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诺蒂往事与阿根廷足球的未来—逆潮流而行的荆棘之路
“天赋与技术水平优先于体格与力量;
身体与大脑的速度应“辩证统一”——不能无思考的跑动,也不能无跑动的思考;
球队将灵活运用区域与盯人防守;
既然442阵型盛行一时,此后阿根廷队将采用两名边锋和一名中锋的队形来实现对其的翼侧包抄;
丢球后要以最快的速度夺回球权;
球员们应意识到自己属于一个涌现出大量英雄的足球传统。”
——by阿根廷国家队技术总监、1978年世界杯冠军主教练路易斯-梅诺蒂,1974年《图片报》访谈:阿根廷足球哲学的六项基本原则
一、昨日重现
1974年世界杯上,掀起全攻全守狂潮的荷兰人4-0乌拉圭、4-0阿根廷、2-0巴西横扫南美三强,欧洲足球再一次站上了世界之巅,整个足坛津津乐道于速度、力量与体能。而阿根廷人则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这只自傲于高超技艺的球队自成立以来,非但从未染指世界杯,还连续在58年和74年遭遇耻辱性的惨败。此情此景,一如22年世界杯之前,姆巴佩傲慢地提出了欧洲足球优越论,在欧洲球队连续四届夺冠的光环下,反驳声似乎不值一提。
后面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1978年,梅诺蒂成为了世界杯历史上最年轻的冠军主帅;44年后,作为国家队技术总监的梅诺蒂帮助斯卡洛尼成为世界杯历史上第二年轻的冠军主帅。冥冥之中有天意。
二、当今足坛的潮流与欧洲强敌的优势
“我们不能有这种观点,那就是想要赢球,我们必须像欧洲人那样踢。认为我们的体格不足以应付他们是错误的。......所以我决心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塑造球队:控球、轮换和无休止的进攻。” by梅诺蒂
本届世界杯后,公认的观点是种植园打法将会成为世界足坛的潮流,欧洲工业化的青训营和混血及殖民地选材的优势将会批量生产法国队那样的飞禽走兽,而且他们并不是只有身体和只会刻板执行战术,欧洲青训也开始注重培养天赋球员的1v1能力,像姆巴佩、萨卡、维尼修斯(巴西也是混血优势)这种类型球员未来将成为大杀器。
所以简单地分析世界强队,优势无外乎1历史底蕴和技战术内核、2选材优势、3豪门俱乐部支撑国家队骨架,英法德有123,巴荷有12,西意有13。所以阿根廷的优势显而易见的小于各大强敌。如果头脑发昏跟着欧洲人学什么更高更快更强,一味追求体能、对抗和速度,未来必定沦为二流球队甚至万劫不复。有人说阿根廷战胜法国队是梅西、迪玛利亚这批旧时代球员最后的荣光,那么我并不同意,足球的潮流并不是足球的真理,梅诺蒂和斯卡洛尼都找到了一条逆潮流而行的成功之路。
三、梅诺蒂的对策以及斯卡洛尼的传承
合理的推测一下,斯卡洛尼的恩师佩克尔曼是梅诺蒂主义的高徒,而作为负责阿根廷各级国家队建立和完善整个体系的技术总监,我相信梅诺蒂的思想和经验对于斯卡洛尼必定影响甚深。我认为梅诺蒂的成功简单来说只做了两件事,第一是去芜存菁(摒弃了极端浪漫主义的攻势足球和七十年代臭名昭著的极端功利主义anti football),重塑阿根廷足球哲学,第二是国家队的建队后面再说。
回到文章开头的阿根廷足球哲学的六项基本原则。就不展开简单说下可以归纳为三个观点:
1、选材注重技术天赋和头脑意识,但是身体素质并不是可以忽略的。
梅诺蒂:肯佩斯、贝托尼兼具技术、速度和身体;帕萨雷拉的个性和意志、阿迪列斯的头脑和技术可以弥补身体上的不足
斯卡洛尼:中场新旧铁三角的5个人,除了恩佐,都是青训的10号球员出身。兼具技术、意识和对抗、跑动。
2、技战术保持先进性和灵活性,要吸收先进战术思想的养分。
梅诺蒂:改良442为433,吸收当时先进的区域结合盯人和快速恢复球权的战术理念。
斯卡洛尼:三四后卫,三四中场的灵活无缝切换,意大利式的战术针对和阵型调整。
