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清史演义》分享 第二十六回、台湾岛战败降清室 尼布楚订约屈俄臣(一)

avatar
关注

大家通过看这一章回的名称也就知道了主要讲了两件事。一南一北,南边是收服台湾郑氏,北边是与俄罗斯的雅克萨战事。由于篇幅转述较多,所以就把这两件历史事件分两次讲完。那咱们就按照顺序开讲吧。

康熙在平定云南藩镇割据之后,按蔡先生书中所说:“中国本部十八省,及关东三省,都属大清版图”,只剩下占据台湾的郑成功的儿子郑经还在对抗清朝。康熙在平定三藩的时候,郑经也乘乱占据了福建的汀州、泉州、漳州等地,之后清军收复各地郑经退守厦门。由于郑经一直在福建与清朝拉扯,就导致福建一省存在着王爷一名,贝子一名,公伯各一名,还有将军都统数人,几处互不节制都带着满洲八旗军。这种情况下郑经怎么会有所收获?所以郑经在福建战败丢失金门与厦门两岛退回台湾……

郑经退守台湾之后福建将军赖塔本着安定和平的态度和郑经议和,议和列的条约也非常有诚意,具体为:清军不上台湾,台湾诸民也不用剃发和更换服饰,台湾可以称臣进贡也可以不这么做。郑经一看这也行呀,然后就提了把福建海澄县作为互市地点一条要求。如果历史按照这样的节奏发展下去在当时也不失为一件好事,但是福建汉人总督姚启圣给康熙上书坚决不同意这么干,就导致和议作废了……这是姚启圣在国家层面做的一件恶事。对普通老百姓来说,姚启圣还是做了一件好事的。当时福建居民已经是十室九空,人口消减非常严重,但是八旗军在福建还在大肆奴役汉人,八旗军在撤出福建的时候还掳掠福建人口做奴隶,姚启圣到处跑路打点了一番从福建出了二十万白银换回了两万难民,还有很多人没有被换回来……

咱们回归正题。郑经因为与清朝相持不下,便郁郁不得志在台湾沉迷于酒色,没过两年就退出历史舞台了,他的小儿子郑克塽主理台湾。姚启圣一看机会来了,便上书康熙进攻台湾并保荐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来处理台湾军务。到康熙二十二年,施琅整备军事先进攻澎湖列岛,之后从台湾鹿耳门登陆,台湾众权贵便望风投降……从清顺治十八年郑成功占据台湾到清康熙二十二年郑克塽投降清朝,台湾郑氏仅存二十三年。

至此海路通畅,清朝设了粤海、闽海、浙海、江海四处进行沿海通商……

这一章回的上半部分分享就到这里结束了,最后希望大家多多评论+点赞哈。

历史区清朝第一帝圣祖康熙在历史帝王排名中到底位列第几?
阅读 3017

全部回复

no-replies

评论区开荒,我辈义不容辞

来抢第一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