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宰相综合能力PK大赛初选赛第八十三场(范质VS杨溥)

avatar
关注

范质(911年~964年),字文素,大名宗城(今河北省邢台市威县)人。五代后周时期至北宋初年宰相。

范质自幼好学,博学多闻。后唐长兴四年(933年)登进士第,官至户部侍郎。后周建立后,历任兵部侍郎、枢密副使等职。显德六年(959年),周世宗病危,托孤于范质等人。获封萧国公。陈桥兵变后,范质与宰相王溥、魏仁浦被迫拥立赵匡胤为天子。曾举荐赵普、吕余庆、窦仪等人。乾德元年(963年),封鲁国公。次年罢相。同年九月去世,朝廷追赠中书令。

范质曾主持编定后周的《显德刑律统类》,宋代第一部法典《宋刑统》直接来源于此法典。著有《范鲁公集》、《五代通录》等。

杨溥(1372年-1446年8月6日(11),字弘济,号澹庵。湖广石首(今湖北石首)人)。明朝初年政治家、诗人,内阁首辅,与杨士奇、杨荣并称“三杨”,因居地所处,时人称为“南杨”。建文二年(1400年),杨溥登进士第,授翰林编修。永乐初年,任太子洗马,侍奉太子朱高炽(明仁宗)。后因汉王朱高煦诬陷,被关进诏狱,在狱中仍勤奋读书,从不间断。十年之间,将经书史籍通读数遍。仁宗即位,杨溥获释出狱,授官翰林学士。仁宗建弘文阁,命杨溥掌阁事,旋即升任太常寺卿。明宣宗即位后,入内阁,与杨士奇、杨荣等人共典机务。宣德九年(1434年),升礼部尚书。明英宗即位后,与杨士奇、杨荣等同心辅佐。正统三年(1438年),升太子少保、武英学士。杨溥在内阁供职十六年,于杨士奇去世后接任首辅(1444年-1446年),有“相度”,为人谨慎,有时就连上朝时也总是低头循墙而行。晚年时眼见宦官王振权势益振,却无能为力。

正统十一年(1446年),杨溥去世,年七十五。获赠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师,谥号“文定”。有《杨文定公诗集》、《杨文定公奏疏》等传世。

发布于浙江阅读 1149

全部回复

discusser-avatar

挚爱小姨妈楼主

· 浙江

亮了(0)
回复
discusser-avatar

罗春夏

· 浙江

范质很强,我选杨溥

亮了(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