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
· 陕西在汉朝,庙号(X祖、X宗)很珍贵,不是所有皇帝都配有庙号,因此不得不用谥号(X帝)。比如汉元帝、汉成帝没有庙号,不用谥号,没法叫。到了唐朝,阿猫阿狗都有了庙号,同时谥号已经长到五六个字了(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只能用庙号(唐玄宗)称呼了。到了明清,每个皇帝只有一个年号,谥号已经长到几十个字了(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年号(乾隆)只有2个字,比庙号简洁方便,而且皇帝活着的时候就有年号,大家又开始用年号了。
chgao
汉朝不是所有皇帝都能进宗庙的,比如汉景帝就没有庙号,因而一般用谥号。自唐以来,谥号越来越长,也越来越趋同化,比如唐太宗谥号加谥后为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为了方便表述避免混淆,一般称庙号。明清之际,皇帝和年号基本上可以一一对应了,开始称年号。明大都混用,比如明成祖,永乐帝都可以。到清朝就基本称年号了,比如康熙皇帝,乾隆皇帝。最后一个特殊,宣统帝因为已经是新中国公民了,所以一般称姓名,溥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