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0+字长评】探讨流浪者塑造手法中隐藏的问题

avatar
关注

本篇长评同样用爱输出,允许任何人进行包括视频化在内的二次创作和转载,并放弃相关一切收益。

我们首先明确一个点:没有角色是先天受人厌恶的,哪怕是恶人,一个逻辑正常的读者对角色必然是打分制,不断地根据角色的语言、行动、事迹等各方面的表现来调整自己的分数,并随着分数的不断变化调整对他/她的喜爱或厌恶,所以所有一刀切地将原因归为“因为是男人”、“是大奈奈美少女就不会”……的说辞,都是不公允且无法成立的,大奈奈美少女只是先天享有一个较高的分值,但原神的玩家群体早在钟离、艾尔海森、迪卢克、温迪、行秋等角色的好评中证明了,他们是可以对一个男性角色不断打高分数,使他们获取不下于女性角色的好感的。

至于男性反派,前有公子、后有博士,甚至NPC如知易,都没有散兵这样磅礴的话题度和广泛的厌恶度,甚至博士由于涉及到极为敏感的题材,在前期骂声一片、人人得而诛之的极端劣势下,反而在主线实际登场后凭借自己强大疯狂又优雅知性的表现,以及声优吴磊老师的满分演绎触底反弹,慢慢获取了玩家群的认可,这都足以说明原神玩家们并没有对男性反派有着根深蒂固到不可修复的先天厌恶。

因此,散兵这个角色被许多玩家厌恶的原因,依然只能从角色本身的问题中去寻找。

从剧情构建上批驳文案问题的论述长文之前已经写完,

【1.5W字长评】为什么我会对现在的草王塑造感到愤怒?

这次我们就简单谈谈编剧在人物性格和故事细节上的问题吧。

散兵这个角色在设计之初,是一个萌点和厌恶点并存的形象。

1.1限时任务“未归的熄星”中,文案选择为他架构的是一个“看似彬彬有礼,实则冷酷无情,激动起来则会陷入最高のHigh中自说自话”的,较为斯文败类、神经质又带点神秘的反派形象,而到了主线邪眼工厂中,散兵则更多地暴露出自己的狂态,但这种狂态依然和冷静理智共存,是一边抒发个人对世界的独特见解、一边带有算计成分的狂态,在大放厥词激怒旅行者的同时,运用祟神遗念的污染兵不血刃地将旅行者放倒,险些完成击杀,便是当时的散兵还相当精于计算的证明之一。

在那个时候,玩家群对散兵的厌恶感其实还在限度之内,当时讨伐散兵言辞过于锋利(即所谓“嘴臭”)的人并不算太多,更多的是谴责他由于描述模糊而被认为需要承担连带责任的发放邪眼、以及100%确定是由他所做的杀害神里绫人、绫华的祖父,导致枫原万叶家祖上败落、试图灭绝雷电五传等罪行。就当时来说,个人印象中在《冬夜愚戏》给愚人众加了一波大分以后,玩家群体对未在《冬夜愚戏》登场的散兵的厌恶度,依然仅仅是在公子水平或更高一些(毕竟公子有自机,且传说任务表露了对家人的温情,这些都是加分项),比起先天不利的博士强出不少。

但微妙的是,等到散兵再次登场之后,他的风评却走了一个略微上扬后便不断下落的抛物线,尤其是3.3以后,生日信一波,活动剧情一波,直接导致这个角色的风评跌到谷底,牢牢占据全角色中厌恶第一的位置,这是什么缘故呢?

事实上,这和编剧对散兵这个角色的定位转换把握不清、无脑套用老套路关系很大。

我们首先厘清一点:狂言、狂态、高姿态且盛气凌人的形象,在现实生活中固然会招致不满,但在二次元作品中并非绝对属于扣分项,如果处理得好,它甚至可以成为一种角色特质乃至于萌点。

举个例子,在《原神》这边,艾尔海森就是一个典型的言辞锋利到近乎刻薄,说话几近嘲讽的角色,但为何他的厌恶度极低?因为他也是一个外形俊朗、能力出众的偶像派定位的角色,对于一个走偶像派路子的高能力角色,大家会更加能够接受他的高傲、自负和盛气凌人,无他,有着实力支撑的高傲并非空中楼阁。他锐评的“你发问前似乎从不思考”非但没有招致厌恶,反而成为了玩家广泛引用的金句,但我相信,如果由流浪者对某个自机如此锐评……玩家群体应该又会炸一轮了。

