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锡悦在效仿朴正熙?要发展,还是要尊严?1965年韩国与日本建交时的挣扎

avatar
关注

作者:战争艺术001

原标题:要发展,还是要尊严?1965年韩国与日本建交时的挣扎

2020-06-30

朴正熙

1964年12月9日,朴正熙访问西德,他此行是来化缘的。

正式会谈时,朴正熙打出了悲情牌,他花了一个多小时,不停地讲述韩国的悲惨命运,包括日治时期的日本人的残暴,民族分割撕裂的伤痛,以及韩国民众生活的艰辛困苦等等,他还以自己为例,讲述了小时候总饿肚子的坎坷生活。

卖惨,是为了让西德产生同情,对韩国提供经济援助。

西德总理埃哈特很淡定地抽着雪茄,说了一句让朴正熙很震惊的话:和日本握手吧。

朴正熙怒了:什么?我说借点钱,怎么说起日本来了?

埃哈特以法德关系为例,向朴正熙解释:法国和德国是世仇,历史上两国打了42场战争,但现在两国和好了。

德军占领巴黎

朴正熙反驳道:德国和法国是打仗,韩国和日本是被打,我们不一样。更何况到现在为止日本都还没有道过歉,怎么能和这种国家握手?

埃哈特告诉朴正熙,一个优秀的领导人应该看未来,而不是总执着于过去和现在。一切都过去了,德国支持韩国和日本握手发展经济。

朴正熙若有所思——要仇人的援助,还是要公道和道歉?这是一个问题。

01

但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一国领导人都不会去求别人,尤其是求原先的敌国,丢自己的面子事小,有辱国格事大。在日本拒不向韩国道歉和赔偿的情况下,舔着脸去日本要援助,这事怎么想都膈应。

然而,现实的情况是:韩国想要发展,要弯道超车,要成为发达国家,离不开日本的帮助,朴正熙必须在韩国的生存发展与脸面尊严之间做出抉择,或者寻找一个平衡点。

朴正熙政变(《南山的部长们》剧照)

1948年韩国建国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它都依靠美国的援助在支撑。从1945年到1960年,韩国从美国和联合国累计获得了29.4亿美元的援助,其财政预算的30%~40%,有时甚至一半以上,是靠美国支援的。

从1957年开始,随着美国经济发展放缓,美元地位进入削弱和动摇阶段,在这种情况下,美国调整了在亚洲的安全战略,不再对盟友大包大揽,减少了对盟友的援助。

此时,日本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恢复了战争创伤,经济再度崛起。

眼看日本越来越壮实了,美国希望日本站出来承担更多责任,代替它援助亚洲盟国。作为盟主,美国多次充当中间人,撮合日本与韩国和解,但都无果而终。

1961年朴正熙当政时,韩国经济凋敝,民众困苦,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朴正熙直言,他接手的是一个烂摊子。

美国的援助不断减少,韩国的经济日益恶化,经济问题引发了各种社会问题,国家动荡不安,大韩民国被戏称为“大患悯国”。

另一方面,与韩国相比,当时半岛北部发展的更好,民众生活水平也比韩国高,这对韩国政府造成很大压力。毕竟,民众都是用脚投票的,哪边生活好,民心就会倒向哪边。

外部压力加内部危机,都迫使朴正熙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想方设法把韩国经济搞上去。

1961年8月22日,朴正熙政府发布了《经济开发五年计划试行案》,准备启动一五计划。

一五计划的预算资金是24.7亿美元,在没有殖民积累,也不能从农民身上打主意的情况下,如何筹措这笔巨额资金,确实是一个大难题。

朴正熙政府的计划是:从美国的援助中获得14亿美元,吸引2.3亿多美元的美国民间资本,从西德搞6700多万美元,从意大利搞4900多万美元,从美国国际开发署搞1400多万美元,剩下的再想别的办法搞,走一步算一步。

60年代汉城附近的农村

想法很美好,现实很残酷。

为争取美国的资金,1961年11月14日朴正熙访问美国,然而美国政府对此很冷淡,美国民间资本对韩国市场也不看好,化缘的成果很有限。

与此同时,韩国从西欧引进资金也遇到了困难,给钱少还屁话多,提一大堆条件,让人很不爽。

美国和西欧是韩国最大的依靠,而现实告诉朴正熙,所谓的依靠并不可靠。

由于此时韩国还没有打开外交局面,除了美国和西欧国家,它没有别的盟友或者朋友。

只能找日本了。

60年代日本街头

02

为调整两个东亚盟友之间的关系,在美国的撮合下,1952年到1958年韩国与日本先后举行了4次会谈,由于双方分歧太大,谈判都以破裂告终。

分歧主要有两点:对日索赔权和渔业问题。

对日索赔权,又称赔偿请求权——日本侵略、殖民韩国几十年,不应该赔偿吗?还有那些被掠夺走的国宝、古董、文物、金银等,不应该返还吗?

日本对此不置可否,反而声称自己也有请求权——日本每年都在半岛投入巨资,修建了大量铁路、港口、工厂,截止战败,日本在半岛有706.5亿日元的财产,折合下来约56.83亿美元,这个钱怎么算?公有财产日本可以放弃,但私人财产必须返还。

我是受害者,你还倒打一耙?一点认罪态度和谈判诚意都没有,还谈个球?

