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一些勇士现在面临的问题
今天主要想到什么就说点什么,集中一些最近较为有代表性的问题。
先略微说一下今天的比赛,首先这个四后卫的首发既意外又不意外。
不意外之处在于本就是阿特金森在篮网玩剩下的东西,意外之处在于尽管时常调侃三后卫总有一天会进化到四后卫,但没想过真能这么跨越过去。如果是19年以前的科尔,这是很难想象的事情。就如同看勇士年头还不够久的球迷并无什么讶异,反而以库明加赛前伤退、缺乏人员而退出的无奈之举来看待一样,实际上对于科尔的传统这是一项反操作。
就像14-19年之间,克拉克曾经越过巴博萨代替缺席的克莱首发、拉什曾经越过伊戈达拉代替缺席的巴恩斯首发、麦卡杜曾经越过埃泽利斯贝茨代替缺席的博古特首发、琼斯曾经越过鲁尼代替缺席的考辛斯首发、库克曾经越过利文斯顿代替缺席的库里首发一样,科尔曾经解释过他为什么要树立这样的传统和轮换机制,在他看来当位置的1号主力缺席时,3号替补代替首发能更好保留2号替补所在的轮换阵容完整性,而首发并不意味着3号替补一定获得非常多的时间,就像拉什首发那次实际伊戈达拉全场打了43分钟,推上首发的拉什打了不到15分钟,这在有主力侧翼缺席的场次很正常,就算换做伊戈达拉首发,作为临时要分担巴恩斯时间的3号替补他一样可能需要打满10+分钟的时间。到底比赛当中打多久、打得好加时间、打不好及时止损还是看主教练的指挥手腕。
所以如果是19年以前的科尔,今天临时出现库明加的状况以后,可能的处置就应该会是鲍德温首发与追梦搭档、继续三后卫开局、留下鲁尼和贾格林轮换替补阵容内线了。基于一贯对新秀的不信任呢,“稳妥”起见也可以常规鲁尼+追梦首发内线+三后卫,让贾格林和鲍德温去轮换替补。总之,对于赛前的科尔而言,选择是存在的。
根据BBR的统计,本赛季库明加的出场时间,有59%的时间在打4号位大前锋、39%的时间在打5号位中锋,只有2%的时间是在打3号位小前锋。从身高体型运动力的角度去看,用一个后卫代替库明加去首发似乎从逻辑和观感上可以过渡得相对平滑顺溜,毕竟2米球员换成1米9几也那么打不了。但从场上实际需要去对位和承担的任务而言,这个后卫需要代替的是一个4号位大前锋甚至5号位中锋。
比赛输在首节爆雷,重点灾区就是四后卫的首发天团,这已经没什么可说的了。从四后卫用人的角度来说,可以觉得科尔过于自信,即便赛后承认想得太天真了,但至少证实了确实是那么想的。但从为什么没能采取其他选择乃至有既往传统经验的旧例,似乎又说明科尔现在的魄力与自信不同往昔了。首发鲍德温会带来什么“恶果”?单节被对手狂轰48分?首节就20分分差落后?勇士只是为了避免出现一个想象中很糟的局面,而选择了一个更糟的结果。
今天比赛就说这么些,很多东西都在说明现在的主教练已经不是过去8年球迷认知中的那个教练。对于一些以正本清源为立场的球迷来说,眼下的勇士并不是简单地通过交易、引援操作,使球队结构回归14-19,回归“科尔喜欢用、用得顺”的人员构成,然后一切都能100%还原那么美好的。其实无论是体系、打法、用人,都与19以前的勇士渐渐分手。15-16年勇士创造73胜9负时,三分球得分仅占勇士场均总得分占比的36.2%。而这个赛季,数据是48.1%。当年勇士的进攻效率是113.5,而今年勇士的进攻效率是114,只多了0.5,但有比例达到12%的得分方式转移以及对应的用人、战术变化。即使16或17原班人马穿越代替,在23年也必然不再是当年的打法了。
