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届香港评论学会大奖影帝影后以及的得奖理由,来看看与金像奖的口味差别

avatar
关注

第1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这一届没有得奖细节)

最佳男演员 张国荣《东邪西毒》(男演员第二名是《国产凌凌漆》的周星驰,差两票)

最佳女演员 陈冲《红玫瑰白玫瑰》

第2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前几届得奖理由都是英文)

最佳男演员 周星驰《大话西游》(Chiau's performance as the Monkey King in A Chinese Odyssey is a tour de force that fully captured both the comic and tragic dimensions of the character.)

最佳女演员 萧芳芳《女人,四十》&斯琴高娃《天国逆子》(On the distaff side,Josephine Siao and Siqin Gaowa were the two contenders for the Best Actress Award. Siao's performance in Summer Snow brought out the extraordinary qualities of an ordinary woman, while Siqin's performance in The Day the Sun Turned Cold did the exact opposite: hers was a portrait of an extraordinary woman etched in the everyday, ordinary strokes of common humanity. Siao gave a flamboyant performance while Siqin gave a subtle one, but both actresses garnered the same amount of votes to share the award.)

第3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

最佳男演员 吴镇宇《旺角揸Fit人》(Francis Ng won the Best Actor award for his great range in Once Upon a Time in Triad Society, a performance that offers realistic but contrasting characterisations of a young triad gangster. Ng's performance in a small part in Big Bullet, showing an introspective power that was always on the verge of exploding, also earned him credit in the final voting.)

男演员第二名是《旺角风云》的张耀扬

最佳女演员 张曼玉《甜蜜蜜》(Best Actress went to Maggie Cheung, whose refreshing performance in Comrades, Almost a Love Story demonstrated an increasing depth in her acting career.)

票数比较接近的是《大内密探零零发》的刘嘉玲以及《去吧!揸Fit人兵团》的蔡少芬

第4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

最佳男演员 刘青云《高度戒备》(The decision for Best Actor boiled down to a choice between Lau Ching-wanof Full Alert and Anthony Wong of Armageddon. Lau's interpretation of his part is a departure from the traditional persona of a cop and his performance is marked by an explosiveness at once restrained and calibrated. Wong puts total trust in his character, putting his personal stamp onto the role while his spontaneous approach draws out the best in costar Andy Lau. In the final tally, Lau won out with a slim margin of two votes.)

第二名是《天地雄心》的黄秋生

最佳女演员 吴倩莲《半生缘》(For Best Actress,Wu Chien-lien of Eighteen Springsran away with the honor. Only Karen Mok of Litter on the Breezeand Sammi Cheng of Killing Me Tenderly gave Wu any competition. Mok's sensuous performance brings the second half of her film to life and Cheng's charismatic presence is backed up by a natural acting ability, but it was Wu who won the members' votes. She tackles her character as a woman who is soft on the outside but strong on the inside with subtlety and refinement, making a difficult role look easy.)

票数接近的是《初缠恋后的2人世界》的莫文蔚以及《爱您爱到杀死您》的郑秀文

第5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

最佳男演员 黄秋生《野兽刑警》(《野獸刑警》的黃秋生可謂佔盡上風,只有《愈快樂愈墮落》中處理中年同性戀者感情含蓄細膩的曾志偉略具威脅。黃秋生終憑其亦正亦邪的形象,及對角色於兩難處境的內心掙扎演繹入微而大熱勝出。)

最佳女演员 吴君如《古惑仔情义篇之洪兴十三妹》(女演員方面,在絕大多數電影皆以男性角色主導的情況下,選擇非常有限, 《古惑仔情義篇之洪興十三妹》的吳君如勝來可謂無驚無險。《每天愛您8小時》中出場不多卻入型入格的蔡少芬,及《真心英雄》中性格強悍演出豪放的梁藝齡亦各有支持者。最後吳君如以其回歸傳統演技,把一名男性江湖世界打滾的奇女子演得活靈活現而順利勝出。)

第6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

最佳男演员 吴镇宇《爆裂刑警》

最佳男演員最後變成 《暗戰》 的劉德華與《爆裂刑警》的吳鎮宇的爭持。劉德華收歛鋒芒,演的瀕死智慧型罪犯,既將星味提煉為壓場感,復把不演而演的低調演出注入角色,是劉德華演出的新突破,僅以些微票數敗於吳鎮宇,後者在《爆裂刑警》之演出收放自如,既內斂復火爆,演的絕症警探可說跟劉德華在《暗戰》中的角色相映成趣,最後令他繼《旺角楂 FIT人》後,第二度奪得評論學會的最佳男演員獎。(演一個患絕症的警探,外型粗枝大葉卻內心細膩,一時是粗鄙老差骨,一時是臨時阿婆的好孫兒,一時又成願意照顧大肚婆的情深好男人,既火爆又內斂,演技另創新境之作。 )

