳塔罗,右后卫莫利纳对位换下蒙铁尔。

这时候场上除了中后卫L马丁内斯和左后卫阿库尼亚以外,就是最后决赛的先发。

换人过后大概还不到1分钟,迪马利亚右边传到中路,不是啥正经机会。然而梅西停球接着就一脚给轮进去了。

这个球对阿根廷真是如释重负。助理教练,梅西儿时的偶像,当年的娃娃脸小帅哥艾马尔当场就哭了。

不过第一场也是先进球,最后还输了不是?过了几分钟阿根廷又换人,中场帕拉西奥斯和中后卫罗梅罗替下麦卡利斯特和迪马利亚。不到70分钟用完5个换人,也不预备啥特殊情况了。

这时候就是后面淘汰赛常用的532阵型。如果不换麦卡利斯特,就和后来对荷兰的先发一模一样。也就是说第二场经过换人操作,就把阵型给理清楚了。因为斯卡洛尼拿了冠军,所以他就是大师,虽然看起来象蒙的。

接下来墨西哥要进攻,阿根廷空间变大,地面配合和梅西的突破也逐渐起来了。比赛快结束时阿根廷发短角球给梅西,梅西直接给上来的恩佐,这时候完全看不出机会。结果恩佐晃开防守一脚弧线球就进了。

这场阿根廷防守不错,没给对方什么机会,进攻则纯靠个人能力打入两球。从这场起阿根廷场场都是先来2:0打底。

第三场对波兰,赢就小组第一。这场先发阵容人员和决赛几乎一样,只是左后卫是阿库尼亚,他和塔利亚菲科反正谁上都正常。迪马利亚还是在右边。中后卫L马丁内斯对墨西哥踢了整场,上抢表现非常好,但还是没得到主力位置,依然是罗梅罗先发。

这场阿根廷就完全发挥出来了,按着波兰死打。射门24:3,射正13:0,还有单刀打偏的。波兰根本也没啥反击,不过还算运气不错,阿根廷只进了2个球,再多一个波兰就淘汰了。这场梅西的突破和分球表现是非常好的,但是两个进球和他无关。

第一个球右后卫莫利纳下底超大号倒三角地面传中,麦卡利斯特进球。第二个球恩佐在中场向前过人后传给禁区里的阿尔瓦雷斯,阿尔瓦雷斯接球转身摆脱爆射死角如巴蒂附体。其实这会儿阿尔瓦雷斯已经比巴蒂拿美洲杯金靴的时候大了1岁了。

这样3个新人彻底确立了主力位置。这场比赛阿根廷的铁板凳,北美大联盟踢球的21岁边锋阿尔马达和31岁的皇家贝蒂斯中后卫佩泽拉都得到了出场机会。阿根廷三场比赛越踢越好,一副走上正轨扬帆起航的模样。

然而还没那么简单。

4. 1/8决赛对澳大利亚

进入淘汰赛,门将,3个后卫,3个中场,2个前锋的主力确定,劳塔罗和帕雷德斯都下放到替补席。左后卫主力也确定阿库尼亚。但斯卡洛尼裁了迪马利亚的边锋岗位,不知是求稳还是迪马利亚多少有点伤。三场淘汰赛这个名额又上了不同的人。

这场迪马利亚空出的名额上的对沙特用过的戈麦斯。马后炮的看,还是首发上迪马利亚,到下半场他踢不动了用L马丁内斯换他改532最好。

上半场又回到对墨西哥那模样了,双方基本都没有机会。但不同的是梅西在上半场就进球了,纯粹的阵地战地面配合中路打进,还是很显功力。用的是直穿再回敲给梅西创造在危险区面对球门拿球的常用办法。除这个进球外可以说上半场没有精彩镜头。