超乎《原神》之外,笔者在同类角色中见识到的印象最深的,当属还未烂掉的《金光布袋戏》中的墨家巨子默苍离,那个抹茶怪的嘴已经刻薄到了离谱的程度,“若你回答不上来,就从悬崖上跳下去,不必再跟随我”(对主角)、“你的话术仍是不及格,若你想提升自己的口才,毒哑自己才是最好的方法”(对背刺自己的合作对象)、“当你开始思考的时候,简直让整个中原弥漫着愚蠢的气息”(对可怜的Boss)、“我已经夸奖你了,最少夸奖了你的声音动听”(对另一个可怜的Boss)……以至于剧中有人吐槽,若是这个角色来日开国**,他的王骨(设定中秉承天命的王者身上最强的一部分)必然是巨子舌!

但几乎所有观众都不觉得默苍离惹人厌恶,反而对他极为尊敬,认为他是整个剧集中最经典的角色之一,为何?因为他真的聪明到惊人的地步,虽然只是一个战斗力不到5的渣渣,但在他还活着的时候,所有人都在他的计谋之中,如同操线木偶般被玩弄,他那刻薄的言辞、高傲的姿态、极富攻击性的行动方式,全是激怒乃至操纵敌人行动的计划的一部分,他的敌人只有虚无缥缈的天命,甚至“到目前为止,天还不是我的对手”,这样一来,大家只有佩服到五体投地的份,哪敢对他有不满的想法?

这就是玩家接受高姿态角色的第一秘诀:能力远远优于主角的偶像派角色。

而高姿态人物合理化的第二种解法,便是“作为敌人”。敌人性质的角色往往有着和主角不相上下甚至更优的能力,同时双方本来就是急于决出胜负乃至生死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对方自负于自身的强大、为了打击我方的士气,不论如何言辞夸张举动过激,都会被认知为合理。

我要拿你的头盖骨当碗使!

你的恶行从爱尔兰到契丹无人不知!

犹豫,就会败北……

这些在玩家中脍炙人口的名台词,让人听了以后只有“哈哈哈哈哈哈”的冲动和不服输的挑战心,并不会在感情上造成任何阴霾或不快,为何?

因为我们早已在感情上划出了一条分界线,线外是敌人,而敌人吐出恶言,最多只会让人更想击败他,而并非让玩家感到被冒犯和被伤害;再加上这种名台词后跟着的往往就是一场酣畅淋漓的生死战,玩家的稍许不悦早已随着暴打敌人的痛快感充分发泄,往后再回忆起此事时油然而生的反而是一种自豪,这也是游戏设计上的一种小小技巧了。

那么,总结玩家接受高姿态角色的第二种解法:敌人,特别是接下来就要进本被暴打的敌人。

最后,在文艺作品中还存在这样一种角色,他们的能力并非特别超群(至少相对主角形不成太大优势),又不是敌人而是我方,但他依然高姿态,这样的角色能否被人所接受呢?

比较困难,但不是不可以,笔者再举出一个例子,《秀逗魔导士》中的杰路刚帝士,这个角色从初登场对战主角莉娜因巴斯一度占据上风之后,便开始了漫长的吃瘪生涯。论能力,仅能使用中等偏上的精灵魔法配合较为优越的剑术作战的他,显然远远不及独占重破斩、神灭斩两大世界观内最强黑魔法,同时把高等黑魔法龙破斩当火球扔的破格水平的女主角莉娜,而他引以为傲的剑术在手持神器光之剑、剑术水平傲视群雄的男主角高里面前也不算很强,但由于被长辈红法师雷藏制作成人类和石巨人的奇美拉的缘故,他的性格孤僻冷漠,对主角团长期处于一个若即若离,时有刻薄言辞的状态下,但这个角色同样是受人喜爱的,为何?

