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最牛”钉子户是散打冠军:开发商断水断电挖成“孤岛”都不搬,三年后最终败给现实

avatar
关注

2004年,在重庆就曾经发生过一起“钉子户”事件,并在全国范围内闹得沸沸扬扬的。双方就赔偿问题没有达成一致,最终对簿公堂,法院判决开发商胜诉。但即使胜诉,开发商还是没能顺利拆迁。

资料图为保住自己的房子,住户吴苹夫妇甚至抱着煤气罐登上屋顶,誓要跟房屋共存亡。这场纠纷,一闹就是三年的时间,杨武夫妇也一度被称为重庆,乃至全国“最牛”钉子户。这三年期间,都发生了什么,吴苹夫妇又为何对拆迁如此抵制?三年过后,开发商和杨武夫妇,又是否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结果?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重庆“最牛”钉子户,吴苹夫妇的故事。

“钉子户”的女主人名叫吴苹,说起她,在当地也算是一号人物。1957年,吴苹出生于重庆市九龙坡区。父亲曾经在重庆市种畜厂工作,母亲则是李家沱饮食服务公司的一名员工。因为都是知识分子,因此二人在单位并非基层员工,而是坐办公室的小干部。每个月都能领到一份相当不错且稳定的收入。出生在这样的家庭,吴苹从小吃喝不愁,初中毕业后,便没有再上学。而是进入李家沱百货公司,成为马王坪百货商店的一名营业员,主要工作是卖布。后来经人介绍,认识了练散打的杨武。两个人一见倾心,很快确定了男女朋友关系,并在双方父母的祝福下,走进了婚姻的殿堂。结婚之后,二人住进了杨武父亲修建的二层小楼,也就是上文中提到的“钉子户”。这栋二层小楼始建于1944年,位于重庆市杨家坪鹤兴路17号。

资料图吴苹和杨武结婚后,便一直住在这里。1957年,因为政策原因,这栋房屋成为公共财产,被房管部门收走统一分配。直到1983年,两个人结婚后,吴苹向有关部门提交书面申请,拿回了这栋房产的产权。这栋二层小楼,才重新成为夫妇二人的私有财产。时光荏苒,转眼来到1993年。因为年久失修,这栋二层小楼变得摇摇欲坠,随时有倒塌的危险。于是,吴苹向有关部门递交申请,希望在原址的基础上对房屋进行翻新,最终获得批准。几个月后,一栋砖结构的小楼拔地而起。

资料图挺拔、气派,一经建成,便成为村里最亮眼的建筑。路过的村民,无一不竖起大拇指。“杨家夫妇,真的是厉害,这楼盖的真气派!”吴苹夫妇以为,他们能在这栋小楼里安稳地度过后半生。却没想到,平静的生活被一纸拆迁令给打破了。2004年,重庆市九龙坡区鹤兴路进行旧城改造,沿街的204户住户和77户商户都被纳入拆迁范围,其中也包括吴苹夫妇的房屋。得知消息后,吴苹夫妇既兴奋又担忧,兴奋地是,房屋一旦拆迁,他们能拿到巨额赔偿款。

资料图担忧的是,杨老爷子在去世前,曾经交代过遗言。“这栋房产是祖宅,无论如何也要保留下去!”思来想去,两个人最终还是做出“违背祖宗”的决定。“绝对不能干涉规划,只要开发商提出合理的补偿方案,房屋拆迁,也不是不可以!”此时开发商和吴苹夫妇都以为,“拆迁”并非难事,只要补偿合理,很快就能完成。他们怎么也没想到,这件看似容易的事,会在不久的将来,演变成一场灾难。

对鹤兴路完成规划后,开发商立刻派工作人员,对吴苹夫妇的房屋进行估值。最终报价定在247万,但这个价格,并无法让吴苹夫妇满意。在他们看来,九龙坡区鹤兴路,是整个重庆的黄金地段,地理位置非常优越。

资料图鹤兴路之于重庆,就相当于王府井之于北京一样重要,247万的补偿金,未免也太少了些。4要知道,这栋二层小楼的总面积达到了219平,建成时间不长,总共才十年的时间。算下来,每平补偿才一万多一点,这还没有将装修之类的花费计算其中。之后,开发商和吴苹夫妇展开了十几次的磋商,但始终没有就补偿金的金额达成一致。对于拆迁,吴苹夫妇提出两个方案。第一,一次性赔偿自己500万拆迁费。第二,补偿自己一套同等面积的商用房,并且店铺的门面朝向不能变。1在建造期间,还要给自己补贴一套“过渡住房”。

