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篷车·复盘】克拉克斯顿的攻,篮网的防,76人的必修功课

avatar
关注

本来不想再写 G3,预想里回到巴克莱中心,剧情也不过是 G1 或者 G2 选一场的复演,在五外和夏普/克拉克斯顿的轮换都已经被击穿的情况下,理论上G3 可能的变化真的不多;

但篮网还是展现出了非常丰富的比赛内容,沃恩手握这种牌型的调整是极其展现水准的;


克拉克斯顿攻的透气

前两场结束后,篮网最头疼的问题应该是如何处理克拉克斯顿;

有一个认知的误区是,克拉克斯顿是因为持球手做饼能力不够,才回到他去年拖空间的尴尬处境,事实上,这赛季篮网队内给他传球频率最高的三个人,欧文,小奥和丁威迪,加起来只能给他创造 2 个进球,克拉克斯顿在禁区内 70% 命中率的完成,明显是他自身进攻开发的提高;

(--这里没算杜兰特主要是传球频率的问题)

所以尽管有恩比德,G1 和 G2 进攻上克拉克斯顿的如此凝滞还是有点出乎人意料;

但G3 沃恩给了克拉克斯顿一条锦囊---完成速度和布里奇斯

比如开场那次充满火药的打三分;

布里奇斯作为持球人的威胁级别,在费城那里显然比丁威迪要高很多,所以当他与克拉克斯顿发生挡拆时,恩比德下沉的速度犹豫了;

显然,他的判断里,是他需要等哈里斯绕过掩护,重新在布里奇斯面前建立防守,然而变化就在这一瞬间,克拉克斯顿机敏地打了个假挡拆,跟随着迅速地顺下,换防练出来的敏捷和速度,是他相比于恩比德为数不多的优势,而由于恩比德的犹豫,在费城的禁区里出现了一条下顺的加速通道;

作为对比,看下丁威迪持球挡拆时,恩比德的选位,这种情况下不仅丁威迪的球难传,克拉克斯顿的终结也很难做;

再比如,首节费城守人盯人时的一个回合,哈登被迫跟着布里奇斯拼脚力,由于横移的劣势,哈登只能在左侧底角让开底线一侧,把人往恩比德处赶;策略上是没有问题,但又是布里奇斯的影响力,创造了克拉克斯顿的终结机会;

还有下半场布里奇斯一线持球,从他领先哈里斯的半个身位,转化成恩比德的协防,再最终转化成克拉克斯顿的禁区完成;

这一系列的推导说明了,布里奇斯的威胁加克拉克斯顿的速度,这才是激活克拉克斯顿的两个关键,有时候他缺的不一定是个好的传球手,而是一个进攻威胁更显著的持球点;

这也是为什么杜欧没走前,与克拉克斯顿的直接联系并不多,而他却打出了生涯最佳的半个赛季;


篮网防的细致

从克拉克斯顿也能看出来篮网今天的防守调整---克制而有目的的夹击;

我之前 G1 就讲过,在恩比德高位持球面对夹击时,费城还可以做的更好;不仅仅是利用底角的三分机会,还需要重视篮网身后的幽灵区,这场就体现出来了问题;

当篮网在高位只用双人夹击的时候,费城的底角就没有那么大的空间支撑恩比德分球,而塔克如果能利用好在幽灵区的身位,能够更好缓解恩比德的出球压力;

更克制地夹击,这是篮网的第一个改变;

而更有目的地夹击,这是篮网的第二个改变;

篮网 G1 开场给人的感觉就是,他们计划夹击,所以他们夹击,夹击为了什么?为了夹击......(或者从 G3 看,就是单纯为了恶心恩比德,也不是不可能)

但篮网的夹击宗旨应该是:第一,把球从恩比德身边剥离,但这只是第一步,因为恩比德身边还有哈登和马克西,这个目的最终可能只是逼迫费城换个人击败你;

第二,让费城的发起困难;

这件事情让我想到了西区那边的小萨博尼斯,G1 和 G2 合起来,替补中锋莱恩的正负值是+17,而小萨的正负值只有-8,就是勇士看准了开场国王不可能就把小萨抛开在战术体系外,球必须要过他这点跑手递手;

同样,对费城来说,恩比德也不可能真的用成卡佩拉,变成一个掩护墙和纯粹的终结点,然不管是哈登还是马克西(尤其是哈登),他们和恩比德的各种起手式,是需要时间酝酿的;

所以 G3篮网对恩比德的夹击,实际上的另一个效果就是极大地拉慢了费城的回合处理速度;