首先,基于《秀逗魔导士》的画风特色,杰路刚帝士的“装模作样”几乎没有能贯彻到底的时候,在这个日常近乎搞笑画风、只有大事件时大家会认真起来的世界里,平时装模作样的杰路刚帝士,要么就是出人意表地吃瘪,要么就是被主角团逸脱常人的举动弄得方寸大乱,经常性地怒吼咆哮、暴跳如雷,还时不时贡献诸如“用钢丝球和锉刀来洗澡,结果锉刀被坚硬的皮肤反过来磨平”这种搞笑的名场面,那么玩家对他的认知自然从一个“高傲且盛气凌人的队友”转化成了“每次装逼都要破功的倒霉蛋”。

其次,在进入极为严肃的大事件时,杰路刚帝士承担的是队伍里冷静理智的观察者、在主角一锤定音前全力和敌人作战的先锋的职责,而他在这种时候绝不会露出对我方角色的傲慢与不屑,而是全心全意地扮演好“可以交托性命的战友”这个形象,为了保护主角团,连生命危险都有好几次,观众自然不会把他平时的小小脾气放在放在心上。

那么这就是高姿态角色的第三种解法:装完以后通过吃瘪往回找补,或是通过行动来体现角色优秀的本质。

那么我们回过头来审视散兵,这个角色在初登场“未归的熄星”时,能力强度是远胜于主角的(若非莫娜决断神速,原神可能当时就全剧终了),所以在那个时候他的高姿态并不会招人厌烦;而在主线邪眼工厂中对战时,双方斗智斗勇的结果是主角刚想动手就被放倒,这依然是智慧上的胜利,所以他的狂言依然不曾招致广泛的不悦,玩家更多的是跟着剧本渲染的气氛将哲平之死归结到他身上而对他产生厌恶,而非对其态度引发的厌烦。所以在这两次出场之后,散兵的厌恶度并未突破愚人众的平均水平,最多是玩家连续吃亏两次却没能在行动上把账讨回来,而略感憋闷而已。

随着主线顺理成章的发展,等到3.2的“虚空鼓动,劫火高扬”一节,自以为成神的散兵先被小吉祥草王玩弄于鼓掌中,梦境轮回168次,再被主角一顿暴打,最后大头朝下砸在地上。到此为止,玩家长期以来的憋闷和怒火已经得到了发泄,而散兵也一反过去的高姿态,露出自己的脆弱无助一面,让大家的厌恶逐渐转为怜悯。其实此时,尽管他的罪行尚未被清算,但不少玩家对他的恶感已经通过这场Boss战逐渐平复了,以笔者为例,在《倾落伽蓝》开篇,和散兵一起行走在世界树中的时候,我是愿意放下成见,重新审视这个被击败后即将重获新生的角色的——虽然那时候的我,还不知道自己将要面对什么……

但是令人绝望的是,3.3最后编剧交出的是一张暴论迭出,在客观上让散兵占尽好处而不受任何惩戒的答卷,这且不谈,经历了黑散——白散——流浪者之后,散兵的角色塑造不忘初心,再次回到“盛气凌人地嘴臭”,甚至比以往更加无理由和狂躁,这就极为不妙。

我们上面总结出的人们可以允许高姿态角色的理由中,第一个其实已经不适合散兵了,一个被主角和草神打到大头着地、暴露被博士玩弄了四百多年的事实、和自己的挚爱亲朋相互残杀几乎自灭友人满门的彻头彻尾的失败者,玩家心中的“手下败将”,甚至如斯卡拉姆齐这个名字所称的“胆小鬼”、“小丑”,如何还能找补回偶像派的气场?这就决定了玩家很难再容忍他的傲慢;

而第二个理由“敌人”,又因为草神一意孤行地不惩罚和收留,以及流浪者进入卡池成为自机角色的事实而被打破,也让他的刻薄言辞变得更加难以忍受。尽管现在大家口诛笔伐,但剖析内心,绝大多数人都是认可流浪者已经成为自机角色,接下来会成为旅行者的友方这一事实的,但这非但不会让他的嘴臭变得可以谅解,反而更加不可原谅了:

有人于此,越人关弓而射之,则己谈笑而道之;无他,疏之也。其兄关弓而射之,则己垂涕泣而道之;无他,戚之也。小弁之怨,亲亲也。亲亲,仁也。

孟子曾经举过一个例子:现在这里有个人,他被一个边远蛮荒的越国人(对滴,俺们浙江在那时候是蛮子地区)弯弓搭箭来射,等他死里逃生之后,会把这件事作为人生中的一件值得谈论的大事和别人夸耀;但如果他亲生的兄长弯弓搭箭来射他,等他死里逃生之后只会哭着对别人说这件事,为何?因为越国人疏远而兄长亲近,外人伤害我们,我们可以一笑置之,而亲人伤害我们,这件事会因为存在着的亲情而变得无法容忍和原谅,这种怨恨反而是“亲亲”,是“仁”的体现。

