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让纳格尔斯曼下课?原因简单,也许又不简单。
被球迷呐嗨呐嗨的叫了大半年的纳格尔斯曼终于下课了,球迷们也是喜大普奔、奔走相告,俨然天亮了的感觉。对于纳格尔斯曼是否应该下课这个问题,笔者的答案是肯定的。不论从战绩,还是场面呈现出的内容,纳帅给出的成绩单都很难满足拜仁球迷的胃口。不过,更令人好奇的是纳帅下课的时间点,和他下课的真正原因。纳格尔斯曼之下课原因,表面上看很简单,就是因为成绩不佳、对球员进步的帮助有限。可是,真的这么简单么?
(1)为什么是三月底下课?什么时候开始接触的图赫尔?
图赫尔是一个水平很高的教练,这毋庸置疑。但图赫尔也是一个要求很高的教练,不是随随便便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救火队员。在他年富力强的年纪,他当然希望自己可以在拜仁长久的建立一番功绩,那么,他和拜仁之间的谈判绝不是短短几天就能一拍即合的。从图赫尔的过往经历来看,他不仅仅要求很高,而且“很难搞”。他在多特蒙德、巴黎、切尔西离任的原因,都不完全是成绩因素。要图赫尔和高层之间建立互信,达成合作共识,肯定是需要时间的,几周,甚至一个月以上的时间都有可能。那么,我们可以大概的从纳格尔斯曼下课的时间点倒推来估测拜仁高层对他“动杀心”的时间。如果倒推一两周,那这个时间估计很难搞定图赫尔;倒推一个月,恰值拜仁和巴黎大战两回合的时间,而这两场拜仁踢的着实不错,因为对巴黎的表现解雇纳帅,这个因果关系过于匪夷所思了,而唯一的一场失利输给门兴,也是开场红牌,很难把锅全给纳帅;那继续倒推,就是冬歇期回来之后的时间了,回来后联赛就是三连平,而且场面乏善可陈。所以,大概可以推断,冬歇期回来后的糟糕表现,让高层开始接触了图赫尔。战绩对上了,与图赫尔的接触时间也足够了。那会不会更早呢?比如上半赛季就开始接触图赫尔了?我觉得不会,因为上半赛季球队联赛战绩一度更糟(七轮后排第五),若是那时就开始接触图赫尔,世界杯前也差不多就谈好了。图赫尔的性格不可能当备胎坐等整个冬窗结束再接手。毕竟冬窗是调整球队的一大好时机。所以,高层开始审视纳帅的帅位,接触图赫尔的时间点,基本可以锁定在冬窗之后了。
在冬窗归来三连平之后,纳格尔斯曼的球队开始“触底反弹”。我们必须实事求是的说,有那么一段时间球队的表现还是可以的。尤其是与巴黎的两回合,纳格尔斯曼摒弃了以往疯狂的压迫作风,踢出了很沉稳的足球,让巴黎有劲使不出来。次回合勇敢的派上小将斯坦尼奇也是亮点之一。再就是在联赛里把格纳布里放上替补席,弱化萨内进攻核心的角色,甚至后来也让萨内替补之后,球队的进攻变得顺畅了很多。但是与药厂之战莫名其妙的“整活”让球队交出了榜首位置,这一场球本身没有什么轮换的压力——球队周中没有比赛,之后又是国家队比赛日,药厂也不是弱队,不是做战术试验的好对象,可纳帅偏偏放弃了之前表现良好的穆勒+穆谢拉+科曼的组合,结果攻守两端都非常难堪。而此时此刻,高层也和图赫尔秘密接触的差不多了,纳帅又亲自给递了刀子,此时不下课,更待何时呢?
(2)为什么上半赛季纳格尔斯曼没有下课?为什么拿下大巴黎后反而会下课?
如果我们遍历纳格尔斯曼在拜仁的表现,会发现他下课的时间点远远不是他成绩最差的时候。上赛季客场惨负波鸿、欧冠第二回合整活被黄潜淘汰,这两场比赛远比客场因为两个点球输给药厂更令人难堪和窝火;本赛季德甲开局一塌糊涂,场面乱糟糟,战绩也惨淡。如果积分被多特蒙德反超就要下课,那上半赛季一度连前三都进不去,那岂不是早该问斩了?而且上半赛季炒教练的先例在拜仁可并不少见。安切洛蒂就是在上半赛季被解除的兵印;科瓦奇虽然面子上是自己辞职,但也是在被拜仁高层激烈批评之后做出的决定。而上半赛季我们甚至听不到什么高层对纳格尔斯曼的批评。上半赛季下课,给继任者的调整时间更长,还有一个关键的冬窗可以引援纠错,为什么在上半赛季纳格尔斯曼战术安排最混乱的时候,他的帅位反而不动如山呢?为什么在七轮排第五的时候,高层还是支持纳格尔斯曼的呢?
