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有引力!18个镜头为你解析太阳如何利用杜兰特的牵制力创造进攻机会?

avatar
关注

杜兰特已经在太阳打了两场比赛了,这个样本尚且微小,参考价值有限,但也释放了一些积极的信号:

比如,杜兰特完美融进了太阳队的中投体系。作为NBA有统计以来中投威力最大的球员之一,杜兰特对球队的中投战术早已熟稔于心,因而能达到即插即用的效果。不过,至于太阳的战术构成如何,在此按下不表,以后有机会再深入探究。

今天,我们主要聊聊“杜有引力”。

英语里有个单词叫“gravity”,想必大家都知道它是指物理中的“重力”,但它也可以用来描述篮球运动中,某个球员的“牵制力”,比如,我们耳熟能详的“库有引力”,就得名于库里在外线吸引包夹、牵制防线的能力,再比如,奥尼尔在篮下无人能敌,常常需要多人围堵,这种内线威胁也可被描述成“paint gravity”——禁区/油漆区/内线牵制力。

而杜兰特拉开空间的能力同样不容小觑,因此,我们可以将其称之为“杜有引力”。那么,太阳是如何利用“杜有引力”创造进攻机会的呢?

进入正式分析之前,请各位观众老爷没点关注的点个关注,你们的支持对我来说非常重要!


我们先看几个比较简单的例子。

下面这个回合,是比较经典的肘区单打站位,一名内线在扣篮区,杜兰特在肘区,其他三名球员在外线拉开,清空底角,并在slot区(大致介于弧顶和侧翼的位置)留一个人接应。

我们可以看到,太阳留的接应点是保罗,此招甚妙,因为保罗处理球的能力值得信赖,所以,接杜兰特传球后,保罗可以最大化太阳的进攻优势。

而公牛这场比赛,对杜兰特非常重视,很多时候都会派人协防或包夹,但包夹的时机就有讲究了,是不让他接球呢?还是接球之后上包夹呢?

公牛的选择是:

保罗传球了再包夹。

于是,保罗就被放空了。

炮哥这赛季,虽然手感略有下滑,但也不至于被人当成威少,看炮哥这球怎么处理的:

先是一个传球假动作,骗得公牛二人直往侧翼跑,然后气定神闲,出手三分,“哗”,空心。

这个回合,前奏与上回合一样,都是杜兰特吸引包夹,再分球,但后调稍有不同,公牛进行了大范围的轮转,除卡鲁索外,其余四人逆时针跑位。

这一下,乌切维奇被拉到了外线,布克怎会放过此等良机?他示意奥科吉上来挡拆,导致公牛换防,然后推球先找对抗,一个后撤步,小打大成功。

再看。

杜兰特持球,刚要背身,公牛就上了协防,但杜兰特手疾眼快,迅速出球,保罗再传给布克,后者三分命中。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帕威协防杜兰特,太阳在底角便有了3打2的人数优势,于是奥科吉顺势给布克做了个挡拆,这挡拆的中文名我不知道,暂且称之为夹心挡拆吧,正好夹在防守人和进攻球员中间,于是,布克就有了空位。精彩。

继续。

这个回合,还是包夹出球这一套,但是,布克是怎么被放空的?

截图一看,原来,德罗赞本是跟着奥科吉,但走着走着被杜兰特吸引了注意力,这一下,轮转起来就麻烦了,德罗赞再想防布克,得从篮下冲到三分线,很难对布克进行有效干扰。

如法炮制。

这一次,还是乌切维奇换到奥科吉这边,奥科吉想都没想,看见乌切维奇慢慢悠悠的脚步,直接出手,三分命中。

说完了背身的情况,再谈谈挡拆和掩护时的“杜有引力”。

下面这个回合,太阳打了全场第一攻的常用战术,左边打布克的手递手,右边打一个twirl action。

我们看到,杜兰特和艾顿给奥科吉做掩护,但与一般的双人掩护不同的是,奥科吉绕到第一个掩护时,会突然卷切到篮下,杜兰特紧接着再绕艾顿的掩护出来接球。

由于忌惮杜兰特的中投——

是真的很忌惮,杜兰特还没接球呢,包夹就上来了,侧翼就空了,布克就投了——

接着讲,由于忌惮杜兰特的中投,公牛对杜兰特的掩护和挡拆采用了blitz的防守策略——提前夹击,逼迫杜兰特出球。

不过乌切维奇一出去,禁区的low man——低位协防球员,便成了贝弗利。180出头的贝弗利,怎能防住艾顿?这个回合,太阳完胜。

再看。

杜兰特和蓝带打挡拆,公牛两人上来夹击,杜兰特这球,传得妙极了。

因为面对夹击,直捣中路是最好的选择,蓝带接球后,进行短下顺(short roll)会吸引其余三人的协防,这时候,手头的选择就多了,可以自己攻,也可以分外线。

当然,公牛的轮转比较及时,最后,太阳累积起来的优势并不大,但蓝带还是得到了不错的出手机会。

如出一辙。蓝带这球也选择了分外线,外线传导到底角,不过太阳这球没能命中。

看了这么多打铁的,看一个空心入网的,splash,舒舒服服,轻轻松松。

有球情况下的“杜有引力”算是讲完了,接下来再说说无球情况下的“杜有引力”,这也是我最想聊、觉得最重要的一部分。

看下面这个回合。太阳打芝加哥战术,保罗给布克掩护,艾顿再给布克做手递手,布克接球后,坚决突破,吸引马威协防,传给了艾顿,艾顿调整了一下,轻松得分。

看到这里,你可能迷糊了,这跟杜兰特有半毛钱关系吗?

