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皇族的Y染色体
贾湖遗址(公元前9000―公元前7500年):Y染色体-O2a;位于河南省,现代汉人以O2a为最高比例。
大汶口文化(公元前4200年~公元前2600年):Y染色体-未知,推测为O2a;以龙山文化逆推而成,因为龙山文化源自大汶口,位于山东省,古东夷人,束发文化的发源地。
良渚文化(公元前3300年~公元前2300年):Y染色体-O1a,位于浙江省,典型的南方百越血统,在东南亚占比很高,属于被华夏集团南下同化征服的群体,现代南方汉人以及少民中有一部分存在。
龙山文化(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2000年):Y染色体-O2a;位于山东省,古东夷人,疑似商族的主要构成。
夏(公元前2070年-约公元前1600年):Y染色体-未知,西戎出身,若以匈奴同源为标准,推测为O2a、R、Q、N,四选一。
商(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Y染色体-未知,东夷出身,C2南支(C-F10036),以孔子家族逆推,可能性十之有七。早期活动在山东、河北、河南、山西地区,流离不定,商史学一般称之为前八后五,指契~汤迁移八次,汤~纣王迁移五次。南支与北支同源,近四万年前分裂,C北后来发展成游牧渔猎为主体的东胡肃慎人,C南成为汉人一部分。
目前中日韩三国中,韩国的C南占比最高。韩国主体Y染色体是O1b2。原因是箕子朝鲜(辽东地区),高句丽的朱蒙神话中,出现了典型的商秦东夷的卵生元素,以及最关键的证据,河伯。河伯是商族崛起的关键,商族曾被有易氏侵害,是河伯帮忙灭掉有易氏,河伯与商族疑似有着联姻关系,甲骨文中也有高祖河。而高句丽神话中的河伯是朱蒙的外祖父。可以推断出高句丽、濊貊人、扶余人的主体Y染色体是C南支,因为高句丽被唐朝所灭,所以南迁治朝鲜半岛,与O1b2的三韩人合流。
周(公元前1046年—前256年):Y染色体-N1a(N-F1998),北狄出身,华夏秩序与礼法的构建者,史记记载周族窜于戎狄之间,白狄姬姓,现代基因检测已证明无误。N与O同源,一般称之为NO,三万多年前分裂,N是北方发展,O是南方发展,根据考古,两汉的汉人士兵中N系的占比仍然可观。N系如今主要在芬兰等东北欧国家,属于后来西迁的结果。
陈国 O2a(O-F4249)
秦(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07年):Y染色体-未知,推测为O2a(O-F3256),与赵国同源,可能性十之有七。东夷人,赢族本是奄国王族(位于山东曲阜地区),是商朝的贵族,因为三监之乱被西周灭国,一部分迁移至西方抵御西戎,吞并犬戎一步步崛起,最后统一华夏,南下征服百越,将其纳入版图,一部分迁移至朝鲜半岛,汉代所言,【“辰韩者,古之辰国也,辰韩耆老自言秦之亡人,避苦役,适韩国,马韩割东界地与之,其名国为郡,弓为弧、贼为寇,有似秦语,故或名之秦韩”】,秦韩乃新罗之前身,此秦人可能并非秦代所迁移,而是商周时期,因为韩国史书新罗王族自称为少昊之后,而东夷少昊在汉代纬书中为赢姓。且韩国檀君神话中,熊变女人的故事疑似源自赢族,因为赢在西周金文里,是一个熊+一个女人。
韩国人非常喜欢说自己是东夷人,确实是有一定证据的。
汉(公元前202年-220年):Y染色体-O2a(O-F254)。汉武帝建立千古功勋,北击匈奴,南并百越,西通西域,东吞朝鲜,将其朝代的名字成为一个符号。汉族也由此诞生,算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一个朝代。比较离奇的是,成吉思汗铁木真后代的合赞汗即此下游。
以下年代略
新(略、未知)
魏:Y染色体-未知。推测为N1a(N-MF37505)后代逆推,可信度十之有五。
蜀:Y染色体-未知。推测为O2a(O-MF6722)后代逆推。可信度十之有九。
吴:Y染色体-未知。推测为O2a(O-MF85664),后代逆推。可信度十之有七。
晋:Y染色体-未知。推测有两种,1.C南支(C-F1319)、2.O2a(O-MF58874)。如果说是前者,那么司马氏是孔父嘉的后代,而不是他自己说的重黎之后。
