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开国十大元帅而论,个人能力怎么排?

avatar
关注

RT


1.酂侯萧何

萧何(?-前193年),沛郡丰邑(今江苏省徐州市丰县)人。西汉开国功臣、政治家,“汉初三杰”之一。

萧何早年入仕秦朝,担任沛县主吏掾,辅佐沛公刘邦起义。攻克咸阳后,接收了秦丞相府、御史府所藏的律令、图书,掌握全国山川险要、郡县户口,对日后制定政策起到重要作用。楚汉之争时,留守关中,稳固后方,向前线输送士兵、粮饷,对刘邦战胜项羽、建立汉朝起了重要作用。西汉建立后,担任相国,史称“萧相国”,册封酂侯,名列功臣第一。他采摭秦朝六法,制定实施《九章律》。主张无为而治,采用黄老之术,休养生息。汉高帝十一年(前196年),协助刘邦消灭韩信、英布等异姓诸侯王。刘邦死后,辅佐汉惠帝。

汉惠帝二年(前193年),萧何去世,谥号“文终”。


2.淮阴侯韩信

韩信(?—公元前196年),生年不详,淮阴县(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一说淮阴区 )人。西汉开国功臣、军事家,被刘邦评价为麾下三位人杰之一,后世以此称之“汉初三杰”,古代军事思想“兵权谋家”的代表人物,后人奉为“兵仙”“神帅”。

秦末大乱之际投奔项梁、项羽,未得重用。转投刘邦,经夏侯婴推荐,拜治粟都尉;再经萧何保为大将,制定“汉中对策”,申军法,设还定三秦之计。刘邦兵败于彭城后,韩信先破楚军于京、索之间,后平定魏国,请命北伐拿下代国。刘邦收其精兵后,背水一战,击败赵国,派人降服燕国 。支援刘邦以及清除项羽派往赵国的奇兵的同时平定剩下的赵国城邑。刘邦成皋兵败夺其精兵后,奉命攻打齐国,拿下齐国后全歼过来支援的龙且二十万楚军。韩信攻打楚国,项羽恐慌,与刘邦达成鸿沟和议。刘邦听从张良、陈平计策,毁弃鸿沟和议,追击项羽失败。汉五年,带兵会师垓下,围歼楚军。项羽死后,解除兵权,徙为楚王。因人诬告,贬为淮阴侯。因与陈豨勾连反叛,被吕后与萧何合谋诱杀于长乐宫钟室,夷灭三族。

“国士无双”“功高无二,略不世出”是时人对其的评价。定三秦,擒魏、取代、破赵、胁燕、击齐,灭楚,名闻海内,威震天下;作为军事理论家,联合张良整理兵书、序次兵法,并著有《韩信兵法》三篇。《汉书·艺文志》将韩信归类为“兵权谋家”。


3.留侯张良

张良(?—前186年),字子房,一说颍川城父(今河南郏县)人,另一说沛郡(今安徽亳州)人。秦末汉初杰出谋臣,西汉开国功臣,政治家,与韩信、萧何并称为“汉初三杰”。

张良体弱多病,不曾单独领兵,常作为谋臣,时时跟从在刘邦身边,曾力劝刘邦在鸿门宴上卑辞言和,保存实力,并疏通项羽季父项伯,使得刘邦顺利脱身。凭借出色的智谋,协助汉王刘邦赢得楚汉之争,建立大汉王朝,被册封为留侯。

张良精通黄老之道,不恋权位,晚年随赤松子云游四海,汉高后二年(前186年)去世,谥号文成。汉高祖刘邦曾在洛阳南宫评价他说:“夫运筹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4.平阳侯曹参

曹参(?—公元前189年),字敬伯,生年不详,泗水郡沛县(今江苏省徐州市沛县)人。西汉开国功臣、军事家、政治家,汉朝第二位相国,史称“曹相国”。

初仕秦朝,起家沛县狱掾。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参加沛县起兵。身经百战,反秦灭楚,屡建战功,攻下二国和一百二十二个县。刘邦定都长安后,论功行赏,功居第二,赐爵平阳侯。出任齐国丞相,辅佐齐王刘肥。汉惠帝即位,继任萧何为相国,秉承“萧规曹随,休养生息”,为文景之治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和理论基础。

汉惠帝六年(公元前189年),曹参去世,谥号为懿。


5.绛侯周勃

周勃(?~前169年),泗水郡沛县人。西汉时期开国将领、宰相,名将周亚夫之父。

弓马娴熟,孔武有力。秦二世元年(前209年),随沛公刘邦起兵反秦,历任中涓、虎贲令、将军,封为威武侯。参加楚汉之争,攻打赵贲、大败章平、包围章邯,屡建战功。成皋之战时,留守镇关重地,突入成皋战场。带兵攻取曲逆县、泗水郡、东海郡,凡得二十二县。汉高祖六年(前201年),封为绛侯。带兵讨平韩王信、陈豨、卢绾叛乱,拜为太尉。

