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鞋日记】BYW SELECT实战测评——最近爱不释手的一双锋线实战好鞋!
这次测评的实战鞋是ADIDAS的BYW SELECT
【外观部分】
今年的BYW SELECT虽然名字稍微改了一下,但无论是哪个角度看,它其实就是BYW X2的继任者
依旧是鞋面经典的三条杠,中底夸张又吸眼球的狼牙状模块,这种现代与复古相结合的外观设计真的是我的心头好
非常具有两千年风格的外观似乎和复古滤镜更般配
算上原本就粘贴在鞋舌上的阿迪LOGO魔术贴,这次一共有3对魔术贴可供DIY
原本我粘的是这个纯红色的魔术贴,我妈看见了后说这像啥样啊?这不小日子过的不错霓虹国国旗吗?不许贴!我被她一说道,越看越像,于是愤然撕下
再粘上天足小人的魔术贴试试,挺好看,要不是占得面积太大了,鞋带都没处系了,我就选这个了
和鞋垫上的天足小人图案还是蛮般配的
最后还是老老实实的选了阿迪标的
当然了,你也可以像我一样,换着方向粘,阿迪王内味自然而然的就出来了哈哈哈
那么BYW SELECT的整体外观颜值,各位能给到几分呢?
【实战表现】
目前实战了4次,都是在小区不算粗糙的贴皮瓷砖地上,每次球局时间都在3小时左右
【重量】
44码单只475克,从测重数据来看是偏重的,和全城9比较接近(43.5码单只471克),但BYW SELECT得益于较为平均的重量分布和出色的鞋脚一体性,上脚实战中并没有出现类似全城9那样的鞋底带来的累赘感
【外底表现】
BYW SELECT外底前后掌半透明区域都是大面积的标准人字纹,中段黑色区域则是类似等高线的纹路
抓地:
大面积的人字纹就是抓地的最好保障!并且前掌是做了肉眼可见的加宽的,极大程度上增加了有效触地面积
BYW SELECT在实战中的抓地感受怎么形容呢?是那种没有一丁点多余制动距离的“舒适型”抓地,真的非常稳非常舒服自然!
耐磨:
穿过之前的BYW X 2的兄弟应该不在少数吧,那双鞋的最大缺点大家也是非常默契的达成了共识:不耐磨!
而它不耐磨的原因啊,我个人认为是在于外底橡胶材质过于纯粹了,感觉是里面没有添加任何杂质的纯天然橡胶诶
而到了今年的BYW SELECT身上,从触感上就能感受出用的是比较常规的普通橡胶了
材质偏软,带一点点粘性,用指甲能轻松扣动,纹路深度正常,从物料特点上来看是非常明显的“专供内场”外底
以上是打了4次内场之后的磨损情况
嘿,比我预想中的磨损要小很多诶!只是后掌外侧和鞋头处有一定程度的起毛罢了,并未出现明显的纹路磨损
比同期的BYW X 2要好上不少诶
由于近段时间我这边每天都在下雨(连续下了快半个月了,烦的很!),实在是没机会去室外塑胶地试试BYW SELECT的耐磨表现
不过按我个人经验来盲猜一波的话,BYW SELECT这种材质偏软的、纹路偏细的半透明橡胶估计是不太适合打室外场的
【中底表现】
BYW SELECT整个中底的设计思路和上一代基本没啥变化,都是从脚后跟武装到脚趾尖的真正意义上的“全掌”BOOST,内嵌一个近乎“全掌”的八字形塑料抗扭片
但一些细节上的改进,让它成为了一个比上一代更为出色的中底,而BYW SELECT出色的中底表现也让它成为我近段时间最最最爱穿的一双实战鞋
后掌:
后掌的重心控制在了一个比较适中的高度,和上一代区别不大(有X2的兄弟直接参考X2即可)
BYW SELECT后掌中底较之上一代最大的改进就是换了BOOST外边的包边材料!
