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CBA总决赛奥体中心外的冲突,我有话要说
关于5月10日在杭州奥体中心体育馆外发生的浙江球迷和辽宁球迷发生的言语冲突,我争取从亲历者的角度尽量还原当时情况。
【我不讨厌辽宁队】
作为浙江人,我并非因为家乡的缘故才成为浙江男篮的队迷(这里有必要需要跟全运会的浙江男篮做个区别,我支持的是浙江稠州银行金牛俱乐部稠州金租男子篮球队,它的前身是浙江万马旋风,再往前是浙江中欣松鼠)。
最早,我是郑武的人迷——我对他有着澳洲墨尔本老虎队一般的虔诚。
在中职篮(为什么不叫CBA呢?因为以前叫甲A联赛)很少有转播的上世纪90年代,家里小电视中,红色11号左路突破,运球急停,跳投命中。
一个个“歘歘”进的球,就是一根根戳进心里的箭。那自然不是火箭的姚明,身边的外公说,“这是郑武。他有个弟弟叫郑亮...”
浙江在较长时间内是一支中游偏下的球队,再加上彼时阵容奢华至极的八一队坐镇宁波,我的主队自然而然就是八一。就算如此,我还是很喜欢投篮神准却一直养伤的郑武、过了巅峰却依然跑位鬼魅的吴乃群、横移迟缓却老而弥坚的余乐平...以及后来的城市英雄——山姆.高德。
读大学时,因为主场门票票价不高,我有机会在杭电体育馆近距离为浙江万马加油,彼时,郑武已是主教练,后来的哼哼维奇和王世龙还是球员,队内双子星——罗智和丁锦辉被给予无限厚望。
工作后,浙江万马变成了稠州金牛,从杭州搬到了义乌,作为球迷的热情,只能就近移情到杭州体育馆的浙江广厦:我看过威尔森.钱德勒在场上予取予求,也对着北京首钢替补席喊“马布里、马布里”,也跟着现场DJ对着麦迪加盟的青岛鄙夷“十二连败、十二连败”(嗯,后来广厦主场被批评了),也被丁彦雨航的潇洒飘逸给打服。
然后,李春江指导和“广厦队魂”林志杰在2018年带领浙江广厦首进总决赛——站到了辽宁面前。
我一点都不讨厌辽宁,反而很喜欢,内心充满了对东北这片土地“共和国长子”的尊重。
更不用说,浙江队的蒋兴权指导、吴乃群、刘.哼艹.维伟、王世龙都是辽宁人,至于浙江广厦...不用说李春江是辽宁人,浙江广厦雄狮俱乐部的前身就是沈部男篮——传说中的辽宁二队。
所以,虽然辽宁本钢在2018年和2022年两次踩着浙江广厦夺冠,彻底摘掉“千年老二”的名头,虽然辽宁本钢在2021年半决赛踩着浙江稠州金租进入总决赛去打广东,但是我依然会在有辽宁参加的其他(只要不打浙江的球队)比赛里支持辽宁,包括但不限于2015年辽宁与北京、2016年辽宁与四川、2020年和2021年辽宁与广东。
从吴庆龙到李晓勇,从郭士强到张庆鹏,从杨鸣到郭艾伦,从赵继伟到高诗岩...这些同样是我二十几年来看球的漫长经历,我同样会共情辽宁球迷,为辽宁黄金一代的球员欢呼和悲伤,同样也很高兴在这个时代,郭士强与杨鸣拉扯出一支几乎可以碾压全国的夺冠强队。
这次决赛,对我来说,是熟人们的大聚会,唯一的感慨是看到开场:原来张大宇还在打球啊。
因为身边有初次看球的朋友,我觉得应该时不时补充一些背景介绍:
“浙江队现在上场的8号,是目前浙江队颜值最高的,陆文博,是打过亚运会的国手,97年。”场上,小陆正替换王奕博。
“辽宁,对,就是穿黑色球衣的,场边穿黑西装的是辽宁队的主教练,叫杨鸣。球员时期,哦,不,直到现在,都是男篮里最帅的。”杨鸣正在对着鄢手其暴怒,我脑子里满是曾经“扬手听京骂,断腕耀京城”的白衣少年郎。
“白色11号是余嘉豪,2003年的,他是浙江队的篮二代,他老豆叫余乐平,浙江名宿,打中锋。”小余正顶着韩德君打进擦板。
“这位是功夫熊猫,跟场上其他体校体系的不同,他是大学生球员,今年36岁了。”韩德君拉到高位,投进中投。