最佳女演员 罗兰《爆裂刑警》

《爆裂刑警》 中的羅蘭,由於在片中演出爐火純青,推動整齣戲的節奏功不可沒,本來領先。不過經多輪投票後,《心動》 的梁詠琪及 《千言萬語》 的李麗珍都發力趕上,形勢鼎立。梁詠琪演繹複雜感情轉折的各層次,感人心動,演技進步神速。至於李麗珍在《千言萬語》中的演出亦同樣令人難忘。不過經三輪投票後,羅蘭仍能博得多數會員的歡心,成最佳女演員。(演錯認兩個差人是自己孫兒的四婆,入型入格不在話下,更重要是壓場有力,處處成為全劇焦點推動故事發展。掌握談吐、身體語言及爆笑技巧達爐火純青地步。)

第7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

最佳男演员 吴镇宇《公元2000 AD》

2000年度的獎項當中,以最佳男演員一項爭持最激烈,最後階段三位入圍演員分別是 《花樣年華》 的梁朝偉、《阿虎》 的劉德華及 《公元2000》 的吳鎮宇。 經過最後三輪投票後,劉德華與吳鎮宇兩次同票勝負難分,最終要押後投票,經反覆研討,吳鎮宇才以一票之差壓倒劉德華,繼去年 《爆裂刑警》後連續稱帝,也是吳鎮宇第三次奪此獎項。《公元2000》中的吳鎮宇雖然佔戲不多,但在掌握本地公務員心態上,展現收放自如的演技,當中一句:「香港政府係咁架啦!」更是神來之筆,吳鎮宇亦曾承認該片是他全年最滿意的演出。(首次飾演中年老差骨角色,把火氣和爆炸力完全收歛,舉手投足之間更加懾人,掌握身體語言之準確已達爐火純青之境。)

最佳女演员 秦海璐《榴莲飘飘》

最佳女演員一項競爭同樣劇烈,《榴槤飄飄》 的秦海璐演繹放蕩北姑與嫻淑女性兩種性格均表現突出,以一票之微壓倒同樣得票頗高 《孤男寡女》 中的鄭秀文,後者可謂雖敗猶榮。(在南來雁的營役生涯,與北方少女的質樸清純之間,拿捏準確,具深厚專業演員根基而回歸自然本色的流露之中,為後段還鄉聚舊增添細緻生活氣息。)

第8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

最佳男演员 刘青云《绝世号好Bra》

男演員方面,劉青雲(《絕世好Bra》)、胡軍(《藍宇》)、羅烈(《玻璃少女》)及黃秋生在《麥兜故事》中的聲音演出,都獲高度評價。劉青雲在最後一輪投票中,才險勝胡軍獲最佳男演員殊榮,亦是繼 《高度戒備》 (97年)後,第二次獲此獎項。(體現演員的寬闊彈性,不僅能施展渾身解數,帶出具爆炸力的喜劇效果,亦能引領對手交流,冷靜而技壓全場)

最佳女演员 郑秀文《钟无艳》

去年鄭秀文僅以一票之差敗於 《榴槤飄飄》 的秦海璐,今年再接再勵,以 《鍾無艷》 中的多元化演出,對白與身體語言的精準掌握,擊敗票數相近的梁詠琪(《絕世好Bra》),獲得她從影以來首個主要演技獎項。(以其獨特氣質、富舞台感的身體語言,成功掀動觀眾的同情心,作為男性的理想對象之同時,亦被女性觀眾認可。是一位女星正值其事業黃金歲月的瀟灑之作。)

第9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

最佳男演员 黄秋生《无间道》

男演員方面, 黃秋生有 《無間道》、 《想飛》及 《一碌蔗》入圍第二輪投票,雖為大熱,但亦擔心票數會因而分薄。其他競爭者包括 《三更之回家》的黎明和較冷門但表現突出的 《反收數特遣隊》的馮克安和 《金雞》的黃日華。最後黃秋生在決定性最終一輪投票中,以壓倒性比數打敗對手,亦是繼 《野獸刑警》 (98年)後,第二次獲此獎項。(收放自如穩若泰山,卻在細微處剛中有情,飾演黃sir一角散發一股不怒而懾人的威力,突圍而出,成為全片的壓陣重心與焦點。)

最佳女演员 王菲《天下无双》

今年最佳女演員一項競爭異常激烈,經初步投票多位入選者的票數不相上下,次輪投票後,《見鬼》的李心潔、 《天下無雙》的 王菲、 《異度空間》的 林嘉欣及 《嚦咕嚦咕新年財》的梁詠琪得票最多,成為熱門。王菲與林嘉欣力戰至最後一回合,以些微票數之別擊敗後者,首次奪得評論學會大獎的影后寶座。(演繹公主由任性到為愛而狂的轉變,有其自然本色的精采,亦有情感的深層沉澱,雪中亂舞一幕已成經典,比《重慶森林》更趨成熟。)

