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浚在岳飞北伐期间的奏议一则

avatar
关注

这篇张浚奏议躺在《历代名臣奏议》里,也很少被人引用,现摘出供大家参考,根据奏议刚开始张浚过于自贬的态度和那句“敌人盛夏举兵”,可以看出这篇奏议写于绍兴十年六月岳飞北伐之际。


髙宗时浚又论战守利害上言曰:

 

臣智识暗陋,所见不明,惟有愚忠,庶几仰报,傥或畏避,隐黙负愧天地,诚不忍为臣。

 

窃惟敌人盛夏举兵,拂天违时,朝廷发明诏、议征伐,固天下所愿者,臣愚以为今敌竭国而来,其势方鋭,可以计圗,难以力破,若速于用兵,则战有胜负,时有利钝,粮有继絶,旷日持久,变生不虞,曷若俾诸帅结从连衡于近淮要害之地,据利便,择形势,就饷运,以促其势,坚壁清野,时遣间谍,坐观舋隙,使之进不得决战,守不能久聚,俟其智力俱困而图之,天下可定矣,帝王之师以全取胜,贵谋而贱战,正今日之先务也。

 

惟陛下察大易不密之戒,矜愚臣忧国之私,断自圣意,天下幸甚

 

张浚这封奏议大致认为金人竭国而来,锐不可当,只可智取,难以力破,所以张浚认为不应该草率的主动和金军决战,而是应该在两淮地区设立防线,利用漕运优势和金军拉僵持,等到金军疲惫之后再决定后续军事部署。

 

顺便吐槽一句,很多史学家拿着李若虚的事迹说岳飞第四次北伐是违诏而行,然而实际上是顺昌大捷之后,赵构就明确下过令,让韩世忠、张俊、岳飞一起顺势反推,当时很多的朝臣奏议、将领神道碑、乃至南宋各部军事动向都能验证这个观点,所以岳飞第四次北伐根本就不是违诏行军。

阅读 1961

全部回复

discusser-avatar

苏闳休

· 甘肃

有个问题,要录记载李若虚让岳飞班师那一段的史料来源是哪里。结合这段时间的御札,我觉得可能是赵构不希望岳飞重兵北上,抽调部分军队北上就行。所以重兵北上算是违诏。

亮了(1)
查看回复(1)
回复
discusser-avatar

副区长

· 山西

岳飞确实不是抗诏而行,主要是赵构给了他很大自主权吧,但是淮西之战岳飞应该是抗旨了

亮了(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