那么回过头来也是一样,当散兵仅仅是散兵的时候,他的狂妄自大、刻薄言辞,其实并不会“伤人”,很多玩家当时的感觉只是“你在狗叫什么”、“等到打你的时候我会专门对着脸扇”罢了,我对你抱有敌意,你对我也抱有敌意,这很河里;

但当散兵成为“流浪者”,在草神推动下成为自机角色时,事情的性质就变了,成为了“本该亲近、至少相互认可的人”依然对我们或对其他自机散发强烈的攻击性,类比就是朋友对我们破口大骂,哪怕是比较疏远的朋友,这事也足够人记一辈子了。

所以编剧没能理解到“自机说出同样言辞的攻击性其实远远高于敌人”,或是理解了又故意放任这一现象,就是很成问题的一个塑造方式了。

而更加糟糕的是,许是能力问题,许是观念不对,编剧更刻意违背了第三个原则,即能力并不优越的我方角色嘴臭后应当吃瘪缓解读者/玩家敌意的原则,这也是流浪者这个角色在塑造上目前问题最大的一点。

在原神的角色粉丝群体中,目前最恶毒的诅咒就是“你厨的角色下个版本与流浪者同框”,为何?因为大家在3.6的活动剧情中,发现了一个极为不妙的现象:流浪者这个角色只吸收别人的光,却极少回馈给别人光。

我们首先要明确一个观点,在剧情故事中,无论五星还是四星,男角色还是女角色,只要他们身为自机,那就都是文案应当进行塑造的对象,一个健康、合理的人物交互关系,应当是彼此成就、相互抬升的,假设一个场景吧:

万民堂

钟离:嗯,色泽晶莹,肥而不腻,滋味鲜美,唇齿留香,香菱师傅这道“水煮黑背鲈”,似乎比之往日又更加精进了三分。

香菱:嘿嘿,没错,我在绝云椒椒的用量基础上加入了半成的落落莓,连这点变化都尝得出来,钟离先生果然是个顶级的食客呢!

锅巴:唔~唔~!(赞同的声音)

在这个场景中,谁得到了主要的、最优先的高光呢?是香菱,但是在香菱的菜肴改进能力得到钟离的肯定之后,她也反过来肯定和赞美了钟离的品味,这样一来,两个角色都在这段互动中有所收获,这样的互动就是正向的、互利的。

但如果我们在这里改变场景:

万民堂

钟离:嗯,色泽晶莹,肥而不腻,滋味鲜美,唇齿留香,香菱师傅这道“水煮黑背鲈”,似乎比之往日又更加精进了三分。

香菱:哼,连如此明显的食材变化都品尝不出来,你们这些人果然是和厨艺的世界无缘啊。

锅巴:唔~唔~!(不屑的声音)

这样一来,香菱依然得到了主要的、优先的高光,但钟离呢?他没能得到香菱的反哺和回馈,反而被进一步打压和质疑,这样一来,这个场景的本质其实就是从钟离身上剥走光辉,并将它转移到了香菱身上,俗称,垫了。

而散兵这个角色,因为其外在架构在身为自机的情况下依然是高傲、不屑、盛气凌人,导致编剧为了保持其形象而必须继续让他吐出刻薄的言辞,动辄对别人进行挖苦和打压,典型就是这次活动中无辜受害的莱依拉:

流浪者:我记得你们研究星象的人不是挺有本事的吗,用个占星术不就找到了?

莱依拉:你是…阿帽选手?

流浪者:难道是因为在白天用不了占星术?看来这个本领也不怎么好用。

莱依拉:不是的。即使是在白天,想用占星术的话也有办法,只要有星盘…

派蒙:那莱依拉为什么不用呢?

莱依拉:阿斯托洛吉斯·莫娜·梅姬斯图斯前辈曾说,用占星术过度谋取不该属于自己的利益的人,最终会失去星空的赐福。

莱依拉:啊,这是我从学术报刊上看到的。我很喜欢看莫娜前辈写的文章…

流浪者:想多了,力量只是工具而已。看来你并没有戴上冠冕的决心,那就带着不成熟的想法自求多福吧。

派蒙:什么嘛!自顾自地说了一大堆,又自顾自地走了!

莱依拉:抱歉,我是不是说错话了?

