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鞋日记】匹克 音爆2.0 实战测评——近半年来穿过最好穿的匹克鞋竟然是他?!
这次测评的实战鞋是匹克的音爆2.0
【外观部分】
我入手的这款“风暴雨”配色蛮符合即将到来的夏天
音爆2.0的外观长相我觉得要比去年的1.0更有质感,层次感更强,也更有速度感
鞋面的结构设计有那么点当年UA的SPAWN内味有没有?
不过整体鞋型还是有点…一眼匹克鞋 哈哈哈
两只鞋舌上分别是代表音爆的音波图案和INBAO字样
一双发售价仅仅5开的实战鞋,竟然有自己的专属鞋盒诶!
而且这个鞋盒还莫名的挺好看~
那么音爆2.0的整体外观颜值,各位能给到几分呢?
【实战表现】
目前实战了3次,都在小区室内不算粗糙的贴皮瓷砖地,外加室外塑胶场打了一局21分的3V3
【重量】
43码单只重量439克,比外观看上去的要稍微重一点,但上脚后的体感也还好,无功无过,和驭帅15低帮差不多(驭帅15低帮43.5码单只重量445克)
【外底表现】
音爆2.0的外底纹路中段由紧密排列的三角形组成,前后掌则由圆点阵覆盖
这个外底纹路设计在匹克其他鞋款上都是有迹可循的
前后段的圆点阵纹路我个人认为非常像匹克另一款名字叫“岚切”的基础款共底篮球鞋
而中段的排列三角形组合是从音爆1.0上继承下来的
抓地:
音爆2.0的外底橡胶材质摸上去有一丢丢的粘,有点像PUMA篮球鞋的粘性外底
在我小区的室内球场上能稳定提供一整晚的优良抓地,还蛮不错的!
在同一块场地上和大家比较熟知的以“抓地好”著称的大三角相比,音爆2更偏向于“舒适”型抓地,而大三角是“强劲刚猛,但偶尔会过头”型抓地
在室外塑胶地上
音爆2.0外底中段的三角形组合纹路由于排列比较紧密,会有一定的吸灰情况发生
前后掌的圆点阵纹路排列相对更稀疏,基本不咋吸灰
但由于在实战中圆点阵纹路覆盖的区域参与抓地的比重要远大于中段三角形组合覆盖的区域,因此音爆2.0在室外塑胶地上的抓地表现依旧可以用“稳定”“舒适型”来形容
耐磨:
音爆2.0外底橡胶纹路材质有点偏软,用指甲是能扣出形变的
上面是3次室内贴皮地实战之后的磨损情况,后掌外侧和前掌内侧圆点的边缘都有一定程度的磨损
耐磨性我没法给到任何的褒奖,只能用“一般般”来形容
【中底表现】
音爆2.0的中底配置为:
全掌SUPER P-MOTIVE超级魔弹中底
P-LAUNCH镂空立体支撑模块
后掌:
我近半年里穿过的匹克篮球鞋不多,就态极大三角、闪现3这两双,这两双鞋上虽然都有用到超级魔弹这个中底科技,但都是放置在前掌的
超级魔弹在球鞋后掌的表现我是在音爆2.0上第一次体验到的
有一说一,嘿,还真不赖!
音爆2.0后掌脚感依旧可以用“舒适”来形容
软度和弹度各占一半,都比较适中,踩下去很先是很“温润”的软,接着是带一点“活跃”但“点到即止”不如超临界发泡材料那般强劲的弹
这种脚感有点像狂潮3上的A-FLASHEDGE,又有点像毒牙PRO SE上的巭PRO,但细细体验品味之后,三者之间还是不尽相同
在家里对比试穿了许多实战鞋之后,我发现最最最接近的是米切尔3上的LIGHTSTRIKE后掌
当然啦,音爆2.0后掌超级魔弹的抗衰减能力必然是要比米3上的LIGHTSTRIKE更强的了,3场实战之后,音爆2.0的后掌出现了一条比较明显的褶皱,脚感相比较全新时是有一丢丢削减的,但完全在我的可接受范围之内
和匹克自家的鞋比一比,我个人觉得要比态极大三角、闪现3这俩的态极后掌要好穿!
