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勒是一个非典型的攻击型中场,如何看待穆勒的角色以及如何应对穆勒的老化呢?

avatar
关注

写这篇文章,基于两个原因。一是与曼城的两回合,穆勒都在比赛的大部分时间作壁上观,无力回天,不禁感到穆勒作为拜仁旗帜的日子越来越少了;二是关于现在穆勒的竞技状态,以及他对于球队还有多大作用,区里有了越来越多的争论。不禁想整理一下自己关于穆勒的足球的理解,以及讨论下拜仁究竟应该如何进入后穆勒时代。

1. 穆勒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很多人都称呼穆勒是“体系球员”,言外之意就是其个人有球能力看起来比较一般,能否发挥依赖于体系的支持。这种说法自然有一定道理,比如在有大中锋加持的情况下,穆勒可以有更好的表现。但是在没有中锋的体系里,穆勒的表现就要打折,尤其是把他顶到锋线的时候。不过,这种说法只是描述了结果,却没有从根本上解构穆勒的能力,已经他真正的角色。德国人给他的“Raumdeuter”的称呼,究竟是个什么意思?

我先截一段德语关于Raumdeuter的定义:Raumdeuter ist keine Position auf dem Platz, sondern eine Rolle, die viele Fähigkeiten umfasst, da ein Raumdeuter das Spiel verstehen und die Aktionen des Opponenten vorhersehen soll. 简言之,这个词并不是在定义场上的位置,而是定义球员在场上的角色,这种角色是一种多功能的角色。他具备很好的理解场上的形势的能力,以及预测对手未来动向的能力。换句话说,这个角色无关于位置,前腰位的球员可以是Raumdeuter,前锋位的球员可以是Raumdeuter,边锋位的也可以是Raumdeuter。

基于这个定义,穆勒其实未必只能踢前腰位(还必须得是有中锋掩护的前腰位)。作为一个Raumdeuter,他可以踢边路(海因克斯,范加尔,勒夫早期都经常踢);也可以踢前锋(弗里克与西班牙的世界杯之战,其实穆勒踢的很不错),他甚至有些时候可以回撤到中场踢中前卫。限制穆勒的不是他的位置,而是教练给他安排的角色:如果你让他在锋线上扛人;让他在边路突破;让他在中前卫位置肉搏;让他在前腰位置像里克尔梅那样发挥创造力,对不起,那穆勒一定踢得很差,因为他不是在踢Raumdeuter。如果教练真的理解穆勒作为Raumdeuter的长处,在场上安排了Raumdeuter的角色,那穆勒不管在前场的哪个位置,他都是可以发挥作用的。(当然,穆勒当不了后卫线的Raumdeuter,毕竟在防守技术上还是不能和后卫比的)因此,我们真正该纠结的不是穆勒能不能踢前锋,而是教练有没有在场上为他设置一个Raumdeuter角色。有的教练也许对Raumdeuter理解不够,有的也许认为场上没有Raumdeuter效果可以更好,那在此时强行派穆勒上去,不管踢哪个位置,穆勒的功能都是要大打折扣的。

2. 作为Raumdeuter,穆勒能发挥哪些作用?

很多人在看穆勒在场上的作用时,往往只关注了他在进攻端的影响。因此,当他进球和助攻数目下降的时候,就容易得出穆勒“没有以前有用了”这种结论。这种结论是非常片面的。首先,Raumdeuter是一个对于防守有重要意义的角色:它要求球员能够预判对手的动向。而穆勒恰恰是这一方面的专家。在前场逼抢时,他是球队的指挥官。基于他自己,什么时候压迫对手中卫,什么时候回撤紧盯对手后腰,他切换的游刃有余。基于整体,当对手在后场传导时,他总能正确的预判球未来的走向,同时招呼队友共同协作掐死对手最可能的传球线路。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本赛季初的德国超级杯与莱比锡的战役(有兴趣的可以回看)。当穆勒在场时,莱比锡的后腰位球员几乎很难舒服的拿球转身,几乎无法完成换边转移的操作;而下半场换下穆勒后,莱莫等人瞬间活跃了起来,莱比锡也终于可以发动一次次有威胁的进攻。世界杯与日本和西班牙的比赛,当然也是非常典型的代表作。与西班牙的第二场比赛,当大家看到穆勒首发前锋时,很多人都心凉了半截。可是,随着比赛的进行,穆勒领衔的前场小组多次逼出西班牙的后场失误,只是可惜断球后的进攻选择总是差点意思。作为一个经常要打高位逼抢的球队,前场拥有一个穆勒这样的Raumdeuter其实是意义非常重大的,他可以大大提升球队的逼抢效率。在瓜迪奥拉执掌拜仁期间,穆勒也并没有因为其小技术不符合大家印象中瓜迪奥拉的要求而被边缘化,相反,穆勒在瓜迪奥拉时期的位置不可动摇,并打出了非常漂亮的数据。足以说明瓜迪奥拉是完全理解并认可穆勒作为Raumdeuter的作用的。

