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罗门之狼
· 上海日本战略目的是以战促谈,那就意味着必须打疼对手,但保留双方在核心利益上达成共识的可能性。美国人的爱国主义也就那样,按照战前日本海军的作战计划,先进攻菲律宾,等待美国海军主力来袭,采用九段渐减作战击退太平洋舰队。如果以这种美军主动进攻,日军被动防守的方式作战,一旦打出对马海战程度的大胜,日本就有了迫使美国坐到谈判桌上的基础。但奇袭珍珠港不宣而战,这是直接掀桌子,美国老百姓都觉得脸丢尽了,必须打回来,那日本就是自寻死路了。所以油库和航母都是细枝末节的问题。不过虽然是细枝末节,因为网络流行版本太离谱,还是说道几句。所谓炸掉油库完全是都市传说。首先日军第一轮攻击后飞行员体力大减,不少飞机也带伤,再打第二轮非常吃力。而且美军的值班战斗机和高射炮都有所准备,很难取得大的战果。比如加贺的俯冲轰炸机队,连同队长牧野在内损失过半,这个拳头握不紧了。其次单引擎舰载机携弹量有限,六艘舰队航母合计18个中队,6个战斗机中队,6个俯冲轰炸机中队,6个攻击机中队,哪怕不考虑之前的损失可以全部出动,投弹量大约是120吨到140吨左右(看具体携带的弹种),想去把全部油库和珍珠港船厂这样的目标重度摧毁不说全无可能,也是异常困难。最后美国人有得是油船,本土的燃油储备更是无穷无尽,觉得珍珠港那点存货烧完了太平洋舰队就趴窝的,对得起小学体育老师么?至于航母。当时美国有六艘主力舰队航母,列克星敦级的列克星敦、萨拉托加,约克城级的约克城、企业、大黄蜂,另有一艘黄蜂。日军奇袭珍珠湾时,三艘部署在大西洋,萨拉托加在西海岸,企业和约克城驻扎在珍珠港但正好出去执行飞机输送任务。日军运气逆天,撑死也就抓住两艘,但美国人还有四艘。太平洋战争前一年到一年半,美军这几艘航母对日军威胁不是那么大。到1944年美军埃塞克斯级逐步入役,日军的劣势也不差三艘或者六艘。无论如何,因为重创了美军战列舰主力,一直到瓜岛日本海军大体上掌握战略主动,南洋攻略的目标也达成了。所以奇袭珍珠港该有的作用都达到了。根本问题还是在于一开始说的,这种打法不给美国人面子,注定是自找死路。
冠军王侯
· 北京成功达到了作死的战略目的。日本史就是一部花式作死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