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s_mc1上脚】李宁CJ2大白鲨对比CJ1深度解析
在如今这个低帮实战鞋盛行的大环境下,CJ2相比一代做了不少妥协!
买鞋剁手不能停,球场上脚不重样,兄弟们好!
终于拿到这双cj2大白鲨配色,同时也在球场上了做了一番上脚体验!虽然没什么强度,但是对这双鞋是有了亲身很真切的体验!
想问问兄弟们,你们对于早前就曝光了的这个大白鲨配色,是更期待它的实物配色质感还是它的实战性能?
ok,由于时间比较紧张,这双鞋暂且没有机会拿去打半场或者全场的对抗,所以我想通过和cj1的一些对比,今天先挑几个重点感受来潜聊一下cj2我体验后的进步和退步!其中第四点让我觉得差异很大!
1⃣️基础信息方面:
同为42码:
Cj1为430克,取消了碳板并改为低帮的cj2则减重到了390克左右!
说句实话,两双鞋穿在脚上的重量体感差异并不大,作为低帮的2代脚踝处的灵活性自然更高,不过对于脚踝力量不好或者有伤的球友来说极端情况下的保护性势必不如一代那么稳!
2⃣️鞋面强度和鞋楦包裹感受!
我们知道cj1是有多个鞋面版本的,包括这个编织面,还有工程织物,麂皮以及双层网纱鞋面!它整体的鞋面强度和支撑性是真的都挺不错的!
Cj2大白鲨这个配色用的是工程网布鞋面,内层用手感受增加了棉质厚度,外层的热熔压胶呈现的是浪花飞起的视觉效果,但是如果没有内侧的大底橡胶上翻和外侧的tpu补强它的强度我觉得实属有点一般了!
再从整体包裹性上来说,cj2的鞋楦用了1933的窄楦,但是实际上它的鞋面调节度我觉得比起1代来说要更加的宽容许多!四组的动态绑定系统➕中间的弹性绑定使得整个中后段的锁定灰更加贴合自己的脚面,这点必须给到好评!同时大家不用再担心和吐槽编制版本cj1的断鞋带孔问题了!
从整体的鞋脚包裹感受来说,cj1初上脚会非常紧致尤其对于宽脚高脚背并且有点卡后跟,而cj2整体的包裹调整空间更大,初上脚的适配舒适型也会更高,但是足弓支撑并不是太强,同时轻微力线内扣,建议宽脚高脚背买大半码当然最好先行试穿!
3⃣️缓震的变化
Cj2从前作的前掌单䨻升级到全掌䨻大家自然是喜闻乐见的,并且这次的䨻和鞋垫之间只有一层网眼中底布,它的整体的脚感会更加的均衡和真切,但是喜欢zoom那样软弹的小伙伴来说,它给我的感觉更多的韧弹,当然这本身也是两种缓震科技的本质差异!虽然我觉得cj2的缓震上限并不是太高,但是相比cj1后期缓震的整体衰减,显然它的拖底下限会更高!对于两双鞋的整体缓震总结就是:1代的填腹式䨻非常吃腿部力量和爆发,2代的全掌䨻会更讨好大众!
4⃣️稳定性和运动表现问题
首先来说虽然cj2取消了cj1那块非常诱人的大碳板,但是无论的侧翻还是中底的刚性需求都是非常过关的,这一点喜欢但还没入手的兄弟们真的可以放心!
其次我就要说说前面我说的爱恨交加问题了:
第一点就是这个侧向tpu的设计以及一整套的中底变化,使得整双鞋的中底感受更肉了,框架也更肉了,整套结合下来给我的最大运动感受就是,跑动滚动助推引导是完全不如cj1来的那么爽,侧墙的tpu完全是为了弥补鞋面强度不足从而丢弃了弯折发力自然流畅度,让人觉得这双鞋其实是想做滚动引导的,但是强度不够反而锁死了侧墙弯折,最终束缚了整体的跑动表现! 不知道穿过这双cj2的兄弟是否跟我有一样的感受!
所以相对来说,可能也有很多说cj1鞋底更加板脚带不动,不过两者对比的话,一代显然是更专业和趋于专业比赛水平的实战好鞋,而2代是真正意义吸取一代市场反馈从而更加迎合大众的一个产品!
5⃣️我不知道橡胶底版本会怎么样,但是这水晶底遇到稍微有点灰的地板说句溜冰鞋不太过分!
真的就吐槽下这个外底,我今天测试的这个木地板可以说灰是非常少的了,起初刚上来我一度以为这抓地还真不错,不仅啧啧香,还挺稳的,好家伙没两分钟就啪啪打脸,跑过去做了几个动作以后不擦鞋底大幅度的蹬地我都不敢去做了,它真的非常吸灰,需要不停的擦拭鞋底,当然其他的场地来不及去测试,总之就是有灰千万当心!
🔥 总结
CJ2这双鞋的颜值以及整体的配置必然是十分讨好市场的一双签名鞋,在保留了系列的设计语言的同时,低帮使得整体鞋型更加流畅好看,颜值方面受众更广,但是性能上也忍痛割爱了一些前作的优点,它是更照顾大众实战水平的一双球鞋,专业性和使用门槛没有一代那么高!除了水晶底抓地吸灰问题,其他方面都是水准之上! 目前来说,它的价格确实虚高,我也不确定后续能否像一代做到4开良心清仓的水平,但是喜欢的真的可以等等好价绝对没毛病!
最后我想说的是,其实我此前一直非常期待一代能出个低帮版本,如果再升级成全掌䨻,那真的就起飞了!原谅我是异想天开了!
Bros_Mc1楼主
· 四川鞋带小问题 安踏的鞋带才是真的没改进
cpf6169210
· 山东李宁水晶鞋底吸灰太厉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