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灯照亮我的家门
· 福建对的,而且说吊打不过分1950年2月20日云南解放,也就在这一天,无路可去的国民党第8军237师709团少将团长李国辉,带着1000人从云南逃往缅甸。在他逃往缅甸的前几天,国民党第8军军长李弥早就已经带着几个人逃到了这里。经过军统的安排,他一路被护送到了台湾,被蒋介石召去商谈“反攻大陆”事宜。李国辉率领的这一千多号人,希望暂时退入缅甸,获得苟延残喘的机会,以图反攻回去。其实他们也不想来到金三角这一带,只是实在没有地方可以容身。李国辉是河南人,出生于1910年,在部队的威望很高,能够与士兵同甘共苦,打仗那也没话说,非常勇猛,这样的长官自然能够得到底下士兵的爱戴。随同李国辉一同入缅的还有李弥的副官邓克保,此人是李弥派来跟李国辉抢夺兵权的。他们一开始是准备在金三角建立“反共基地”,然后等待台湾方面的指示。所以在离开国境前,李国辉、邓克保就商量,这次进入缅甸不能伤害当地老百姓,不准抢财物,强奸妇女,违者格杀勿论。他们这一千多号人来到异国他乡,心里难免有些失落、沮丧。在热带雨林里小心翼翼地穿行了两天,没有遇到老百姓,也没有遇到缅甸政府军。但是李国辉不敢放松警惕,派出了侦察连在前面开路,打探情况。突然有一天,侦察连前来报告,在前面的村子里出现了数量不详的武装军人。李国辉立即命侦察连抓几个舌头回来问问,抓回来两个人一问才知道,对面的居然也是国民党部队。对面的是国民党第26军93师的部队,共有600多人,由副团长谭忠指挥。值得一提的是,93师当初可是中国远征军之一。这一片丛林对他们来说还是很熟悉的,算得上是故地重游。只不过当年的他们是赴缅甸和盟军抗击日寇,师出有名,士气高昂。而现在,只是一群无处容身的残兵败将,先前的气势早已没了。李国辉没想到在这还能碰到自己的部队,立即前去接洽。而谭忠率领的这支部队正愁无人领导,不知该去哪里?两人在异国他乡见面,分外可亲,紧紧地抱在一起,热泪盈眶,仿佛亲兄弟一般。谭忠表示愿意听从李国辉的命令,军队去向由他定夺。李国辉考虑到附近的村子有粮食,加上解放军也不会追过来,决定就在原地待命,整编军队,等待台湾指示。当时他们只有一部电台,还是坏的,经过了几天的修理后,终于能用了。李国辉大喜过望,命人赶紧向台湾发报,可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台湾的回复只有短短几个字:李国辉,你自谋出路。这意思就很明显了,就是让你们自生自灭。意思就是台湾现在也自身难保,没有那个能力接你们回来。钱?枪?那更是没有,自己想办法。除非你们自己能回到台湾,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这样的一封电报给李国辉浇了一盆凉水,心如死灰。没想到自己为国民党出生入死,就这样被抛弃了,他难受到了极点,就像是成了没人要的孩子,有家不能回。他将电报给邓克保、谭忠看了,这个时候自然不能把这个消息传出去,否则军心就动摇了。这个时候他们必须振作起来,在这里他们没有援助,没有百姓支持,缺少枪支弹药。一旦遇到袭击,后果将不堪设想。他们彻底成了一支孤军!生存一句自谋出路让他们不得不开始冷静下来,想想今后该怎么办?为了生存,他们打出了“中华民国反共复兴部队”的旗号,李国辉任总指挥,总部驻守小孟棒。旗号一打出去他们就开始在附近招兵买马,很快他们就将部队扩充到了三千多人。李国辉给部队下达了三项命令:一是开荒种地,解决吃饭问题;二是进行新兵训练,扩军备战;三是为毒贩充当保镖,向附近其他国家运送鸦片,收取高额的保护费,解决军费的问题。他们这时起开始接触毒品行业,后来慢慢才做大。不仅如此,由于之前远征军在当地还是有些影响的,一些百姓愿意支持他们。加上缅甸还有一些华侨,所以还是能得到一些帮助。李国辉还让士兵和当地人联姻,建立关系,这样一来,当地人也就能支持他们了。慢慢地,就会变成自己人。经过这一系列做法,这支国民党孤军慢慢在缅甸站稳了脚跟。其实李国辉打出旗号并不是真的为了“反攻大陆”,他更多的是为了解决摆在眼前的生存问题。