第10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

最佳男演员 刘德华《大只佬》

當中爭論激烈的,是最佳男演員一項,經二輪投票後,最後五強除包括任達華(《PTU》)、黃秋生(《無間道II》)、張學友(《金雞2》)外,劉德華的兩部作品《大隻佬》和《無間道III終極無間》都極受欣賞,形成劉德華打劉德華的現象(最終《大隻佬》入選)。而《無間道II》中廖啟智的戲份雖少不過亦得到評判的一致讚賞。最後劉德華以《大隻佬》擊敗任達華首次榮陞學會大獎的影帝,打破過往七年由「三演員」(即吳鎮宇、黃秋生和劉青雲)輪流得獎的有趣壟斷局面(第一屆得主為張國榮,第二屆為周星馳)。(角色性格與形態上多元化之演變,為劉德華演過的眾多角色中最複雜一部,由嬉笑混混、悲怒交雜到大徹大悟都掌握精準,真情流露,有奔放狂情亦不乏含蓄內斂,配合故事主旨難能可貴,誠是劉德華至今代表作。)

最佳女演员 张柏芝《大只佬》

最佳女演員方面,亦出現有趣的自己鬥自己局面,張柏芝兩部作品《大隻佬》和《忘不了》都極受好評,憑兩部片入選最後六強。其他競爭者包括劉嘉玲(《無間道II》)、何超儀(《豪情》)、蔡卓妍(《古宅心慌慌》)和毛舜筠(《大丈夫》)。在決定性的一輪投票,張柏芝在《大隻佬》的女差人角色擊敗其《忘不了》的小巴司機角色,大比數拋離其他競爭者首次成為學會大獎影后,亦為其演藝生涯首個最佳女主角獎項。(張柏芝在《大隻佬》充份發揮了她的演戲天份,演出層次分明,把個人魅力和執著的氣質融入角色之中,以至戲中那被切去頭顱的身體,也帶上了她之前貫入的氣息,實在歎為觀止。)

第11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

最佳男演员 梁朝伟《2046》

最佳男演員一項,經第二輪投票後,梁朝偉﹙《2046》﹚、梁家輝﹙《A1頭條》﹚、梁家輝﹙《餃子》﹚、劉青雲﹙《鬼馬狂想曲》﹚和陳奕迅﹙《愛。作戰》﹚成為最後五強。梁家輝的兩部作品《A1頭條》和《餃子》都極受欣賞,而《2046》的梁朝偉也是評審心目中的大熱,經過一輪「Tony Leung對Tony Leung」的激烈辯論,最後梁朝偉以《2046》擊敗梁家輝,榮陞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的影帝。(儘管演繹同一角色,周慕雲的性格卻從《花樣年華》的理想化純情變為世俗化的玩世不恭。梁朝偉演來游刃有餘,尤其是加強了幽默感,與不同的對手擦出不同的火花,演技幅度更勝前作。)

最佳女演员 章子怡《2046》

今年最佳女演員一項競爭異常激烈,經初步投票多位入選者的票數不相上下,次輪投票後,《2046》的章子怡、《死亡寫真》的黃婉伶、《餃子》的白靈、《桃色》的章小蕙、《功夫》的元秋及《203040》的劉若英得票最多,成為熱門。最後「兩章」﹙章子怡與章小蕙﹚的票數爭持不下,經過五次投票,最終章子怡以些微票數擊敗後者,首次奪得香港的影后寶座。(集奔放的身體語言與含蓄複雜的情感於一身,為王家衛電影帶來一新耳目的癡和怨的演繹,六十年代的女性情與慾兩難,過客的飄泊,被她以精煉技巧融為一體。)

第12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

最佳男演员 梁家辉《长恨歌》

經第二輪投票入圍最佳男演員一項的五強,包括梁家輝﹙《黑社會》及《長恨歌》﹚、任達華﹙《黑社會》﹚、黃秋生﹙《頭文字D》﹚和杜汶澤﹙《情義我心知》﹚。演技揮灑自如的梁家輝更自我競技,兩部作品《黑社會》和《長恨歌》均極受評審欣賞,票數相若,最後《長恨歌》裡內斂癡情的程先生壓倒《黑社會》裡張狂的大哥大,令他首次榮登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影帝寶座。(演出默默守候女主角身邊的男人,從年青的倜儻到中年的滄桑都絲絲入扣,無論是深情獨白還是關懷眼神,處處散發著一種情癡苦戀的無怨無尤,令人回味再三。梁家輝手到拿來的收斂式演技,演繹程先生一角可謂揮灑自如。)

最佳女演员 周迅《如果·爱》

入圍最後五強的最佳女演員有《如果.愛》的周迅、《童夢奇緣》的莫文蔚、《怪物》的林嘉欣、《七劍》的張靜初及《長恨歌》的蘇岩。最後周迅憑細緻的眼神和豐富的身體語言演活心計算盡卻又脆弱的孫納而獲得評審一致推崇,奪得她首個香港影后榮銜。(演孫納這個要飛卻處處被男人拉住的「壞女孩」角色,不酸辣其外,卻橫衝直撞,最後損人自損都厲害得很。無疑周迅沒有殺傷力的外表製造出一份迷惑性;再而是她逆向的低調選擇,寓天真於心計,既脆弱又稜角,最後成就引爆重傷一刻。周迅就是周迅,不是其他人,不去自辯,只是承受。)

