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准CBA灌篮少年们:篮球年龄分组真的有必要吗?
这是两场不同年龄组的赛事,一场是U8组的小朋友,一场是U12组的小少年。
两个年龄组相差四岁,但是U8组中却有男女混打,U12组中却男女分开,有男篮,也有女篮——仅相差四岁,为什么U8与U12有如此大的差别。
12岁之前的孩子身体发育比较平均,无论从体格,力量,肌肉,体脂等方面,在12岁以前都没有太大差别,甚至这个差别在男女生之间也没有显著体现。
因此,12岁之前的年龄组在进行球赛时,往往可以男女混打或并不在乎生理差异(排除同年龄里较大体格差异的)。
而12岁或12岁以后,由于第二性征发育带来的差别,男女生的体格开始拉开差距,因此,从U12组开始,不仅区分开了男女篮,在训练上,对12岁的青少年训练方式也比12岁以下要严苛的多。
U8组或U10组的青少年进行实战时,可以明显看出双方的身体对抗程度——仅限于躲避或小程度突破。
如果遇上带球包围,U8组的小朋友可能会出现倒地争抢、裁判终止、死局,而不能像U12的青少年,遇上包围能够突破或者传球。
出现这种原因或许有年纪小,应变能力不够,或者胆量不足,然而无论何种原因,U8与U12的身体对抗程度都是不能放在一起讨论,更是不能放在一起正式比赛的。
U12的青少年在实战时,已经能看出不错的实战技巧,例如远投的命中率,骗过对手的假动作,被包围的突破或传球,篮板下找时机投篮板,带球步法等。
而这些技巧并不是在训练中不教给U8的小朋友,由于生理原因造成的身体差距,U8并不能做到更进一步的篮球技巧,或者做到比较困难。
因为无论是转身速度,奔跑速度,手腕与手臂力量,起跳高度(或者说肌肉发育),U8都处在第一性征发育中,在身体素质上与U12拉开的差距非常大。
所以,在训练或者青少年篮球比赛中,低年龄的分组要比12岁以上要更细致一些。
在U8组别中,日常训练更注重U8小朋友的个人作战能力,例如个人带球跑位的速度,个人投篮命中率等,而U12的训练中更注重“个人+团队“的配合能力,而不是一味地单人作战。
由于认知差异与身体差异,U8的小朋友除了不能像U12组别,能够高频打出精彩的单人MVP瞬间,更不能像U12组那样,能够把团队作战意识贯穿整个比赛。
虽然U12的团队配合只是出现苗头,不能和U14/U16相比,但是对比U8,12岁的青少年在认知上已经有了“团队”的概念,不会像8岁的孩子,更希望自己能够“一枝独秀”。
因为除了一对一的街头篮球更看个人能力,职业篮球或各种正式篮球比赛,更考察团队配合。
而篮球本身也是一种团队游戏——但是8岁的小朋友认知中,对“自我”意识较重,因此在训练要求上,对U8更加宽松一些。
综上,篮球年龄分组,不仅是为了在每个年龄段,能够挑选出更优秀的苗子,也是为了保证球赛能够公平进行。
毕竟,把青少年球员的年龄混在一起比赛的的行为,和职业篮球与篮球素人斗牛比赛一样不靠谱。
二月先生
· 内蒙古嗯
暂无更多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