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话:一个BGM控的自我意识过剩产物

avatar
关注







  每次放映一部动画,你总会带着一份极大的期待进入这个人类自由幻想的世界。剧情、人设、画风、声优、节操下限 作为这部动画的各种元素为我们所欣赏。当然,一部动画之所以那样地充满了魅力,音乐是必不可少的。
废话够了赶紧开始吧。
  关于配乐,我的观点一直以来都没有太大的变化——无论是电影电视剧也好还是动漫游戏也好,音乐在这些载体当中都处于一个次要的地位。由于它需要配合一些主体的东西,所以没有必要有太深的内涵。反映到技法上来说,自然远不如独立的严肃音乐作品难度大;反映到性质上来说,就谈不上所谓的艺术创作了。
  但是,对于那个主体来说,譬如今天所要谈到的动画,音乐的作用是非常大的。烘托气氛,结合场景画面变化与切换的节奏,表达主题……这能使得一部的动画更加活灵活现。一部动画看过一遍之后,可能不会再有二周目的行动;但是对于它里面的音乐,我相信不少人都翻出来听过。当你从二次元的世界回到三次元之后,就像梦醒一般,却能打开音乐闭眼回味,那是一种多么念(人)念(艰)不(不)忘(拆)的情怀啊!
  然而这些音乐是如何打动我们的?它本身又有哪些有趣的东西呢?今天笔者就不自量力一把,碎碎念一下我对霓虹动漫音乐的一些见解吧。
 
请慎看反白的文字,以下分析可能有误,如有雷同纯属活该。

1、变调(pitch shift)
  这应该是一种很好理解的手段,音乐突然的变调总能制造出一种滑稽的效果。
  我发现最近的新番《丧女》似乎非常喜欢这么干。将原本平稳的氛围突然打破,从音响上制造出一定的喜剧色彩。
 《丧女》第一话,开头旁白启语:“这是某个少女”,镜头从天空向下拉到一幢普通的住宅,然后镜头切换到少女的房间,镜头缓缓拉近;音乐部分用一种钟铃般的音色开头作引子,随后弦乐组加入,情绪有一定的加强。画面与音乐结合,营造出一种夜深人静少女心思荡漾美丽的脸庞做出一副思念的表情想起自己的男友今天的那一抹吻别恨不得马上起床赴炮的场景,若是没有看过介绍的你也许以为这是一部青春恋爱温情番。然而伴随着一声怪叫的响起,音乐降调时正是丧女的定义出现在屏幕上的时候。这也为这部动漫表达了主题,定了基调。所以说,什么白马王子与公主的故事就不要再期待啦~!

  降调之后我们来看一个升调的例子吧,还是新番丧女的第二话,在视频13分40多秒处,我们的脑补帝丧女YY出和胖子骑车旅行的场景,一首比较老一点的日本歌曲响起。随着胖子骑车速度的加快,音乐也跟着升调了。科普一下,一段音频的播放,如果速度加快,则频率会升高,音调也会升高,声音变尖;反之则降低、变粗。这一段的BGM通过升调的方式结合画面的主见抽风,也使得这种想象在丧女的脑海中崩坏变为不可能。

  顺带提一下,丧女的OP很燃哦,壮哉我大硬核!