更好穿的点在于音爆2.0后掌的缓震更具有“支撑性”
不知道穿过态极大三角和闪现3这俩鞋的兄弟有没有和我一样的体验,就是后掌态极脚感确实很好,但有时候一脚大力踩下去会感觉直接就踩到底了,脚后跟似乎直接触碰地面了
而在音爆2.0身上,可能是中后段这个支撑模块的原因,也可能是超级魔弹本身物料特点的原因,又或是两者结合导致,结果就是从始至终就没出现过上述“踩穿”的情况,即使用最大的力蹬下去,都能感觉到中底形变到一定程度后是有个东西在下面撑着的
要说有啥缺点的话,重心有点偏高,可以看得出来音爆2.0后掌主要追求的还是“脚感缓震”和“稳定性”的一个平衡,在“重心控制”这一点上并没有啥针对性设计
前掌:
音爆2.0的前掌在脚感层面上软度一般,有一定的弹性,配合着鞋垫能达到一个较为可观的舒适度
重心控制在正常偏低一点点,整体“前低后高”的重心落差是很明显的,有点偏后卫鞋
并且音爆2.0前后掌高低落差的那个量我觉得是三双鞋(音爆2.0、大三角、闪现3)里最自然的
前掌鞋头明显的弧度上翘,后跟屁股也带一点弧度,配合着很自然的“前低后高”重心落差
从后掌着地过渡到前掌最后蹬地的整个过程是很流畅舒适的
能做到“流畅舒适”的前后过渡,这块中足镂空TPU结构也有很大功劳
虽然已经是各大品牌都已经使用过了的老掉牙的设计,但不得不承认这个结构设计确确实实能起到很好的“前后力传导”的作用
就像你腿部力量强手臂力量强,但想要投篮发力流畅,还得靠中间稳定的核心嘛是吧
相较于全城9、AG2X上的镂空TPU结构,音爆2.0上的镂空TPU的硬度(或者说部分位置的厚度)是相对略低一点点的,全城9、AG2X上的结构强度非常“板正”,而音爆2.0上的结构相对更有弹性一点
结构强度不同带来的结果就是适用人群也会有轻微的偏差
像我这种腿部力量一般,爆发力很路人的身体素质,会觉得音爆2.0这种带一点弹性的结构更舒适,不用磨合(全城9的结构我是实战了十几场之后才感觉逐渐适合自己)
而全城9、AG2X那种非常“板正”的结构,腿部力量越强爆发力越炸的选手应该是更能体验到它们的美妙之处
足弓支撑及抗扭:
抗扭不必多说,音爆2.0的整体刚性虽不如全城9那般全力掰都纹丝不动,但在实战中的表现也实属上乘
足弓支撑我个人觉得是挺饱满的,有比较明显的承托感
关于中底部分的小总结:
一双可能并不被大家所看好的实战鞋(固有印象基本都来自于上一代),只说中底的话,明显缺点可能真就一个“后掌重心略高”了你敢信?
前后掌的脚感缓震,高低落差以及跑动时的过渡感都很棒,我觉得是大部分人上脚后都会觉得很自然很舒服的水平
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大众情人”的中底!
【鞋面部分】
先扯几个零零散散的点
我平时耐克44安踏44李宁43.5国乔43的脚,音爆2.0穿43比较合适
音爆2.0鞋面的透气性是真的真的很不错!