历数完我心目中的“国一控”赵继伟、当前第一小前锋张镇麟、当年国家队大前锋二哥后,我隆重推出:“程帅澎,半决赛就是他,浙江才赢的深圳。”
然后某个33号强投了一个三分三不沾。
“他也是国家队么?”朋友好奇。
抱着手臂,叹口气,“他啊...两年前真的很厉害。”
【奥体中心观赛体验】
在杭州奥体中心的两场总决赛我都在现场看了,单纯从球场氛围来说,还好。
至少不像网上说的。
第一场,我在414号看台的第一排。
身侧是辽宁的球迷集体,他们手上高举绿色加油棒,大部分穿着绿色球衣(主要是13号、3号、77号,大韩哭晕...)正在几个球迷头头的指挥下为辽宁队呐喊助威,“1234,我爱辽篮”。
他们为每一个进球和防守欢呼,在每一个浙江队员罚球时制造干扰的噪音...即使绝对声浪不算强,但是依然足够制造气氛。
这个场面我习以为常,毕竟曾经在现场以及电视机前看到过好多次,但是每次球迷团体在客场的战斗力都让我感慨(即使是广东球迷也不行)。
然后,我看了看自己衣服里的黑色稠州银行T恤:艹,穿错了。(场上浙江队是白色球衣)
第二场,我在426号看台的第一排。
本场比赛,奥体中心体育馆里的每张椅子上都加放好了白色的加油T恤,目的就是为了这场绝不能输的比赛制造声势——白色人海,红色加油棒。在入场的观众们(我仔细观察过,很大一部分绝对不是球迷)套上T恤后,我能够更清晰地看到绿色的加油团体。
这次因为球票稀释,较上一场辽宁球迷进来相对少了一些,并且在遥远的斜对角,但是身后依然有几个零散的辽宁球迷(太好认了,要么是绿色加油棒,要么就是在浙江进球时面沉如水的)。
说实话,我不信在沈阳的主场,浙江队能够有同等规模的球迷为客队贡献足够的声浪。
客观说,两场比赛,浙江队的观众们贡献的声浪不算小,跟网上某些没有来到现场就说气氛差的情况截然相反。
第一场,当DJ喊球员号码,“06号~”,观众也会给予最大热情回应:“程帅澎~”,
“稠州队~”,“加油!”
“浙江队~”,“必胜!”
当浙江队在第三节把分差追到只剩1分时,全场的声浪和情绪伴随着浙江队场上的气势一同高涨,但是,马上这个势头被赵继伟和弗格连续两个三分当头泼了冷水;
但是,即使这样,浙江观众的声援依然没有停歇,不存在当DJ呼喊没有回应的情况,直到最后声嘶力竭喊不出来以及浙江队在最后关头无力回天。
第二场,现场DJ调整了声援策略,不再喊球迷号码,而是播放每个人的专属音乐,比如,“刘泽一~”,然后体育馆响起很短暂的“你就是我的唯一”。
很尬,也很打断情绪,感觉像回到了几年前在滨江体育馆打球的散乱且业余的DJ状态,不知道为什么。
不过,在全场白色海洋里,浙江队观众的声援从一开始到终场前4分钟左右一直很澎湃,反而是现场DJ不知为何没有在最后时分应该喊“稠州队”和“浙江队”的时候什么都没喊,也不清楚为什么在需要全场喊“防守”的时候没有打节奏的“咚咚”鼓点,导致很多球迷只能各自行事,比如,我们在二楼看台的有些球迷,主动领头“稠州队”,从一个个小小的方阵发出“加油”,四面八方零散不整齐的声音营造不了支持的氛围。
我们的主场虽然换了一个18000人的场馆(实际上因为限票的缘故,有些看台没有坐满),但是助威的现场效果还是没有达到合格的“球场第6人”的水准。举个例子,连“黑哨”都不能喊得整齐划一、气势汹汹,怎么给现场三个专业并不过硬的裁判施压?更毋论主场哨了。
G2结束,虽然还是有球迷(比如我们)对着浙江喊加油,但是大家更关注的是退场。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辽宁球迷正在拥戴自己的英雄。
“赵继伟!”“MVP!”