——————————————————————————
其次说一下普尔。
对于普尔的合同问题,我是一直坚持管理层负有拍板定案的最终责任,却不负有各种脑洞想象的“力排众议、推波助澜”的鉴别责任。所谓鉴别,无非当一支球队需要为某一名球员开出大合同时,肯定不是在老板一个人坐在办公桌前转钢笔,转到哪儿就怎么定案这么滑稽。向财务人士咨询球队的长期财务远景,向教练咨询球员的表现、地位重要性以及未来预期,向总经理咨询联盟当前和未来发展预测(尤其是新的劳资协议谈判),包括一定程度咨询当家球星的意见和合作意愿。这不是选择丢锅给谁的游戏,而是无论这当中环节哪一项,包括经理、教练、球员或其他人,事后都可以通过“曝内幕、揭老底”的方式洗白自己,从而让支持其的球迷松一口气,但最终老板得到的一定是一个多方面反馈、大多数人赞同甚至力推的结果。
很多人都淡忘了拉科布是干什么出身的,风险投资。甚至球迷夸夸其谈的勇士投资老炮伊戈达拉,都还是到了勇士以后逐渐被拉科布家族带上路的。金钱合同并不等于赛场球技,单以投资经营而言,勇士从上到下,从迈尔斯到科尔到库里伊戈达拉,恐怕头号“聪明人”还得数他老拉。但现在很多人宁愿把拉科布想象成枯坐在龙椅上衰败昏聩的老皇帝,一事无成或事事败笔,而且还觉得这种心证很有合理性,就很难言喻了。
借用SB Nation勇区运营者Brady Klopfer透露的话,迈尔斯在完成普尔续约后曾经吐露心声:“我非常非常想只用布伦森的合同就签下普尔(I too had hoped we could sign him for Brunson money)”,恐怕这个价格就是当时拉科布与迈尔斯决定的心理价位上限。鉴于没有从别处找到原出处的公开报道,这句话的来源可能只归为私下渠道或未经选用的谈话(迈尔斯与媒体打交道非常多,比如他还要定期与湾区的the 95.7电台连线,经常一聊就是半小时几十分钟,但转为新闻报道时一般只会选用主要内容凑成几句话而已)。至于为什么最后发展到现实里的情形,可能只有管理层、教练、普尔、格林们自己才知道了。
但从常强调的另一个角度去说,勇士夏天对于完成续约一直是态度谨慎甚至偏悲观的,以至于拉科布说出维金斯和普尔有可能只能续约一个时造成了舆论轩然大波。后来谈判、一拳出击、续约的具体过程不去赘述,但我希望很多人从一个管理层决策立场的角度去看待问题。
1、严格来说,管理层是为了21-22这个总冠军以及这个赛季中维金斯和普尔的表现在付钱,或者付大部分的钱。
2、勇士可能真考虑过只续约其中一个的打算,但除了舆论风险之外,也有决策风险,因为无法确定你留下的那个一定是正确的,一定是对未来有帮助。
3、两人都获得续约,在当时符合了所有人利益与期望,而负责损失的人只是真正需要掏钱的老板。
4、两人都获得续约,实际上是老板为其他人的利益和期望做了托底,毕竟普尔打坏了,你还有维金斯,维金斯打坏了,你还有普尔。管理层并没有逼迫球队和球迷接受只续约一个的结果和风险,风险转化成了管理层以更高合同支出、更高奢侈税为代价把两个人同时留下来。有人设想过如果当时是续约了普尔、却搁置了维金斯导致维金斯今年打完几乎确定走人的更坏结果吗?
