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不出彩的顶级缓震——索康尼 胜利19 长测分享

avatar
关注

账面配置:

FormFit动态适应系统、mono纱材质、PWRRUN+中底材质、XT-900 大底橡胶、前后落差8mm。

实际体验:

被誉为“跑者头等舱”的“胜利”系列是我尝试的第一双索康尼缓震跑鞋。在此之前我所长时间穿着的缓震慢跑鞋主要为Kayano 25、Kayano 29以及Nike Infinity React。但Gel胶的厚重以及FlyteFoam中底材料迟钝的回弹反馈,传统Eva材料React在长时间穿着后的衰减以及想买鞋的真实想法,驱使自己购入了这双素康尼胜利19。

初上脚,Pwrrun+的脚感反馈远不如Pwrrun PB 来的澎湃,而且对比Kinvara 12、13所使用的传统Eva发泡Pwrrun也少了绵密的脚感,在轻量化上也略胜一筹。总的来说,静态体验上Pwrrun+不如Pwrun绵密、也不如Pwrun PB拥有澎湃的回弹,而以Tpu材质为基底发泡的Pwrrun+中底略显沉稳。

我认为“跑者头等舱”在鞋身上“中足包裹”的部分最为重要。合适的鞋楦设计,十分贴合的中足包裹,以及鞋头、鞋舌、鞋跟适当的海绵填充是设计一双跑鞋最为关键也是最为重要的部分。而中底的材的回弹性、耐久性,鞋底的抓地表现、耐磨程度、鞋身的重量分布、整体的力线引导等等或许才是跑鞋的加分项。倘若一双鞋连自身的根基部分都没打牢,再高的上层建筑,再优秀的中底性谈何令多少跑友放心?

鞋楦作为跑鞋性能中的基础项,能做好的厂商其实屈指可数。而索康尼也正是凭借优秀的楦型,得到了众多索家拥趸。而我也正是听取诸多跑者们啧啧称道的“鞋楦”才得以选择尝试。

鞋面“FormFit动态适应系统+Mono纱材质”。主打透气、轻薄的Mono纱材质的优点自然不必多说,但鞋面延伸差、冬天不保暖的问题也同样显而易见。作为一款发售价1249的顶级慢跑鞋,我觉得单单使用Mono纱材质作为主打鞋面的诚意实属不足。所谓的“三层适应系统”——FormFit,我也并没有在胜利19身上有对这项科技的直观感受。或许是在设计方面利用半掌内靴的包裹性和厚度适中的鞋舌海绵填充才让整双胜利19的包裹性有了提高。

中足部分五组鞋带孔的设计位置确实是西安了分区域锁定的效果。扁平的原装鞋带在穿着过程中不易松散,但是在两个月的使用后鞋带起球,部分区域位置拉丝,令我觉得原装鞋带的整体耐用性实在配不上一千多的发售价。

聊聊中底缓震部分,初上脚Pwrrun+的感受不如Pwrrun来的轻快,灵活。对同样也不如Pwrrun PB 拥有澎湃、软弹的上脚感受。当然这只是初上脚的感受。跑鞋、跑鞋不跑起来怎能称作跑鞋?Pwrrun+在5-6分配的跑步过程中所带给我的感受与静态体验完全不同。它比Kayano 29更轻快、鞋脚一体性更好,在进行了几次5Km的慢跑后不会有拖沓的感觉,这一点与Kayano 29截然不同。作为大体重跑者,Nike Infinity React在伴随着多次使用后中底材料的衰减,跑步过程中会时常体验到中底被踩死的感觉。而以Tpu材质为基底的发泡,在回弹性上比React材质好,比起Gel和FF Blast+更加轻质。伴随着两个月左右的日常穿着和慢跑,仍未能察觉到Pwrrun +中底材料的衰减。

XT-900 大底橡胶在胜利19上的表现十分优秀,这一点远超Kinvara 13、啡速1。对比运用在Kayano 29上的AHAR橡胶,我觉得此次亚瑟士使用AHAR橡胶耐磨的整体表现远低于我的预期。而胜利19虽然并非是胜利系列的最新款式,但我却对XT-900大底橡胶的耐磨表现十分满意。

最后说说颜值方面,这双全黑配色的索康尼胜利19是我头次尝试全黑配色。全身全黑的配色虽可以美名其曰:“黑武士”,但选择黑不溜秋的鞋身主要是为了避免Pwrrun +后期使用发黄和不用刷鞋的苦恼。

以上就是本次对索康尼胜利19长测的全部内容了,后续写写啡速Vs啡鹏,以及菁华12和菁华13的对比,还望大家的多多支持。

运动装备跑鞋选购指南
阅读 19189

全部回复

discusser-avatar

你氓麽

· 安徽

兄弟,索康尼尺码应该怎么选啊,我钩子42.5,阿迪42

亮了(4)
查看回复(2)
回复
discusser-avatar

我滴东楼主

· 天津
你氓麽兄弟,索康尼尺码应该怎么选啊,我钩子42.5,阿迪42收起

我按内长买的,我nike44的我就买的索康尼44

亮了(0)
查看回复(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