日治时期的总督府

渔业问题,实际上是领海主权问题。1952年李承晚政府宣布对半岛周围及大陆架199海里内的资源、矿物、水产物拥有主权,这条线被称为“李承晚线”。

“李承晚线”把一部分公海占为己有,还把存在争议的独岛划了进去,日本强烈不满,援引国际法抗议,但李承晚不为所动,对进入“李承晚线”捕鱼的日本渔船,来一艘抓一艘,还被把被捕的日本人集中关了起来,异常强硬。

韩国告诉日本:不解决请求权问题,就不放人。而日本坚持,不解决渔业问题,不放人,就不谈请求权问题。

以上是明面上的分歧,事实上,当时的韩国和日本彼此之间没有需要,和不和谈无所谓,谁都可以不鸟谁。

日本在美国的保护下,专心恢复经济,还有广大的东南亚市场做依托,不需要韩国。

韩国有美国输血和保护,对日本无所求,而且李承晚是坚决的反日派,在日治时期曾饱受日本的围剿追杀,骨子里仇恨和恐惧日本,不愿和日本打交道,他之所以同意和日本会谈,那是看在美国的面子上应付一下。

李承晚

进入60年代,形势变了。韩国需要日本,日本也需要韩国。

日本需要韩国,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地缘战略,二是经济利益。

地缘战略很好理解,如果说日本是东亚防波堤,那韩国就是东亚的桥头堡,不论是防波堤还是桥头堡,都是针对社会主义阵营的,如果韩国混乱衰弱,很容易被北方渗透统一,到时候日本不得不直面威胁。

“为韩国的稳定提供经济合作,这对日本来说是最廉价的安全保障手段。”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支持韩国就是保护日本,这也是唇亡齿寒的另一种诠释。

60年代,日本经济已经崛起,国内工资大幅度上涨,劳动力紧缺,制造业成本上升,产能和资本相对过剩,日本需要大量廉价劳动力,以及能吸纳过剩产能和资本的市场,而韩国正是日本理想的目标。

相比东南亚,韩国离日本更近,彼此文化隔阂更小;更重要的是,当时东南亚各国70%~80%的人都是文盲,而韩国文盲率只有7.8%,相比较而言,韩国的劳动力素质更高,更能吃苦。

共同的利益,拉近了两颗心的距离。不过相比较而言,韩国的底牌更小,对日本依赖更大,所以其姿态更低。

60年代日本电视机制造厂

03

朴正熙当政后,很快启动了韩日第6次会谈(张勉时期韩日举行了第五次会谈,后因朴正熙政变而中断)。

在接见外国记者时,朴正熙说道:让日本人对过去谢罪,并以更大的诚意参加会谈,这在当今是行不通的。我认为最聪明的做法是不计前嫌实现邦交正常化。

1961年7月,韩国使团向日本首相池田勇人递交了朴正熙的亲笔信,要求再谈。池田勇人很期待,美国也很高兴,从旁积极协助。

11月11日,朴正熙访问美国时途经东京,与池田勇人举行了会谈。

为了搞好气氛,在欢迎晚宴上,池田勇人特意请来了一个特殊人物——南云亲一郎。

日治时期,朴正熙改名高木正雄,在日军中服役,他曾就读于满洲军官学校,当时的校长就是南云亲一郎,朴正熙对这个人很尊敬,宴会上还专门给老头鞠躬敬酒,感谢校长培养。

次日,岸信介也以午宴接待了朴正熙。岸信介是当年的”满洲五人帮“之一,战后被列为甲级战犯,但很快出山,后做过日本首相,在日本政坛树大根深。现任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就是岸信介的外孙。

南云、岸信介、朴正熙这些人当年都有在满洲做过事,有深厚的所谓“满洲情节”,久别重逢,就像战友聚会一样,彼此很来感。

关系处到位了,谈判就像抹了润滑液,敞亮通透。朴正熙发表了很亲日的言论:各位前辈,请帮助我们。日本比韩国先进一大块,我把日本看作兄长,所以,请以兄长的心情培养我们。

朴正熙还对池田勇人亮了底牌:如果日本在请求权上拿出诚意,韩国可以不向日本提出巨额财产请求,甚至可以不要政治赔偿。

朴正熙没有提道歉和反省,对赔偿也轻描淡写,这是极大的让步。

池田很高兴,表示日本将尽最大努力帮助韩国。

朴正熙离开日本后,池田兴奋地声称:与朴正熙的会谈取得了99%的胜利。

池田还是高兴的太早了,因为剩下的那1%直到一年后,双方才能达成共识。


池田勇人

1962年11月12日,金钟泌与日本外相大平正芳秘密会谈后,搞出了一个《大平·金备忘录》,备忘录提都没提请求权,内容简单粗暴,就是要钱:日本无偿援助韩国3亿美元,有偿援助2亿美元,然后再提供1亿美元以上的其他资金。