在无法像5个月以后我们在这里开天眼而必须当时就做出决策,这样的决策在我这里已经够打50分。
从另一方面讲,拉科布续约的是两个在夺冠赛季发挥作用并且年轻的球员,续约后完完整整交到科尔手里。并不是普尔5个月后打成如今的样子,拉科布强行续约再强令科尔必须完成球场上的拯救大兵。这才是我如今觉得科尔不能从其中抽身洗白的原因,即使排除掉科尔本身在普尔续约谈判中站台表态有助力之外,拉科布这些年如此交给科尔的东西实在太多了,有毛坯的怀斯曼、库明加、穆迪、鲍德温,也有普尔这样打了三年并成为科尔主力爱将也算是部分经历了“检验”的,每一个从拉科布移交给科尔的时间点去看,都没有问题或者远不是后来所谓的问题,但每一个状况都不尽人意。即便是维金斯,即便他在一个夺冠的季后赛里发挥异常出色,但从维金斯加入的三年直到今天来看,科尔还是有很多没把维金斯摆明白角色位置、帮忙融入得更好的缺失之处。常规赛骂、季后赛指着救命,似乎要成为习惯了。
老板为续约普尔那个时间点他所能观察、采纳的一切负责,其实问题没那么大。而续约后造成现状的,我看不出来除了这个赛季球队竞技层面混乱的各种操作之外更大的原因。
至于普尔今后何去何从,或者勇士如何破解大合同薪资过高这个困局,借用Brady Klopfer在回答美国勇密提问时给出的观察心得:如果说这赛季勇士的最终结果可以归为失败或彻头彻尾的失败,那么拆解大合同是很可能的事情。但Brady Klopfer的观点是水花兄弟必然不会受影响,追梦则要看他是否执行最后一年合同,如果执行他将顺利留下,如果不执行那么追梦将会离开(勇士可能不会给跳出合同自由身的他,在一个失败赛季后提供长期大合同)。所以结果可能是追梦自动选择离开,或者夏天勇士将交易普尔或维金斯其中一人(我知道维金斯有点无辜,不过Brady Klopfer给出这个观察结果的立场可能是看谁更有交易价值和交易顺利程度)。
——————————————————————————
第三个问题是讨论一些长久以来困扰球迷的疑问。比如说为什么勇士就不能吸引有足够实力的老将来延续竞争力?
只是举历史、列人名的话,巴博萨、斯贝茨、帕楚利亚、麦基、大卫西等等很多人在回顾的角度,都是理想中的冠军拼图老将。谈论起来,可以动辄谁谁在当年如何如何、谁谁在某些能力方面又如何如何。但有一个问题可能是勇士球迷长期忽视的,那就是有人去观察过这些老将在勇士的数据以及其后的生涯没有?
如果从14年第一个冠军赛季开始列起,会是这样。
利文斯顿:加盟勇士前一个赛季数据——场均26分钟,8.3分+3.2篮板+3.2助攻。
加盟勇士后一个赛季数据——场均18分钟,5.9分+2.3篮板+3.2助攻。
巴博萨: 加盟勇士前一个赛季数据——场均18分钟,7.5分+1.9篮板+1.6助攻。
加盟勇士后一个赛季数据——场均14分钟,7.1分+1.4篮板+1.5助攻。
斯贝茨: 在科尔到来前已经加盟勇士一个赛季——场均12分钟,6.4分+3.7篮板+0.4助攻
科尔到来当赛季——场均15分钟,10.4分+4.3篮板+0.9助攻。
科尔第二个赛季——场均11分钟,7.1分+3.3篮板+0.8助攻。
瓦莱乔: 加盟勇士前一个赛季数据——场均24分钟,9.8分+6.5篮板+1.3助攻。
加盟勇士后一个赛季数据——场均8.4分钟,2.6分+2.3篮板+0.7助攻。
(瓦莱乔是骑士中期交易后被开拓者买断,然后勇士接手的,但在骑士当赛季最后期间的时间数据还是要比在勇士高一些)
韦斯特: 加盟勇士前一个赛季数据——场均18分钟,7.1分+4篮板+1.8助攻。
加盟勇士后一个赛季数据——场均12分钟,4.6分+3篮板+2.2助攻。
帕楚利亚:加盟勇士前一个赛季数据——场均26分钟,8.6分+9.4篮板+1.7助攻。
