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来的才更好—超轻V2全面实战测评!对比高帮!
省流:初次不如高帮,磨合后比高帮更适合我。
这是一篇迟来的测评,收到这双鞋的当天,刚好遭遇甲流,我呢,又是易感染难恢复体质,这几天赶着一天两练,穿了也有二十多个小时了,总算能有相对全面的体验了。
俗话说,好饭不怕晚,测评是这样,这双超轻V2亦是如此,我很庆幸没有着急发出来,如果不是磨合了出来,它会有很致命的问题,而现在,它比去年的超轻高帮,更让我喜爱。
体型:一米七,六十公斤。
打法:基本功扎实,喜欢控运,右手受伤之后,左右手均衡,突投都有。
球鞋经历:市面上流行的大部分后卫鞋款。
先来看看我对其各项评价:
【外观】(9.8)
之前高帮我给了9.5分,给低帮留了一定的余地,V2照片刚出的时候,我觉得相比高帮变化不少,但整体颜值差距不大,等实物到手感觉更好看了一些,经典白红配色,让我一下子想到了元年的超轻,第一次穿去打球的时候,几个球友都说这鞋好看,之前我穿其他鞋都没人夸奖,也侧面说明了它颜值确实突出,没有满分是给后续配色留了些期待。
【包裹锁定】(9.5-10)
如果仅对我自己来说,我会给它满分,鞋带调节空间很大,穿脱十分便捷,进入它时能感到被夹着,又不会有丝毫疼痛的感觉,进去之后,系紧鞋带,能感觉到全方位紧致贴合,鞋舌不厚却很舒适,包裹感受丝毫不会生硬,后跟的锁定感做的太好了,不需要勒很紧,也完全不会有一丝掉跟的预感,完全满足了我对包裹的所有要求。硬要扣点分的话,就是对注重足弓和脚踝处包裹的球友来说,可能会觉得有一点点空,但无伤大雅。
【脚感 缓震】(7-9)
这双鞋的脚感和缓震需要分开来看,脚感只能说聊胜于无,没有韧弹的感受,缓震方面做的不错,每次起跳落地,都没有震脚的情况发生。当然,这一项是基于120斤的我为受众来说的,大重量参考价值不大。
【抓地 支撑 安全性】(5.5-8)
万万没想到,橡胶底竟然在抓地这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前几次穿着时,在比较滑的木地板,经常出现明显的打滑,不敢做动作。对比来看,同样的场地,只有驭帅14䨻的水晶底的抓地表现比它更差,我一度对它失去了信心,坚持着多穿了几次,待鞋底最外一层膜磨开之后,终于可以随心所欲的跑动变向,虽然不是极致的急停急起,但就算是对喜欢疯狂晃动的我来说,也完全够用了,不会有拖沓的感觉。
这双鞋的支撑强度并不像看起来那样孱弱,轻薄的䨻丝鞋面强度令人惊喜,变向脚不会滑动,侧向支撑也完全足够。安全性上硬要挑毛病的话,就是鞋底有一定的厚度和形变空间,初上脚会略微没那么稳定,鞋垫踩平,磨合完之后稳定性可以做到优秀。
【灵活性 触地表现 鞋脚一体】(9-9.5)
作为一双轻质低帮鞋,我十分期待它在这个方面表现如何,或许是抱有满分的期望,又或许是鞋帮高度太低,第一次穿着打球时,感觉鞋底有不小的厚度,也没有韧的感觉,有种踩塑料的感觉,没有助推感,等鞋垫踩实之后,鞋底厚度降低,足够贴地,鞋脚一体性符合我的期待,属于最出色的几双鞋之一,低帮释放了脚踝,而且算是属于超低帮,又得益于后跟完美的锁定感,磨合后的灵活性甚至超出了我的预期。除了触地推动不够强力,其他方面做的可以说完美。属于可以发挥出自身100%的实力,但加成不大的类型。
问题来了,它为什么叫超轻V2而不叫做超轻低帮呢?
起初我没怎么在意这种问题,觉得就是把鞋帮高度去了一点而已。到手试穿和实战之后,我认为V2,夸张点说是重新设计了一双鞋,与此同时,保留了一部分高帮的优点。保守点是保留高帮优点的同时,做了一部分升级。
来看看它与高帮的对比:
【相同】:
(1)重量。听它们的名字,超轻,高帮42码单只重量350g,V2没来得及称,手测和体感都至少和高帮一个级别甚至更轻。
(2)中底。
V2可以说是完全保留了高帮的中底,前掌䨻+后掌lf,脚感方面基本如出一辙。上脚感受到有细微差别,最大的原因是新鞋厚度会偏高一点,踩平之后的感受应该是一致的。
(3)支撑,强度。无论是侧向的支撑,还是鞋面的强度,它们都做到了优秀的水平,对我这种体重也可以说做的很完美。
【不同|升级】:
(1)鞋面贴合舒适度。
V2的噱头之一就是䨻丝鞋面,体验下来确实惊喜,还记得高帮第一次穿着时,脚面脚背处压的很勒很紧。而V2在这一方面做了很大的升级,䨻丝真的既有强度又能产生一定形变范围,第一次上脚就感受不到夹脚,有一个小细节,V2并没有像高帮一样,把鞋带穿过外侧的碳纤维,内侧也取消了碳纤维,这样做可能略微提升了脚型适配范围,强度也没有感受到差别。当然,我还是更喜欢高帮这种连接的设计,更好看一点。
(2)鞋帮后跟设计。
不同于肉眼可见的鞋帮高度降低,V2虽然是低帮,但它的后跟是比高帮更高的,也更加硬挺。高帮通过鞋帮高度,以及多出的鞋带孔,使得脚踝处锁定感十足,所以后跟不需要再加过强的锁定设计;V2由于降低了鞋帮高度,必须在后跟处做文章才能不掉跟。这里思路不同,但也都得到了很好的锁定感,高帮牺牲了一点脚踝灵活性,减少了后跟压力,增强了脚踝安全性;V2则完全释放了脚踝,做到了极致灵活。
(3)磨合期。不知道是个例还是都是如此,我个人感觉V2的磨合期要比高帮更长一些,高帮第一次穿抓地就很出色,而V2则在四五场后才改善,鞋底高度也感觉比高帮略微高了一点(真的只是略微),需要更长的磨合期。
总结:无论高帮还是V2,都是很出色的后卫鞋,轻质,鞋脚一体,灵活,虽并未过多增强运动表现,但能完全发挥自身水平,如果你想要更安全一点,就选高帮,如果想要更极致的灵活,也可以接受可能需要磨合的抓地表现,就选低帮。更直接一点,喜欢哪双的外观,先哪双。
迟来的V2,迟来的抓地,迟来的测评,就到这里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参考,欢迎交流!
DW晃过上帝3楼主
· 河北浮力!
虎扑JR0062790446
啥时候3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