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电视剧与原著丁仪人物浅析,以及王传君台词
三体电视剧已经播出5集了,发现大家对这部剧以及演员都有很高的评价,唯独对王传君饰演的丁仪有争议。那么今天我们不妨在原著的基础上,对丁仪这个人进行外观、性格、设定、行为等方面的分析。然后对演员进行评价。注意,以下全都是私货。
丁仪在刘慈欣的小说中出场很多次,但大多都处于不同的世界观,可以认为是仅同名的不同人物。但可以肯定的是,《三体》和《球状闪电》中的丁仪是同一世界观下的同一个人。所以我会用这两本小说来对丁仪进行分析。首先是外观,三体里没有对丁仪有过外貌描写,我们直接借用《球状闪电》的描写:“他三十多岁,身材又瘦又长,穿着宽大的背心和短裤,嘴里一道涎水一直滴到地板上。”可见丁仪的形象是邋遢的。
然后是性格。丁仪是一个性情洒脱的人。原文这么描述丁仪的家:“地上和窗台上白花花地散落着大量的a4大小的白纸片,有的空着,有的上面写满了公式,或画着奇怪的图形,还有很多铅笔散扔在各处。”电视剧则挺好的还原了丁仪家的乱,不过有一点不好,那就是汪淼到丁仪家的时候“看到房间还没怎么装修”,所以剧中丁仪家中家具确实不多,但灯光像夜店一样,就有些违和了。
关于人物设定。丁仪仅30岁,就有哲学和量子物理学两个博士学位,一个数学的硕士学位,一级教授,科学院院士,而且是最年轻的院士,曾是国家中子衰变研究项目的首席科学家,在去年因此项研究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提名。不过就是这样的一个科学家,看到别人把他散在地上的计算稿打乱了,就大发雷霆,脾气不太好。这完全可以说是个超级天才,还是个放荡不羁的天才。
关于行为。截止到电视剧的第5集,丁仪在原著中有两次的主要戏份,都有大量的发言。第一次是常伟思的会议上发言,在大史向他讨要杨冬的遗书后,丁仪“低着头沉默” “半天才有所反应”。第二次是在家中与汪淼台球论道。汪淼见到他的时候,丁仪已经是喝的满身酒气了。然后在醉醺醺中和汪淼完成了台球论道。此外他和汪淼提起和杨冬的回忆,可以看得出来他很在乎杨冬。
总结一下丁仪此人:外表邋遢、不修边幅、性情洒脱、放荡不羁、关爱杨冬、绝世天才。
说一下电视剧的丁仪。电视剧里第一次出场是常伟思的会议上,则是披头散发,留有胡子,大大咧咧。这种形象其实基本符合他在书中邋遢的外观。
另外,杨冬还没死的时候,他的头发是扎起来的。王传君的丁仪,在静态外观上还是符合预期的,能够看出来外表邋遢、不修边幅。在动态动作上,在台球论道的时候,有正常范围内的肢体动作来体现他醉醺醺的状态。
但在台词上,我觉得就十分有违和感了——1.在常伟思将军的会议上,丁仪讲述自己和“科学边界”的关系,有一大段独白。但这段独白听起来有点怪怪的,感觉断句很奇怪,演员可能对大量的物理词汇并不熟悉,所以读起来就很有违和感。当然,可以解读为自己的未婚妻刚死不久,丁仪精神状态不太好,再加上本身就比较邋遢,所以这句话说起来就比较让人膈应。2.与汪淼台球论道的时候,台词也有这个问题,尤其是那句:“就像——阿~西莫夫的~科幻小说里写的那样……”
感觉演员在念台词的时候吞了太多的字。当然,也可以解读为丁仪喝醉了,受到酒精的影响嘴巴不利索,说话结巴的,断句不清晰,吞字严重。当然了,这世上也有天才,天天说话有一种奇怪的节奏感,但这是演给观众的电视剧,这么演不好。
总而言之,王传君的丁仪在外观上还是没得指责的。但他的台词是他最大的问题,但也要谨慎看待,毕竟他目前为数不多的镜头,演的不是一个正常状态的人。我的态度是等接下来的剧情,看看丁仪的台词有没有变得像正常人一样。
因为丁仪是一个重要但笔墨较少的角色,就留给王传君演绎正常状态下丁仪的时间不多了。
从第五集结尾,杨冬还活着的时候,按理说丁仪应该状态正常吧,但丁仪说了一堆话吞字还是不少。
我对此表示,谨慎不看好。我很喜欢这部剧,希望后续他能争气,打我脸。
胡建总冠军
· 福建建议他向林永健老师多取经,能够在喜剧和正剧之间灵活游走,常将军的台词功力太强了
用户2009887462
· 广东那段“偶然”给我鸡皮疙瘩整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