加盟勇士后一个赛季数据——场均18分钟,6.1分+5.9篮板+1.9助攻。
麦基: 加盟勇士前一个赛季数据——场均10分钟,5.1分+3.9篮板+0.1助攻。
加盟勇士后一个赛季数据——场均9分钟,6.1分+3.2篮板+0.2助攻。
尼克杨: 加盟勇士前一个赛季数据——场均25分钟,13.2分+2.3篮板+1助攻。
加盟勇士后一个赛季数据——场均17分钟,7.3分+1.6篮板+0.5助攻。
最后再加一个波特。
波特: 加盟勇士前一个赛季数据——场均21分钟,9.7分+5.4篮板+2助攻。
加盟勇士后一个赛季数据——场均22分钟,8.2分+5.7篮板+1.5助攻。
如果要进行归纳的话,那基本就是:
1、绝大多数人加盟勇士后要比在前东家那里所获得的时间更少。
2、大多数人在加盟勇士后的数据,都会降低(与出场时间相对应),尤其是日后作为谈判新合同的议价硬数据如得分、篮板等都会相对下降,而比较普遍会上涨的数据则是助攻(部分基础数据看不出区别的要看出场时间比例关系,比如利文斯顿的26分钟3.2助攻与加盟勇士后的18分钟3.2助攻)。
3、绝大多数人在勇士收获了夺冠与冠军拼图称号的无形价值,但从各人离开勇士后的生涯看并不起多大鸟用。巴博萨在离开勇士后混迹了太阳16-17一年而无声从NBA退役,而直到19年中国男篮世界杯我们都还能看到他依然具有相当的水平。斯贝茨在离开勇士后继续以底薪在快船魔术打了2年然后淡出。瓦莱乔在16勇士争冠失利后留队了一年,但第二年被勇士中期裁掉然后淡出。帕楚利亚离开勇士后一年底薪签约活塞,然后淡出。麦基离开勇士后为了湖人的首发承诺,一年底薪加盟,在湖人打完一年后才获得相对认可并签下了部分迷你中产的多年合同,脱离了底薪。尼克杨在离开勇士后并没有立刻获得合同,直到新赛季开始才被掘金以救火队员的方式无保障底薪签下,打了4场以后就被裁掉然后淡出。至于波特,这就都知道了,至少猛龙签下他的合同价格是低于当时外界预期的。而利文斯顿、大卫西这些在勇士直接退役的不多赘述。
4、个别得分数据略有上涨的球员,如斯贝茨、麦基,主要是因为个人本身偏终结类型难以改造,以及在冠军勇士的平台上相对提高了效率,但数据变化幅度依然不足以突破角色,而迎来生涯新的突破。我印象里杰雷布科应该也是在勇士数据相比前一年在爵士略有上涨的,不过此时懒得补述了。尤其是麦基在勇士的2年,其实只有第一年场均9.6分钟,第二年9.4分钟,角色和时间被压制得很小,严格来说与许多人印象里的重要轮换其实并不太相符。
这里之所以不提伊恩克拉克、贾斯丁霍勒迪、麦卡杜、库克以及后来的妹夫、娟儿、小佩顿这些人,是因为他们当时并不属于所谓实力老将来投的范畴,都是尚未完全立足NBA的边缘人,其中部分人还是在双向合同规则尚未出台的年代,否则这些人都可以归为边缘球员或双向球员出身的渠道。这些人的数据可比性也不大,因为前一年可能完全打不上球,或者前一年因为担任流浪救火的球员打了相对角色过长时间的球(比如奇奥萨就因为篮网缺人而打了很长一段主控,库克更是勇士自己的例子)。
总结来说,不能认为勇士的主力球星以及科尔的体系是建立在“吸血”上的,但也得相对承认勇士夺冠的成功要建立在相当部分的老将“用爱发电”上。只有一批成规模、有经验、同时不计较数据和场上角色的老将,来支持这个以“无私”为标签的体系当中相当一部分的重要作用,这个体系才能向着成功迈进。而时常所谓的“来这里吧,让你夺冠,让你突破新的角色地位,让你挣得大合同”,通常只有第1点能较好兑现,第2点和第3点其实就不是那么可靠了。
所以勇士现在人员结构的问题有很多是可以从这里去解释的。
