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文浅析《流浪地球2》moss的特写镜头,以及聊一聊这部电影的不足
从上映到现在,我已经刷了三遍《流浪地球2》。每次刷前我都带不同的目的,结果刷完后都会有不同的收获。
第一次,目的是看看这个电影拍的怎么样;看完之后,我对主线剧情有了基本的认识,并且在结尾的彩蛋里意识到是有暗线的。
第二次,目的是补充一下遗漏的细节,同时理清楚暗线;看完之后,我基本完成了整个电影明线和暗线的世界观构架,发现剧情十分饱满,可琢磨的地方特别多。
第三次,我的目的是找关于moss的特写,分析用意,还有我也是冲着挑刺儿来的。
影片里给了大量550系列量子计算机的特写(以下统称为moss)。根据我的不完全统计,电影给到moss特写镜头至少19次,这还是去掉moss损坏、关机、重复镜头的情况。当然,肯定不止19次,毕竟我是手动记录的,可能会有遗漏:
第一次,太空电梯危机,地表人启动550c,有摄像头在凝视。暗示观众,有第三方的眼睛正在观察着一切,同时与电影最后的彩蛋,即moss告知图恒宇太空电梯危机是自己制造的遥相呼应。
第二次,联合国大会前,中国代表团在小会议室,摄像头在观察中国代表团的动向。
第三次,联合国大会上,中国坚持移山计划,摄像头在观察世界各国代表。
第四次,图恒宇在月球 ,马兆说月球发动机启动不了,大家都得死。摄像头在观察人类。
第五次,图恒宇车祸,摄像头在路旁观看。如郭帆导演所说的,图恒宇出车祸的时候,全球共有5000起车祸同时发生,也揭示了车祸是moss制造的。
第六次,月球发动机接入550A,月球1号机试点完成,摄像头凝视人们。
第七次,地球发动机试点前的联合国会场,凝视世界各国代表。从信号中断的骚乱,到信号恢复的欢呼。(我觉得信号是moss故意关闭的)
第八次,2055年UEG会议上公布205507的警告,摄像头在观察参会的人们,暗示这是moss发出的预告。
第九次,550w面试刘培强,出言捅了刘培强的最软弱的地方,激怒了他。展现出自己强大的人工智能。
第十次,送走刘培强后,图恒宇目视550w露出微笑,欣慰550w强大的能力,这也为图恒宇强行把丫丫接入550w埋下伏笔。
第十一次,图恒宇潜入北京航天中心,在把丫丫接入550w前,对550w的注视。随后550w注入丫丫的意识,1.7秒后月球发动机过载,月球坠落危机发生。
第十二次,图恒宇被电击枪击晕,马兆关闭550w,面对镜550W的镜头时,马兆竟然露出了意味深长的微笑,或暗示马兆是隐藏的数字生命派。
第十三次,月球危机发生,联合国大会前,周喆直在办公室目视摄像头。代表周喆直已经意识到人工智能的暗中观察,与下面强行点火、还说“有人在帮我们”做了铺垫。
第十四次,开启北京根服务器,第一先遣队的一名队员在水下腿部受伤,摄像头在一旁观察,马兆让受伤队员离开。
第十五次,往月球运送核弹的刘培强团队驾驶的运输艇被月球碎石击中,迫降月球表面。摄像头在观察刘培强等人,最后刘培强准备自我牺牲,独身一人去安置核弹。
第十六次,水下的根服务器门突然被关,马兆被困在里面出不来。摄像头在观察马兆。
第十七次,周喆直强行命令点火。镜头给到了多个地方的moss,随后出现闪回:点燃木星的刘培强、执剑人周喆直、光头穿着外骨骼的图恒宇。可能在预示下一部内容。
第十八次,刘培强和550w在空间站对话,得知550w被改名moss,告诉观众流浪地球1中moss的来历。
第十九次,彩蛋。数字生命的图恒宇和moss对话,得知太空电梯危机、月球坠落危机、木星危机、太阳氦闪危机都是自己一眼制造的(为什么不是一手制造的。因为moss没有手,只有一只眼,这是幽默的回答,哈哈哈)。太空电梯危机对应了moss第一次的凝视,月球坠落危机对应了第十一次凝视。
以上是我对moss特写镜头的记录。简单来说,作用就是以下几点:
1.目前人类经历的危机都是moss制造的:第一、第五、第八、第十一、第十九;
2.moss在暗中观察人类的行为,并根据人类的行为选择是否帮助人类:第二、第三、第四、第六、第七、第九、第十三、第十四、第十五、第十六、第十七。
