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后期的皇帝没有对前期的皇帝制定的政策进行根本性的改革。
洪武九年定诸王公主岁供之数:
亲王,米五万石,钞二万五千贯,锦四十匹,紵丝三百匹,纱、罗各百匹,绢五百匹,冬夏布各千匹,绵二千两,盐二百引,花千斤,皆岁支。马料草,月支五十匹。其缎匹,岁给匠料,付王府自造。
靖江王,米二万石,钞万贯,馀物半亲王,马料草二十匹。
公主未受封者,紵丝、纱、罗各十匹,绢、冬夏布各三十匹,绵二百两;已受封,赐庄田一所,岁收粮千五百石,钞二千贯。
亲王子未受封,视公主;女未受封者半之。子已受封郡王,米六千石,钞二千八百贯,锦十匹,紵丝五十匹,纱、罗减紵丝之半,绢、冬夏布各百匹,绵五百两,盐五十引,茶三百斤,马料草十匹。女已受封及已嫁,米千石,钞千四百贯,其缎匹于所在亲王国造给。
皇太子之次嫡子并庶子,既封郡王,必俟出阁然后岁赐,与亲王子已封郡王者同。女俟及嫁,与亲王女已嫁者同。
凡亲王世子,与已封郡王同,郡王嫡长子袭封郡王者,半始封郡王。女已封县主及已嫁者,米五百石,钞五百贯,馀物半亲王女已受封者。郡王诸子年十五,各赐田六十顷,除租税为永业,其所生子世守之,后乃令止给禄米。
洪武二十八年诏以官吏军士俸给弥广,量减诸王岁给,以资军国之用。乃更定亲王万石,郡王二千石,镇国将军千石,辅国将军、奉国将军、镇国中尉以二百石递减,辅国中尉、奉国中尉以百石递减,公主及驸马二千石,郡主及仪宾八百石,县主、郡君及仪宾以二百石递减,县君、乡君及仪宾以百石递减。自后为永制。
宗室有罪革爵者曰庶人。英宗初,颇给以粮。嘉靖中,月支米六石。万历中减至二石或一石。[9]
这是朱元璋给他的家族的成员制定的待遇。
我怎么评价朱元璋的制定的这个规定呢?
1:这个规定是无法持续的,因为皇帝家族的成员的数量会越来越多,明朝政府给皇帝家族的东西也会越来越多,终究会有一天,明朝政府会给不起的。
2:朱元璋的这个规定情有可原。在朱元璋当皇帝的时候,能享受以上待遇的人,和朱元璋的血缘关系都比较近,他给这些人优越的物质条件是很正常的事情。
问题出在哪里?
出在明朝是一个持续了很长时间的朝代,从朱元璋称帝到李自成攻进北京,一共是276年。
朱由检是明朝作为一个全国性政权的最后一位皇帝,朱由检是朱元璋的十二世孙。
在朱由检当皇帝的时候,从朱由检的角度上看,很多的明朝的皇族成员是在几百年以前就和朱由检的祖先分家的人的后代。
朱由检为什么要花钱养这种人?
花钱养自己的儿子是天经地义的,花钱养自己的高祖父的高祖父的高祖父的弟弟的玄孙的玄孙的玄孙是傻逼。
站在朱由检的立场上,他应该取消和他关系很远的明朝皇族成员的待遇,给明朝政府减轻财政负担。
可是朱由检并没有这样做,他居然不对几百年前的制度进行根本性的改革。
从这个角度上看,明朝灭亡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唐古拉07
· 海南那你举个例子,哪个朝代的后期皇帝,对前期皇帝的祖制,进行了“根本性”的改革?重点,根本性。王莽算吗?
唐古拉07
· 海南有没有可能,官员勋贵宗室一直要交税的,甚至前朝也是交的?交田赋徭役正项,免杂役?有没有可能"官绅一体纳粮“改革是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