这个旗号只是做给缅甸人看的,他需要的只是一个地盘,为了生存,他不得不打出这个旗号。但是,李国辉的一系列做法又怎么能不引起缅甸军方的注意呢?任谁的国家出现了一支异国军队,恐怕都会心生不安。更何况缅甸国内此时也不太平,突然来了一支外国军队,看样子还打算长期留下来,缅甸军方自然准备出兵剿灭。此时世界各地独立运动高涨,很多国家都摆脱了殖民统治,建立了自己的国家,缅甸自然容不得这样一支军队在自己国家。有一天,有人突然报告李国辉,缅甸的国防军一万五千人已经向残军包围过来,其中一个团已经切断了残军退往泰国的后路。李国辉等人大惊失色,立即派人和缅甸军方谈判,但是却被对方严词拒绝。摆在李国辉等人面前的只有开打一条路了,虽说国民党在国内输给了解放军,但是他们好歹也经过了多年战争,战斗经验也不算少。再说了,装备比缅甸军方那也是要好很多。这一场仗很多人都认为缅甸军方胜利应该没有什么疑问,但是现实却恰恰相反。缅甸军方接到进山剿匪的命令后,立即就向李国辉部开来。缅甸军方还派出了空军,准备一举歼灭这支残军。可是让人意外的是,这支几千人的残军面对缅甸军却丝毫不落下风。李国辉率领军队和缅甸军方在丛林中绕圈子,时不时就偷袭一番。这支残军已经没有地方去了,如今待在这里还要被人赶走,自然要和缅甸军队干一场。俗话说:置之死地而后生,国民党残军已经没有退路了,只有奋力一搏。几场战役下来,他们居然打得缅甸军连吃败仗,哪里像在大陆的时候。国民党残军在大陆只不过是为了打仗拿点军饷,可是如今他们面对的是生存与毁灭问题。既然已经没有退路了,还不如拼了。就是靠着这样一股气势,缅甸军损失了不少人,缅甸军方只好选择与国民党残军谈判。缅甸允许他们在这里栖身,残军终于获得了一块自己打下来的土地。国民党残军打败缅甸国防军的消息,立即引起了轰动。泰国、新加坡各地报纸都开始报道这一次事件,各国的目光都开始转移到金三角。当蒋介石听到这个消息,兴奋不已,立即召来了原来第八军军长李弥。在此之前,李弥还曾经向蒋介石请求前往缅甸,但是蒋介石认为区区那点人在缅甸搞不起什么大动作。所以之前才回电,让他们自谋出路,没有想到如今他们却打败了缅甸军。蒋介石仿佛看到了希望,立即派李弥前往缅甸,接管这支残军。1950年9月,李弥到达缅甸后,将部队组建为“云南救国军”,李弥为总指挥。不仅如此,蒋介石还与美国建立联系,让美国派军事顾问到金三角,每月还给残军20万美元支持。这一支残军算是在金三角站住了脚跟!毒品贸易一开始的时候,李弥居然还真的开始进攻大陆,他们以为打赢了缅甸国防军,就天下无敌了。真的是好了伤疤忘了疼,李弥率领这支残军刚进入云南没多久,就被解放军打得逃了回来。事实证明,“反攻大陆”只是一个不切实际的空谈。国民党军可以在金三角打败缅甸军,但是依然打不赢人民解放军。在几次失败后,李弥也就不再抱着“反攻大陆”的念想了,一心一意开始在金三角发展自己的势力,以及敛财维持军队。在金三角靠什么敛财?自然是毒品!金三角地区早就在种植罂粟,各地的毒贩也是数不胜数。更何况缅甸军方见国民党进攻大陆失败,多次催促国民党军队离开缅甸。1952年,李弥部队联合缅甸的少数民族反政府武装,一同对抗缅甸政府军。不仅抢劫百姓,还种植、贩卖鸦片以弥补自己的开支。缅甸在向联合国以及美国多次抗议后,美国停止了对国民党残军的援助,联合国也要求台湾撤回国民党在缅甸的军队。但是蒋介石不断拖延,直到1962年,才撤走了大约2万余人。但是在这段时间里,李弥为了弥补军费开支,也为了自己敛财,在进攻大陆失败后,就开始将主要的精力放在贩毒护毒上。在金三角,来钱最快的自然就是鸦片,贩卖鸦片的人也很多。金三角地形复杂,比较闭塞,有很多的私人武装。那是一个谁也管不了的自由王国,有枪就是草头王。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你有几十个人,几条枪,就算得上一支武装,占据几个山头。正因为如此,贩卖鸦片的人也常会遭到敌对势力的袭击。李弥部队靠着人员和武器上的巨大优势,经常给这些毒贩充当保镖,从而获得高额的保护费。到后来,李弥不再满足于这些收益,开始自己种植、贩卖、运送,把金三角的毒品贸易越做越大,形成了一套“以军养毒,以毒供军”的模式。尽管当时台湾撤走了很多的国民党残军,但是有很多人已经在那里定居下来了,并不愿意撤走。