我骑着小电驴去球场的路上,会感觉凉风不断的从鞋舌以及鞋头在往里灌
包裹:
我是正常脚型,音爆2.0前掌两侧的宽度是刚好的,不紧也不松,在实战中左右方向是没有多余空间的
但脚趾部位的上下空间有一定余量,脚趾可以比较轻松的上下随意动,主要原因在于前掌鞋面的内衬给的太薄了,外面是一层绞综面料(其实就是比较常规的TPU混纱鞋面),底下只有一层和鞋舌同材质同厚度的薄薄的内衬,等于是为了追求“透气性”而放弃了很多“内衬舒适度”和“上下鞋面的贴合度”
前掌的包裹总体上可以比较官方的称之为“鞋面包容度较大”哈哈哈哈
当然了,如果你是宽脚高脚背的话,音爆2.0的前掌包裹也许刚好适合你
鞋后跟的锁定没有任何问题,后跟堪比闪击9的超大面积的猫舌布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支撑:
音爆2.0的鞋面支撑是一个值得细细说道说道的点
单论音爆2.0的TPU混纱鞋面的强度,是不高的,但整体鞋面在实战中的支撑表现可以说是完全合格甚至能给打个良好的分数
要说原因的话,就是在单薄的TPU混纱鞋面的周围做了非常有针对性的加固补强
首先是鞋头一圈的热熔加固,覆盖范围很大,硬度厚度也比较可观(不是那种软趴趴的样子货)
前掌外侧最需要侧向支撑强度的位置,做了进一步的材料加固(这一块的强度真的蛮高的,高到前期刚上脚发生弯折时甚至会有点卡脚)
其次就是中底材料的大面积的上包覆盖
无论是前掌外侧还是中段外侧,都有1cm上下的中底材料是包在鞋面上的,这个操作虽然很传统但也确实是非常有效的,我在实战中横向急停时基本上每一次都能清晰的感知到这个上包材料形成的侧墙带来的稳定支撑
看看这些比后掌还要密集的褶皱就能明白这个上包材料形成的侧墙在实战中发挥了多大的作用!
(随着后期实战次数的增多,中底材料的侧向支撑强度出现衰减是一件能预料到的事)
后跟鞋帮的支撑也没啥问题
鞋帮内外两侧那俩额外加固的片片在我完全拉紧鞋带之后是有明显往里收紧的感觉的,对于鞋帮处的锁定和支撑都有一定的加成
【总结】
音爆2.0由于自身定位和售价并不高的原因,自然是没法用上太多创新的设计
所有的设计和用料都和它的外观一样“看上去除了能穿去球场实战以外,其他也干不了啥了”,但几个传统的设计带来的却是还蛮不错的实战效果
优点
室内室外均有较为不错的抓地表现
中底表现优异,前后掌的脚感、高低落差、过渡都可以用“舒适 自然”来形容,是十个人里面九个人穿了都会给出好评的“大众情人”式的中底
鞋面透气性极佳
鞋面支撑强度由于做了有针对性的补强,因此从前到后(尤其是前掌外侧)都有良好的表现
缺点
外底耐磨一般
后掌重心略微偏高(但还算稳定的)
前掌内衬较薄,内衬舒适度比较一般
较薄的前掌内衬外加依然很具有匹克特色的鞋楦,导致前掌的包裹比较一般(不过良好的支撑强度能有效的降低包裹一般在实战中带来的负面影响),通过换更厚的鞋垫或者穿更厚的球袜也许能改善
总的来说,就我个人而言,音爆2.0是一双比态极大三角和闪现3更优秀更好穿的纯实战鞋
等后期价格降到2开了(也许最低时能1开?),我是建议各位入手一双试试的,确实是蛮好穿!
码字不易 各位兄弟麻烦点个推荐+关注再走啊~为你带来更多的精度实战测评报告以及各类球鞋开箱!
化骨龙1999
· 广东匹克真是掉大队了 为什么不管什么鞋都做的好廉价的样子
Hersrich楼主
· 浙江2.0的质感其实已经比1.0和1.5好很多了,但……还是很匹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