资料图这两个要求,开发商哪一个都无法接受。要知道,鹤兴路的开发时间是在2004年,在那个人均工资只有1000多的年代,247万足以称得上是一笔巨款,是很多人一辈子都见不到的财富。开发商给出这样的价格,已经十分良心。吴苹夫妇动动嘴,就想让赔偿款翻倍,世上哪有这么便宜的事。第二个方案,开发商倒是可以勉强接受。但是他们给吴苹夫妇推荐了好几套门面房,吴苹夫妇都没有看上。

资料图不是前期位置不好,就是嫌弃门面房的朝向不对,前后看了十几套,都没让吴苹夫妇满意。他们已经打定主意:“只要不满足我们的条件,绝对不搬!”吴苹夫妇耗得起,开发商却耗不起。每拖一天,他们便多损耗一天的成本,包括人工、贷款利息、大型器械的租赁费、水电等。这一拖,就是两年时间。在这两年里,开发商为了让吴苹夫妇搬家,动用了很多手段。他们甚至在吴苹夫妇没有搬家的情况下,强行将整个村庄挖空,准备浇筑地基。

资料图这导致吴苹夫妇的房子直接成为“孤岛”,孤零零地悬在离地十米的半空中,看着都让人害怕。吴苹夫妇却依旧无动于衷,特别是杨武。他本身是一位散打运动员,曾获得过渝州武术散打搏击赛75公斤级冠军。十米落差,对普通人来说可能是无法逾越的天堑,对他来说,不过是出门多费点力气罢了。他将妻子安置在别处,自己一个人住进了房屋。每天出门都从深坑里爬上爬下,健步如飞,丝毫看不出任何阻碍,这下轮到开发商傻眼了。无可奈何之下,开发商又想出第二个办法。

资料图挖断了杨武家的水管,给他们家停水停电。但即使如此,依旧没能让吴苹夫妇认输,反而越挫越勇。

双方的对抗,一直持续到2007年。2007年,开发商实在无计可施,也是在年初将吴苹夫妇告上法庭。法官在法庭上表示,吴苹夫妇的行为,已经严重干扰重庆市的公共建设,有损社会利益。因此最终裁定,要求吴萍夫妇在2007年3月22日前搬离,否则将采取强制措施。

资料图但即使法院已给出最后期限,吴苹夫妇依旧无动于衷,为对抗开发商,他们早已做好准备。在期限临近的时候,吴苹夫妇带着足够的饮用水和食物,高调住进待拆迁的房屋,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不仅如此,两个人还请来了很多亲戚助阵。在拆迁的那一天,人人携带锅碗瓢盆,爬上了离地十米高的房屋,用身体组成了一道人墙。“想要拆迁,先过我们这一关再说!”杨武的手段更为极端,他直接爬上了房屋的屋顶,在墙面挂上了一道横幅,横幅上写道。“公民的合法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尊重和保护人权!”

面对吴苹夫妇的无奈,开发商彻底没了办法。只能坐下来,继续和吴苹夫妇谈判。直到2007年4月,双方才就赔偿问题达成一致。开发商表示,同意吴苹夫妇的异地实物安置要求,并在沙坪坝区给他们提供一处相同面积的门面房。事情至此,才算落下帷幕。当天下午,吴苹夫妇便搬离了房屋,晚上,开发商的器械开进了鹤兴路。随着“轰隆”一声,这栋坚挺了三年的“钉子户”,最终化作了一片废墟。

至于吴苹夫妇,他们并没有被这件事绊住脚步。拆迁完成后,他们立刻双双前往北京,继续发展自己的生意。开发商赔偿给他们的门面房,则被他们用来出租,这几年主要用于奶茶店的经营。直到2021年,两个人回到重庆,并收回了门面房,打算自己经营。两个人开了一间工艺品店,主要售卖水晶制品、木雕等等,生意相当不错。

二人的生活已经趋于平静,当年的事情,并没有对他们的生活造成多少影响。纵观整件事,我们能说吴苹夫妇错了吗?当然不能。他们的做法固然极端了些,但开发商的手段没有好到哪里去。断水断电、挖十米深坑,如此做法,要是换成一般人,恐怕早就扛不住了。吴苹夫妇之所以请亲戚、拉横幅,也是无奈。

发布于安徽阅读 382468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凭栏慕枫

· 重庆
老汉371楼上一个个为什么要求别人那么有奉献精神呢?开发商说要拆,就一定要配合要拆吗?收起

对的,我自己的东西,我不卖,难道对方就能买?

亮了(731)
查看回复(9)
回复
discusser-avatar

吃个瓜喽

· 四川
虎扑JR0885023085土地并不是你的,水电等公共设施也不是必须要给你提供的收起

我纳税的时候是公民,用水用电时候被开除国籍了?

亮了(944)
查看回复(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