下半场开始双方加强前场逼抢,都有门将和后卫倒球造成险情。最后是德保罗连抢澳大利亚边后卫-中后卫-门将,由阿尔瓦雷斯断下门将脚下球射门球进。

在这之前阿根廷用L马丁内斯换下戈麦斯改532,解放边后卫加强助攻。戈麦斯以后再未出场。阿根廷进球后澳大利亚换上最大牌的10号赫鲁斯蒂奇,和前锋古德温。

70分钟出头双方再调整,阿根廷按常规塔利亚菲科换下阿库尼亚,劳塔罗换下阿尔瓦雷斯。澳大利亚换3人用完换人名额,增加一前锋,包括年轻的小黑前锋。

这一段双方还是前场逼抢,迫使对方盲目出球,再抢落点,拿住了进攻,拿不住接着抢,精彩镜头还是不多。总体还是阿根廷攻势好,包括梅西的突破等等。还有劳塔罗接本方解围球在被撞倒的一瞬间捅给插上的塔利亚菲科,后者禁区内无人防守打偏。

然而没过一会儿,澳大利亚替补前锋古德温迎着阿根廷解围不远的球一脚远射,被恩佐挡进自家球门。这球离门那么老远打在充分起跳的恩佐的肩上,不挡肯定是高了,所以判定为乌龙球,比分变为2:1。

之后阿根廷右后卫蒙铁尔和中场帕拉西奥斯换下莫利纳和麦卡利斯特用完换人名额,这会儿大概是80分钟。澳大利亚起了一波攻势,赫鲁斯蒂奇弧线球打高,左后卫贝西奇连过数人射门被L马丁内斯飞身封堵。接下来还是阿根廷控制了局势,梅西喂给劳塔罗两个机会打飞一个太正一个,进一个这场比赛就搞定了,而且梅西就3场淘汰赛都有超级助攻了。

比赛最后关头塔利亚菲科在自己禁区里滑倒,澳大利亚小黑替补前锋射门被扑住。这是阿根廷门将全场唯一一次扑救。

平心而论,整场球还是阿根廷优势明显,不过是50步笑百步那种优势。丢的球是活倒霉,澳大利亚全部机会就是最后那几下。但是观感上阿根廷显得挺悬乎。另一边荷兰3:1轻取美帝,所以阿根廷前景又显得堪忧。

5. 1/4决赛对荷兰

这场迪马利亚空出的名额给了L马丁内斯,加了个中后卫,532对荷兰532。主要也是解放边后卫去助攻。

这个安排效果还不错,右边后卫进球,左边后卫造点。上半场荷兰只有一次射门,德佩和贝尔温抢到一起,偏得离谱。阿根廷右后卫莫利纳助攻把球交给梅西再前插接梅西超级助攻进球。

荷兰半场就换2人加强进攻。60多分钟换了第3个。阿根廷这边场场全勤且频繁冲刺的德保罗油尽灯枯被帕雷德斯换下。接着阿库尼亚助攻到禁区一扣,造成点球,阿根廷2:0。

荷兰197的高中锋韦格霍斯特准备活动,阿根廷这边190的中后卫6号佩泽拉也准备活动。然后78分钟两人同时上场。佩泽拉换下罗梅罗,韦格霍斯特换下荷兰进攻核心德佩。

看上去斯卡洛尼是及时应对,结果却是灾难。话说罗梅罗也有185,难道是怕他太累了?

阿根廷还同时按套路塔用利亚菲科换下阿库尼亚。过了几分钟劳塔罗换下阿尔瓦雷斯。这时候已是80多分钟,荷兰还是只有上半场一脚毫无威胁的射门,阿根廷2:0领先。我作为荷兰球迷已经平静地接受现实了。

然后荷兰就踏踏实实冲吊,阿根廷缩在禁区防守。球顶出来还是荷兰拿到,再传到边路再传中。一下又一下,终于给韦格霍斯特顶进去了。按说佩泽拉上来应该就是盯韦格霍斯特的,结果这个球他根本没在韦格霍斯特身边。

然后双方队员斗气,斗完了接着踢。荷兰继续冲吊,连范戴克都到前面去争头球了。由替补上场的组织型后腰20号库普梅纳斯到后卫线和另外两个中卫一起控球出球。阿根廷再压出来逼抢,荷兰形成不了威胁。