还有些人甚至抓缅甸人充作士兵送往台湾,所以很多的残军还是留在了金三角。这些士兵在一些将领的率领下,分布在各地,有些到了老挝、泰国,有些留在了金三角地区。他们依靠武力在当地扩大毒品生意,占山为王,成了彻底的军阀。金三角在五十年代形成了第一个鸦片生产的高潮,在六十年代进入了一个所谓的“黄金年代”,产量从十吨一跃为两百吨上下。此后更是一路攀升,毒品贸易发展得越来越大。罪恶的毒品贸易引起了周边国家的愤怒,他们纷纷谴责这一行为,并派遣军队围剿,但是收效并不大。那后来这批国民党残军又怎么样了呢?残军落幕老挝、缅甸、泰国向联合国施压后,国民党残军开始撤离。但是李弥不愿意撤离,他不想看着自己打下的这一片地盘就这样丢掉。于是对蒋介石的撤军令故意拖延,不仅是李弥,他手下的很多云南籍将领也不愿走。在他们看来,在金三角至少还离故乡近一点,一旦去了台湾,就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了。蒋介石对李弥的做法很生气,将他撤职,安排自己的嫡系将领柳元麟担任总指挥。柳元麟到来后,在1953年前后,先后撤离了几千人前往台湾。1960年,缅甸总理吴奈温访华,和中国签订了友好协定,请求中国派兵消灭国民党残余势力。同年11月,解放军进入缅甸,开始了代号为“湄公河之春”的军事行动。国民党残军节节败退,缅甸收复了被国民党残军霸占的大片领土,解放军撤离后,退到老挝的国民党残军获得了暂时的喘息。在1961年,老挝、缅甸、泰国再次向联合国提出抗议,要求台湾撤走国民党部队。此举被大多数国家赞同,就连美国也批评台湾。蒋介石认为这些残军留在那里是给“党国”丢脸,加上“反攻大陆”的时机已经过了,决定召回所有的国民党残军。柳元麟向所有部队发出撤离的命令,但是响应者寥寥无几,连师长、军长等高级军官也没有多少人愿意返回台湾,更何况是普通士兵。最后,柳元麟只带着部分官兵撤离了金三角。国民党将领李文焕带着一部分人留了下来,他不是正规军出身,担心回到台湾地位不保,以路途遥远拒绝回台湾。另外,国民党将领段希文虽然愿意遵守撤离命令,但是他的部下多是云南人,而且很多人在金三角已经成家,所以也没有撤离。台湾当局对他们二人的行为非常恼火,声明军队已经撤离完毕,取消原来的军队番号。段希文带着自己的部下来到了泰国北部边境的一个小村子,并将此地改名为“美斯乐”。随后,在金三角站稳脚跟的国民党残军在1964年召开了大会,讨论返回缅甸问题,以及划分各自势力范围。从1966年起,国民党当局多次争取段希文、李文焕带着部队回到台湾。蒋介石还曾召见他们,商谈回台问题,同意给他们恢复补给,但没有作具体承诺。1969年,蒋经国亲自前往泰国,和他们讨论改编事宜。段希文等人认为条件太苛刻,所以没有同意。1970年,台湾又派出人员和他们谈判,但是依然没有同意。段希文、李文焕多年没有得到台湾的补给,宣布与台湾断绝关系,向泰国政府投降。随后,泰国政府将他们安置在北部山区,给他们分配了土地。后来,泰国为了对付反政府游击队,从国民党残军中抽调了一批人去镇压。段希文被任命为总指挥,负责率领这些人。段希文带领他们为泰国政府立下了大功,剿灭了泰国军方多年未剿灭的反政府武装。但是他们付出了很大的牺牲,到此时,当年进入缅甸的国民党残军很多都五六十岁了,战斗力也有所减弱,但是他们还是完成了这一次艰巨的任务。剿灭了这一股反政府武装后,震动了泰国,泰国国王还给段希文颁发了勋章,阵亡的士兵发给抚恤,还给他们发了公民证和居住证。随着历史的车轮慢慢向前滚动,国民党残军很多成为了泰国的合法公民,在那里居住了下来,这些残军的后代至今也有几万人了。国民党残军是一个历史的悲剧,他们在金三角开始了毒品贸易,犯下了巨大的错误。但是他们作为中国人,身在异国他乡,生存的问题一直困扰着他们。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慢慢被历史遗忘,只留下了一声叹息……
hupu 98655023
· 山东不是歧视,真的感觉东南亚那帮人的脑子都不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