韩国的请求权,其实就是向日本讨一个说法,为过去的所作所为承担责任。显然,朴正熙为了尽快拿到钱,放弃了请求权,这也是日本之所以爽快给钱的原因——日本对韩国36年代殖民统治的责任可以一笔勾销了。

在渔业问题上,日本以技术合作、资金合作、增加购买韩国水产品的数量为条件,换取了韩国放弃”李承晚线“。至于独岛问题,双方同意搁置。

朴正熙对日本的让步,激起了韩国民众的极大愤慨,纷纷骂朴正熙政府是卖国政府。

朴正熙早就说过:鉴于紧迫的财政形势,为了促使韩日会谈成功,两国政治家即使受到国民的批评,也要相互合作共同推进韩日会谈。

抗议的人群

军队镇压抗议

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他不想被民意裹挟,也不愿向民众妥协。

朴正熙的强势,引爆了大规模的持续性抗议活动和反政府活动,韩国局势再度动荡不安。

日本方面,政府工作重心转移到了筹备1964年东京奥运会上,加之池田勇人因病隐退,会谈再次中断。

04

1964年8月,北部湾事件爆发,美国卷入越南战争,为了集中力量打越战,美国再次敦促韩国和日本谈判——两国的自保能力越强,就能让美国抽出更多力量。

日本方面,东京奥运会已顺利举办,经济出现了波动,迫切希望解决与韩国的问题,拿下韩国市场,而朴正熙也正在为五年计划的资金、技术等问题发愁,于是谈判再次启动——1965年1月,第七次韩日会谈复会。

这一次会谈的节奏快多了。2月17日,日本外相椎名悦三郎访问韩国,在机场发表讲话,第一次就历史问题向韩国表达了歉意。3天后,椎名悦三郎与韩国外务长官李东元草签了《日韩基本关系条约案》,这个条约案基本是按照《大平·金备忘录》的框架搞出来的。

1965年6月22日,以《日韩基本关系条约案》为代表的一系列文件正式签字,标志着历经7次正式会谈、1500多次分会会谈和非正式会谈、长达14年的韩日会谈落下帷幕。

1964年东京奥运会

这场马拉松式的会谈,在国际关系史上很罕见,这也直接说明了韩国和日本关系的复杂。

文章开头所描述的朴正熙对韩日和好提议的激烈反应,实际上是一种政治作秀,因朴正熙早就下定决心要和日本搞好关系,所谓日本欺负韩国云云,是说给别人听的。

韩日关系正常化,让韩国获得了8亿美元的资金,包括3亿美元(1080亿日元)的无偿援助,2亿美元(720亿日元)的20年低息贷款,3亿美元的民间信用贷款。

8亿美元只是开头,后续的借款一直没断,从1965年到1981年,韩国从日本共获得了245.19亿美元的贷款。

除此之外,日本民间资本也大量涌入韩国,为韩国经济发展注入了大量资金。据统计,截止1970年底,日本在韩国投资了143个项目,总价值5500多万美元,从1962年到1991年,日本资本占韩国接受外国投资总额的40%以上。

伴随日资而来的,还有日本的先进设备和技术。

这一切,对韩国经济的起飞起了不可或缺的催化作用。

抗议的人群

为了拿钱搞发展,韩国做出了巨大妥协,8亿美元一笔勾消了日本的所有历史问题,连民间索赔也被买断,而且日本的道歉声明不疼不痒,更别提反省认罪了,这就像强奸之后给点了钱,然后不再追究强奸罪——拿这种”嫖资“,简直是对韩国民族感情的最大侮辱。

日韩邦交正常化是在朴正熙的强力推动下完成的,它没有民意基础,国会表决的时候反对党纷纷离席,媒体疯狂抨击,反对者甚至称朴正熙为”李完用第二“,称《日韩基本关系条约案》是第二个《乙巳条约》。

李完用是韩国头号卖国贼,1910年日韩合并就是在他手上完成的,《乙巳条约》是1905年韩国沦为日本保护国的条约。

直到现在,还有不少韩国人认为《日韩基本关系条约案》对日本让步太多,主张将其废除,重新和日本签订新条约。

因抗议而被逮捕的学生,你没有看错,右三为李明博

但这都没有动摇朴正熙。朴正熙就是这么一个人,为了改变韩国贫穷落后的面貌,他可以不择手段。

知我罪我,其惟春秋?朴正熙就一句话:“我从不怕别人向我的坟墓吐口水。”

发布于北京阅读 224553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mi1bear

南棒眼下的情况和当年毫无可比性。当年本子算是大户,南棒一贫下中农,上门求打工不算太寒碜。现在两个混的差不多,都算是富农,南棒自己跑去跪拜捣蒜,脸都不要了这么一搞,南棒总统已经注定无法善终了。一帮得罪不起的主都已经被得罪完了

亮了(3768)
查看回复(14)
回复
discusser-avatar

mi1bear

hsiuqnav韩国之前被日本制裁过,半导体业需要的一些化学材料都捏在日本手里。收起

没有那么复杂,直白了说就是南棒认定自己和本子都是美帝的狗,而且本子在美帝眼中的地位更高。

亮了(1876)
查看回复(1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