到比赛最后时刻,荷兰吊到禁区前沿,离门还远没什么威胁。阿根廷帕雷德斯站住了位,韦格霍斯特在他后面争,球落下来八成是韦格霍斯特犯规,最多他碰一下球,也没啥事。结果佩泽拉冲上来从后面撞倒韦格霍斯特,给了荷兰一个禁区前沿正面的任意球。

荷兰发的这类任意球战术,最早是1994年世界杯1/4决赛,由瑞典的布洛林打进罗马尼亚的球门。然后98年英阿大战阿根廷改进了一下,巴蒂假射跑过,贝隆从另一个方向推给人墙旁边的萨内蒂射门得分。这回荷兰的任意球比阿根廷那个还简单。结果佩泽拉又没盯住韦格霍斯特,压哨绝平。

到了加时赛阿根廷攻势再起。荷兰场上净是大个,控球能力相差太远,基本被压着打。阿根廷又对位换了右边后卫,还用迪马利亚换下L马丁内斯加强进攻。

加时赛阿根廷的机会比前90分钟还多。恩佐还击中了门柱。佩泽拉也在角球时头球顶高。不过他还有一次3个中后卫面对荷兰加克波一个人并没有什么威胁时,上去就是一个剪刀脚,又送出一个任意球还吃了黄牌。然后加克波就一瘸一拐的给换下去了。

最后罚点球从历史看荷兰肯定是没戏的。结果是荷兰前两个不进,阿根廷恩佐不进,最后劳塔罗第5轮罚进过关。这场裁判比较偏阿根廷,梅西故意手球没给黄牌,帕雷德斯先铲翻阿克,接着又一脚闷向荷兰替补席,只给一张黄牌。

6. 半决赛对克罗地亚

左后卫阿库尼亚累积两张黄牌停赛,那自然上塔利亚菲科。克罗地亚精华在中场,于是迪马利亚空出来的名额给了后腰帕雷德斯加强中场争夺。

双方都是以控场见长,开场后都是高压逼抢,都坚持控球,失误也少,水平还是很高的。但是克罗地亚实力还是差点,尤其是前锋太差,上半场30多分钟就被阿根廷反击连丢两球。

第一个球先是克罗地亚进攻没打进去,被阿根廷从克罗地亚的左路逼回后场。但是克罗地亚不慌不忙,在阿根廷持续的逼抢之下通过门将转移到后场右路,由莫德里奇沿边路带球冲破拦截到中场,再几脚转移到左路前沿佩里西奇脚下,一路全是地滚球。最后佩里西奇在禁区内似传似射打高了。这一顿操作虽然最终没啥威胁,还是很有逼格的。

但是,接着阿根廷门将发门球给奥塔门迪,奥塔门迪给恩佐,恩佐传阿尔瓦雷斯一个大空档。基本一条直线门将-后卫-中场-前锋一人一下,就造成了点球。主要就是克罗地亚阵型还没恢复,也没有组织起逼抢。

第二个球是克罗地亚战术角球被阿根廷顶出来,梅西垫了一下。时间很短球就到了阿尔瓦雷斯脚下。然后他从中场带球往前冲。克罗地亚中后卫在角球时都上去了,是两个边后卫回到禁区防守。俩人都碰到了球但都弹回阿尔瓦雷斯身上,然后一脚打进。

下半场开始,克罗地亚连换3人,下1边后卫,1前锋,还有中场大闸布罗佐维奇,上1前腰2前锋。阿根廷接着用L马丁内斯换下帕雷德斯再次改成532。不过不是解放边后卫助攻了,控球权交出去,5个后卫一摆,踏踏实实防守反击了。

然后是第三个球,开始就是个普通的后场边线球,阿根廷发的还挺墨迹。球扔出来阿尔瓦雷斯胸部停给梅西,然后就一边陪跑一边看梅西戏耍克罗地亚20岁的中后卫当红炸子鸡格瓦迪奥尔,最后接梅西超级助攻进球。

