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里的小混混“川哥”突然火了!打群架去网吧,咋成了年轻人偶像?

avatar
关注

“小川那是你叫的❓那是我川哥 💪 ”


“川哥所指方向,那就是我征战的沙场 🥷 ”


“川哥就剩咱俩了,我怀疑我自个儿是卧底  

大家好,俺是中考文综 💯 的鸭鸭~



眼瞅着课本校霸“班级极个别同学”、吃喝嫖赌好苗子小川,在一夜之间被解构成了人中赤兔、马中吕布的“川哥”。


鸭鸭彻底坐不住了❗️



“小川”其实是课本《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47页““深深浅浅话友谊”插画里的反面人物。(甭问鸭为啥记这么清楚,咱高低是文综 💯 选手)


这一节,讲的是如何在友谊关系中进行言行选择,作为主角“我”的朋友,身穿黄色衣服的小川,便成了被审视的对象。


在原画里,一共出现了四组场景,分别对应:


  • 上课找我侃大山

  • 下课阻挠我社交

  • 放学喊我奔网吧

  • 课外找我去干架



这要放在学生时代,“小川”作为在校初中生,那是妥妥的倒行逆施、无恶不作、十恶不赦、五毒俱全……


总之一句话,小川就是课本里树的典型,是板上钉钉的“坏孩子”。


但是,鸭鸭要说但是了。


倘若一旦代入成年人的思维, 小川 川哥的身形一下子就伟岸了起来……


上课找我说话,那是川哥怕我无聊、陪我逗闷子,搁这儿真心换真心 💓 。


学生“二创作品”


所以,川哥是不是好人,咱心里能不清楚嘛❓



川哥认为我是“他”的好朋友,不允许我与其他人交往。



那是川哥慧眼识珠:

——你瞅瞅他大男生一个,穿个粉色T抱着 🏀 ,还时刻注重 中分 发型,能是啥好人❓


所以,川哥把我揣兜里,我怎么能把川哥踹沟里 


再说了,人川哥拿我当朋友,和他一起玩就是咱独享的moment~


害,这友情催发出的该死的占有欲……



放学后川哥去网吧打游戏,邀请我一起去,还说我的费用他包了。



好家伙,川哥还专门挑了放学时间带我卸去一天学习的疲惫,甚至都担心翘课影响学业~


这是川哥拿我当真朋友,还舍得给我花钱,这哪里是哥们❓


——咱高低得认个义父!



川哥和别人闹矛盾,约我一起去教训那人。


川哥要收拾他?


川哥这么仗义的都忍不了要动手,这能是啥好人?妥妥一大坏批:



当然了,大伙也别误会哈,咱摆手不是拒绝,而是无需多言


这事儿,咱两横一竖就是干,两撇一力就是办,你就看弟弟给你办的明白不明白就完了 💪


要知道,川哥为了我:

考试考砸了,亲情疏远了,还散尽家财请我去网吧。


好不容易碰到个真心哥们,你却告诉我,小川是坏孩子,他坏不坏我能不知道吗?


所以,要鸭说:


你们这么干,道德在哪里❓底线在哪里❓川哥的联系方式又在哪里❓



但是,鸭鸭要说但是了。

眼瞅着“川哥文学”火了,网友们开足脑洞、整起了活:


  • 白月光版川哥只是基本操作


图源:抖音@该说什么呢


  • 川普版川哥,才算得上“实至名归”


图源:抖音@26309862370

  • 为非作歹版川哥,鸭鸭看着就挺“刑”

咳咳,言归正传~


或许,这股子“川哥文学”打一开始就不是想要离经叛道、对着教科书输出一身反骨。

恰恰相反,如今在川哥文学里徜徉的网友们,或许正是曾经那些摁着头义正严辞写下“拒绝小川”的那帮人。



所以,鸭鸭眼里的“川哥文学”是用时空错位的姿态,让一代人意会了遗憾。


就像网友一语道破天机:


——“我只想交真心朋友而已,不是道德模范”


因此,与其把川哥文学看做是互联网对集体记忆的结构,不妨直说是社会评价的多元化颠覆了看似“刻板”的教科书中,对友谊关系的评价。

但是,鸭鸭又要说但是了。

既是“教科书”,鸭鸭自然相信它是经得起推敲和论证的。

首先,“川哥文学”的大前提,一如鸭鸭开头写的“用成年人的视角 👀 ”



在学生时代的我们眼中,小川属实是为非作歹的典型……视角不同、观点迥异,这也没有错。


毕竟,所谓“教科书”,当然是眼里容不得一粒沙子,因为:

——它要肩负的,是培养一代人丰腴的价值观啊~

也正因此,我们也应当警醒:这些个披着教科书插画外皮、过了火的二创亟待处理。



总之,大伙玩梗要适度,可千万别误导了青少年~

发布于安徽阅读 2456

全部回复

no-replies

评论区开荒,我辈义不容辞

来抢第一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