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苦”中隐藏的人物命运——《神州折剑录》信息补充
在官方的设定集中,符华(赤鸢)是生苦,秦素衣是死苦,奥托(罗刹人)是爱别离,他们都对应了“八苦”之一:
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
生苦,较为明了的一苦,人多不复记忆,是降生时所遭受的巨大痛苦,一般用以指代婴儿降生时的痛苦。有仙名唤赤鸢,或称真人,或称迦楼罗,纵使有不坏身,有不死威能,能活死人肉白骨,五万年光阴仍当堕落,不出六道轮回,亦有生苦。该苦可能与符华一生多次遗忘记忆有关,对应赤鸢。注意:折剑录设定中有两位符华——:“赤鸢”和“仙人”。个人理解是,“仙人”代表仍被神音控制的符华,“赤鸢”代表做回自己的符华。而随着降生时日越来越长,她所要背负的责任也会越来越重。
老苦,即使天赋过人,或摄生有术,也会“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韩愈《祭十二郎文》)。结合第一折尾声,该苦大概率对应首徒林朝雨。
病苦,人一生中必然会迎来的病痛,或为少年的病如天花麻疹,或为中年的病如胃溃疡肺结核,或为老年的病如高血压心脏病。结合主线21章与折剑录的回忆,该苦大概率对应被崩坏能侵蚀的四徒江婉如。
死苦,一部钢铁铸成的机器,其寿命也不过由数年到数十年,一个血肉之躯的人,到底能支持多久?盖宇宙万象,生住异灭,周而复始。有生就有死,有好就有坏,法尔如是,安有例外?死苦强烈者,身消道灭时痛苦难耐。对应七徒秦素衣。(个人猜想:秦素衣消失的几年记忆隐藏了重大事件,极有可能是崩坏能相关实验的产物)
爱别离:语云,“乐莫乐兮新相知,悲莫悲兮生别离。”生死离别,人间惨事,或青春丧父母,或中年丧偶,或老年丧子,固然悲痛万分。即使不是死别,或为谋求衣食,或因迫于形势,与相亲相爱的人生离,也将感到痛苦。折剑录故事开始时是1495年,罗刹人,或称阿波卡利斯,或称天命派掌门,已在爱别离苦中沉溺18年。
怨憎会:和爱别离苦相对的,是怨憎会苦。意气相投的朋友,海誓山盟的爱人,恩爱情深的夫妻,或膝下承欢的子女,或生离,或死别,一切不能自主。但相反的,那些面目可憎,语言乏味;或利害冲突,两不相容的人,偏又聚会在一起。像这些可厌可憎的人,能够终身不见,岂不眼前清净?无奈社会上人事问题,繁杂万端,“不是怨家不聚头”,在某些形势下,愈是互相怨憎的人,愈被安排在一起,如影随形,好像再也没有分散的时间,这岂不是令人苦恼万分?该苦大概率对应再次合作的林朝雨与苏湄。
求不得:想获得某一件东西,经济力量达不到;想谋求某一个位置,僧多粥少谋不到,男女情爱得不到,这些都是求不得苦。莫说求不得,即使第一个愿望求得,第二个愿望又立即生出来。山谷易满,人欲难平,谁会感觉到自己一切都满足了呢?不满足,即有所求,求而不得,岂不苦恼?结合第二折楔子,大概率对应二徒苏湄——其对于符华抱有近乎病态的占有欲。
五阴炽盛:五阴即是五蕴,五阴集聚成身,如火炽燃,前七苦皆由此而生。色阴炽盛,四大不调,而有疾病之苦。受阴炽盛,领纳分别,使诸苦转本加极:想阴炽盛,想相追求,而有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诸苦。行阴炽盛,起造诸业,又为后来得报之因,且因行而迁流不停,而有老衰之苦。识阴炽盛,起惑造业,三世流转,而有生死之苦。莫非太虚五蕴即若详言心而略言境者?结合整体故事,极大概率指代被神音控制的仙人符华。
除此之外,部分角色也有其他称号:
性清净:即“清净自性”。清净,是指远离因恶行所致的过失烦恼,一般常用身、语、意三种清净。自性,是指诸法各自有不变不改之性。“清净自性”,实际也是如同镜子般,对心的描述,但有描述,既已不对。清净自性,非在无烦恼中才能展现,清净自性于一切时一切事中时时展现,时时起用,无有不显不用时,无论是有所住还是无所住,都不能影响清净自性。对应五徒程凌霜。
假合身:即假合,谓一切事物均由众缘和合而成,暂时聚合,终必离散。看似是因缘纠缠处,实则终将各个离开。对应折剑录主角、程凌霜弟子李素裳。
所作自在:于一切有情界,往来去住,自在无碍。也对应被神音控制的仙人符华。
血涂道:又作“畜生道”。《摩诃止观》第一卷上,曰:“若其心念念欲多眷属,如海吞流,如火焚薪,起中品十恶。如调达诱众者,此发畜生心,行血涂道。”行血涂道非大恶大嗔之人不可。对应李素裳之父李绅。
木原晶
· 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