之前X2的中底其实我个人是不太喜欢的,因为用来包边的EVA材料实在是太太太硬了…真的是比部分球鞋的外底橡胶还要硬…这就导致了X2的后掌内外侧脚感有着非常明显的割裂感,内侧BOOST软弹,外侧EVA梆硬,非常精分的脚感分布
而BYW SELECT则把上一代梆硬的EVA材料换成了LIGHTSTRIKE材料,LIGHTSTRIKE这玩意单独拿出来做缓震材料的话效果一般般(抗衰减性太差),但拿来做辅助填充材料简直绝绝子!
放置在后掌外部而非正中间的核心受力区域,能有效减少受大力挤压的次数,延长使用寿命
并且外包LIGHTSTRIKE材料真的能给内核BOOST材料那种软韧弹脚感做到无缝衔接般的延伸扩张,脚感层面上两者是非常兼容的
同时也能一定程度上限制一下BOOST材料的过度形变,其他常规辅助填充材料的保持缓震材料稳定的任务,外包LIGHTSTRIKE也能较好的完成
最终BYW SELECT后掌呈现的效果就是:
脚感很统一,不再像上一代那样内外侧有明显精分割裂感
(真要细究的话,BYW SELECT的后掌脚感还是有一点外侧比内侧硬,毕竟内侧BOOST是全裸的而外侧被包住,而且外侧还有硬质TPU模块镶嵌在LIGHTSTRIKE材料里,不过BYW SELECT后掌这种外硬内软是比较轻微的,轻微到恰好适合我个人的运动模式)
具体脚感感受如何,各位可以脑补一下,相当于BOOST那种万年不变的大家都很熟悉的“弹大于软,还带点韧劲”的脚感上再加薄薄一层有一定软度的缓震胶
并且在做到软韧弹脚感的同时,延伸到整个后掌一圈的内嵌塑料TPU让稳定性也能得以保证,基本上每一脚踩下去都是在这个圈的正中间
前掌:
前掌重心依旧是控制在一个比较适中的高度
前后掌落差比较自然,更偏向“锋线鞋”而非“后卫鞋”
前掌的BOOST材料由于内外侧都被严严实实的给包住了,因此脚感并不算爆炸,刻意去踩的话,正中间也确实是能感受到一点软弹的,但这股软弹有点“隐忍”有点“压抑”
最终实战中呈现出来的效果就是:着地时很踏实,力回馈很到位,突破时完全不泄力,是一个我穿着就想往前冲的前掌
加宽的外底在前掌内侧做了较大幅度的轮廓勾勒,并且内侧上包的外底材料上是布满人字纹的,在做一些外侧脚蹬地向内切入的动作时,这一块是大致能感受出来一点天足分区的味道的
当然了,明显加宽的外底对于那些变向党来说可能就会有点不那么得心应手了,而对于打法接近代言人华子 偏“锋卫摇摆人”的兄弟来说,这个前掌外底设计真的是再合适不过了
前掌外侧大幅度上翻的外底,和X2同款的狼牙状的又粗又厚的支撑模块,中底延伸到前掌的硬度较高的塑料TPU,三者结合起来导致BYW SELECT的前掌在初上脚时存在一定的刚性(没到板脚的程度),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自然弯折点
这个弯折点是需要磨合个一两场让材料刚性下降一点之后才会逐步清晰起来的
其他:
抗扭不必多说,强的一批!
足弓支撑方面,无论是上一代的BYW X2还是现在的BYW SELECT,我都特别喜欢他俩这个简单又粗暴的足弓支撑设计
咱不搞虚的花里胡哨的,就是像支撑跑鞋一样直接给你把大面积塑料片给整上
实际效果也确实是牛!我的右脚是有点足底筋膜炎的,但穿着BYW SELECT连续干三天球都没有出现任何的不适
这一点也是我近期超爱穿BYW SELECT的主要原因之一
【鞋面部分】
先扯几个零零散散的点
我平时耐克44安踏44李宁43.5国乔43
这双BYW SELECT我选择的是44码,相较于上述几个品牌我的惯用码数来说,内长稍微偏长了一丢丢
但得益于后面会提到的优秀的前掌包裹锁定,我反而觉得44码是最合适的尺码
BYW SELECT的内里内衬给的是真滴良心,非常厚实!脚在鞋内的贴合舒适度巨高!堪比小时候奶奶冬天手工制作的大棉鞋!