2、古典音乐的引用
  深受西方古典音乐文化影响的霓虹动漫会在一些特殊的场景中运用到古典音乐,管弦乐队的加入能制造出一种很神圣的殿堂般的感觉,而且他们似乎也很喜欢用到管风琴和大键琴之类的乐器,因此有时候还有一定的巴洛克风味。
  比如新番《黄金拼图》中的第一话,女主角的英国之旅用到了一系列的管弦乐配乐,这不禁让人联想到了著名电影《法国中尉的女人》中的片段,有兴趣的话大家可以找来看看。管弦乐队拥有丰富的乐器组合,通过这些乐器的组合细致的变化来结合画面,是笔者非常喜欢的一种风格,这样既保持了大致的基调,在这气氛之中又有细微的变化。
  音乐从忍酱拎着行李走在英国的机场开始,以弦乐的长音作为铺垫,另一个声部反复两个音。回忆的场景交代了忍酱从霓虹去英国家庭寄宿的背景,当她亮出那本书时,小提琴拉出一个上扬跳进的动机,然后连续两个音动机逐渐下走,低声部出现一个长音为前奏结束和音乐的正式陈述做准备。英国的街头场景一个个出现在眼前,音乐加入定音鼓和小军鼓等,节奏感加强,仿佛就是忍酱的步伐,以音乐代替了动作。然后似乎是单簧管进入,场景也切换到了火车站,单簧管的长音似乎也是在模仿火车鸣笛的声音吧尼玛这些动车高铁什么的哪来的鸣笛声啊SB楼主有点常识好不好。回忆的镜头过后,是忍酱坐火车的场景,一路的奔波,注意当远景的火车出现时音乐也变得更厚更有气势,然后显示出标题——黄(百)金(合)拼(萝)图(莉)。顺带一提这中间似乎还出现了大键琴还是班卓琴忘了。
  2分20秒音乐再度响起,跨国贩毒团伙的接头交易开始,这次的音乐更加有圆舞曲的感觉,因为忍酱从城市来到了乡下。到家了,长笛配合着风铃下行结束。美丽的风景展现在忍酱眼前,一个镜头转动,音乐又变得厚重起来,小军鼓也冒出来了。初次相遇再次由弦乐主打,爱丽丝跑进房间偷偷张望时,弦乐突然变得微妙(本来是F大调的,随后的这个下行的跳跃的旋律奏出一个属分解和弦,并且全部都带有外音),增添了几分俏皮——似乎爱丽丝酱害羞啊! 爱丽丝妈妈介绍起女儿,音乐也变得舒缓,竖琴加入。然后注意一下忍酱踏进家门时音乐如何变化的吧,鼓的加入开启了不断切换镜头的节奏,爱丽丝妈妈向忍酱介绍各个房间。

  5分8秒,弦乐的颤音配合着被萌到的忍酱的爆发之积累= =(语文不好不知道这里该怎么描述),然后似乎是小提琴的拨奏结合小军鼓使音乐形象变得俏皮,忍酱也追着爱丽丝到处跑。5分55秒八音盒响起,爱丽丝酱面对着玩偶回忆起姐姐说过的话,用这种单一乐器表现夜晚静谧场景的手法实在是喜闻乐见;姐姐亮出一件东西,音乐更加急促(原版6/8拍下基本以八分音符为主的旋律最小时值变成了十六分)看起来可能是个重要装备。拉回现实,音乐又缓和了下来。
  7分50秒开始讲述了忍酱和爱丽丝关系拉近出现日后百合征兆的剧情,情绪也被钢琴→弦乐的演奏调动起来。又一重要道具的出现,这次是小提琴在高音区的进入。突然钢琴奏出一个不协和的和弦(13#51,增三和弦),然后忍酱就黑化了,戳!知道这个尖物是拿来干嘛的之后,触发了插不进去事件(语死早无疑),这里用到的是长笛旋律弦乐拨奏作伴奏。爱丽丝的一句谢谢打动了忍酱的心,竖琴下行,所谓拨动心弦嘛!
  省去中间的一些部分,让我们直接来到萝莉分别的时候吧:13分34秒,弦乐的旋律重复了之前的八音盒。(这一段基本上都是D大调)车走了,感伤难免吧,忍酱打开车窗处,弦乐的二度动机模进,将这种情绪进一步加强。在和声上也呈现出了平行小调的倾向(六级→六级的副属导七解决六级→一级),爱丽丝的回应处,小提琴停住了(六级上的减二→下属二→属七→主),最后终止(旋律停在主和弦五音上不完满终止,使人期待)。

3、诡异的气氛与不协和的音乐
  无调性音乐出现于20世纪初,是调性音乐发展到极致下和声体系分崩离析的产物,具体可参考本人的一些精华帖。独立的无调性音乐作品不容易被人欣赏,不过这种音乐在影视动画里专用来表现一些恐怖、诡异的场景。话是这么说,严肃的无调性音乐作品与配乐中的无调性音乐区别还是很大的,前者有非常严密的内在逻辑性,后者只是重在表现一种气氛。所以后者的构成往往非常简单,甚至只是一个钢琴就能搞定。当然,有的时候类似的配乐也只是一些简单的增减音程和弦,至于两者还有什么区别,我想太过复杂就不用解释了,总之大家可以记住——它们单独听起来都是不协和的。
  以下是一些例子:
  化物语第一话9分34秒,荡漾与垃圾君的第一次对话开始了。一些我不太清楚是什么乐器(长音可能是电子合成的,敲的那个是钟一类的音色)奏出一些不协和的音响。钟样音色的旋律一直重复,在音高上也有直接的移位。