如果把拜仁主帅看做高级打工人,拜仁高层看做领导的话。最近几任的拜仁教练,他们的共同特点是都有德甲冠军保底。可以这么说,德甲冠军可保教练一时平安,而欧冠只要战绩不太离谱球队也不至于因为欧冠表现炒教练。他们的下课缘由各不相同,其经历可以这么描述:如果你完全遵从领导制定的方针路线,即使成绩马马虎虎,只要不是特别难看还过得去,那领导顶多是敲打敲打你,不至于直接踢你出局(参考科瓦奇);如果你按照自己的方式行事,背离领导的路线,而成绩又糟糕,你的手下也怨声载道,那你就该出局了(参考安切洛蒂);如果你按自己的方式行事,而战绩斐然,同行都说好,手下员工也称赞,那领导要么重新审视自己的方针路线,可能会妥协配合你的改革(参考瓜迪奥拉),可也能给你的眼里上眼药逼你回到领导的路线上来,或者自己走人(参考弗里克)。纳格尔斯曼属于哪种呢?
上半赛季纳帅的状态,类似科瓦奇的状态。虽然场面不好看,但是高层买来的人,或者视为长期计划的人,他大部分还是积极使用了。只有格拉文贝赫境遇不佳,但他的咖位还不至于动摇一个主帅的帅位。毕竟纳格尔斯曼的合同摆在那里,签约他本身也是视他为长期计划的。从高层的引援和续约来看,萨内和格纳布里无疑是作为长期计划存在的,给他俩的薪资显然是把他们看做后穆勒时代的重要球员的。卢卡斯、乌帕和德里赫特当然是球队后防的基石。马内虽然不能看做长期基石,但投资也不算小,显然是希望抓住其巅峰的尾巴,让他发光发热个两三年的。而萨比策这种引援更像是个补丁,投入不大,增加球队厚度。格拉文贝赫和特尔则是未来人员储备,属于彩票。那上半赛季纳格尔斯曼给这些人的定位,基本是符合高层意愿的:萨内直接被作为进攻核心;格纳布里尝试了多个新角色其中就包括了穆勒的角色,也尝试了类似翼位的角色,显然是把格纳布里向前场多面手培养;马内虽然踢中锋不理想,踢边锋也不理想,但纳格尔斯曼为了他也是不断试错,挖空心思给他找位置。虽然最后成绩一般,但是高层希望他做的工作,他也都做了,那只要成绩不太糟糕,他的帅位就还安全。
但下半赛季,纳格尔斯曼的用人开始逐渐背离了“领导”的路线。经过了半个赛季的试错,纳帅基本上树立了舒波莫廷的主力位置,再加上穆勒和穆谢拉状态稳定,那留给萨内、马内和格纳布里争夺的只剩一个位置了。从下半赛季三连平之后的用人来看,马内和格纳布里基本告别主力阵容;萨内首发的场次不少,但他首发的场次比赛场面不如他替补的时候。舒波莫廷、穆勒、穆谢拉和科曼的四人组是表现最稳定,进攻也更流畅的组合。再加上纳帅使用的三四后卫轮转的阵型,只有科曼能胜任右边锋右翼位轮转的角色。这也意味着萨内的处境也不再乐观,他只能作为穆谢拉和穆勒的轮换者,或者在球队偶尔重回4231时踢个科曼的轮换,那意味着给他的战术倾斜也没有上半赛季那么大了。
综合以上论述,我们可以大致勾勒出纳格尔斯曼下课的原因。当下半赛季开局三连平的时候,因球队战绩、打法迟迟不能令人满意,虽然纳格尔斯曼还是遵循了球队高层的建队用人思路,但高层开始不耐烦,接触代替者;而当纳帅背离了高层的路线,从大胜联合柏林开始完全践行另一套东西后,效果居然还不错,而这个“还不错”的效果反而可能加速其下课,这也是纳帅下课和其他前任的不同之处:你践行领导的路线,成绩马马虎虎,那权且还算安全;但你若是随后背离该路线,却又做出了成绩,那反而更危险,因为那很可能是在打高层的脸(冬歇期租来的坎塞洛,被纳帅验货后也成了替补)。踢完巴黎后与奥格斯堡一战,纳格尔斯曼重新派上马内,坎塞洛,又重新赋予了萨内极大的战术自由,场面成为互捅,防守端漏洞摆出,但至少赢了;但随后一场踢勒沃库森,结果场面一团糟,这无疑是给自己的下课来了临门一脚。这两场球给人的感觉就是踢完巴黎后纳格尔斯曼好像觉得自己获得了免死金牌,此时来一场“控制变量”,仿佛是在无声的给高层抗议:你看,同样的战术,你们给的人不好用啊!这种任性的人员调度,除非你成绩够硬,否则就是在自掘坟墓。
(3)简单回顾几个前任,他们做的怎么样。