相对的,透气性就没那么乐观了…每次打完球回家脱下鞋子的瞬间,都会感觉有一股热气在里面憋了很久终于给释放出来了
包裹:
虽然前后方向的内长偏长,脚趾前留出来的空隙要比其他品牌的鞋款要多,但我的脚掌在前掌是纹丝不动的
因为上下和左右两个方向上的包裹真的做的非常棒!
先说上下方向,单从外观上看,BYW SELECT的鞋头似乎也没压的特别扁,就是个正常高度嘛是吧,但实际上内里内衬是蛮厚的,并且都是带有一点蓬松感的织物内衬
我的脚趾不做任何动作 就自然状态下平直摆放,都能清晰的感觉到上方鞋面很温柔的又略带点紧致的贴在我的脚背上
再说左右方向,图中圈出来的这一块,相对于中段鞋面来说,是有一个明显往里收紧的趋势的
就它这个收紧的趋势啊,但凡换成其他任何一种鞋面材料,必卡脚!
然而BYW SELECT的柔软织物鞋面让这个隐患荡然无存,最终造就的依旧是一个和上下方向类似的“紧致贴合又温柔舒适”的体感
由于织物鞋面存在略微的延展性,外加内衬都有一定的蓬松感,所以我个人认为轻微偏宽脚其实也完全可以驾驭BYW SELECT的前掌包裹
最最最惊讶的一点,这锁定牢固 完全没有掉跟情况出现的后跟 真的是阿迪做的嘛?我的天哪!
支撑:
BYW SELECT整个前掌的鞋面虽然用的都是弹性织物材料,但实际体感无论是贴合度还是舒适度都胜似编织鞋面
整体的强度都有点像加强加厚版的编织鞋面,带一点弹性,又不会过分的延展,基础的支撑只靠鞋面材料就能得以保证
并且下边还有大幅度的外底上翻和狼牙状的支撑模块做保障,前段和中段的侧向支撑没有任何的问题
不过有一点得注意,BYW SELECT用的这种弹性织物鞋面它毕竟不是啥硬质塑料材质,随着实战次数的增多,支撑强度的下降是一件必然会发生的事(当然了,有中底外侧那几个模块在,整体强度的下限还是比较高的)
接着说说鞋帮处的支撑
和上一代X2比起来,鞋帮处的变化还是蛮明显的
鞋帮前端的高度明显上升,并且在那里多安排了一组鞋带
这个改动对于鞋帮支撑的提升是非常大的,因为前端多出来的那块区域刚好在踝骨边上,完全拉紧鞋带后(尤其是新增加的这组鞋带),踝骨两侧有极强烈的和护踝差不多的锁定支撑感
强劲的鞋帮支撑也会带来一定的副作用,那就是磨脚踝
第一场打完之后,我的内侧踝骨处直接被磨掉了一块皮…
【总结】
非常优秀的一双锋线鞋款,较之前作X2在不少细节处有明显改进和提升
我最近真的超爱超爱这双鞋!好穿!真的好穿!
优点
抓地极其优秀
原本的硬质EVA换成了LIGHTSTRIKE材料之后,将BOOST的缓震优势释放的淋漓尽致,是一套在做到优秀缓震的同时还能兼顾稳定、支撑、抗扭的强劲中底
鞋面舒适度和贴合度不输编织鞋面,强度甚至更高
后跟竟然TM完全不掉跟!不敢相信
缺点
外底在室内场的磨损较小,但大概率是不太适合室外场地
前掌具有一定的刚性,无明显自然弯折点,需要1-2场的磨合时间
鞋面的支撑强度随着实战次数的增多有下降的可能性(但下限较高 问题不算大)
鞋帮大概率会磨脚踝
如果你的打法是灵动型小后卫风格,可以试试这双鞋,但不一定合适
如果你的风格是上限爱德华兹下限翟小川,都是突投结合的锋线打法,这鞋我打保票,百分之一万适合你!!
码字不易 走过路过的兄弟麻烦点个推荐+关注再走啊~为你带来更多的精度实战测评报告以及各位球鞋开箱!
Despreado
· 四川有一种狂潮3的美
Hersrich楼主
· 浙江对,都是比较狂放的风格,BYW较之狂潮3还多了一层复古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