然后克罗地亚死马当活马医,又换个前锋试试手气。阿根廷这边按惯例该换边后卫和劳塔罗了。这场边后卫助攻不多,而且阿库尼亚和蒙铁尔都是累积黄牌停赛,先不换。

而劳塔罗前几场浪费机会不说,第一场踢满全场,输了。第二场刚把他换下去阿根廷就进球了。第三场优势太大没出事。第四五场都是刚把他换上去对方就进球,纯纯的衰神附体。所以这场不让他上了。而是用迪巴拉换下阿尔瓦雷斯,同时帕拉西奥斯换下德保罗。

梅西看自己的替补终于捞到出场机会,外挂也下去了,反正3:0领先,也不攻了,拿球就给迪巴拉。迪巴拉也没人可传,几次都是等麦卡利斯特上来,其中还有一脚挑传颇有想象力。

克罗地亚教练达利奇一看都到这份上了,投子认输,最后一个换人名额换下莫德里奇。那边斯卡洛尼看迪巴拉没人传,说我给你配个真前锋吧,用安赫尔科雷亚换下麦卡利斯特。同时派上边后卫唯一能上的福伊斯换下莫利纳。这样阿根廷除两位替补门将外其他队员都在世界杯出过场。

7. 决赛

决赛迪马利亚终于又先发出场。前腰麦卡利斯特,后腰恩佐照旧。中场德保罗在右,面对法国主要进攻方向姆巴佩和特奥。梅西外挂的工作也不能耽误,让梅西自己多偏右活动。于是迪马利亚反常规地放在了左边。他后面的左边后卫继续用塔利亚菲科。

两边都是攻强守弱,阿根廷好歹还有3场0失球,法国只有半决赛一场。不过法国没踢过加时,而且没有定位球进球,都是純运动战进球。

开场后阿根廷占优势。本来法国的对抗是强项,一般比赛一对一赢面很大。但阿根廷的控球相当流畅,时有赏心悦目的风骚传递,大多数情况法国队员刚逼上来球就传走了。而法国控球时阿根廷上抢成功率很高。

法国登贝莱对抗基本全输失误还多,拉比奥和格里兹曼被限制,进攻组织不起来球就丢了。阿根廷进攻主要给迪马利亚打,中路有配合机会也分给迪马利亚。

到10几分钟德保罗断了法国左边后卫特奥的脚下球,球飞向梅西,德保罗就在右路前插,接梅西传球又立刻回传梅西,梅西在个可以射门的位置但是没踢到球,后面迪马利亚赶上用不熟练的右脚打了一脚高射炮。

于是法国发门球,这回比较稳,优先不丢,控球了两分钟,还是打强边,姆巴佩给特奥做了个二过一,特奥突破后被放倒在禁区外1米靠近底线处。格里兹曼开出任意球,吉鲁头球是法国第一次射门尝试,不过被判犯规。谁知道法国下次射门尝试要到下半场20多分钟了。

然后阿根廷门将发出任意球,也是求稳不丢,也控了两分钟,最后还是分给边路空档的迪马利亚,迪马利亚自己突破被登贝莱放倒在和前面特奥对称的位置,不过是禁区内1米,点球。

梅西罚中点球以后,场上拖沓了几分钟,然后阿根廷开始控球。后场出球后德保罗连续给梅西洗了两脚球,梅西带球前进然后又分给迪马利亚。迪马利亚没控制好,捞回球来再给中场。最后以麦卡利斯特一脚飞出边线的离谱射门结束。法国发出边线球就又被阿根廷抢了,然后阿根廷又开始控球......有接近10分钟法国基本没碰球。

后来阿根廷控球中回传门将,再和后卫倒,到右边后卫莫利纳这儿失误出界了。法国总算又拿到球权,左边后卫特奥发边线球给姆巴佩,自己也上去助攻。姆巴佩接球转身往球门方向一抹,球被莫利纳破坏给门将,门将大脚开出,球飞向法国补特奥位置的中后卫乌帕梅卡诺。他在边线附近把球停下。阿尔瓦雷斯过来抢。