1、适合来勇士的,要么33-34岁以上的老将,已经对剩余生涯与金钱回报无所期待,只希望获得冠军戒指完成自我的升华。或者联盟底层边缘人,当前目标仅仅是能立足于NBA,获得一份1年以上的低薪合同。这两种人才能相对不计较角色和数据,前者已经不在乎(比如大卫西这样的全明星,球员个人的数据和荣誉已经拿过),后者哪怕在NBA拿1分1板都是人生的成功,因为起点太低。从这里我不禁重新考虑伊戈达拉这件事,原本以为这只是科尔和球员们更多情感上的寄托之举,但现实来说,无论伊戈达拉现在还能不能打,他事实上确实已经是球队唯一还属于这种无欲无求且愿奉献的老将了,科尔和主力们也许真实地需要伊戈达拉还能打相当部分的比赛,毕竟他无论个人数据能力弱到何时,高低整几场好的正负值、维持某些阶段的场上体系顺利运行目前看来还有一点点油。他很多事情已经没法做到最好了,但不可否认他是球队唯一直到如何去做角色球员,才能配合老核心们成功的人。
2、33岁以下的正当年知名老将,要么可能因为勇士这里角色空间的观察结果而选择不来,要么来了以后除了获得戒指以外的回报,对于生涯并没有多大起色作用。久而久之,可能就真不来了。
3、造成以上因素的,是勇士多年来核心骨架的超强稳定性,尤其是在玄冥二老还当打的年代,一支球队的前6、前7球员以及场上角色、资源分配都是牢不可动的,就意味着这样的球队里角色和资源空间非常狭窄,不足以提供一个球员实现数据乃至合同大翻身的平台。即使是在去年夺冠以后,流失了小佩顿和波特两个主要轮换,但从两人的数据来说其实并没有腾出多少空白资源,而这部分资源一部分还被第四年继续强化了角色的普尔所消化(时间、占有率、触球权、进入收官阵容的一些机会、一些轮休比赛空出的机会,毕竟普尔依然作为年轻球员主打了所有老将轮休比赛,而并没有因为被视为主力球员而一起轮休给其他人腾出更大的空间)。
4、新秀能不能成为用爱发电的老将?库明加本赛季场均20分钟,9.2分+3.3篮板+1.8助攻,相对于去年场均16分钟是有部分提升,但去年场均9.3分+3.3篮板+0.9助攻的基础数据对比,却难言今年去年有多大区别(库明加今年去年的命中率相差不是很大,不是因为个人效率低下造成的数据与去年没有产生差异)。助攻翻倍倒是最明显的提高,看过前面老将的数据后应该不意外。从库明加的未来去看,什么样的数据才能让他在第三年打完或者第四年打完,以球队接班人的姿态与勇士签下大合同?10分+4板+2助攻够不够明年夏天勇士也奉上1.4亿提前续约合同的?普尔去年即使不跟勇士续约也不担心自由市场没追求者的最大根基,是因为他手握着赛季场均18.5分的数据以及能成为20+球员的预期,这增加了勇士的压力又倒逼了普尔在勇士面前的议价底气。换了如果是普尔去年10分+4篮板+6助攻,效率更好,组织能力更强,控制失误能力更优秀,而且球队角色作用显著,宛如年轻新生的利文斯顿,他还能不能指望自由市场也能拿顶薪或准顶薪?即使勇士认可普尔数据外的价值,市场能不能认,反过来也就变成一切只有在勇士这里,由勇士认了才算,勇士不认你出门去也没人认可你那点可怜的数据。千说万说,数据尤其是出手、得分才是硬通货。
勇士的问题渐渐显现为库汤追的老化以及所代表的核心竞争力下降,导致上年纪老将加盟的意愿越来越低(今年不说,去年其实买断市场勇士积极联系过德拉季奇,但迈尔斯苦笑解释德拉季奇说他不想来)。詹姆斯也许多次做到过,但他身边在热火有28岁的韦德和26岁的波什,在骑士有23岁的欧文和27岁的乐福,在湖人有27岁的浓眉,而且都已经在之前就是全明星,老将们不看僧面也至少有个佛面可看。或许勇士急于让普尔打出来也是试图制造类似的局面,但普尔的天赋与起点确实离这个目标低了。
