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跟三国志的关系
老有一些人觉得,三国是借三国演义的光才影响力独具一格的,其实并不然。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哪怕不主动学习,被动的我们也会熟知一些历史人物跟事迹。
这些被动,你可能是从诗词里学到的,比如李杜,比如白居易等。也可能是从历史战役里学到的,比如长平之战。也可能是从成语,从典故里学到的。比如破釜沉舟,比如围魏救赵。
三国作为一段历史,也都带着这些属性。短歌行,龟虽寿,观沧海,洛神赋。不管是三曹还是是建安风骨还是竹林七贤。都在映射这段历史。
官渡,赤壁,夷陵,汉中等等历史经典战役,也在映射这段历史。
望梅止渴,士别三日,长驱直入,八百破十万,还是在映射这段历史。
甚至白狼山之战,收西域,破辽东,开发台湾等。等华夏民族史册上的彪炳战绩因为三国演义的原因被刻意单薄了。
所以,三国并不需要三国演义来捧场,这段历史本身就已经熠熠生辉了。
借三国演义的光,是刘关张,是诸葛亮,是赵云马超黄忠。
如果没有三国演义,张飞有任何事迹吗?如果没有三国演义,马超早被钉在历史耻辱柱上了?三国演义几乎颠倒了三国,捧红了蜀汉。
没有三国演义,我们了解的三国绝对是另一个形象,但并不是没有三国演义,三国就归于平淡,没有魅力。
洛城一铁匠
· 江苏就你上面举的例子,它们之所以耳熟能详就是靠的《三国演义》,抛去三国光环,它们和历史上其他时期的大事件并无出众之处
洛城一铁匠
· 江苏少了罗贯中三国史是消失不了,人刘关张该出名还是出名,但赵云马超五子良将及一群二流武将想超过秦琼尉迟恭的知名度还是往后稍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