有,而且,这关系还很大。

NBA里有个重要的协防原则,那就是“不给中路”。无论如何不能让持球人走中路突内线,因为这样一来就麻烦了,其余三人谁要去协防就很难定夺,所以,通常只让持球人走一边,并对中路进行协防。

这一球,布克走到中路的时候,海公公其实是需要协防的,但又担心放空杜兰特,所以只往左移动了一小步,也不敢伸手丢掉自己的重心。

于是,布克就这样突到了篮下。

再看。

这次,打挡拆的人换成了佩恩,结果佩恩也直接突到了篮下,这回是真的突到了篮筐下面,都快进入合理冲撞区了。

你看佩恩过来的时候,罗奇尔敢轻举妄动吗?一旦远离杜兰特,杜兰特可能就三分进账了,还不如放佩恩去到禁区挑战理查兹。

下面这个回合更是典中典。

太阳攻守转换后,执行double drag战术,保罗绕双人挡拆走到罚球线,你看,你细看,帕威这身体一左一右的晃动,表明他的内心到底是有多纠结。

”他妈的,协防,别,还是不能放杜兰特,艹,还是协防吧。“

一番纠结后,保罗命中了中投。

总之,太阳的挡拆是好打多了,持球人很轻易就能走到中路,兰戴尔甚至都能吃几口饼。

再看看无球情况下,杜兰特是怎样扰乱协防,为队友拉开空间的。

这个回合,太阳打西班牙挡拆,美国人也把这个战术叫”stack“,由于保罗面对电视机有体型优势,所以罗奇尔选择协防保罗,放掉了布克,但保罗球商高啊,保罗视野开啊,直接找到了布克,布克三分手起刀落。

你可能又要问了:

这跟杜兰特有半毛钱关系么?

有,而且不止半毛钱,可以说,布克有这么大的空位,杜兰特功劳最大。

通常弱侧球员去协防篮下的时候,弱侧另一人是要优先去防有球人的,最后去协防的人防另一人,两人跑位路线交叉,形成X型,这种防守策略也叫x out。

但,这可是杜兰特啊,海沃德敢放么?他只好眼睁睁看着布克命中这记三分。

下面这个回合,也是一样。

艾顿中路下顺,吸引了科比怀特的协防,按理来说,拉文是要换防布克的,但放空杜兰特代价太大,所以,公牛放弃了弱侧轮转,而是让low man协防之后,自行回到原有对位人面前,这样一来就难防多了,一去一回,底角的人早已出手。

接着看。

这球挡拆后,兰戴尔对位凯琼斯,具有明显的体型和力量优势,直接用屁股把琼斯挤到了篮下。按理来说,乌布雷作为两边底角身材更高大的球员,应该帮着琼斯协防一下,但是……

还是那句话,你敢放杜兰特吗?


总结

其实,我不是杜兰特的球迷,早年,我几乎只看科比和湖人,杜兰特的比赛我很少看。对杜兰特印象最深的是12到14这几年,那段时间,杜兰特蝉联得分王,正处于最巅峰的年华,我对此人的感觉用一个字就能概括:

“准,真准,太tmd准了。”

在伦纳德横空出世之前,杜兰特是我心目中最强的”中投机器“,好吧,说他是中投机器,或许有失偏颇,”投篮机器“这个名号更加准确,毕竟,杜兰特不像德罗赞那样没有三分威胁。

但即便如此,我也对杜兰特的比赛不感兴趣,直到最近,杜兰特再次申请转会,让整个联盟和所有球迷都为之一颤,这么一来,倒吸引了我的注意。

看完杜兰特的两场比赛以后,我感觉我错过的实在是太多了,他的跳投简直是一种艺术,这些年来,我竟然没注意过他,其他球迷似乎也和我差不多,很少谈论他拉开空间的能力,可能这种能力对杜兰特来说,并不稀奇。

但我想说,还是很稀奇的,遂作此篇。

在这个人人都可能拥有自己的“引力”的时代,“杜有引力”当之无愧,杜兰特无疑让队友打得更轻松、让进攻变得更流畅了。


各位观众老爷,如果觉得我分析得还不错,就点点推荐和关注吧,你们的支持是对我莫大的鼓励!

想看我分析其他球员的,也可以在评论区留言!


太阳专区NBA球员观察室
发布于江西阅读 326627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狙击王13

· 浙江

kd在场,老四打的太舒服了

亮了(1498)
查看回复(9)
回复
discusser-avatar

BHY0617

“炮哥这赛季,虽然手感略有下滑,但也不至于被人当成威少”这太杀人诛心了

亮了(2819)
查看回复(1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