安切洛蒂:高层期待的是球队完成罗贝里时代的“软着陆”,毕竟瓜迪奥拉的任下证明了无罗贝里也可赢球。但安胖不仅让球队重新依赖罗贝里,阿隆索都几乎场场首发。第一个赛季联赛场面难看,但毕竟硬实力在这里,保住了。欧冠出局两场球踢的不错,证明了安胖确实在杯赛有水平。所以第一个赛季后他没有下课。但是新赛季高层还是看不到球队新人上位的积极气象,再加上训练方式和德国人理念不合,更让人很难相信他能帮球队软着陆。于是各种不和谐声音之下“插兜”执教的安胖开始了摆烂,并为之下课。
科瓦奇:及其听话的教练,高层给啥我用啥,完全按照高层给的球员定位来安排自己的打法。也正因为如此,他是和高层关系最融洽的一任。而因为球员在他任下也基本上能够实现自己的预期定位,更衣室对他也不错。但科瓦奇的执教证明了其确实难以提高球队的上限,而联赛表现也磕磕绊绊,时间久了高层开始有点微词。而科瓦奇又是个脸皮薄的人,主动下课。其实如果他不主动辞职,很可能还能多抗一段时间。
弗里克:不仅对球队的打法进行了变化,他更是对建队有自己的想法。也正是因为如此他后来会因为引援和续约与高层不断的摩擦。本来高层可能只打算用他来救火,没想到第一个赛季作为救火队员交出了120分的答卷,虽然他的用人不完全与高层预期相符,但疫情之后球队也不可能再折腾了,弗里克获得了很大的自由,也为球队带来了欧冠。但是,他对于博阿滕的喜爱,将阿拉巴顺位放在卢卡斯之前等操作,显然不是高层喜欢的。一个夏窗一下子失去博阿滕、阿拉巴和蒂亚戈(当然这些离队不全是高层的原因,但多少也有没有努力挽留的因素),让弗里克和高层的互信出现问题,之后经过一个赛季的小吵小闹后双方都累觉不爱,选择分手。
综上所述,拜仁球队的运转,舵手从来不是教练,而是高层。高层的引援,其实就是在给教练传递信号:我希望球队的未来由哪些球员撑起来,球队未来大概执行什么打法。拜仁高层引援之后,也绝不仅仅当个甩手掌柜,对教练的评估也不会简简单单的只看成绩。在拜仁当教练,联赛冠军这个基本盘只要不丢,那你就有留任的理由。但即便有了联赛冠军,并不意味你的帅位稳固。能否在拜仁长期留任,还要看你能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带队用人是不是和高层的建队理念一致。否则,你无法解释为什么有的教练成绩不怎么行,却待得挺长;有的成绩其实很好,却黯然离队。能够让拜仁高层折服,基本顺从教练的心意建队的,近十年可能只有瓜迪奥拉。而瓜迪奥拉一方面是因为当时在业界的口碑极高,否定瓜迪奥拉很可能会显得自己“不懂球”;另一方面是瓜迪奥拉在联赛里确实交出了超出高层预期的“统治力”。我们不能只看数据,那时瓜迪奥拉在联赛的比赛压制力是之前之后的教练都比不了的。虽然很多国内球迷对于联赛的统治力不屑一顾——有没有统治力横竖都有德甲那一冠,没什么了不起的。但是从“懂球”的拜仁高层对瓜迪奥拉的态度来看,这种统治力是对他们很珍贵和稀有的,也是很看重的。虽然在瓜的早期,拜仁高层也有放走克罗斯这种和瓜迪奥拉理念不匹配的操作,但瓜二年之后基本就是顺着瓜的意思来建队了。那么,新任的曾被成为小瓜迪奥拉的图赫尔,是复制瓜迪奥拉打工皇帝的待遇,还是像他几个前任一样最后和高层不欢而散呢?我们只能拭目以待。
(补充后述:很多教练的下课是因为更衣室问题,但从此事发生后球员的表现看,拜仁的更衣室是没有大问题的。也许只有马内和诺伊尔对纳格尔斯曼有一些不满,格拉文贝赫有些不高兴。诺伊尔虽然地位颇高,但滑雪事件后不可能在养伤期间闹太大波澜;格拉文贝赫人微言轻;而马内在场上的表现“有目共睹”,他的情绪不至于直接带崩纳格尔斯曼的帅位。而其他重要的球员基本都表达了惊讶。综合来看纳格尔斯曼没有失去更衣室,也确实不存在有人在场上摆烂的情况。)
pacerlx 楼主
· 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不能说管太多,这就是拜仁高层的职责所在。
flyinnet
所以厂长说提前放弃海公公是他做的最后悔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