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读过卡尔维诺吗?
卡尔维诺的小说叙述风格很多变,同时在叙述中让你有某种探索的兴趣与快感
1.《命运交叉的城堡》
这是一个用一套78张塔罗牌讲的故事,在这里我看到了受惩罚的负心人的故事,出卖灵魂的炼金术士的故事,被罚入地狱新娘的故事,因爱而疯的奥兰多的故事,阿斯托尔福在月亮上的故事。“没有一个一下子就成为全部的全部:元素是有限的,它们的组合却可以成千上万地倍增,其中只有一小部分找到了一种形式和意义,在一团无形式无意义的尘埃中受到了重视 就像七十八张一副的塔罗牌,只凭其摆放顺序就可以出现一个故事的线索,将顺序变化后,就能够组成新的故事。”
这些故事呈现出一个光怪陆离,五光十色,充满无限可能性的世界,这与机械刻板,单调乏味的现实世界完全不同。而用塔罗牌和故事产生联系的方法,也使得其中的每一个小故事都与其他故事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些故事就像拼接乐高一样将一系列琐碎的历史,传说拼接起来,形成一个奇特神异,但又不完整甚至走向虚无的一个虚构世界。“世界的核心是空虚,在宇宙里移动的事物的原则就是虚无的空间,现存的一切围绕着不存在而构成。”
2.《通往蜘蛛巢的小径》
这是卡尔维诺创作生涯的第一本小说,小说以一个孩童的视角讲述了二战期间意大利游击队边缘支队德利托支队的故事。卡尔维诺以一个顽劣但同时孤独的孩子皮恩的视角去看待战争,性,政治和历史。在他看来,大人的世界是虚伪,不讲诚信的,肮脏的世界,但同时他又想急切地被周围的大人认同为同类,他讨厌被称呼为“孩子”,为了不被大人看轻,他毫不犹豫地偷了和自己姐姐鬼混的德军中尉的手枪,但是却依旧被大人们无视,他的内心成熟却又孤独。他可以在德利托支队里随意地用下流粗俗的笑话随意地伤害别人,也能以自己学来的歌曲逗乐游击队员们。他到最后也只有表兄这样一个奇怪的游击队员理解他,故事以表兄和皮恩携手共进而结束。其实在卡尔维诺看来,他在战争过后通过这篇小说,想要表达出自己面对新世界勇敢的快乐,他与其说隐匿客观地描写游击战争,不如说是在描写战争中边缘人物,乃至流氓无产者的所思所想,最重要的是描写革命动机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在卡尔维诺看来,这是比表现政治宣传更为重要的事情。正如卡尔维诺所言:“对许多我的同龄人来说,他们为哪一方参战,完全是由机运决定。许多人是突然转变立场的,比如由墨索里尼的法西斯共和国的武装人员变为游击队员,或者反过来由后者变为前者,从这一方向另一方射击或从另一方向这一方射击。只有死亡给他们打上最终的政治选择标志。”
3.《不存在的骑士》
这本书是一个本来不存在的人追寻自己的生存的故事,叙述的是发生在法兰克王国加洛林王朝国王查理大帝(公元768—800年)统治时期的一则情节离奇古怪的故事:一日,查理大帝在阅兵时,惊奇地发现队伍里有一位没有躯体但全身装束洁白严整的骑士,他自称是一个“不存在的骑士”,骑士徒劳地想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他徒有精神却没有肉体及与之相关的欲望,阿季卢尔福是一个没有人形但却有着极强自主意识的骑士,他英勇善战,工作一丝不苟,但是却因为这样公正客观地态度阻碍了那些在战功上弄虚作假的军官而被众人他想如真实的人一般生存,但没有人可以看见他,也没有人真正看到他的贡献和才能,与之相比流浪汉古尔杜鲁则是存在着,但没有作为人的意识本质,只有作为动物的本能。故事中另外一个人物朗巴尔多则为了报杀父之仇加入查理大帝的军队中,他偶遇阿季卢尔福,在偶然间杀死了仇人完成了复仇,但后来在军队中失去了人生的方向,直到一次在河边偶遇女骑士布拉达曼泰,朗巴尔多疯狂的爱上了她,开始了对她的追逐。但布拉达曼泰本身情有所属,她最爱的人是阿季卢尔福。另一方面,托里斯蒙多为了探查自己的身世而去寻找阿季卢尔福一探究竟,如果不能探查到自己真实的身世,那么自己的存在就会遭受外来因素的威胁,尤其是阿季卢尔福的威胁,因为阿季卢尔福的存在就是一副盔甲,而这幅盔甲又是由于他早年搭救苏格兰公主索弗罗尼娅,使其免受强暴时获得的,但后来却发现索弗罗尼娅当时并非处女,而见因为他的横加干涉而失去幸福。但真相揭开之时,阿季卢尔福对自己的存在的价值与意义产生了严重的怀疑,他最后消失的无影无踪,只留下他那身银白色的盔甲和一张批准朗巴尔多穿著空甲胄的纸条。 在这个故事中所要探索的重要命题就是人在现代性中如何面对自己存在与本质的分裂,人的存在并非是机器一般机械地重复着各种所谓的算法程序,而是自为性的存在。 同时我认为这个故事很有意思的一点是叙述者声音的凸显也组成了一个内含于原本叙述的“元叙述”,从而让叙述者最后与小说的布拉达曼泰合二为一。
4.《分成两半的子爵》
卡尔维诺“远古三部曲”的其中一部,小说的主角梅达尔多子爵因为一场战争身体被打成了两半,一半极恶,一半极善,极恶的那一半回到了奥地利老家继承了爵位热衷于做坏事,如他送给孩子毒蘑菇,将忠心的奶妈赶到麻风村,对一个美丽的牧羊女进行吸血鬼似的求爱等。而好的那一半,则放弃了爵位,成为了平民,他热心助人,帮助百姓做了许多善事。如迷路的孩子被他送回家,还能得到无花果和煎薄饼;给可怜的寡妇送柴;为被毒蛇咬伤的人医治等,但善的那一半有的时候过分迂腐而不近人情,后来遭到了大家的嫌弃。后来好坏子爵都喜欢上了一个牧羊少女帕梅拉,最后在相互的决斗中,两人合二为一,帕梅拉嫁给了一个完整的子爵。
在这本小说中,在主题上除了有极善和极恶的对立,更重要的是表现世界的荒诞和人的异化,在战争中原本不好不坏的子爵,他的恶被放大,善的踪迹全无,有的只是子爵处于巨大的异化中,从而失去了自己作为人的本质。而人的本性其实就是善恶共存的。
5.《看不见的城市》
卡尔维诺小说的叙述总是能出人意料,以马可波罗笔下的55个城市故事作为整部小说的内容。但很可惜的是,我仅仅只是感受到卡尔维诺笔下城市的光怪陆离与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却并未领会卡尔维诺在讲什么。
6.《树上的男爵》
最喜欢的卡尔维诺的作品,没有之一
虎扑JR1808530367
· 重庆读过,推荐寒冬夜行人,通过王小波 知道他的
DJOkawari楼主
· 河南我也想看这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