第13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

最佳男演员 李连杰《霍元甲》(第二名为《满城尽带黄金甲》的周润发)

李連杰突破過往大俠小子化演出,由少年氣燄到着魔似的狂飆,終於巨星隕落,最後修為而成一代宗師,感情跌宕幅度巨大,通過李連杰的身體形態,收放自如的演繹,炮製一次全新及全身的精準演出,給觀眾見證非一般功夫小子/大師的自強命運。

最佳女演员 巩俐《满城尽带黄金甲》(第二名为《父子》的秦海璐)

鞏俐續演「菊豆式」的狂情以及「秋菊式」的死纏爛打,絲微動作一時陰霾收歛,隨即變臉激情外露挑釁人心,演活一個既妖艷而又令人膽怯的復仇鬼母,結局卻原來又是一個終身困在琉璃牢獄,被專橫霸主毒至病入膏肓不能自拔的悲劇女人!鞏俐堪稱以第三次「菊花起義」來一次演技大 show hand!

第14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

最佳男演员 梁家辉《跟踪》(进入最后讨论的还有《投名状》的李连杰、《神探》的刘青云)

在《跟蹤》表演出精湛演技的梁家輝,繼兩年前憑《長恨歌》再度成為電影評論學會影帝。(梁家輝一改近年身體與表情同步發揮的奔放情調,轉為表情壓抑,處處低調的肢體語言,力度沉著,一觸即發。謀略、孤僻、警覺、暴戾的狀況都蘊含其中,罪犯介乎人性情義與獸性捕殺,既交融又抵觸的壓力心態及悲劇命運,被收放自如的演技張力層層推進,高度化提鍊過來。)

最佳女演员 斯琴高娃《姨妈的后现代生活》

女主角斯琴高娃更獲「最佳女演員」,繼《天國逆子》﹙1995﹚第二次榮登影后寶座(無論姨媽的生活起落反差多大,斯琴高娃都以游刃有如的表情變化,妙到顛毫的節奏掌握,輸出強大的說服力;一場葬貓戲,她一個人捧著貓屍,從(戶)內到(戶)外,又由外(形體)到內(內心),每個動作的細節都準確無倫,更證明她的演技已臻出神入化之境。)

第15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

最佳男演员 张家辉《证人》

最佳男演员 「最佳男演員」一項,經過數輪投票後,《証人》張家輝的演技獲得評審認同,擊敗《性工作者2我不賣身.我賣子宮》的黃秋生及《文雀》的任達華等強勁對手,首奪電影評論學會影帝寶座。(洪荊面部與肢體的殘損作為吸引視覺的表面特徵,被張家輝内斂的演技所收服。無論是他流露内心柔情時的自願自得,還是在命運困局裡為博得苟且生存的氧氣而爆裂的兇狠,都越過了猙獰面具的障礙,被張家輝在動靜拿捏之間,烘托成為自己與自己的搏殺:手下的溫柔是對道德底綫絕望的撫摸,砍下去的刀總是將洪荊的命運傷得更為入骨。)

最佳女演员 鲍起静《天水围的日与夜》(第二名是《夺帅》的恬妞)

女主角鮑起靜則以其精湛演技,在「最佳女演員」的討論中,得到評審高度讚許,擊敗《奪帥》恬妞及《性工作者2我不賣身.我賣子宮》的劉美君等,穩奪影后榮銜。(鮑起靜在片中飾演屋邨師奶,其上乘及精煉的演技,可謂完全融入電影之中,跟生活環境、周遭的人與物不能割切出來,猶如紀錄片裡的真實人物,舉手投足自然灑脫,由走路、超市工作、吃飯到家中看報,呈現出片中人物樸實及樂天知命的閒逸,恰到好處。)

第16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

最佳男演员 王学圻《十月围城》(第二名为《三条窄路》的廖启智)

「最佳男演員」方面,內地著名演員王學圻以他在《十月圍城》的精湛演出,擊敗《三條窄路》的廖啟智及《竊聽風雲》的劉青雲和古天樂,穩奪影帝寶座。(王學圻細緻演繹一個父親的固執嚴厲、疼子情切,以及目睹兒子陷於險境的憂心如焚;並透過替小僕人做媒與親自下廚等幾場戲,把保護行動前曲折微妙的內心矛盾表現得淋漓盡致;亦把最初同情革命到擔起領導位置大家長的複雜心路,處理得層次分明,令電影更具感染力量。)

最佳女演员 惠英红《心魔》(进入最后讨论的还有《意外》的叶璇、《大搜查之女》的郑秀文)

在「最佳女演員」的討論中,《心魔》惠英紅以她細緻而準確的演繹,得到評審認同,擊敗《意外》的葉璇及《大搜查之女》的鄭秀文等強勁對手奪影后榮銜。(作為影片最大亮點,惠英紅飾演的單親母親,與前夫、兒子及朋友的幾場對手戲,盡現欲言又止的複雜情緒,帶出角色暗藏的心理狀態,大大豐富了影片的層次。當知道兒子犯下殺人罪後,在警署淌下眼淚,視覺上乾淨俐落,實際上表達當中無法言傳的哀痛和罪疚。)