旅行者:有自己的坚持是好事。/只是观点不同而已。

莱依拉:谢谢你们。我还是决定不用占星术,去城里碰碰运气吧。

这段角色交互就可以称为灾难性的,流浪者高高在上地来了,高高在上地睿评了,高高在上地嘴了莱依拉以后走了,他在整段交流中处于优势、强势地位,出尽风头,而莱依拉呢?她在自我怀疑;旅行者呢?ta在努力打圆场。

这样一来,莱依拉和旅行者的角色形象其实都被削减并用于抬高流浪者的形象,这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垫子案例。如果我们稍稍修改和调整一下:

流浪者:想多了,力量只是工具而已。看来你并没有戴上冠冕的决心,那就带着不成熟的想法自求多福吧。

派蒙:什么嘛!自顾自地说了一大堆,又自顾自地走了!

莱依拉:抱歉,我是不是说错话了?

旅行者:别听他胡说八道。/这人每天都这么别扭,别在意。

莱依拉:谢谢你们。我觉得坚守原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我依然坚持自己的想法。

流浪者得到了睿评的机会,赢;旅行者展现了维护弱者的态度,赢;莱依拉明确表达了反驳表露自己的意志,赢;是不是就从两个垫一个变成了三赢的局面?

游戏中这段活动剧情的手法,其实更像是小说中描写主角的手法,流浪者就是那个主角,而旅行者和莱依拉都是负责衬托主角光辉、让他展露自己锋锐而直指本质的观点的配角,这种手法写小说的时候可以用,但在多自机互动,且流浪者并不是“七神”这种身份力量智慧远远在通常自机之上,反而刚刚被暴打归顺的场合,就令喜爱莱依拉和旅行者、能和他们共情的人感到极度不快,而这种流浪者可以单方面输出,别人不能回击的同台方式,就是最令人担心的一种塑造方式,第一幕的莱依拉如是,最后一天的活动动画中被一个螺旋丸打飞的卡维亦如是。

流浪者的粉丝们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但她们的选择是在场外努力宣传“散散是好心提醒莱依拉”、“散散那个螺旋丸是帮卡维缓冲救了他还保送他得冠军”,用粉丝大声量的宣传攻势把流浪者剧情里的攻击性强行扭转为“善意互动”,这就让相关角色的爱好者更加不悦了。

顺便一提,流浪者在这次活动中三次争议操作中的第二次,“给提纳里送水”,其言辞因为得到旅行者“你觉得你很‘坚强’?”的回击而令人不那么不悦,但这个选择依然是灾难性的:只要想到之前提纳里被他亲手用雷劈成重伤,以及一个在少年时代就早已体认到自己不能在沙漠里行动的自然界生存专家,为何会沦落到不弃权地沙漠强行军而昏迷倒地要人送水的地步,就不得不让人对编剧在背后的动机发出无力的叹息。

在这几次场景设计中,我们能很清晰地发现编剧在书写中对流浪者的偏爱问题,正是这种“你可以嘴我和我喜欢的角色,我不能回击”的强制单方面输出,以及已经成为自机不能当场翻脸把他一顿暴打的设定,导致流浪者没有偏爱情绪的玩家,基本都在剧情中感觉到了强烈的憋闷,这种憋闷随着越喜爱被他剥夺了形象光辉的角色就显得越强,不得不说是一种非常不合格的合家欢写法——又或者是一种非常成功的拉仇恨写法,编剧的想法真是高深莫测啊。

而这本来是可以规避的,我们只需要在互动中让流浪者在高姿态表态后,稍稍“吃瘪”或是让他人“回击”,这段互动就会从单方面剥夺他人形象,变为双方共同塑造形象,从损人利己变为双赢,让我们再举几个例子,比如目前在玩家群体中被视为禁忌的“流浪者前往璃月团建”,如果按编剧现在的风格,大概会是这样的:

万民堂

香菱:这位客人,要不要来一份绝云椒椒爆炒史莱姆呢?

流浪者:可笑,这是什么东西?人类的品味竟然这样拙劣,让我恶心。

香菱:……(被编剧强行捂嘴)

(流浪者离开)

流浪者装到了,香菱也完蛋了,势必让喜爱香菱的玩家怒发如狂,但如果我们换个处理方式:

万民堂

香菱:这位客人,要不要来一份绝云椒椒爆炒史莱姆呢?

流浪者:可笑,这是什么东西?人类的品味竟然这样拙劣,让我恶心。

流浪者:算了,试一口。

流浪者:……!