【赛后的吵架】
从球场正门出门,我就听到了“1234,我爱辽篮”的欢呼声。
辽宁球迷是我相当佩服的一个群体,他们对于篮球的热爱和对球队的热爱令我敬佩和羡慕,就像G2终场前现场DJ感慨的:
把敬意给到今天到现场支持客队的辽宁球迷,你们同样是联赛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道风景。
然后,就听到有穿着吴前球衣的一个小伙子在反击:“5678,辽篮回家!”他身边的一群球迷,也跟着一起喊。
诶?居然有点点创意,更难得还押韵,但是没逻辑啊。
人家确实很可能把比赛(以及至尊鼎)带回家啊...
我有点恍惚,此时此刻恰如彼时彼刻:
2年前的诸暨暨阳学院体育馆,浙江在半决赛碰到辽宁,最后输了关键一战被淘汰出局。辽宁球迷也是聚集在一起,高喊:“辽宁总冠军!”
浙江有些球迷喊“我们有钱!”相当没有战斗力。
然后,有些浙江球迷喊出了我迄今为止不愿意回忆的口号:“广东总冠军!”(2021年的决赛也是辽粤对决)
想起来都太丢人了!赶紧头也不回地掩面而逃。
在一阵骚乱后,我们见到一群特警全副武装用人肉和装备隔出了一条通道。
正在我疑惑不远处刚才喊“1234,我爱辽篮”的球迷群体们在喊什么时,身边不少浙江观众纷纷把手机掏了出来录视频,此时,我也听清了:
4:0!
NBA里有个至今依然为人津津乐道的梗:1982-83赛季的费城76人的传奇中锋摩西马龙在季后赛开始前喊出著名预言“FO-FO-FO”(即四场解决对手)。
同样的,“4:0”当然不是侮辱性语言,关键是看对谁喊。
如果辽宁球迷是对着辽宁球队大巴,甚至冲着天空喊,都没关系,这代表一种祝愿和祈望;
但是不合适的是,他们是冲着过路的浙江球迷喊的,这就是一种有挑衅性质的侮辱了。
就像...对着C罗喊“梅西”,对着隆多喊“保罗”,心态很容易爆炸。
我在现场,亲眼见到了一个穿着“浙江”T恤的大叔突然热血上头,涨红脸,愤怒地折返回头:“辽宁滚蛋!”
再补一句:“滚出浙江!”
而这个正是网上被流传的一个大叔面目狰狞“滚出浙江”的由来。
然后就是集中且有爆发力的“穷鬼”。
这个说辞我看不出来从哪里开始,现场听起来,我觉得相当卑劣。
“穷鬼”和“4:0”此起彼伏,部分浙江球迷终于依仗人数优势,获得了小范围的局部胜利,这场对决说不是针锋相对都没人信。
过了几秒,更靠近博奥隧道一边的人群里开始有个直接的言语冲突。
我的右侧,一个高壮的穿着浙江白色球衣的小伙子右手比划PDD的螳螂指,“喊你MB。穷鬼!”
我的左侧,一个妆容精致、身量高挑的黑衣妹子挣脱身侧男伴的手,准备上前厮打。
我和朋友差点被殃及池鱼,幸好有特警赶紧隔开。
再度快走几步离开是非之地,两边声浪夹杂各自的污言秽语在广阔的广场上激烈碰撞,又很快消散。
回家路上,开始陆陆续续看到网上断章取义的视频以及对浙江球迷铺天盖地的嘲讽和责骂,并且又上升到亚运会形象乃至国格的高度。
网络有梗图,显示这次总决赛,除了浙江球迷,全国球迷可能都希望辽宁赢。
这我倒是不在意,至少,现在只有浙江才有拥有搅局的能力和机会,以及破除万难的决心。
我承认,现场确实有浙江球迷口不择言到很没素质,我们无论在现场氛围营造和赛后争执上,都是完败;
但是,我们也要注意到:
浙江球迷并非纯粹的迁怒,部分辽宁球迷同样存在言语过激;
部分浙江球迷看起来不体面的举动,可能也事出有因;
更重要的是,大部分的浙江球迷当时正在赶回家地铁,压根没参与冲突,反而被无辜扣上帽子。
另外,为杭州的安保工作点赞,秩序维护得很到位且妥帖,亚运场馆漂亮舒适且交通方便。
当然,这些就不值得被宣传了。
狺狺狂吠,是狗;
不明真相而狂吠,是蠢;
不明真相又想蹭时事热点招摇撞骗博人眼球,那就是又蠢又坏了。
值得欣慰的是,有部分浙江球迷在体育馆地下车库守着球队,对球员和教练挨个安慰。