北魏:Y染色体-未知。推测为C北支(C-F3850)。可能性十之五。鲜卑人,自称轩辕黄帝之子昌意的儿子始均的后代,北魏时期有大量昌意寺。中期开始高度汉化,贵族南迁,南方鲜卑贵族改为汉姓。
北周:Y染色体-未知。传言为C北支(C-F1756)。可能性十之有二。鲜卑人,虽然宇文这个姓是匈奴人的,但是宇文氏本来是姓跋跋的,所以确实是东胡特有的C北。自称烈山炎帝之后,在唐代开始改称轩辕黄帝之后。宇文鲜卑本身非常矛盾,以周为国名,学习周制,但本身却又鲜卑化,因为六镇之乱的不满就是源自对北方的抛弃,对鲜卑文化的废除,宇文泰靠此发家,所以保留了鲜卑文化,对汉人军事贵族进行赐姓等举动。
北齐:Y染色体-未知。高欢本人以鲜卑人自居,优待鲜卑人,贬低汉人,但是却又承认自己祖出汉人,也是个非常矛盾的存在,与宇文泰的矛盾一样,都是因六镇之乱上位留下的果。
南朝宋:Y染色体-未知。疑似与刘邦同源。宋,源自彭城。彭城古属宋国,而刘裕乃彭城刘氏,与刘邦同源,因此有此猜测。
南朝齐:Y染色体-未知
南朝梁:Y染色体-未知
南朝陈:Y染色体-未知
隋:Y染色体-未知。弘农杨氏出身,宇文泰所赐鲜卑姓-普六茹。但是杨忠的族谱没有啥公信力可言,可追溯的也很短,完全没有头绪。
唐:Y染色体-未知。自称陇西李氏出身,疑似赵郡李氏。宇文泰所赐鲜卑姓-大野。自称老子之后,推崇道教为三教之首。遭到法林和尚反对,法林称老子野合无耳独目,称李氏出自拓跋氏,李世民震怒将其流放致死。后世所留法琳和尚的作品中有一段《老子想尔注》的辑文,现代考证为伪作,改变自其他道经,证明了法琳此人对道教有极大偏见。李氏出自拓跋,源自北魏时期,拓跋源自李氏-李陵后人之说的反转逆推。史书记载,李氏最可信的祖宗记录为,北魏初年的李初古拔,即李重耳。可见,李氏,确实为李氏,法琳和尚的说法不攻自破。初古拔一名为鲜卑名,通过唐书记载,李虎的兄弟就是鲜卑名,可见李氏祖先未发迹前,普遍是汉姓鲜卑名的组合,且也有汉名,是高度鲜卑化的群体,并且对老子的攀附一直都有,李虎之虎,东汉《风俗通》:“呼虎为李耳。”初古拔一名,同见于薛洪祚,此人为北魏汉将,太武帝因其有功,而赐名初古拔,故而薛洪祚又名薛初古拔,李氏此名恐与其同源,且有李初古拔,叛宋降魏之传闻(唐书写得很明白,李重耳,宋汝南太守,献城投魏,但是与宋书中的汝南太守不符,故而难以明确。),但是很明显,李重耳作了叛宋的举动,因唐书距离事发已有五百多年,故而有疏漏很正常,我们可以推测,李氏叛宋入魏,因功得初古拔一名。有人推测李唐的Y染色体为O2a(O-MF12803)可信度十之有一,可能性不能说完全没有,但是李唐后代北屠杀得太多了,咱也没法确定,只能确定李氏确实是汉姓出身,因功或得了汉人特有的鲜卑名。通过对唐僖宗尸骨的研究,可能几年后会出结果。
宋:Y染色体-Q(Q-MF10602):虽然很多人喜欢讽刺宋朝是突厥人,但事实上人家确实是汉人,属于西周时期的鬼方。Q系Y染色体主要是美洲印第安人,赵宋家族属于没有去白令海峡的群体,被华夏所同化。
辽:Y染色体-N1a(N-M128):和姬周一样从西伯利亚南下,谁敢说我大辽不是华夏正统?
金:Y染色体-未知。疑似O1b2。后代逆推。可信度十之有八,确实是朝鲜半岛的基因,符合历史记载的朝鲜人入赘。
元:Y染色体-未知。蒙古的Y染太乱了,绿帽太多,这里就不说了。
明:Y染色体-O2a(O-MF12415),大臣们建议朱元璋认祖朱熹,朱元璋拒绝了,后来认了个黑帝颛顼这种神话人物为祖,事实谱系树证明,确实和朱熹不是同宗的。
清:Y染色体-C2北支(C-F14749)。
最后简单说下其他国家吧,日本原住民和西藏一样是YD系下的D系矮黑人,大陆和半岛民迁移日本,才出现了NO。现在D系仍是最大群体,当然如果把大陆O2a和半岛O1b2加在一起那就比D多了。韩国,O1b2最高,o2a第二。东南亚都是O1占大头的。外蒙古哈萨克C北。
巴德施图伯
· 湖北你真牛逼,殷墟一堆谜团,官方都不敢公布Y染,你就在那推测C,你的意思是夏商都是西来的吧
苏米欧楼主
· 辽宁有些匪夷所思,我觉得我已经非常严谨了,但凡有一点不确定,我都会标注未知,只有百分之百确定的我才会标注Y染是什么,不知道你有啥可吐槽的,跟我念一遍【商(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Y染色体-未知,东夷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