3.揭示了隐藏起来的数字生命派暗线:第十、第十二。
没有绝对满分的电影,球2也是如此,我三刷就是专门冲着找电影的不足来的。
口型对不上有两种情况:
1.演员的口型和声音完全对不上;
2.演员的口型和声音在一开始可以对得上,但越往后越对不上。
第一种情况,一是因为演员不会说这种语言,比如那个南非医保黑人,给他配的音应该是南非语,看场外花絮会发现,他应该是不会说的;二应该是演员的后期配音做了修改,删掉了部分无关紧要的话,让电影节奏紧凑一些,目的是缩短一些时长。
第二种情况,应该是对演员的声音进行了加速,导致一开始能对上口型,越往后越对不上。
我认为口型对不上会让人出戏,希望导演剪辑版可以改善。
这是个比较严重的问题。
首先,整部电影的整体节奏是2044太空电梯危机(高潮)→日常(低潮)→2058年月球坠落危机(高潮)。
而且在2044年太空电梯危机的桥段里,高潮→低潮→高潮的节奏也很明显。太空电梯(高潮)→韩、刘感情升温(低潮)→太空电梯危机(高潮)。
所以在整个观影体验中,我的感受就是激动→平静→激动。这种让观众情绪起伏的节奏,让我这个集中精力、大脑飞速旋转的普通观众看完之后,感觉既兴奋又感觉疲惫的。当然了,肯定不至于让人睡着。
这也是个需要改善的环节,主要发生在刘培强和图恒宇出现唯一交际后的剧情。
干脆上图,2058年月球坠落危机之前的故事线是这样的,看过的估计都知道:
但在剪辑上,电影是这么剪辑的。
刘培强买水果,一家三口的日常,开歼20回上海,都是比较平缓的节奏,而且跟主线剧情没有关系,属于电影里的尿点;
图恒宇把丫丫接入550W,月球发动机过载,这是重要的主线剧情,属于剧情的爆点;
结果,剪辑则让重要的主线剧情,和非主线剧情的日常,进行了交叉。
我正紧张的看着图恒宇接入550W呢,结果镜头一闪给到了刘培强和韩朵朵开歼20,两个人在上海的家里待着呢,结果镜头又给到了月球发动机过载。
剪辑节奏出现了问题,我觉得可以做以下修改:
把两块非主线剧情连在一块,韩朵朵一提出回上海,就不要把镜头给图恒宇了,马上给她安排歼20回家,一来可以给观众们增加尿点时间,照顾一下看电影上了15次厕所的观众,二来不会割裂后面的主线剧情。同样的,图恒宇的两块主线剧情也要连起来,这样会让剧情更紧凑,一步一步走向剧情高潮。
以上是我三刷后对moss,以及流浪地球2这部电影不足之处的一点点浅析。
用户1903464252
· 上海写的很认真,真心希望流浪地球二能保持热度,再创佳绩。我们就是要输出价值观
决骤
· 福建一, 这个我很赞同你,我之前专门分析过。刘培强家庭线,是球2最重要的表达之一,就是构筑末世条件下世界观,流浪地球派为什么坚持的最重要精神内核,没有这个剧情,刘培强在月球危机里的勇气坚毅就会显得单薄,恍如天生的圣人一般的不真实感,或者是懵懂少年那般中二。有爱情线,有了家庭与爱的洗礼后,才有尝遍酸甜苦辣后做选择的那种不惑与真实。 二, 在球2的世界观里,马兆对图恒宇说过,如果数字生命的研发成功,没有人愿意生活在这个艰辛的现实世界里。而电影需要韩刘的这一饱满深情的家庭线,来凝固电影里坚持选择流浪地球派与之相反的世界观立场--人类社会的家庭与爱有多坚固,那么抵御数字生命的诱惑,选择艰辛现实生活的理由就有多么充分。 三, 球2最牛逼的就是世界观的构筑,3线剧情产生的世界观支架是非常厚实的。把人类与MOSS和天灾对抗时候,为什么人类纷扰而冲动,但并不是不堪一击且不可小觑(3线剧情分别表达人类文明里面会闪烁出智,仁,勇的光辉),把流浪地球派和数字生命派各自坚持的原因,都通过故事很好的进行阐述,把末世里普通人的渺若微尘的那种挣扎但又能抵御数字生命诱惑的理由表达出来了。四,这 也是我为什么觉得球2是远超球1的艺术品,球2只是编年体的叙事方法让不少人不适应。但如果没有这个编年体的叙事脉络和架构,球2根本不会有如此饱满而恢弘的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