这时候阿根廷是个非常标准的防守反击造型​

前面3个人从左至右是迪马利亚,梅西,阿尔瓦雷斯,中间的是麦卡利斯特,后面6个从左到右塔利亚菲科,奥塔门迪,恩佐,罗梅罗,莫利纳,德保罗。

乌帕梅拉诺要保持控球唯一合理的选择就是传给德保罗右边的特奥。乌帕梅拉诺只是个中后卫,要他在逼抢下传这种球要求太高了,而且德保罗已经启动去扑特奥了。于是他漫无目的向前开出。姆巴佩处于越位位置,所以球只能是阿根廷的了。如果阿根廷门将解围球在天上飞的时候姆巴佩往回跑两步,还能去争这个球。

球落下来,无人逼抢的莫利纳一脚连断带传给了中场的麦卡利斯特,麦卡利斯特一脚给梅西,梅西接球紧跟着凌空挑给右边的阿尔瓦雷斯,这时候麦卡利斯特和迪马利亚已经冲起来了。阿尔瓦雷斯再一脚向前传,麦卡利斯特追上球斜传门前,迪马利亚跟上射门球进,离特奥扔出边线球也就20秒。这样迪马利亚在奥运会,美洲杯,欧美杯和世界杯决赛都有进球并夺冠。而且4个球都是挑过门将。

这球的过程路线层次贼清楚,5人6次7下触球,从由守转攻到4打4,3打2,2打1,阿根廷队员每下触球都很放松。法国又是快10分钟没怎么碰球,刚拿了球权就被打了反击,士气影响极大。

德尚被迫在上半场换人,派上两个德甲年轻前锋,都是190以上的黑大个的图拉姆和穆阿尼,替下表现糟糕还送出点球的登贝莱和拿不到球的吉鲁。这两个换人在半决赛就用过,而且效果不错。

两个黑大个都是能带球护球的,拼抢也积极。法国前场总的对抗效果提高一截。逐渐拉平了控球,不过进攻还是没有起色。上半场临结束前穆阿尼撞开迪马利亚抢下球,转身就往前带,造成恩佐一张黄牌。然后格里兹曼发任意球谁也没碰到,上半场随之结束。

下半场局势照旧,法国场面上没那么被动,但进攻也没啥办法,还是0:2的比分,还需要调整。法国逐渐往冲击打法上转。如果你不知道把球往哪踢,就往黑前锋那踢。冲击打法关键要频率高,管他三七二十一把球往前锋那传,能拿到就攻,拿不到就地抢。只有频率上去,对方才更难控球,更容易失误。

到60多分钟阿根廷用左后卫阿库尼亚换下迪马利亚,没有上L马丁内斯采用淘汰赛惯用的532。就在换下之前迪马利亚依然是阿根廷最主要的进攻方向,而且也很有威胁。阿库尼亚上来踢左前卫,看来是加强左边路防守,主要面对穆阿尼。法国随着冲击次数增加,有了两次射门。穆阿尼接角球头球,姆巴佩连过数人射门打高。

而德尚再次调整,又一个德甲黑前锋科曼换下格里兹曼,卡马文家换下特奥。科曼踢右边锋,图拉姆和穆阿尼双前锋,姆巴佩自由人。法国这次换完效果其实不好,阿根廷又开始遛法国了。

到了下半场33分钟双方在法国右边路争夺,球弹向法国后场,和上半场阿根廷进第二个球之前差不多,又是法国一脚往前开。但这次姆巴佩在位置,他争了一下把球撩向阿根廷后卫线。阿根廷中后卫奥塔门迪本来已经卡住位置,但没有处理掉球,被穆阿尼从后面抢下面对门将。然后奥塔门迪以上半场登贝莱放倒迪马利亚几乎一样的动作放倒穆阿尼,点球。