科尔不得不从他善用的另一个渠道也就是边缘球员、双向球员伸手,也就形成了当前杰罗姆、兰姆要满额使用的状况。而勇士原本寄予期望的年轻选秀球员,因为无法真的去成熟、进化到那些14-19期间重要轮换老将的角色形成替代,就造成了困局。新秀不是没有天赋和能力去扮演一个35岁的老将,而是利益导向的不能,这就像你刚20岁青春年少而且身边女朋友都不止一个,却有70岁的老和尚来劝你跟他一起远避山林皈依我佛一样。用国产语言来说,这是一种不可调和的阶级矛盾,新秀要得分数据,要资源,要未来5-10年长远生涯的可靠保证,而不是放下一切、用爱发电两年,然后拿着一个冠军戒指看离开勇士后哪里能找一份比底薪更高的合同。
所以怀斯曼、鲍德温的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优先自己得分(鲍德温23.3%的占有率不光超过本赛季的怀斯曼,也超过了新秀第一年还能打首发的怀斯曼,他的自行出手倾向非常高,只不过在当下勇士体系里因为三分出手方式的缘故获得了部分观感合理性)。现在去看,很好理解。
库明加在获得一定角色和时间安抚之后,依然时不时想要打点自己的球,哪怕显得与球队脱节,效率也不高,但也不会停止。这也很好理解。
而穆迪的低调木讷不仅没有成为新秀们的正面榜样,反而成了反面教材,意味着即使你真的不争不抢、不吵不闹、老老实实用爱发电,只要对你的其他要求没有达到,你依然会被挂在交易榜单上。那些十年经验老将即使是为夺冠奉献的打法和球场理解,也不是新秀只要肯老实就一定能做到做好的。
勇士如果想依靠清理新秀腾出名额招募的方式来追求回归“巅峰”,其实已经不那么现实了。而将新秀搭配一定资源,以交易形式换取其他球队的球员,从而实现无视他们的自主意愿,但现实也不一定那么美好。比如说勇士能交易到国王的蒙克,那么来不来勇士确实不由他自主,但继不继续他占有率25%的打法却能自主,他113的防守效率要不要放弃更多出手、融入球队、改善防守、开始老老实实做个为夺冠奉献自己的“冠军老将”也能自主,毕竟他才25岁,他年薪才900万而且明年过了就到期,他还有8-10年生涯可考虑。勇士甚至不能让已经获得大合同4年保障的普尔改变自己,期望别人来到普尔身边就改变,有点太童话了,尤其是那些可能自认为并不弱于普尔的人。即使换成珀尔特尔这样的球员也一样,他到新秀第四年也不过是个5.6分+5.7篮板的小角色而已,到了他可以触摸到那个层级时,他也没有放弃自己的野心(珀尔特尔这一年多的外线防守做得很不好,很多时候不愿意扑出去,造成他防守的对手三分命中率比平时高出7个百分点,但代价可能是维持更好的内线护框和篮板数据),然后他也表示期望自己的未来年薪能达到2000万以上。
至于勇士使用首轮秀去交易那些34岁、35岁已经生涯末年的球员,以期他们成为勇士自14-16、17-19以后的三期生,仅仅这种交易逻辑和公评会带来的“勇管脑子里究竟有多大包”舆论,就足以吓退管理层,而且这样操作无论如何“我勇自有国情在此”,也没有一定夺冠的保证。
现在可能是勇士和科尔最挠头的一年,所谓的球员矛盾不一定如想象的那样狗血且流于肤浅,但内在的目标不统一、方向冲突却可能无声无息地更严重。拳击可以真的一笑泯恩仇,但同事挣的钱就是你亏的钱却可能永远无解。
如今各种各样诸如类似当初应该这样全力争冠,或者那样直接重建的说法其实意义都不大,NBA只给了一支球队三种选择:选秀、交易、自由签约,勇士的现状是必然的结果。去年其实已经近似这个体系和结构最后一次完美运行了,就如上年纪的老人一样,不检查健健康康,一检查就是大病难治而且难以回头。
——————————————————————————
最后说一下勇士未来可能的发展。
如果这赛季真的就寄了,倒在附加赛或季后赛首轮、次轮,老板进行球队的大变动也许是较大概率的事件。相对于球迷的各种畅想,从记者专家的只言片语观察总结而言,他们更多判断是去芜存菁的操作,无论怎么样,现有的几个主力都应该会保留2-3人的核心结构,至于具体会是谁离开,前面已经有部分转述,但个人意见其实所有可能性都存在,尤其是标准会涉及个人意愿、交易市场前景等非技战术因素,就更难以判断。这个就随便各人想了,谁也不能反驳谁的。