第17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

最佳男演员 泰迪·罗宾《打擂台》(进入最后讨论的还有《人间喜剧》的杜汶泽和《线人》的张家辉)

泰迪羅賓亦憑他在《打擂台》飾演太極羅新的生猛奪目演出,擊敗《人間喜劇》「藉著兩點說愛你」的杜汶澤及《綫人》裡深沉內斂的張家輝,穩奪影帝寶座。(主線縱然不是由泰迪羅賓的角色帶出,但後半段的故事卻因他甦醒而被帶到另一個層次。他喚醒徒弟的鬥志,壓場感籠罩全片,雖然外型不似一代宗師,卻透過奔放有勁的肢體語言和聲線運用,活脫脫就是一頭睡醒雄獅,一怒吼一動爪,亦溫亦火,恰如其份。)

最佳女演员 杨千嬅《抱抱俏佳人》(第二名为《月满轩尼诗》的汤唯)

「最佳女演員」最後五強裡,楊千嬅有兩部影片入圍,經過數輪投票後,她憑著《抱抱俏佳人》的「剩女」角色,擺脫從前的傻大姐形象,她對演出節奏的準確拿捏,得到評審認同,終於擊敗《月滿軒尼詩》的湯唯及《綫人》的桂綸鎂等,成為今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影后。(不再是「新紮師妹」的角色,但並不表示要抛棄自我的表演本色。千嬅演城市女郎孫洛昕,經由具節奏感、有時間掌握的演出,收放自如之餘,同時提高著個人演出風格意態上的深度。尋找愛情與自身的過程有細緻動人一面,令港產片困頓多年的港女氣質一下子成熟起來,走出陰霾。)

第18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

最佳男演员 刘青云《夺命金》

「最佳男演員」一項則出現劉青雲大戰劉青雲的戲劇性局面,最後《奪命金》的黑幫小人物三腳豹以兩票之差,撃敗《竊聽風雲2》「地主會」的股壇才俊羅敏生,繼1997年《高度戒備》及2001年《絕世好Bra》後,第三度登上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的影帝寶座。(從形體到語調到壞習慣小動作,劉青雲將三腳豹轉化為愛面子、信義氣和頂硬上的蠱惑佬,擺壽酒、籌旗和炒期指,越過碧水寒山,忽然捲入金融漩渦,幕幕搶眼出色。青雲對角色處理出神入化,高度敏感的在場反應,令這地道類型角色,迸發非一般神采。)

最佳女演员 叶德娴《桃姐》

最佳女演員」的討論中,《桃姐》葉德嫻眾望所歸,壓過《東成西就2011》的莫文蔚及《龍門飛甲》的周迅,勇奪影后榮銜。(葉德嫻動靜有致的神態,抓住觀眾的目光。蹣跚的步履、望空的眼神,展示年邁媽姐終於面對生死大關的從容,細緻又動人。與少主的對手戲,每每以快而精的反應,滲透出照顧者與被照顧者身份微妙逆轉帶來的內心欣慰,精準並不留痕地活現桃姐的日薄桑榆。)

第19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

最佳男演员 DWZ《华丽之后》(进入最后讨论的还有DWZ另一部《高举爱》以及《寒战》的梁家辉)

最佳女演员 空缺

「最佳男演員」是今屆討論最熾熱的一環,DWZ分別以《華麗之後》及《高舉‧愛》進入決選,迎戰《寒戰》的梁家輝,經過評審之間的熱烈討論後,兩年前曾以《人間喜劇》與此獎項擦身而過的杜汶澤,今屆終於憑《華麗之後》成功突圍,登上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的影帝寶座。至於「最佳女演員」一項,儘管今屆候選電影中,不乏優秀的女演員參與演出,但有會員認為在2012年香港電影中,能夠給予女演員發揮的空間有限,在評審的激烈辯論及表決下,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最終作出了一個艱難的決定,通過今屆最佳女演員從缺。(WZ打WZ,在不擇手段「奸」經理人與默默支柱好丈夫(《高舉‧愛》)之間,前者鏗鏘華麗勝出。藉由身體、語調節奏感的精煉演出,魔鬼角色中有人性化層次,叫觀眾又愛又恨;高度能量的視聽感官,為場景與演出對手帶來感染力,更給影片的戲劇軸心張弛定位。)

第20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

最佳男演员 张家辉《激战》

最佳男演員」的討論亦相當熾熱,張家輝分別以《激戰》及《掃毒》進入決選,迎戰兩個葉問──《葉問─終極一戰》的黃秋生及《一代宗師》的梁朝偉,結果張家輝憑《激戰》「賤輝」的細膩演出,繼五年前的《証人》後,再度登上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的影帝寶座。(難得地將落泊小人物演得莊諧並重,形體轉變固然爆發巨大震懾力,同時小人物戲份亦顯出格外親和力,尤其與對手互動,生活化而細緻有度,偶爾即興亦甚具神采,活出了一位剛柔並濟,有情而具承擔的熟男,散發著無限男人味和人情味。)

