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曾凡博的经历来看,我们是不是过于崇拜美国篮球了?

avatar
关注

1.当曾凡博还在美高和点燃队的时候,什么四星高中生,中国最接近NBA的球员,中国未来篮球的领军人物等等类似于这种的新闻和帖子多到数不胜数,等到去年选秀大会结束后,离开了美国这块篮球土地后,小曾在互联网上的曝光度急转直下,以至于回来CBA后我能看到关于小曾最多的消息,就是北京首钢不让小曾留美必须回来打CBA要不就是骂主教练不给小曾球队战术核心,光让小曾蹲底角折返跑这样类似的言论,好像小曾一回到CBA就是被毁了,热度方面联赛一结束基本就跟隐身差不离,除了偶尔爆出去美特训还会有两张帖子,实话实说我们在篮球这块崇美的道路上真是越走越远。

2.从今年的CBA新秀来看最火的三人崔永熙,林葳,曾凡博,都是03的,但三人的培养模式各不相同,林葳典型的青训体系培养出来的球员,崔永熙澳大利亚NBA学院的,虽然叫NBA学院但培养模式更接近于国际篮球体系,三个人各种不同的培养体系,也都是第一年打CBA就取得不错成绩的球员,可在打CBA前,林葳和崔永熙的曝光度远低于曾凡博,实力是一方面,但更大的因素是因为美国NBA和NCAA的影响力能为在美青训的球员提高更高的知名度和更能受到美国球探和媒体的关注,而这种影响力往往会导致中国球员但凡在美高拿到个三星或者四星的名号就会被无限夸大,甚至能被当成中国男篮的救世主,其实美高甚至包括有些NCAA的球队根本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夸张,盲目的崇拜只会让我们去贬低自己的青训体系和联赛,但凡看过几场小曾在点燃的比赛就会知道小曾在北京的战术体系要远比点燃强的多,当初也没见那么多人喷点燃不给小曾战术地位。

3.我认为很多人都有个误区,就是接受美式篮球最好就是美高到NCAA在到NBA或发展联盟的体系才是最好的模式,其实真不见的,这种模式会是大部分美国球员适合的模式,真不一定适合中国球员或者国际球员,因为如果打不到NBA,那这个球员无论是回国还是欧洲或者其他的联赛打球基本都是fiba的规则,如果你在大部分时间都是接受美式篮球的打法,以后对你适应fiba体系下的篮球会是个挑战,很简单的一个道理我们为什么打不出欧洲篮球的风格,因为我们从小接受的篮球理念就跟人家不同,等成年后你就是请欧洲的教练也不可能从根本上理解和打出人家的篮球,同理你让小球员早早的去美国接受美式篮球的体系,等回来在让他按fiba的规则打比赛,能打出什么水平谁也说不准,我从不怀疑美国有最好的训练水平,有发达的运动医疗,有完善的青训体系和全世界最具竞争力的球员和球队,但不要妖魔化,不是只要美国出来的就是精品,他们如此大规模的篮球人口,打不出来大有人在,真的不要被所谓的留美就一定比在其他地方打球好,尤其现在总有一批带节奏的恨不得只要留到美国打球都要比代表国家队和国青队打比赛有锻炼价值和有意义,对于这类人和有这类想法的球员我只能说,首先不是因为你在美国才会有这么高的关注度,前提是你是中国人才给了你这种关注度,而身为中国人为国出战本身就是至高无上的荣誉,如果没有这份自豪感就不要在嘴上说什么为了中国篮球这类的话,其次我希望广大球迷不要被带节奏,不是在美高能评上个星级就能在中国同届球员里横着走了,年轻球员的发展还是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才能开花结果,不要过度捧杀了,最后我们在探索未知的道路上总会有曲折的,怎么找到一条适合中国篮球发展的道路才是我们真正要关注的,通过美国篮球体系培养球员只能当药,真正完善能与fiba接轨的培养体系才是我们崛起的道路,这才是我们的根本所在。

发布于山西阅读 69889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人无完人洒脱哥

· 黑龙江

曾凡博本人那么低调,赛季结束不发抖音不发微博,虎扑可搬运的东西少了曝光度少不正常吗,赛季结束了你看有几个曝光度高的,除了几个球员去美国训练的,曾凡博去美国训练目前本人没发一条消息,这对年轻人来说不是好事么?安心训练有什么不好?

亮了(588)
查看回复(4)
回复
discusser-avatar

酷版懒洋洋

· 黑龙江

如果他不去美国,现在在首钢大名单都未必进

GIF
亮了(422)
查看回复(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