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亿票房到手3亿,其他钱分给谁了?借流浪地球二聊聊电影分账规则,到底多少钱回本

avatar
关注

在国内拍电影,上映后制作方(出钱拍电影的。投钱的,统称制作方)到手多少钱?

一般会说最终票房的三分之一是制作方到手的钱,例如一部10亿的电影,制作方能够分的票房是三亿左右,其他的钱去哪了呢?

让我们从头开始了解一下国内电影的分账规则。

1.最终票房需要缴纳5%的电影事业专项资金

(这里的票房是指售票与票房收入,均要计入“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简称“专资办”) 指定的“全国电影票务综合信息管理系统” ,全国任何一家电影院均要安装此系统,每一部影片的实时票房数据都会即时汇总到该系统。)

至于电影事业专项资金,可能会用来做各种补贴等等,反正是每部上映的电影都会缴纳5%。

2.最终票房需缴纳3.3%的特别营业税

这里的特别营业税是指“文化体育业”适用的营业税,据说在营改增之后变为了增值税,具体缴纳比例不太清楚,但一般都是按照这个比例算的。

注意,这些是不可分账票房,总票房10亿,需要先缴纳5%+3.3%之后再开始分账,参与分账后的票房是总票房的1-8.3%=91.7% 也就是说10亿的电影参与分账的票房是9.17亿。

3.中影数字代理费1%-3%,若票房小于6亿则不收取该费用,缴纳该费用后,剩余票房开始分成。

中影数字电影发展(北京)有限公司(简称“中影数字”)将征缴净票房的1% ~ 3%作为发行代理费,简称“中数代理费”,为什么有这个费用?那就是另一个问题了,有兴趣可以翻到最后面注1。

4.影院和院线分账比例52%-57%(可分账票房)

根据网上资料来看,一般来说电影院会分50%,院线会分7%,但是其中有博弈的空间和操作的余地,例如流浪地球二发行通知中提到,基础分账比例43%:57%,而猫眼电影专业版显示院线和影院分账52.27%。

电影院和院线如果是一家,就可以直接拿57%,例如万达院线下的万达影城,影院和院线也是个挺大的话题,有兴趣可以翻到最后注2。


5.发行方5%-15%左右,这里的5%-15%是指可分账票房的15%。

一般来说发行方拿可分账票房的5%-15%,也就是(1-5%-3.3%)*15%,由双方协商决定,比例较为灵活。如果制作方和发行方为同一家公司,则独享分成。

例如制作方需要发行方垫付宣发费用,则发行方可以将分账比例提升至20%,例如买断发行,发行方出价买断,则上映风险与制作方无关,发行方独享上映后票房分成等等。

6.制作方获得可分账票房分成28%-38%左右

7.制作方获得分账后和出资方根据协议进行票房分账

8.制作方其他收益(见注3)

根据以上各项分账计算(各项分账比例取最高),一部10亿票房,制作方最后能分到10*(1-8.3%)=9.17

9.17-(9.17*1%)=9.07

9.07-(9.07*57%)-(9.07*15%)=2.54

这也就是为什么说最终票房的三分之一是回本标准了。

关于电影票房分账的规则大概就是这些,都是网上看的资料,姑妄言之,欢迎业内人士指正。

据说流浪地球二制作成本8亿,宣发成本2亿,制作方可以获得38%的票房分成的前提下,回本大概27亿左右。

也看到其他说法,说制作成本11亿,宣发成本2亿,算回本的票房可以直接套用38%的比例来算,具体制作成本多少,发行方分成多少,只有双方清楚。

至于有没有第三部,谁知道呢。

电影终究是各花入各眼,个人希望还有下一部,还有更多好看的国产电影。


注1:中数代理费,全称中影数字电影发展(北京)有限公司,由院线支付给中影数字,作为发行代理费。

为什么要收这1%-3%,有两方面因素,一方面可以说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从1990年开始,数字技术取代胶片的时候,大部分影院没钱换放映设备,由中影数字出钱完成了设备升级,对电影数字化进程有很大的贡献,时至今日,有很多影院仍在使用中影数字的数字放映机,所以为了收回成本,会收取部分费用。

另一方面,中影数字是国内数字电影发行方的主要力量,至少一半的数字电影的发行方是中影数字,有一定的发行成本(DCP、秘钥等,说起来又是新的话题,不再赘叙),也要收取一定费用。

综上,基本上都会有这1%-3%的中数代理费。

注2:院线和影院,要分开来算,官方一点说,“院线制”就是以若干家影院为依托,以资本或供片为纽带,由一个电影发行主体和若干电影院组合形成,以资本为纽带的院线与影院之间实行统一品牌、统一排片、统一经营、统一管理,以供片纽带的仅实行统一排片的发行放映机制(这里有几种模式,万达院线就是万达直营的,可以做到四个统一,也有加盟模式,例如金逸院线)。而片方只需直接与院线洽谈票房分成。院线都是需要牌照才能创建的,根据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2020年数据,全国共有50条院线。而电影院只有加入院系才能同步放映院线电影。

通俗的说,院线可以看做有门槛(牌照)的渠道商,直接和片方谈排片等问题,电影院是终端,消费者去消费的场所。

注3:其他收益是指片方除了票房等收益以外的收益,一般有以下几类:

版权收入:电视放映和网络放映等。

海外销售:海外地区的发行、销售收入等。

商务合作:植入式广告、营销合作、活动冠名等。

授权及衍生品:影片形象、片名、重要视觉元素等授权使用,以及版权衍生品的销售收入等。

政府补贴:政府主导的文化产业补贴、地方政府专项补贴等。

行业补贴:特定格式,例如拍3D或巨幕格式的电影,票房达到一定程度获得收入,一般比较少。


影视区JRS来解读流浪地球2流浪地球2票房破12亿电影票房
发布于湖北阅读 165663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剑还不来楼主

· 湖北
2022点球杯影院和院线什么区别?收起

这个问题要详细讲内容还挺多,简单来说,你去哪个影院买票看电影,票房就会分给那家电影院50%,而院线是负责统筹管理旗下所有电影院的,干的活包括放映机租赁,片源等等,所以会分给院线一些。院线可以理解为渠道商,电影发行方和每家电影院谈排片太麻烦,而院线直接代表了旗下的电影院来获得议价权还有其他的权利。国内好像有五六十条院线,有直营有加盟,比如万达院线,中影院线等等,看电影院的名字就知道属于哪个院线了。电影院可以理解为终端,消费者走进去消费的场所。

亮了(214)
查看回复(4)
回复
discusser-avatar

剑还不来楼主

· 湖北
杜少carry全场可以可以都开始分析分账比例了,支持。有机会也可以给jrs普及普及中国电影史,主要还是左翼电影,抗日电影,17年电影和黑暗时期电影(后两个可能会被删帖)。中国电影真是被外国人搞完被自己人搞,能走到今天实属不易了
收起

我感觉被发达电影工业降维打击很正常,被自己人搞的次数有点多

GIF
亮了(12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