最佳女演员 章子怡《一代宗师》

「最佳女演員」的討論中,《一代宗師》宮家二小姐章子怡的精湛演繹,得到評審肯定,擊敗《盲探》的鄭秀文、《殭屍》的鮑起靜、《西遊降魔篇》的舒淇及《激戰》的李馨巧,繼九年前的《2046》後,再奪影后殊榮。(宮二的人生起伏,由名門閨秀至落泊江湖客,章子怡將年少氣盛的傲、帶孝女子的哀、清理門戶的狠、無法回頭的愁,一一入乎內心,形諸顏色,巾幗不讓鬚眉。最後的自白和情淚,更為整部電影畫龍點睛,雪地裡的揮灑自由,氣度翩然,盡顯忘我本色。)

第21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

最佳男演员 刘青云《窃听风云3》

「最佳男演員」的討論熾熱,經過再三投票,最後劉青雲以《竊聽風雲3》演繹霸氣土豪的老大角色,擊敗《黃金時代》「魯迅」王志文、《那夜凌晨,我坐上了旺角開往大埔的紅VAN》小巴司機林雪、《金雞SSS》「尖東哥頓哥」張家輝,以及《大茶飯》江湖大佬黃秋生,繼1997年《高度戒備》、2001年《絕世好Bra》及2011年《奪命金》後,第四度登上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的影帝寶座。(在一眾造型浮誇的男演員群戲中,劉青雲把城府極深的土豪大佬,演得質感十足,不搶戲但相當奪目;對寡婦周迅帶有罪疚的愛慕,發乎情,止乎禮,演得絲絲入扣,層次豐富。其中結局車場一幕,他工於心計的演繹,令影片劇情推展變得更合情合理,使各為其主的混戰更見層次和條理。)

最佳女演员 ZY《亲爱的》

在「最佳女演員」的討論中,ZY以她在《親愛的》的精采演出,準確演繹農村婦女的神態與方言,得到評審肯定,力壓《竊聽風雲3》的葉璇和周迅、《雛妓》的蔡卓妍等,成為今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影后。(不施脂粉的ZY真實演繹苦苦力挽僅餘親情、浮沉愛與痛的母親,在唾罵中孤獨頑抗,雖然只在影片後半才出現,卻立即爆發驚人的感染力,配合造型和鄉音更叫人難以抵擋。她以最樸實無華的演技,提升了一個傳統農婦純樸耿直、愚昧但絕不無知的氣質和生命,在絕望中不失盼望。)

第22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

最佳男演员 白只《踏血寻梅》

白只亦憑《踏血尋梅》的精彩演出,得到評審肯定,擊敗《念念》的柯宇綸、《智取威虎山》的張涵予、《陀地驅魔人》的張家輝、《踏血尋梅》的郭富城,及《哪一天我們會飛》的吳肇軒,獲本年度「最佳男演員」殊榮。(表面看來變態冷血的兇手,內在卻是童心未泯的孤獨靈魂,情緒複雜多變,有憤怒莫名之時,也有悔疚驚慌一面。錄影自白的一場戲,白只忍住呼吸、壓抑情感,心寒與心酸的矛盾感覺同時呈現,堪稱全片最具震撼力的時刻。)

最佳女演员 CX《踏血寻梅》

《踏血尋梅》女主角CX首次演出香港電影,已獲評審高度讚許,擊敗《五個小孩的校長》的楊千嬅、《念念》的李心潔、《華麗上班族》的張艾嘉、《踏血尋梅》的金燕玲等強勁對手,獲本年度「最佳女演員」殊榮。(柔薄身影、倔強個性、不純口音,小妮子順著導演求真的方向,體認與琢磨角色,開展尋梅的冒險,由心出發,表現無根少女的心緒交融,流露徬徨中的微小憧憬,盡顯即興的意態風情,又暗藏沉沉的無力感,把無常生命演繹出豐富層次和動人光彩。)

第23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

最佳男演员 林家栋《树大招风》(第二名为《一念无明》的余文乐)

「最佳男演員」的討論亦相當熾熱,《樹大招風》的林家棟、姜皓文,與《一念無明》的余文樂、曾志偉,均被評審認為是充滿合作火花的配搭,林家棟與余文樂的票數非常接近,最終由林家棟成功突圍,登上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的影帝寶座。(將一個不安、懷疑、深沉及充滿心計的悍匪演繹得深刻立體,賊性人性並重,層次豐富,尤其細緻地捕捉其具戒心和冷酷的個性,對舊兄弟的利用和不信任,不慍不火地駕馭這消失了身份的危險人物。)

最佳女演员 周冬雨《七月与安生》(第二名为马思纯)