阿特金森会不会再度离开会是一个观察点,外网一个观点倒是提醒了我,从金特里到迈克布朗到阿特金森,科尔有些意外地被总结出来身边坐着哪位首席助教尤其是有NBA主教练资历的助教,该阶段的勇士体系和打法就会莫名地偏向于那位助教的风格或理念。有人提出了勇士的下一位首席助教也许会是刚刚从老鹰下课的麦克米兰,也有人提出了斯托茨和沃格尔。如果阿特金森会走,勇士聘用主教练级别的助教又成为传统,那么这依然是一件有相当概率的事件。夏窗联盟里能空出来的主教练交椅并不多,尤其是许多球队已经由新兴的年轻主教练上任,造成相当人数的前主教练在下赛季不得不委身于某支球队的助教岗位还是可见的结果。
下赛季新秀的发展依然不是一个很乐观的前景,尤其是以库明加而言,场均得分数据15+是我能想到他如果在第三年获得提前续约大合同的最低基础,参照尼克斯续约巴雷特的数据是场均20分。但库明加依然很年轻,技术也不够成熟全面,尤其是最能涨分的三分球还是他的相对短板(即使他能投得准了,也无法投得多),可能意味着库明加即使要达到15+也可能基于不算很高的效率以及必须足够的资源。在球队主力大合同没有明晰前,这部分上升空间和资源是不存在的。
而科尔对于鲍德温依然是相对提防的态度,但因为鲍德温的三分球部分契合体系打法也许没有提防怀斯曼那么严谨。有些人可能不明白我为什么提出科尔限制鲍德温的说法,姑且放一个回合作为示例。
这个进攻回合重点不在于过了半场以后,鲍德温给杰罗姆的挡拆外弹配合,然后自己投射三分。重点在于左侧底角普尔与追梦的掩护拉出配合,这才是科尔希望的战术重点。也许因为是普尔,很多人不会在意。但如果掩护拉出的是库里,是克莱呢?进攻回合只有1次配合,1次传球,然后出手,虽然进了,但从勇士内部机制的角度看,其实是鲍德温中断了战术的运行。这跟怀斯曼一过半场就卡住位伸手要球,拿到球转身就可以进球,却忽视了水花茶在其他位置与追梦鲁尼进行的掩护配合一样,没什么本质区别,进不进并不能抵消科尔的“怨念”,要知道即使是库里当年打那些神仙球科尔也怨念了很久,只是久了真实的怨念成了无奈的捧场而已。尤其是鲍德温最近几场三分没那么靠谱,而他的打法模式依然没改变,加上他的防守确实还很弱,恐怕科尔在未来一段时间还要继续且慢慢用且紧提防着他。这一段解读其实完全是站在科尔立场,我前面提出今天首发其实可以有鲍德温这个选择,其实今年对勇士体系用人的质疑已经有些越来越深了,有时候吧,尽管很多情况依然是教练角度的不合理,但依然盼着就是出现那么一些“破坏性”的因素,促成新的改变。对于勇士当下的情况而言,只要能进,不管合理不合理都可以接受,合理地单节被灌48分、合理地全场三分45投15中、合理地三连败,也没有真合理到哪儿去。勇士接下来只要再输一场,又要回到50%胜率的老路了,50%也意味着你做任何改变与不做改变的区别,都可能是一半一半。
至于穆迪交易离队是大概率事件,只是双方都应该很想要这个结果。但结果可能对于穆迪很有意义,也许他能像怀斯曼一样获得不同的环境和资源。但对于勇士则可能意义很小,毕竟穆迪现在几乎不占资源,腾出来也许只够科尔玩下一个双向球员的。
就说这么些,已经很长了。
司马春衫楼主
· 重庆其实勇士这个队从成功的第一天起,就是一群精明人+一群老实人的组合,各自发挥作用。现在也许就是精明人太多了,而老实人太少了,而一些被期望去当老实人的人,又不愿意老实,或者老实得不规范。
李义山
勇士的问题是结构性问题,分析某个人的锅已经没有意义了。这个系统到今天已经非常脆弱了,局部的微操已经起不了作用,休赛期拆队重组才是正道。这也符合客观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