在进攻端,穆勒也不仅仅是“捡皮夹”的,他也不是一个传统的输送威胁球的进攻发动机。他发挥的是Raumdeuter“理解场上的形势的能力”。他不仅仅能够自己移动到有空档的地方,还能洞察的其他处于空档的队友,或者有机会跑到潜在空档的队友,这才是穆勒真正的本领!正是这种能力让他能捡到皮夹和刷到助攻,而不是精妙的脚法和秀丽的脚下技术。

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随着穆勒年纪的增大,他的爆发力和协调性是在下滑的。很多时候他移动到了位置,却因为身体的下滑无法把身体姿态及时的调整好,从而导致出球的荒腔走板。但穆勒的体能、斗志以及场上的领导力还是在线的,这也保证了他仍然可以在场上发挥一定的作用。

3. 在当前的拜仁,我们是否需要一个“Raumdeuter”?

现在引出我们下一个问题,鉴于与曼城两战穆勒都上了替补席,我们可以做出一个推断,图赫尔手下的拜仁,将逐渐在阵容中拿掉“Raumdeuter”这个角色。也就是说,随着穆勒年纪增大,球队将在图赫尔手中完成转型,并逐渐不再有“Raumdeuter”这个角色出现在场上。我们也许仍然会有一个人踢前腰,比如穆谢拉,但他踢的不是Raumdeuter,他不是穆勒的接班人,也暂时不会有人能一比一的复刻穆勒的作用。在与曼城的比赛中,前腰位的穆谢拉承担了很多回撤,持球推进,突破分球,倒三角前插射门的作用。在对方持球时,他只是参与前插逼抢,但并不承担组织逼抢的职责;本方持球时,他不会更多的跑空档接球或者找二点球,而是更多的向球的方向移动,主动要脚下球承担推进职责。穆谢拉不是“Raumdeuter”,其他人也不是Raumdeuter,这个阵容,不再有Raumdeuter。

从长远来看,穆勒迟早要离开球队,而能够出色承担Raumdeuter的球员,拜仁阵中没有,市面上的其他球队,也暂时看不到(有这个能力和潜力的,也不容易买,比如曼城的阿尔瓦雷斯)。因此,我支持球队在未来更多的尝试没有Raumdeuter角色的阵型。毕竟,虽然Raumdeuter有如上所说的有点,但是他不具备持球进攻的功能,也不承担过多的身体对抗,球队安排一个Raumdeuter在场上,可以帮助其他有球强点更好的发挥,但又同时损失一个可以持球的点。在没有合适替代者的情况下,球队确实应该考虑重塑体系。

可是,另一个现实的问题是,现在这个时间点,是否是最好的重塑体系的时候?

在联赛仅仅领先两分的冲刺阶段,后面的对手要么为了保级在拼命,要么坐镇魔鬼主场,每一场都不容有失。在这个节骨眼,并不是做战术试验的最好时机。但愿与曼城的两回合,只是图赫尔在尝试出奇制胜的特殊布置。后面的联赛,虽然穆勒只有巅峰七八成的实力,但他代表了一个成熟的体系,一套成熟的打法,一套拜仁球员和球迷都熟悉的4231,暂时不能没有穆勒。拜仁的球员和球迷,也都需要一个夏天,去慢慢消化和适应没有穆勒,没有Raumdeuter的新拜仁,去慢慢的在心里接受穆勒正在老去并即将离开的现实。而现在,此刻,我们仍然需要穆勒,需要他的带领来为我们拿下这个德甲冠军!

发布于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阅读 12572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hupu_263b3f441c5f09f4

· 山东

穆勒现在的全场跑动数据都是可以吊打拜仁很多年轻人的

亮了(42)
回复
discusser-avatar

拜仁慕尼黑球员迈克尔奥利斯

· 湖北

随着身体机能下滑,拉边效果肯定是越来越差的。但是穆勒的跑动覆盖还是到位的。理想的话肯定是放到中锋后面,顺便能帮中锋跑一点。穆勒个人也没有对场场首发踢完全场的执念,可以首发60分钟和60分钟替补上场轮着来,让他在有限时间内把体能冲完,让球队提提速。没有中锋拉走人或策应,穆勒真的就是个球权丢失器,有时是自己没传好,有时队友像陌生人。其实我觉得上半赛季萨内/科曼 穆勒 穆夏拉 配阿芳和马兹拉维真的很好用,边后卫插上力度足够,前场3人都具备不停换位能力,穆夏拉的优劣也被利用的更好。

亮了(18)
查看回复(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