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宰相综合能力PK大赛初选赛第29场(姚枢vs伍子胥,段韶vs脱脱)
姚枢(1203年-1280年), 字公茂, 号雪斋、敬斋。原籍营州柳城(今辽宁朝阳),后迁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 。 金末元初政治家、理学家。
姚枢少时学习勤奋。金朝末年,蒙古军破许州城,姚枢到燕京投靠杨惟中,被引荐北觐窝阔台汗。皇子阔出统兵攻南宋,姚枢随杨惟中访求儒、道、释、医、卜等类人才。蒙古军陷德安,他从俘虏中访得名儒赵复,力劝其北上讲学授徒,使理学在北方传布渐广。姚枢从赵复处尽得程朱传注诸书,始攻习理学。后出任燕京行台郎中,旋即弃官隐居于辉州苏门。海迷失后二年(1250年),宗王忽必烈召姚枢至漠北,询问治道,他陈述儒家传统的帝王之学、治国之道,深受器重。忽必烈受命总制漠南汉地军事,姚枢建议他在与南宋接壤地区屯兵,积谷守边,徐图灭宋,被采纳。后在跟随忽必烈攻大理及南宋的过程中,多次谏止滥施屠戮。忽必烈即位后,姚枢以藩府旧臣预议朝政,参定一代制度,官至中书左丞,因不满忽必烈任用的理财之臣,故而遭到外调,失去实权。
至元十七年(1280年),姚枢病逝,享年七十八岁。 累赠姚枢嘉猷程世旧学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追封鲁国公。谥号"文献"。
伍子胥(公元前559年-公元前484年),名员(一作芸,又有地方称作贠(yún) ),字子胥,楚国人,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军事家。以封于申,也称申胥。
伍子胥之父伍奢为楚平王子建太傅,因受费无极谗害,和其长子伍尚一同被楚平王杀害。伍子胥从楚国逃到吴国,成为吴王阖闾重臣,是姑苏城(今苏州)的营造者,至今苏州有胥门。公元前506年,伍子胥协同孙武带兵攻入楚都,伍子胥掘楚平王墓,鞭尸三百,以报父兄之仇。吴国倚重伍子胥等人之谋,西破强楚、北败徐、鲁、齐,成为诸侯一霸。
伍子胥曾多次劝谏吴王夫差杀勾践,夫差不听。夫差急于进图中原,率大军攻齐,伍子胥再度劝谏夫差暂不攻齐而先灭越,遭拒。夫差听信太宰伯話谗言,称伍子胥阴谋倚托齐国反吴,派人送一把宝剑给伍子胥,令其自杀。伍子胥自杀前对门客说:“请将我的眼睛挖出置于东门之上,我要看着吴国灭亡。”伍子胥死后九年,吴国为越国所灭。
段韶(?-571年10月18日 ),字孝先,小字铁伐。武威郡姑臧县(今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人。南北朝时期北齐重臣,姑臧侯段荣长子,武明皇后娄昭君的外甥。
段韶自少得姨夫高欢器重,授亲信都督,曾经随高欢参与广阿之战、邺城之战、韩陵之战,消灭尔朱兆,后在邙山之战、玉璧之战中亦发挥作用。高欢临终时,令段韶随次子高洋镇守邺城,并且嘱咐长子高澄加以重用。高澄掌权后,段韶奉命镇守晋阳,与诸将平定河南侯景、冀州高归彦叛乱,击破南梁军。河清二年(563年),北周联兵突厥入侵晋阳,段韶指挥士卒坚守,待周军疲敝时尽出锐卒,将其击溃。随后追击突厥,直至出塞而回。河清三年(564年),率军驰援洛阳,联合斛律光、高长恭击溃围城的周军。累拜左丞相,封平原郡王。武平二年(571年),领军接连攻克柏谷、服秦,夺取汾州。随后因病回到邺城,于同年病逝。北齐朝廷追赠其为假黄钺、大将军、相国、太尉公、录尚书事、朔州刺史、平原王,谥号"忠武"。
段韶外统军旅,内参朝政,功高位重,又有计谋,善于御众,因此深得将士爱戴。 他戎马一生,为北齐的建立与发展立下汗马功劳。
段韶(?-571年10月18日 ),字孝先,小字铁伐。武威郡姑臧县(今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人。南北朝时期北齐重臣,姑臧侯段荣长子,武明皇后娄昭君的外甥。
段韶自少得姨夫高欢器重,授亲信都督,曾经随高欢参与广阿之战、邺城之战、韩陵之战,消灭尔朱兆,后在邙山之战、玉璧之战中亦发挥作用。高欢临终时,令段韶随次子高洋镇守邺城,并且嘱咐长子高澄加以重用。高澄掌权后,段韶奉命镇守晋阳,与诸将平定河南侯景、冀州高归彦叛乱,击破南梁军。河清二年(563年),北周联兵突厥入侵晋阳,段韶指挥士卒坚守,待周军疲敝时尽出锐卒,将其击溃。随后追击突厥,直至出塞而回。河清三年(564年),率军驰援洛阳,联合斛律光、高长恭击溃围城的周军。累拜左丞相,封平原郡王。武平二年(571年),领军接连攻克柏谷、服秦,夺取汾州。随后因病回到邺城,于同年病逝。北齐朝廷追赠其为假黄钺、大将军、相国、太尉公、录尚书事、朔州刺史、平原王,谥号"忠武"。
段韶外统军旅,内参朝政,功高位重,又有计谋,善于御众,因此深得将士爱戴。 他戎马一生,为北齐的建立与发展立下汗马功劳。
脱脱(1314年-1356年1月10日),亦作托克托 、脱脱帖木儿,蔑里乞氏,字大用,蒙古蔑儿乞人,元朝末年政治家、军事家。
元统二年(1334年),脱脱任同知宣政院事,迁中政使、同知枢密院事、御史大夫、中书右丞相。至元六年(1340年),为中书右丞相,大改伯颜旧政,复科举取士。至正三年(1343年),主编《辽史》《宋史》《金史》,任都总裁官。至正四年(1344年)因病辞职。至正九年(1349年),复出为中书左丞相,次年改任中书右丞相。为应对危局,更改钞法,发行"至正交钞",并派贾鲁治理黄河,成绩斐然卓著,赢得民心,被赞誉为"贤相"。至正十一年(1351年),镇压抗元红巾军,暂时将其镇压。至正十四年(1354年),脱脱遭朝中政敌弹劾,被革职流放于亦集乃路、云南等地。至正十五年十二月(1356年1月)在中书平章政事哈麻矫诏下饮鸩自尽,终年四十二岁。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昭雪复官。
脱脱在四年多时间的改革中,使元朝末年的昏暗政治一度转为清明,取得了不少成绩。《元史》称其"功施社稷而不伐,位极人臣而不骄,轻货财,远声色,好贤礼士,皆出于天性。至于事君之际,始终不失臣节,虽古之有道大臣,何以过之" 。
罗春夏
· 浙江伍子胥脱脱
罗春夏
· 浙江好帖子,当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