在「最佳女演員」的討論中,周冬雨以她在《七月與安生》的活潑演出,得到評審一致肯定,成為今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影后。值得一提,票數僅居其後是她的同片對手馬思純。(安生不安於室的人生,在弱不禁風身影的演繹下,發放出率直情感,和跳脫個性,是演員融入角色的美麗時刻。安生當然感激七月(冬雨則多謝思純),兩個女生關懷相望,以至嫉妒相爭,環環緊扣,走過成長的試煉。最後安生安於新生,也讓觀眾釋懷。)

第24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

最佳男演员 仓田保昭《荡寇风云》

倉田保昭以他在《蕩寇風雲》的老練演出,力壓《以青春的名義》的吳肇軒、《黃金花》的凌文龍、《明月幾時有》的永瀨正敏,以及《相愛相親》的田壯壯,首次奪得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最佳男演員」殊榮。(扮演倭寇的軍師主帥,演出層次豐富,活現一個多謀善斷的日本武士。作為終極反派,前段不動如山,後段突發雷霆,展露出資深動作演員深厚老練的功架,非凡的壓場感令人震懾,突顯倭寇的兇悍,讓戚家軍陷於苦戰更具說服力。)

最佳女演员 邓丽欣《空手道》

鄧麗欣亦憑《空手道》令人耳目一新的演出,擊敗《黃金花》的毛舜筠、《以青春的名義》的劉嘉玲、《失眠》的衛詩雅,以及《29+1》的周秀娜,成為今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最佳女演員」。(一次剛柔並濟的演出,由執著、發晦氣、做白日夢,到回到道場,擂台上的苦戰,拳拳到肉忍痛上陣,情感上收放有度,為角色注入個性和態度,恰到好處。戲裡戲外的個人成長互為對照,打破既往形象,脫胎換骨。)

第25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

最佳男演员 黄秋生《沦落人》

「最佳男演員」的討論中,黃秋生以他在《淪落人》的下半身癱瘓角色得到大部份評審肯定,力壓《無雙》的周潤發、《逆流大叔》的潘燦良和吳鎮宇、《翠絲》的袁富華和姜皓文,成為今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影帝。這亦是黃秋生繼《野獸刑警》﹙1998﹚和《無間道》﹙2002﹚後,第三度奪得此獎項。(演繹半身不遂的中年漢昌榮,以有限的肢體動作和豐富調皮的港式語言,展示從絕望孤立,到重燃人生希望的過程,在家居日常中與同居陌生人互動,與春暖花開飄絮的屋邨環境相輔相承,在著力與含蓄間收放自如,滲出回春的浪漫心境,溫暖動人。)

最佳女演员 曾美慧孜《三夫》

「最佳女演員」的討論中,《三夫》女主角曾美慧孜挑戰高難度角色,獲多數評審激讚,擊敗《非同凡響》的余香凝、《無雙》的周家怡、《G殺》的黃璐,以及《淪落人》的 Crisel Consunji,成為今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影后。(非常角色忘我演繹。小妹到底是社會邊緣不由自主的弱女,還是大嶼山魚人盧亭的後裔?曾美慧孜不言不語,以純粹的形體和放空的眼神,說出一個既來者不拒又需索無度的慾望故事。將一個無以名之,絕難演繹的角色,表現出層次和生命。)

第26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

最佳男演员 太保《叔·叔》

「最佳男演員」一項爭持激烈,《叔.叔》的太保和《幻愛》的劉俊謙各有支持者,經過再三討論及投票,仍兩度出現同票,不分高下,力壓《叔.叔》另一位主角袁富華、《金都》的朱栢康和《少年的你》的易烊千璽,雙雙成為今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影帝,是繼第二屆(1995年)雙影后(《女人,四十。》蕭芳芳及《天國逆子》斯琴高娃)後,首次誕生雙影帝,平分秋色。(生活化的自然演繹,由抹車開始,舉手投足完全進入角色狀態。從容淡定,低調內斂,慾望埋藏心底,又在蠢蠢欲動,暗暗試探。同時面對女兒出嫁及懷孕,父愛溢於言表。太保把傳統家庭角色與個人情慾之間千迴百折的心理掙扎,透過細膩的反應,精準拿捏,一臉沉默已叫人動容。)

最佳男演员 刘俊谦《幻爱》

以電影素人之姿登上大銀幕,能將思覺失調之苦痛的層次掌握得有條不紊,並帶領觀眾進入現代人的孤獨和不安的心理,強烈而複雜的情感,疑幻疑真的迷惘。劉俊謙能從舞台和電視的鍛練中練就精準細緻的身體語言,撐起攝影機那大近鏡的壓迫,將角色的身心靈的絕望演繹至撼動人心的境地。

最佳女演员 蔡思韵《幻爱》

在「最佳女演員」的討論中,《幻愛》女主角蔡思韵脫穎而出,擊敗《少年的你》的周冬雨、《金都》的鄧麗欣、《聖荷西謀殺案》的鄭秀文,以及《花椒之味》的賴雅妍,以新人之姿力壓多位前輩,成為今屆學會大獎影后。(一人分飾二角,二角又實為一體,要在撲朔迷離的處境中,清楚梳理當中的異同,準確拿捏熱情與淡漠、活潑與鎮靜、青春氣與自罪感,難度極高,蔡思韵的演出沉著穩定,克服了劇本的困難與不圓滿處,以自身魅力和演技賦予角色生命,疑幻又癡愛,難能可貴。)