虽然很多人认为费城有大中锋就应该拉慢节奏,拼回合成功率,避免防反的漏洞,但是我得说一个数据,恩比德赛季的 shoot tracking 里,42% 的出手都集中在 7-15 秒,也就是 24 秒的第二个 8 秒;

节奏慢和回合数少,并不意味着出手分布多压在回合的后期,仔细看费城在 60 分之后,进攻最滞涩的一段时间,就出现了被夹击破坏回合,拖到剩不到10秒时才启动进攻的困境;

所以得说,从克拉克斯顿这一点扩大来,看到的是篮网系列赛里最好的调整;


76人尝试的破局调整

连续两个回合陷入夹击麻烦之后,马克西率先叫了个战术;

不过我不能理解的是,这个指挥塔克溜底的手指比 1 型的战术,我印象里很多时候是哈里斯做接应点跑这个战术;

因为塔克过来挡拆前,马克西的手势很明显是让他去弧顶,打下一步弱侧的配合,如果是哈里斯的话,费城确实有套哈里斯持球和恩比德的弧顶挡拆发起;

但是换做塔克这战术就很没有道理,因为芬尼史密斯大可以完全地沉退,这样这回合,最终变成了哈登哈里斯和布里奇斯约翰逊,在弱侧的二打二,篮网乐见其成啊;

---所以76人的第一次尝试失败了;

然后就又是我不能理解的一个ATO和一个暂停后的第二回合;

第一个 ATO,马克西兜出来接球,他和恩比德哈里斯三个人的站位,一度让我以为 76 人也要打自己的西班牙挡拆了,

但实际上,第二下恩比德的是个假挡拆,我觉得里弗斯这个战术的本意,是利用马克西的速度在挡拆里冲击篮网的锋线,最后造成收缩,在外线寻找机会,但说白了,就是个稍微复杂点的突分;

第二个回合里,马克西找塔克挡拆点到芬尼史密斯之后,看塔克的跑位和指挥,很明显是要马克西借恩比德的掩护,向里压一步,再去找弱侧的哈登,然后他给哈里斯做掩护墙,出底角的空位机会,可惜马克西自己拔了;

但我并不是来批判马克西的,失误人之常情,而球员有自己的判断也很正常,我的意思是,虽然两个回合的执行都出了些问题,但总体上,这两个战术和恩比德关系好像都不大啊,说句实话,这活儿,他戴德蒙也不是不能干;

所以我比较惊讶的是,在篮网今天聪明且变化多端的夹击里,里弗斯并没有想着为恩比德破局,他的想法就好比两个人掐架,我最厉害的是右手,然后呢我一用右手,对面就不管不顾朝我的右手吐口水,而我没想着怎么堵他的嘴,我光想着把右手藏起来,用左手去了;

当然还得亏这场"费城左手"马克西在第四节完全撑住了场子;


76 人的必修课题---最大化利用恩有引力

我认为 G1G2 的成功经验已经不再具备很强的参考价值了,因为绿军可不会傻乎乎地用两场才明白不能在高位用三个人夹击,所以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方向;

第一,让恩比德的接球位置下沉,去低位面框;

在G1那种夹击的赛后,这可能是一句违反常理的屁话,不过按现在的夹击分析,对大帝来说,两人的防守压力使得在低位的观察范围,要比弧顶背身大的多;

但这个手法的问题在于要位,大帝很可能遇到和浓眉一样的绕前后再夹击,准备后手在这时就显得很重要,哈里斯作为第二高度,他在油漆区附近的选位,会极大关系到恩比德的出球压力;

第二,让恩比德跑起来接球;

参考掘金常给约老师打的小个子给长人掩护的战术,

费城大可以让马克西去低位配合恩比德跑这个卷切,这样恩比德能够在油漆区的甜点位接球处理;

说白了,就是让恩比德从无球里做到有球,虽然我印象里里弗斯是从来没跑过这个战术,但我相信一个 nba 教练的创造能力和理解能力(总不至于比我个业余的差吧。。。)


总结

虽然系列赛近乎尘埃落定,但 76 人依然在很多方面表现出了不适应,比如恩比德的被夹击,再比如面对五外的联防,而这些又恰好是绿军作为篮网 ultra 所擅长的,希望首轮结束后,制服组能从布鲁克林那里,看到北岸花园更远的未来。

复盘:SomnusM13

76人专区NBA战术讨论小篷车
发布于山东阅读 189873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Mr张同学吖

· 陕西

没抢到沙发!先赞后看!🤪

亮了(124)
查看回复(2)
回复
discusser-avatar

SomnusM13楼主

· 山东
我的单放机唉,还是需要更好的教练收起

这话我没好意思直接说哈哈

亮了(97)
查看回复(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