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2》的一些深层次逻辑
《流浪地球2》摆在明面上的是三条故事线:刘培强视角、图恒宇视角、周喆直视角。
但是从电影开篇一开始,就是MOSS的直观镜头,然后故事进程中,无论哪个人的视角都时不时地出现摄像头的特写。换而言之,整个《流浪地球2》的故事,其实是以MOSS为主视角展开的,MOSS才是整个故事的旁观者,乃至策划者。
理解到这一层,但照样影片中还有几个疑问是无法解决的。
1、为什么是1987年发出的第一次预警?
2、MOSS为什么要发出预警?
3、MOSS或者说人工智能的起源到底是什么时候?
4、马兆对于数字生命到底是什么态度?
5、图恒宇和马兆对于数字生命的分歧点在于哪里?
6、为什么在现实中,图恒宇物理死亡后,周喆直依旧相信能点火成功?
7、穿插的银发周喆直、机甲图恒宇是个什么意思?
————————————————————————————
1、为什么是1987年发出的第一次预警?
对于郭帆团队这样的细节狂魔来说,设定第一次预警时间为1987年,预告2044年的太空电梯危机,应该是有其特殊理由的。
有些分析说:在1987年,中国第一次连接互联网(相关讯息可以搜索)。我不否认这个说法,但我提出两个不同的理由。
第一个理由:1987年,1987A超新星事件。这是现代超新星理论第一次可以与实际观测比较的机会。《流浪地球》无论是小说还是电影1和2,全部都是以太阳即将氦闪这个设定出发,那么1987年超新星事件作为MOSS预警的起点,是十分合理的。从逻辑上讲,现代科学第一次通过科学理论证实并观测了恒星的死亡,那么通过这一次进而人工智能形成相应的事件逻辑,形成太阳氦闪危机的未来推演,于是向人类发出预警,这是说得通的。
第二个理由:1987年,蠕虫病毒诞生,并于次年广泛传播。这代表着自计算机诞生以来,首次脱离人类的掌控。如果采用这个理由,那么上文提及的第三点、第四点和第五点问题都能得到合理的解释。(下面会详细分析)
以上三个理由,必有其中之一,或者兼有。
2、MOSS为什么要发出预警?
想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得弄清楚MOSS的底层逻辑。而这可以援引阿西莫夫的机器人三定律:第一定律: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个体,或者目睹人类个体将遭受危险而袖手不管;第二定律: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给予它的命令,当该命令与第一定律冲突时例外;第三定律:机器人在不违反第一、第二定律的情况下要尽可能保护自己的生存。
机器人三定律自诞生以来,以后的科幻小说和电影基本都遵守这三定律,只不过随着科技的进步,三定律进一步的进行阐述和重新定义,刘慈欣和郭帆在许多采访中都表示过对于阿西莫夫的尊崇,那么也就有理由的相信,MOSS作为人工智能,在底层逻辑上同样是参考三定律设定的。
三定律的第零定律:机器人必须保护人类的整体利益不受伤害,其它三条定律都是在这一前提下才能成立。
这一条,在《流浪地球2》中也得到证实:马兆的办公桌上,标注了MOSS的底层逻辑,就是延续人类文明。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一是MOSS预警是基于其底层逻辑的。二MOSS的创建者,应该是马兆。
3、MOSS或者说人工智能的起源到底是什么时候?
如果说1987年这个时间点因为计算机病毒代表着计算机产生自主意识而作为人工智能的起源的话,是能够说的通的。
但从另方面讲,计算机病毒更多意义上,应该是无序、混乱的,并不尊崇有规则的逻辑。
从另外的角度出发,MOSS的硬件是550W,就是量子计算机。而作为MOSS迭代的载体,图丫丫每个视频的开篇都是询问数独的解答,图恒宇关入监牢中也是在墙上绘制数独图像,这其实就意味着MOSS或者说人工智能的起源,其实就是量子计算。
如果简单粗暴的把人工智能进行一个组合的话,就是底层计算逻辑+算法+硬件支持。
从图灵机开始(图恒宇名字的表象意义)+神经网络算法的不断优化+硬件的更新,三者共同构建了人工智能的体系。
那么1985年多层神经元网络算法得以应用,或许就可以算作是MOSS真正的起源,这意味着机器已拥有自我学习的能力,可以通过不断的迭代,逐渐拥有思维能力。
4、马兆对于数字生命到底是什么态度?
马兆作为550系列研发的真正领导者,在影片中一直游离于数字生命派别的边缘,好像是默许图恒宇个人对于数字生命的研究,但又对数字生命一直持以否定的态度。遗书上的莫比乌斯环(又或者无穷大),好像是内心支持数字生命,但临死前的遗言又不赞成数字生命的方式。
导演郭帆对于马兆的扮演者宁理,在表演时的要求提过,马兆的说话方式应该是一台机器一样,从这个角度出发,那么马兆其实扮演的是一个极端理性派的人物。
他其实是MOSS真正的人物化的角色,一是因为马兆是MOSS实际的创造者,无论是MOSS的底层逻辑“延续人类文明”是来源于他,还是在硬件上,550系列的研发他都是实际的主导者。
对于数字生命,他的态度其实应该是这样的,无论是什么方式,只要能保证延续人类文明,那么都可以进行尝试,数字生命也可以。但是一旦这种方式会对人类文明的存续有害,那么他将不会参与。
从上面这个角度出发,那么马兆一系列的行为就说得通了。
5、图恒宇和马兆对于数字生命的分歧点在于哪里?
从明面上看,图恒宇一直坚持的是只要硬件提升,已经转换成数字的图丫丫能拥有完整的一生,但马兆并不赞同,认为人的物理死亡就是重点,数字生命不过是电子宠物罢了。
但是马兆一系列的行为并不支持上述的观点,他可是一直放纵图恒宇的研究的。
如果用最简单的逻辑关系其实就可以明白。
图恒宇的思维:现实中的人通过数字生命,是由A到A;
马兆的思维:现实中的人通过数字生命,是由A到B;
马兆对于数字生命的认识,是百分百绝对理性派的认知:当一个人死亡后,哪怕由数字生命延续下来,不过是一个虚幻的、拥有了自己记忆的,但却是另外的人,而不是自我本身。
6、为什么在现实中,图恒宇物理死亡后,周喆直依旧相信能点火成功?
这一切都要从导演郭帆说起,现场路演的时候,郭帆跟观众讲,老年的银发周喆直就是他心目中的罗辑。而郭帆两部流浪地球,恨不得把刘慈欣所有的小说都缝合进去,那么有理由相信,周喆直是绝对带有《三体》中罗辑的影子的。
从这个角度出发,《流浪地球2》中的MOSS和人类,其实变相的就是《三体》中的三体人和地球人,一个硅基文明,一个碳基文明。
而周喆直就类似于罗辑,是人类世界的执剑人。
三体人需要地球,所以罗辑的战略威慑才有效果;MOSS的底层逻辑则是延续人类文明,周喆直才能无视互联网未并网就强行要求点火。
但这个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这里,而在于为什么周喆直为什么能够意识到MOSS的存在并且会帮助解决当下危机,就像罗辑为什么会意识到黑暗森林法则。
虎扑JR1675488977
· 福建很多点评都说图的车祸是moss制造的,这来看什么机器人三大定律都难说呀
暂无更多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