3、阿根廷足球特有的超强荣誉感和英雄主义。
梅诺蒂:我们要将阿根廷足球写入世界足坛的版图。
斯卡洛尼:跟随梅西去争取那第三颗星吧。
四、国家队的建队
“阿根廷队缺乏组织......因此我提出一项从1975年开始的计划,看足协是否愿意改变,由零开始设定一个严肃认真的时间表”
相对于欧洲列强,巴西和阿根廷国家队的建队有很多无法避免的弱势,比如说无法依靠一两只国内豪门作为主干来建队;球员要不辞辛劳远涉重洋经历艰苦卓绝的南美区预选赛、足协的管理和保障能力也不如欧洲靠谱等等。所以有一个长周期的,稳定细致的建队备战计划至关重要。梅诺蒂当初的计划从现在的眼光来看,由于局限于当时的交通条件和转播技术,对于现在已经没有什么参考价值,但是他力排众议坚持自己的建队方案的魄力和执行力非常值得注意。为了便于观察了解球员的个性、技术特点和能力,他挑选的球员全部来自于国内(当时的阿根廷球员去了欧洲几乎就是断了进国家队的路,因为当时的交通条件的确不支持教练往返于欧洲和南美了解球员的特点和状态),除了肯佩斯,因为迪斯蒂法诺出面说服了梅诺蒂:我已经在西班牙帮你全程关注他了,他就是你球队的核心。此外,他将全国分为六个大区,让这六只选拔队互相比赛并在其中筛选出了最后的人员。如此种种,梅诺蒂的一切一切,用他的话说,不是为了去踢世界杯,而是为了去赢得世界杯。
至于斯卡洛尼,他不像梅诺蒂在30几岁时就有着完全的自信和成熟的理论体系去驾驭一支国家队,但是他足够聪明和谦逊,在学习中不断成长,最后终于功德圆满。而未来四年他有更充分的条件和基础去争取更多的荣誉。
我有一个想法是,斯卡洛尼没有俱乐部的执教经验甚至有可能是他的一个优势。国家队大型比赛与俱乐部赛事的选拔、备战和调整迥然不同。斯卡洛尼不会被一些俱乐部执教的惯常逻辑所困扰,他会从美洲杯、世界杯这种临时组队集训,20几天里拼6、7场比赛的角度来思考球员和战术,挑选适合这种短平快杯赛的球员和战术。比如迪布马丁内斯是非常典型的适合阿根廷,适合杯赛的门将,从豪门门将的角度来说他的门线技术一般,出球差,稳定性也非顶级,但是他的制空能力(弥补防线高度不足)和扑点技术(杯赛必备)完美契合打杯赛的阿根廷队。(塞尔吉奥罗梅罗也是如此)。
那马丁的出球差怎么办?斯卡洛尼的思路是我打杯赛要保证后场安全,你该大脚就大脚,我的对策是虽然阿尔瓦雷斯和劳塔罗都挣不下第一点,但是你们要玩命让对方中卫不能舒服的拿下第一点回收球权,你们要尽全力干扰中卫,(伊瓜因和阿圭罗完全做不到),然后中场来抢第二点,阿根廷的中场下脚快,配合默契,有很大把握拿回第二点。要是俱乐部这么个踢法,不到三分之一赛季就体能崩盘。但是世界杯美洲杯就是可以这样踢。
我目前比较粗糙的思考是,新旧铁三角,是国家队层面上的典礼中场,分开到个人在俱乐部的发展很难到特别高的层次(大概除了恩佐),但是我只要你们国家队踢的好。所以从一个阿根廷国家队球迷的角度来说,我需要有阿根廷符合足球哲学的杯赛型球员,而不是葡萄牙那种金球奖前三十扎堆。
五、未完待续,想讲的比较多,需要深入思考和整理。(比如说,想要再次进入决赛,需不需要一个肯佩斯老马和梅西来carry?)
最后推荐一本书《脏脸天使——足球阿根廷史》,或许可以让你对于阿根廷足球有一点不同的理解。
卡塔赫纳玫瑰楼主
我发现斯卡洛尼现在苟的战术也在精进,美洲杯时还是纯苟,上基多俨然是开苟的冲锋号,到了世界杯完全放弃基多,边踢边摸索出了一点以控代苟的思路,拼脚下,拼速率,争取更多的球权来抵消防线的弱势
桥头梁朝伟
· 四川阿根廷就是不能纯苟,中后场身高面对欧洲强队有一些劣势,完全放弃中场让人起高球还是很有风险,澳大利亚和荷兰两场都是,只不过幸好苟住了。阿根廷还是要利用中场技术好,硬度强的优势,目前中场人才井喷,要贯彻中场绞杀的防守策略,60-70分钟的时候首发中场累了就换,反正现在换人名额多,有球在脚下的阿根廷才是最强的阿根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