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的LOGO真的不好看吗?对仰望有争议的设计点进行粗略解析。
最近看到车区有关仰望的品牌LOGO和车型的一些讨论,我觉得挺有意思的。由于最近也不太忙,就用我浅薄的知识做一个设计解析,从LOGO,外形,内饰三个方面来说吧,水平有限大家轻喷。
仰望是一个定位于豪华的品牌,豪车的客群最在意的就是识别度,以及这个品牌营造的品牌调性。要体现出阶级差别,要体现出人无我有的感觉,不然是抓不住这个客群的。我们看所有的奢侈品和汽车豪华品牌,都有自己的品牌调性,和独特的设计语言。
我做了下面这张豪华品牌车标图,我们很少看到有相似的,别具一格才能让人记忆犹新。 仰望的LOGO在里面看起来有自己的调调,有一种文化和神秘感,很容易跳脱出来。奔驰最经典,多一点不能多,少一点不能少,已经做到极致了。个人觉得最差的是捷尼赛思,飞翼标是欧美车标经常用的形式,已经形成了惯性思维,看到类似的就感觉是欧美的品牌。
下面我们说说仰望LOGO的设计,听说是船夫哥让设计师去甲骨文找灵感,最终用了甲骨文的电作为设计元素,LOGO对电字做了一些简化和变形,做成了类似中心对称的图形,整体变得流畅和简洁了。标志图形没有用线,用的面。
我一开始看到这个LOGO的感觉是,非常特别,美与丑先不谈。在所有汽车LOGO中没有见过这种风格的,对于豪华的定位来说,方向是对了的。我后面就在想为什么不能做得更好看一点,比如现在企业都在扁平化,线条能不能做流畅一点,做得更加简洁一些,我就自己试了试,结果是不行,完全失去了那种神秘感,而且显得有点呆板。
后来想到我们中国的书法都是有笔触的,不管是隶书,楷书,小篆等等,中国文字只有有笔触才会有那种感觉,所以设计师是对的,定稿前肯定做过无数种方向,最终选一个最合适的。我们能想到的人家团队肯定也能想到。
LOGO的设计只是一个开始,最终效果还要看运用,包括材质,位置,比例等等都要考虑,仰望很大部分地方都是用的块面形式的LOGO,因为线的 LOGO会显得纤薄,缺少气势。我看车展实车用的块面形式的,材质类似于镜面,看起来通透和精致。用的只有在极少数地方需要用线形式的LOGO,比如用在轮毂中间,这些都是必须要讲究的。
U8一出来很多说像卫士,我也有这样的感觉。因为车的轮廓还是有一定相似性的,和大G和牧马人那种刚硬笔直的线条不同,用了和卫士类似风格线条,直线条为主用弧线过度。就侧面有点像,其他的角度就都是自己语言。其实汽车发展上百年了 ,很多外形很难去突破现有的认知了,去借鉴一些好的案例和想法,然后通过创新,转化形成自己的东西,我觉得是可以的。
内饰给我的第一印象也是宾利,但是看多了就觉得不太像,看起来比宾利的现代多了。内饰中间的功能分区的两条弧线,确实是借鉴了宾利的布局,但是比亚迪进行了功能的重新整合和分区,把驾驶屏、中控屏、副驾屏完全分隔开,我觉得比一个直的大连屏好用,可以做到互不打扰。仰望做成了环抱式的中控,这对豪华感有加分,坐进去氛围不一样。用的材质看着质感也不错,一定会抓住一些有钱人的审美点的。
其实我更喜欢腾势N7的内饰,也是用的这种三屏独立分区,看着年轻一点,但是仰望的定位明显适合现在的风格。
现在市面上基本可以归类为五种中控的分区,第一种是仰望和N7的三屏独立分区,第二种是奔驰E和宝马7等等的中连屏,第三种是蓝山和智己LS7那种全连屏,第四种为小鹏G9和理想的副驾大屏,第五种基本就是我们最多见的中间大屏加主驾屏。
上面只是我个人的主观感受,有错的地方请大家指点。中国汽车的发展真的有点超乎我像想,现在我们不只是在汽车硬件上有了很强的竞争力,在造车理念上也有了很多的转变,越来越多根据不同的生活场景去造车,划分得很细很细,但是中国市场足够大,完全可以这样做,要是小国家可能就行不通了。我感觉中国的汽车时代可能真的要来了。
最后祝大家都很快开上U8。
严格的格楼主
是的,一个字一个字敲的。
重剑无锋詹姆斯
· 广东仰望logo有点儿北京奥运会中国印的味道,越看越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