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砖引玉)关于mhy不惜一切代价开拓女性市场的讨论
事件起因:
在nga看到一个老哥截图转了hp的一个观点贴,大致意思是“mhy哪怕是流水变成零,也想要吸引女性玩家抢占更多玩家群体”,正在写回复的时候就发现帖子没了。
后来我单独开贴讨论,结果发出来就被锁隐了。后续有其他玩家也跟进发帖谈“开拓市场”,结果也被瞬间锁隐了。我去申请打捞帖子,bw的回答是:没有实际证据的讨论不予打捞。
这么严防死守的态度让我怀疑也许这个讨论触及到了3.0版本以来mhy的策略问题,nga没有空间讨论了,没玩过hp的我干脆注册个号来抛砖引玉。
--------------下面的主贴的内容---------
我认可那个帖子的一半的观点,mhy摆明了是想要开脱女性市场,但如果mhy真的做过市场调查,他们就会知道,女性市场的钱不好赚。
首先女性向内部就分为带着ml色彩的乙女,和吃腐向cp的腐女。这两种在女性向内部是打得水火不容的(你可以在里版看到科普的帖子,下面还有高楼打架的),你在任意一款市场主流的女性向游戏的超话里都能看到乙女和腐女在互相阴阳怪气。而在乙女游戏里吃腐cp,会有专门的名词“乙女腐”来骂你。
和男性玩家只要瑟瑟和强度就能开心买单不同,影响女性买单的情感因素非常多。这就意味着如果角色塑造定位但凡有一点踩雷,她就可能不买单。
为什么有海哥26w楼?很简单又很直白的一个道理, 哪怕海森和玩家再不熟,玩家至少能在幻想和二创中寻求到ML的快乐。
但是mhy让海卡在剧情上高强度的捆绑在一起,近乎于官配的指定可以说是把吃乙女的玩家幻想的根基都给铲了,一点空间都不留,你还指望她们6+5吗?
当然,mhy也可以选择先卖卡后卖关系(类似于散草),最终就是无人再信他的人气角色。
如果觉得乙腐能够共存,lz可以去了解一下一款叫做《代号鸢》的游戏,官方就是想乙腐通吃,结果就是骂战不断,每一类玩家都横生怨气。如果一个游戏觉得玩家内部吵架是热度的话,那行,最后必然反噬。
PS:未定厂家官方下场挑起乙腐斗争,这事应该人尽皆知了。
PS:无论是乙女向的恋与、还是女性向的食物语等等,它们的流水都是被一般向游戏吊打的。
其次女玩家有时候视角是比较细腻的,但凡是玩过“狗叠”的游戏《恋与制作人》就知道,官博下面写大字报,骂官博然后“姐妹点我上去”,动不动砸钱转发骂官方……这些事情在女性向游戏内是很常见的事情。人物立绘有一点不满意就会质疑画手,双人卡的体位/男主的视线方向不对……等等都会是车厂家的导火索。mhy这种容不得异见也不会滑轨的大厂商,根本不吃女性向游戏讨论的那种氛围。但是玩家的反馈得不到尊重,最后就是对厂商的怨恨,这样还指望她们砸6+5吗?
比如这次的散兵事件,mhy的塑造可能也就对散姐的口味。其他玩家呢?对整个游戏的影响呢?
我感觉mhy大概是眼馋二创作带来的热度,想以此达到吸引圈外人进来玩。但对于这个热度到底能转化成多少流水,被引进来的玩家留存率高不高,消费能力如何,实际上是没有定量分析的。这种“破圈”是否会影响游戏群体未来的氪金意愿,更是没有做很好的调查(须弥版本不愿意氪金的男玩家太多了)。
还有人提到二创带来的周边收益等等,其实我觉得这个有点一叶障目的味道。作为被讨好的受益者,很多搞二创的会觉得lof上tag的热度高啊、谷子调价啊什么的是很赚钱的玩意。但是不谈屁股,原神最赚钱的是游戏氪金的流水,周边等等带来的收益和这个流水比到底有多少,没有什么好争论的。
也许有人会说,mhy做的是一般向不是女性向,但是原神作为一个一开始目标群体是宅男的游戏,现在加入了很多女性向的内容是不争的事实,厂商想要拓宽市场的尝试没有错,但是因此影响到了游戏本体,还是要慎重的。毕竟游戏如果凉了,无论男玩家还是女玩家都不会受益。
mhy的策略其实在隔壁星铁已经可以看出来了,角色没有了好感度,开拓者只是个过客,一女一男的卡池,cp乱斗的关系网。大概只有mhy内部的数据还有时间才能告诉我们,这种定位是否成功了。
PS:关于女性向游戏的未来,曾经有个很好的行业内部分析贴,名字好像是《为什么大厂不再做女性向游戏了》。总结起来就是“钱少事多”(非本人意见,只是单纯引用那个文的观点)。
原来没好
· 山东你可以吸引女玩家开拓市场,但前提是你不能牺牲男玩家的游戏体验
三月七停云mywife
· 新南威尔士女性市场图的是付费 可是女性玩家对游戏的付费意愿能多强 肯给周边付费的又有多少 你光看未定1w就有专属客服 原神5w都不一定侧面已经说明了付费率了女性会给自己投资 可不愿给爱的人;现实你看结婚女方能出多少男方要出多少,拿虚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