从这里,我看到了球迷和球队的真实连接。
【关于球迷组织力】
无论是浙江稠州银行金牛,还是浙江广厦雄狮,我其实一直都没注意到我们有自己的球迷组织,或者几个核心的有组织力的球迷头目;
另外,我也一直没有关注到,两家俱乐部真的在宣传物料方面有什么有效的投入,既没有对球迷的引导,也没有对市场的培养。
我对球队的认识,靠的是自己百度,以及零星的小报道。
我自己有时写的球评,靠的是深扒回忆或者重看集锦挖细节。
回到球迷口舌之争的失败分析:
一是没有组织核心。这次浙江主场球迷与辽宁客场球迷的对决很失败,虽然人数有压倒性优势,但是无论在声势、还是组织力方面,都被人家打赢了“以多胜少”的游击战。缺乏核心、缺乏组织、缺乏培训,浙江球迷一败涂地。
二是没有做好功课。口舌对决中,部分浙江球迷的措辞无疑是失了分寸,又没打中七寸,像个张口结舌的结巴,无能狂怒;部分球迷确实有机巧的构思,却存在逻辑漏洞。比如,在赛场上深圳对浙江喊“上吴前”,北京对广东喊“换苏伟”,其实都是很犀利且巧妙的,甚至2018年之前广厦对着辽宁喊“千年老二”,虽然当时争议很多,但仔细想想,这也只是对竞技成绩的嘲讽,问题也不大。
三是缺乏身份认同。比赛最后几分钟,浙江确实大势已去,不少观众陆续离场,这个时候我们的球队其实更需要球迷的认同和鼓励。就像,几天前的广厦vs辽宁的G4,广厦球迷在主场的表现(比如“王博下课”)我也不是很认同,对比辽宁,2021年输给广东后,辽宁球迷喊的是“杨鸣加油”。
当然,俱乐部自身没有做好与球迷之间的联通也是问题。说到这个,无论是广厦还是浙江,球队周边粗糙到一塌糊涂,球队本身就没想赚市场的钱,也不打算宣传,更没把球迷当自己人,难怪球迷也没办法把球队当自己的队伍。
四是缺乏经验底蕴。辽宁、广东、山东、山西、新疆这样的魔鬼主场,不是一朝一夕能够磨砺出来的,辽篮球迷群体有着跟着这支球队从一路泥泞中一同跋涉过来的默契。
即使是辽宁球迷,曾经也经历过2015年球迷为了偷袭西热却砸得郭艾伦头破血流的不堪往事,关键是看后续怎么成长。本次总决赛前,辽宁球迷组织着重强调辽篮官方发布的总决赛倡议书,不发表容易挑起矛盾的言论。喊“加油”不喊“削他”,从这点上,辽宁球迷做得比我们好得多。
浙江两支球队(不含宁波)并非传统强队,缺乏球迷基础;但是现在无论浙江还是广厦都已然是国内一线强队(尤其是浙江是CBA元年球队),球迷的建设进度有必要赶上球队的建设进度了。要完成姚明的城市球队的构想,至少在浙江,我们还任重道远。
【最后是私人愿望】
前两场比赛,浙江已经打光了能打的牌,小伙子们真的已经拼尽了全力,尤其是第二场,心心念念的盖利带伤上阵显然撑不起这个比赛强度,浙江队的小伙子一开场的全力逼抢使出了浑身解数,打到末段体力已经续不上了,最后才被养精蓄锐很久的赵继伟和张镇麟一举击溃。实力有差距,我们立正挨打。
但是,我希望:能杀回杭州。
我知道很难,就像广厦vs辽宁在辽宁主场的G2,需要孙铭徽和威尔哲逆天发挥,以及艾伦伤退。在男篮世界杯日渐逼近的时候,我不希望这个季后赛打出逆天表现的“鞍保库”出现任何伤病。
(赵继伟不仅是辽宁的宝,也是中国的宝。我等着他去打波多黎各的老六,丈量中国男篮与世界的距离。)
这个赛季的至尊鼎拿不到,我认了。
但是,现在的浙江或者广厦何尝不会是曾经的广东、北京、新疆和辽宁呢?
他们哪个不是这么输过来的?
并且,我遍数球队,浙江比广东都更有可能实现我的念念不忘:
CBA总决赛同省德比。
就算输,也先杀回来!
我看谁在演
· 辽宁我爱辽篮后面浙江球迷喊的爱你**,你听见没
昀笑3321
· 河北为什么喊“千年老二”就问题不大,喊“4比0”就是侮辱性语言?。。你这说的太虚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