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一聊电影满江红中的一些细节
防杠声明:本帖只讨论电影细节,不讨论任何剧情。毕竟大制作大投资的电影,剧情依托答辩是很正常的(没有说满江红剧情和阿凡达2一个水平的意思),但是细节方面肯定是下了大功夫的,所以关注细节没毛病吧。
一、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众所周知,岳元帅去世于绍兴十二年年初,也就是公元1142年,电影故事发生在岳飞被害5年后,也就是1147年。电影中见证张大和瑶琴凄美爱情故事的那首唱词“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出自蒋捷的《一剪梅·舟过吴江》,为该词的下半阙。
而蒋捷,公元1245年生人,该词写于南宋消亡词人流亡的路上。意境挺符合的,可惜差了一百多年。
二、鹏举绝笔,以明心迹。
众所周知,岳飞字鹏举,但岳飞绝不会自称为鹏举,因为在古代,名用来自称,表字则是他人称呼自己时使用的。类似的场景如青梅煮酒,曹操说“玄德久历四方”,刘备说“备实不知”,曹操说“惟使君与操耳”。和曹操提起自己时不会称呼自己孟德,刘备不会称呼自己玄德一样,岳飞不会在绝笔中称呼自己为鹏举。
不过根据后世考证,《满江红·怒发冲冠》是有概率为后人借岳飞名伪作的,电影既然都用上鹏举二字了,想必是支持这一论点的吧。另外,电影中说狱卒不识字,只知道遗言是101个字,满江红正文93个字,加上编剧替岳飞写的自序,正好101个字,就是词牌满江红仨字没地方摆了。
三、太原古城,晋商故里。
满江红剧中故事发生在山西的一个五进大院里,该场景位于山西太原古县城。至于有多古呢,清朝的晋商重修的建筑群,所以剧里的建筑风格并非宋朝。但仔细想想确不无道理,彼时山西已是金人地界(虽然我也不知道为什么秦桧敢带着亲兵深入山西和金人会谈,不应该在两国边境吗),而满人又是女真人不知道多少辈的后代,所以金人地界上的建筑是清朝风格应该没毛病吧。
四、红衣宰相,尽显低调。
剧中的秦桧出场时总着一身红衣常服,非常契合大过年喜庆的合家欢氛围。只是实际上,位居人臣顶峰的秦相是不太可能穿一身红的。北宋神宗时期,赵顼对赵大的官服制度做了个改革,四品以上官员着紫袍,四至六品着红袍,七品及以下着绿袍。这么看,在剧里生杀予夺,可以随随便便让一个武官官秩一品的秦相,实际上真是一个非常低调内敛的人啊。
更可怕的是,作为右仆射的秦桧,在剧中已经拥有了随意任免禁军(为什么这里的禁军叫亲兵营,只能去问编剧了)统领的职权,甚至在剧中人看来,从禁军统领到他的相府总管(这都不是个官职)是升职,是人生的跨越,可见秦桧势力之大,怕是只要他想,可以轻易换了赵家门庭,然而这样一手遮天的秦相,却表现得如此低调,真是大宋忠良啊。
五、狸猫换太子
这个故事不用多说,基本中国人人尽皆知。不过这个故事不可能在两宋期间就声名广播,原因也很简单,这个故事牵涉了真宗和仁宗两位官家。狸猫换太子的故事最早出现在元杂剧中,后来被说书人编进包公案,由此传播至家喻户晓。剧里张大说出这句话,既不符合时间顺序也不符合逻辑,哪有人敢当着几个官员的面编排先先先先先先先皇的。
不过这也有可能是个彩蛋,说不定沈腾这句台词是为了致敬开心麻花的精彩电影《李茂换太子》呢,多么感人。
六、五星杀手,折扇轻摇
剧中何立这个角色是真正的五星杀手,干净利落,身手矫捷,更是喜欢随身携带一把折扇,敲人头时手感极佳。其实关于折扇的起源,说法颇多,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两宋期间被文人大量使用的,依然是团扇,观宋时的画作如经典的《清明上河图》,可以看到画中角色手上所持的基本是团扇或羽扇。彼时折扇可见于文献记载,称之为“聚头扇”,该扇形宋元时不被文人所喜爱,直至明清才逐渐在士子中流行开来。所以何立作为相府总管,手上不会拿一把折扇。
以上是满江红该片在细节上的一些突出表现,应该还有不少我没注意到的,留待其他人慢慢挖掘。这么一部高票房大制作的片子,多少细节值得各大剧组深挖学习借鉴啊。
最后期待张导或其他有志的导演后续拍出《正气歌》、《石灰吟》等作品,那一定是中国影坛的新纪元!
铜锣湾只能有一个浩南
· 浙江哈哈哈哈哈哈剧组马上给楼主打钱求封口了
攒钱买奥迪
· 江西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