香菱:哎,客人,客人你怎么了?你怎么突然不说话,不停地在吃啊?

流浪者:(一边吃一边打手势)

香菱:一,二,三……诶,是还要来三份?好咧,您等着哈!

旅行者:……

派蒙:他的品味……好奇怪哦……

这样一来,玩家们的反应是不是就是“哈哈哈哈哈哈哈”了?当然,有些人可能觉得“你这样崩掉了流浪者的形象,他才不是这样的!”,那我们再换个更难对付的场景,按照编剧现在的笔法,流浪者和钟离的互动大概是这样的:

倚岩殿

钟离:这位外来的客人,游玩璃月有何感想?

流浪者:坚若磐石的神消失无踪,只剩下一群尘埃般的凡人妄自尊大,随时会被狂风吹散,简直可笑。

钟离:不敢苟同。

流浪者:(离开)

不管怎么想象,都是重量级中的重量级,会引爆一万个场外节奏的那种,但如果我们让钟师傅进行“回击”:

倚岩殿

钟离:这位外来的客人,游玩璃月有何感想?

流浪者:坚若磐石的神消失无踪,只剩下一群尘埃般的凡人妄自尊大,随时会被狂风吹散,简直可笑。

钟离:那么客人请看,眼前的天衡山,是三千七百年前岩王帝君降临此地,拔起千丈坚岩,立为屏障,替凡人抵挡海潮所致,它是否巍峨雄壮,足称神迹?

流浪者:……确实。

钟离:但若这座山始终如三千七百年前一样是一块完美无瑕的坚岩,今日在它身上便不会有山林草木,百兽生息。正是因为岩石破碎瓦解、尘埃汇聚、土壤覆盖,才让毫无生机的天衡山有了今日的风光。你说,它是永远保持毫无生机的巨岩模样更好,还是慢慢崩解,化为今日的青山更好呢?

流浪者:……哼。

(流浪者离开)

这样一来,是否两人的观念有了交互和碰撞,各自塑造了自己的形象,原本会引爆节奏的场景也变得可接受了?因为前一个场景是流浪者单方面表达输出和不屑,并且编剧发动场外强制力禁止了钟离反驳;而后一个场景则是借机让钟离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和理念,对流浪者的观点进行了回击,戏内已经有了反馈的情况下,戏外的玩家就不会特别在意这件事了。

那么回过头来,大致总结一下流浪者现在塑造面临的问题吧:已经不再是“优于主角的反派”,导致其言辞刻薄的作风招致比以往更大的反感;而编剧不知是偏爱还是把他架火上烤的“单方面输出不允许回击”,更进一步加剧了大家对他的恶感。我还是那个观点,流浪者这个角色原本潜力无穷,完全可以成为一个很好的经典角色,但他现在非常非常显然的——被写毁了。

而且如果编剧依然不改作风,保持描写手法,他势必越来越毁,持续引发一波又一波的场外节奏,疯狂引发非流浪者粉丝的玩家群体的如潮恶感。如果编剧能够看到笔者此文,希望可以回头重新梳理并思考一下,究竟是否一定要用这种损人不利己的方式来塑造这一角色?

后记:一篇一万五,一篇八千,趁着三次元忙里偷闲中梳理思路进行的对原神近期剧情的思考和批判,差不多也就到这里为止了,如无意外,笔者短时间内不会再输出关于《原神》的长评,也到了回头经营自己的创作的时候了。

尽管对目前的编剧极为不满,并且把不多的空余时间中的主体分给了《铁道》,但我现在对《原神》依然保持一个疏离但不放弃的状态,希望制作组真的能够归纳和总结目前的经验和教训,在枫丹把丢失的东西找回来,把这段时间的失误变成漫长比例尺中的小小一段吧,悲。

发布于浙江阅读 14563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报错人不报错

· 山东

抛开其他不谈,老哥对于创作时人物塑造的分析也让我很有收获,新书刚好能用上,非常感谢

亮了(172)
回复
discusser-avatar

裂海叉楼主

· 浙江
申鹤丶老哥如何回应一下那些说你写文章屁股歪的,据说还有一个说你是喜欢萝莉的抠脚大汉。我看完你写的文章是挺有共鸣的
收起

我只能说,作为一个十几年如一日的姐控,我要谢谢他们给我新增的光荣称号

亮了(183)
查看回复(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