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神的剧情大方向——离神越近,离人越远
到目前为止,已经出了四个国家四位神了,而故事的发展,以及整体架构,一直都带着诺斯替主义的味道。神,伪神,原神,互相之间的关系。而人物设定,也是按照这个节奏在发展。
蒙德风神温迪,几乎放弃神力,选择隐于人群,神性最弱,但与人的关系最紧密。可以一起喝酒吐槽,参加节日,被揶揄也不会生气。
璃月岩神钟离,在褪去自身神性的道路上,刚刚开始选择“放手”,隐于市井,参加各种事务,但又有种飘然游于世外的气质。
稻妻雷神影,有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锁国令,此时神性(非人感)极重(或者说是将军对外展现出的气质),杀伐果断一言不合便可斩人。第二阶段是出关后,尝试接触人世,自身仅作为武力象征,治国事务交给三奉行。
须弥草神纳西妲,设定上也有两个阶段,由大慈树王记忆继承而划分。前期作为神明出生,对事物的认识也是从神明角度而来,但又糅合了生物幼崽的行为模式。嫁接旧神记忆后,对自身认识变为失忆模式,神性增长了一大截,处事及选择更接近长生种。
而四国事务的发展,或者说剧情上的编排,又恰好对应着四神与治下之人之间的关系:
让风神与人同行,人人不见风神,却人人信仰风神。
在岩神身上编排生死,在国人的认知中,这种行为已是大不敬,而民众也各怀心思。
向雷神举刀兵之祸,民众意见颇大,正面反抗与暗中用力皆有。
囚禁草神,盗取神力,控制信仰,另造新神,任何一条都是渎神之举。
至于四国故事的后续走向及发展我不好说,但这个讲故事的切入点正应了我的标题,也是四国神明为什么这么塑造的原因。
再来说到枫丹水神,神性如何暂时是缺乏资料的,但故事走向却能从材料和只言片语中窥见一斑:
法国元素,审判上位者,眷属背叛(或者说眷属与神离心),这些元素已经堆起来了,可以想见人类对待神明的方式上会更进一步,最终故事将会是由人弑神。
当然水神是要进池的,即使弑神也不会就这么消失。为了给世人留下一个“由人之手弑神”的概念,留个躯壳或假死之类的这种都很好操作。
另外神性如何体现我也有些大概的想法,比如通过描写一些由神与人的认知差异造就的冤案,再由主角从受害者视角切入等等。
此为剧场个人旧帖迁移,之后有些能引发思考的想法我也会选择性搬过来。
MN纳什
· 江苏四国的历史感觉本质都是神走向人的一个过程,只不过处于不同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