第27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

最佳女演员 巩俐《夺冠》

最佳男演员 空缺

在《奪冠》中飾演傳奇女排教練郎平的鞏俐,憑着細緻傳神、剛柔並濟的演繹,繼第十三屆《滿城盡帶黃金甲》後,再度登上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影后寶座。 至於「最佳男演員」一項,儘管今屆候選影片中,不乏優秀的男演員參與演出,但多數評審認為由於2020年香港電影數量不足,且未見有非常突出的表現,經過反覆辯論,最終表決通過今屆最佳男演員從缺。而獎項從缺之情況亦曾出現於第十九屆最佳女演員一項。(鞏俐演郎平,舉手投足不瘟不火,將中國電影「第五代」從艱苦走來的堅靭精神,與郎平的運動員生涯完美結合。面對保守體育建制、昔日戰友和新一代年輕球員,以堅定的信念迎戰,掩藏內心面對失敗或指罵的壓力。鞏俐以懾人的氣派壓場,剛柔並濟,演技爐火純青。)

第28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

最佳男演员 谢贤《杀出个黄昏》

現年85歲的影壇前輩謝賢,在《殺出個黃昏》演繹遲暮殺手,得到大部份評審的肯定,擊敗《媽媽的神奇小子》的梁仲恆、《手捲煙》和《智齒》的林家棟、《濁水漂流》的柯煒林,以及《除暴》的吳彥祖,成為最年長的學會大獎影帝。(洗盡鉛華全然豁出去,謝賢低調演繹不肯寂寂退場的飛刀殺手田立秋,初段自尊受創、犬儒厭世,之後放下身段與未夠秤「靚妹」相依相靠,孤僻獨往中再出發,古怪相處裏忽然回春。謝賢雋永有致的演出火花不絕,沉澱出一道港味甘怡的人情風景。)

最佳女演员 刘雅瑟《智齿》

《智齒》女主角劉雅瑟以她極度落力拼搏的演出,獲多數評審讚賞,力壓《馬達.蓮娜》的周秀娜、《梅艷芳》的王丹妮和廖子妤、《殺出個黃昏》的鍾雪瑩,成為今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最佳女演員。(戴罪之身走一遍修羅地獄,被加諸過份暴力,推進無間深淵。劉雅瑟演王桃全程且戰且逃,像是陽剛世界的出氣沙包,然而寸尺剎那間細緻敏感在場,纖弱身體力敵千鈞,是黑白混沌中至為亮眼的一道灰色。以為身心殘破走到宿命盡頭,竟在罪與罰的漩渦中,成全了加害者的救贖。)

第29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

最佳男演员 张继聪《窄路微尘》(第二名是《白日青春》的黄秋生)

「最佳男演員」一項亦爭持激烈,《窄路微塵》的張繼聰、《白日青春》的黃秋生和《正義迴廊》的麥沛東,各有支持者,票數相當接近,經過再三投票表決及淘汰得票最低者,最終由張繼聰以些微票數領先黃秋生,首次奪得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最佳男演員」殊榮。(張繼聰定下含蓄內斂的演出策略,處理不觸及往事的角色設定,以細密心思建構阿窄自我隔離在疫下與道德的淨潔世界裏,感情卻自然流轉溢出。他對母親及細朱幽默本色的調皮呵顧,對比跟 Candy 相處時拘謹而難掩慾望的複雜態度,拉近後又推開,一呼一吸間都充滿動人力量,叫人莞爾,是他從影以來最優異的演出。)

最佳女演员 郑秀文《流水落花》(第二名是《窄路微尘》的袁澧林)

「最佳女演員」同樣爭持激烈,尤其是《流水落花》的鄭秀文和《窄路微塵》的袁澧林,更一度出現同票,最後由鄭秀文脫穎而出,亦是她在 2001 年《鍾無艷》後,第二度登上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的影后寶座。(演繹天美姨姨這個無名份的「媽媽」,經歷四季溫度,十三年內不斷做寄養家長,跟孩子們交流,被暫借的親子感情流水式包圍洗刷,重拾為人母親的責任,卻又害怕再次面對失去小孩的巨大傷痛。鄭秀文洗盡鉛華,跟七個寄養孩子相處的對手戲真摯樸實,教人驚喜。她眼神執着至終,百味紛陳,活現角色由不肯放手、必須放手,到最後擁抱遺憾離開的人生歷程。)

发布于江苏阅读 3482

全部回复

discusser-avatar

jerry5103

WZ是谁?ZY是赵薇?那应该是ZW吧

亮了(0)
查看回复(1)
回复
discusser-avatar

DejaHins楼主

· 江苏
jerry5103WZ是谁?ZY是赵薇?那应该是ZW吧收起

打错了,等我晚上改一下

亮了(0)
回复

暂无更多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