刘邦死前预言“安刘氏天下者,必勃也”。吕后死后,联合陈平夺取吕禄军权,诛杀吕氏诸王,拥立汉文帝即位,两度成为丞相,最终罢职归国。

汉文帝十一年(前169年),去世,谥号为武。


6.曲逆侯陈平

陈平(?~前179年十月),阳武户牖乡(今河南原阳东南,一说兰考县,一说山东省东明县)人,西汉王朝开国功臣,《史记》称之为陈丞相。

少时喜读书,有大志,曾为乡里分肉,甚均,父老赞之,他感慨地说:“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此肉矣!”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后,六国贵族也纷纷起兵,陈平往事魏王咎。不久受谗亡归项羽,随从入关破秦。刘邦东征时,又间行降汉。拜为都尉,使参乘、典护军。 后历任亚将、护军中尉。先后参加楚汉战争和平定异姓王侯叛乱(见异姓诸侯王)诸役,成为汉高祖刘邦的重要谋士。

刘邦困守荥阳时,陈平建议捐金数万斤,离间项羽群臣,使项羽的重要谋士范增忧愤病死。高帝六年(前201年)又建议刘邦伪游云梦,逮捕韩信。次年,刘邦雪战匈奴困于平城(今山西大同北部)七天七夜,后采纳陈平计策,重贿冒顿单于的阏氏,才得以解围。陈平因功先后受封为户牖侯和曲逆侯。

汉高祖死后,吕后以陈平为郎中令,辅佐惠帝。惠帝六年(前189),与王陵并为左、右丞相。王陵免相后陈平擢为右丞相,但因吕后大封诸吕为王,陈平被削夺实权。吕后死,陈平与太尉周勃合谋平定诸吕之乱,迎立代王为文帝(汉文帝)。文帝初,陈平让位周勃,徙为左丞相,因明于职守,受到文帝赞赏。不久周勃罢相,陈平专为丞相。

孝文二年陈平去世,谥献侯。


7.安国侯王陵

王陵(?—公元前181年),战国末年楚国沛县(今江苏沛县)人。西汉开国功臣之一。

王陵出身沛县豪族,与雍齿交好,早年被刘邦以兄礼相待。秦朝末年率部起义,多次与刘邦的部队联同作战,但两人是相互独立而非从属关系。刘邦攻陷咸阳时,王陵自己带领兵马割据南阳。

后来王陵母亲被项羽俘虏,为了力促王陵归汉,毅然伏剑自杀,尸身为项羽所烹煮,王陵由此下定决心归顺刘邦,最后封侯拜相,成为汉家重臣。

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王陵获封安国侯。汉惠帝六年(公元前189年),汉相国曹参去世后,王陵升任右丞相,与左丞相陈平一同执政。

汉高后元年(公元前187年),迁任太傅,被吕后剥夺实权,此后辞职不再上朝。

汉高后七年(公元前181年),王陵去世,谥号武侯。


8.舞阳侯樊哙

樊哙(?—前189年),生年不详,泗水郡沛县(今江苏省沛县栖山镇樊庄村)人。西汉开国元勋,军事统帅。

樊哙出身寒微,以屠宰为业,参加沛县起义,骁勇善战,屡立功勋。鸿门宴时,曾出面营救刘邦。先后任左丞相、相国,封舞阳侯,参与平定臧荼、卢绾、陈豨、韩王信等。刘邦去世前,安排陈平处死樊哙,没有实现。

孝惠帝六年(前189年),樊哙去世,谥号为武。


9.颖阴侯灌婴

灌婴(?~公元前176年),秦末至西汉初睢阳(今河南省商丘市)人,汉朝开国功臣,官至太尉、丞相。

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灌婴参加刘邦军队,以骁勇著称。在随刘邦由汉中进取关中时,参与攻塞王司马欣,围雍王章邯。楚汉彭城之战后,被刘邦选为骑兵将领。此后,率领骑兵,参加破魏;接着出击楚军侧后,绝其粮道;继又跟随韩信攻占齐地,复深入楚地,迭克城邑,攻下彭城。参加垓下决战,穷追楚军,攻取江淮数郡。

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受封颍阴侯。后以车骑将军相继参加平定臧荼、韩王信、陈豨、英布叛汉的作战。吕后死后,因与周勃等拥立文帝有功,升为太尉。孝文皇帝三年(公元前177年),灌婴继周勃为相。

孝文皇帝四年(公元前176年),灌婴卒。被追谥为“懿侯”。


10.汝阴侯夏侯婴

夏侯婴(?~公元前172年),泗水郡沛县(今江苏省沛县)人。西汉开国功臣。

夏侯婴初为沛县厩司御,交好亭长刘邦,因曾担任滕县的县令,人称滕公。跟随刘邦起兵反秦,屡建战功,赐爵昭平侯。

西汉建立后,夏侯婴受封汝阴侯,协助诛除臧荼、韩信、陈豨、英布等异姓王侯。刘邦死后,继续以太仆之职侍汉惠帝、吕后及汉文帝。

汉文帝八年(公元前172年)去世,谥号为文。

发布于江苏阅读 5002

全部回复

discusser-avatar

虎扑JR0204202373

不是一类型,武将、文臣、谋士......个人能力怎么比?

亮了(0)
回复
discusser-avatar

特拉维夫特仑苏

· 浙江
引用内容可能违规暂时被隐藏

好家伙你这是盲答

亮了(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