姆巴佩罚中点球后1分钟不到,梅西远离外挂德保罗跑到了左边,被科曼断了脚下球传给拉比奥,拉比奥直接吊向禁区,姆巴佩头球摆渡,图拉姆再挑回来,姆巴佩凌空扫射球进。法国这就扳平了。

这之后双方才互有攻守势均力敌起来。法国的冲击打法走上正轨,把球往前一开,黑前锋们就能制造威胁。

下半场补时8分钟,最后几分钟看的人脑瓜子嗡嗡的,双方都有不止一次得分机会。阿根廷只换了右后卫,90分钟比赛一共只用了两个换人名额。法国又换了第5个人,用福法纳换下拉比奥,不过用的是拉比奥脑震荡不占名额的机会。这样到加时赛法国还有两个换人名额。

法国自2006决赛以来首次在世界杯上踢加时。加时赛上半场是法国冲击打法威胁略大。半场前阿根廷派上生力军,劳塔罗换下阿尔瓦雷斯,帕雷德斯换下德保罗。帕雷德斯还是点球手。

这次换人后阿根廷攻势又猛起来了。劳塔罗有4次射门,其中梅西补射进一个。然后蒙铁尔又防守失误手球送了个点球。3:3之后到了加时的补时阶段,法国迎来最后一次机会。奥塔门迪未能破坏掉法国传的身后球,穆阿尼的单刀被D马丁内斯扑出。​

D马丁内斯虽然最后得到金手套奖,但其实整体表现一般,表现机会也不太多。

小组赛第一场对沙特,被射正2次全进。第二场对墨西哥被射正一次,是个比较远也不太刁的任意球,被扑住。第三场波兰无射正。第四场澳大利亚射正一次被扑出,阿根廷进乌龙一个。第五场对荷兰被射正两次全进。第六场对克罗地亚,被射正2次都是远射被扑住。

决赛扑救2次,分别在90分钟的最后(然后罗梅罗跪地大腿回传)和加时赛最后。比起1978年阿根廷夺冠的门将菲洛尔7场35次扑救4个失球是差远了。D马丁内斯主要的贡献在点球大战。美洲杯半决赛5个扑出3个,世界杯1/4决赛4个扑出2个,决赛4个扑出1个偏1个。成功率和90年的戈耶切亚差不多。

阿根廷美洲杯半决赛罚的是梅西,德保罗,帕雷德斯,劳塔罗,德保罗没进。对荷兰罚点球的是梅西,帕雷德斯,蒙铁尔,恩佐,劳塔罗。恩佐没进,决赛不能让他罚了。最后补时阶段专程把迪巴拉换上来罚点球。而帕雷德斯和蒙铁尔看来是固定点球手,出场顺序都一样。

蒙铁尔在加时赛表现很好但最后阶段送出个点球让法国扳平,不过他仍然承担罚点球的重任,显示赛前点球大战人员早就固定。最终梅西,迪巴拉,帕雷德斯,蒙铁尔4人全中,法国2不中,阿根廷夺冠。

8. 总结

这届阿根廷能夺冠还是队伍建设的好,打法熟练。小组赛第一场输了之后及时完成了新老交替,调整好了阵容。连罚点球人员也比较固定,估计早就当战术一环练过了。

进攻在核武器梅西加成下,确实非常强。除了第一场以外,场场2:0领先。而且对荷兰和法国都是压制得对方到7,80分钟还一点机会也没有。进攻也是很好看的,能从中路地面打进去。就是这防守也是邪了,大部分时间还不错,就是比赛快结束时真丢球。

阅读 157991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wakin2000k

· 河南

楼主对阿根廷是真爱,像我这样能从头到尾看完的也是真爱

GIF
亮了(447)
查看回复(8)
回复
discusser-avatar

szbd楼主

· 埼玉
AimaR_III楼主也是艾马尔粉丝吗?收起

不是。阿根廷就粉过马拉多纳。对梅西时服气。梅西20岁上下的时候,当时成名球星全都不算什么的样子了。

亮了(12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