伪物语第4话5分30秒处,一个(增46)分解和弦由钢琴奏出,随后在其他音区出现了别的声部。

4、人物主题音乐与主导动机
  主导动机的发明者是浪漫主义时期伟大的作曲家理查德·瓦格纳(Richard Wagner),意即在歌剧中以一小段旋律对应一位人物角色,随着情节发展这些主导动机形成配乐,每个动机都以那位角色的名字命名,比如著名的宣告着传统和声体系开始走向分崩离析的“特里斯坦动机”。这种主导动机组织音乐的手法非常高端,难度也大,所以后人使用的情况较少。不过根据这个思维,一部动画中一个角色可以拥有属于自己的主题音乐,根据风格的变化往往还体现出这枚角色的性格。因此像物语系列这种大量对白肉表达“即便后宫也要控妹”为主的动画就非常适合这种做法,但是物语系列并没有将这个做法贯彻下去,只是看得出有一定的倾向。

  (1)忍野君&Blues
  蓝调(Blues)可以说是世界流行音乐的起源,根基属于黑人民歌的它跟随着黑奴来到北美大陆的田间,商业化的运作使得它改头换面。属于忍野的这段Blues开始于视频的18分25秒出,以口琴为主,这不禁让人联想到Little Waters。悠扬的旋律,表现了忍野悠闲自得的人物性格。印象中第二话也出现了这段音乐,然后就再没出现过了= =。

(2)小忍&巴洛克风的弦乐组与大键琴
  音乐开始于25秒,不清楚这段音乐是否引用了某部巴洛克时期的作品,但是它的风格是很纯正的。笔者在补番时就曾说过伪物语的配乐令笔者有些不太明白,例如这一段,按照惯常的思维,应当是配以比较活泼可爱性格的音乐,然而现在这种配乐方式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在第4话小忍与垃圾君泡澡那里也出现了相同的音乐,至于为什么是巴洛克风,也许是因为小忍的真实年龄吧= =。

(3)荡漾的前任炮友贝克&弦乐
  贝克这个例子更具说服力,因为它在伪物语当中出现的次数最多。第一次登场的贝克是在第3话,音乐开始于7分23秒。应该是小提琴吧奏主旋律(a小调,下行的旋律呈现出半音模进),每个一阵就会在低音区出现一个长音。随后它还出现在伪物语的6、7、10话。这一段音乐拖沓阴沉,表现了贝克那种阴险狡诈却又不紧不慢的性格。整段音乐出现在各话中,除了第6话基本没变,第6话就是火怜妹妹单枪匹马找到贝克贝克说话的那一段,速度加快,显得比较轻松,表现出贝克那副丑陋而小人得志的嘴脸。

5、再谈气氛的转换与音乐的变化及其乐器的选择
  前面曾提到过类似的内容,为了表现动画气氛的转换,音乐的变化以及其乐器的选择是很重要的。那么这里再以人兽情未了的新番《狗剪》举例,第三话开始,(狗主?)男主在梦境中回忆起自己还是人类时的场景,自己的妹妹(?)叫自己起床。弦乐的拨奏和类似钟铃的旋律展现出一幅温馨日常的场面。而后还出现了长笛。然而从48秒开始,随着一声大门关闭的音效,女王出现了。这次变成了钢琴在低音区的动机,(1#4还原47,一个增四度接一个减五度)  旋律是我刚才所说的不协和的音程构成的,气氛与形象的突然转换,音乐便在其中起到了这么个充分的作用。

6、OP的变奏
  所谓OP的变奏,意思是在动画当中引用OP的旋律到配乐里,改变它的配器、和声等从而配合对应的画面与情绪氛围。
  说到近几年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广为流传的动漫OP,《only my railgun》绝对是其中的佼佼者,这也使得对它的变奏应用更容易被发现,据笔者观察一共出现了4次。这一变奏出现在《炮1》的第10话,音乐开始于11分42秒壮哉我大B站的进度条君,初春望着MP3播放器内心独白,钢琴声响。仔细听这个旋律,其实它是OP的主歌部分。这里还可以留意一下它的低音,是一个半音的下行(4-3-b3-2),和声上与OP相比也有变化,使得音乐变得孤单而忧伤尼玛不就是手机没电了么

  总而言之,其实在观看动画的同时,它的BGM也是有不少值得玩味的地方,今后如果碰到一些其他有趣的例子一定还会奉献给大家!




发布于重庆阅读 3277

全部回复

discusser-avatar

奥神艾恩

· 宁夏

图挂了亲,不过还是帮顶

亮了(0)
回复
discusser-avatar

New-Pelicans

· 山东

卧槽LZ音乐帝吊炸了…… 我等一般BGM也就是随便听听,谁知如此凶险

亮了(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