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影:三大演技派男星,霸烈巅峰,谁堪匹敌?
「在文字中证道。——唐泪」
演技很有意思。
它不是冷冰冰的奖项、评分和表格。
也并不是来自懵懂的印象。
而是来自电影作品。
香港影坛,有三位演技派男星,以技法、创造力和深度著称。
且各自皆有霸烈巅峰。
无可匹敌。
先谈千面影帝梁家辉。
1983年,他出演自己第一部电影《垂帘听政》。
次年即封金像奖影帝,年仅二十六岁,这个纪录,迄今未有被人打破。
但这并不是他的巅峰。
从表演层面而论,这个时候的梁家辉,虽然已经贵为影帝,但尚且青涩,尤其那些离开李翰祥导演的作品,大都表现普通,再后来虽有《监狱风云》和《爱在别乡的季节》,但皆非真正巅峰。
直到1992年的《情人》,才步入真正的巅峰时期。
这一年,他出演了八部电影,也即《情人》、《雾都情仇》、《风尘三侠》、《黄飞鸿笑传》、《新龙门客栈》、《阮玲玉》、《92黑玫瑰对黑玫瑰》以及《棋王》,并凭吕奇角色,第二度被封金像奖影帝。
并以电影《情人》,成为首个享有国际声誉的香港演员。
亦庄亦谐、宜古宜今。
但太过放飞的戏路和过于频繁的配戏,为其影路带来了负面影响。
比如1993年,梁家辉拍了十一部电影,其中有五部是无厘头式闹剧,又比如1994年,其上映电影多达九部,有四部电影在配戏。
这种选择,虽然对于拓宽戏路极有帮助,却无助于演员商业价值的成长。
所以本可成为大明星的梁家辉,最终去做了一个纯粹的演员。
他其后的巅峰时刻,是2005年的《龙城岁月》和2012年的《寒战》,这两部电影为其摘得第三和第四个金像奖影帝奖项,尤其是《寒战》一役,当真是凶威赫赫,那种引而不发的力量与魅力,令人心折。
而综合来讲,梁家辉的“巅峰期”,并不是从此到彼的一个时期,而是间歇性的年份,且没有商业数据作为支撑,只有演员本身的声望起伏。
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可以眼见的遗憾。
再谈拿奖到手软的梁朝伟。
他的演技名声得来很早,似乎一踏足影坛就天生会演戏。
但这只是一种经不起推敲的印象,实际上直到他拿最佳男配角奖的《人民英雄》和《杀手蝴蝶梦》时期,表演仍然是用力过猛的,甚或在那部《喋血街头》里,有滥用眼神表演的嫌疑。
至于很多人拿来当作荣誉的《悲情城市》,实际上并不足为凭。
当然他的眼神戏确实很强,一般人也掌握不了。
其后兜兜转转,纵然也有为人称道的《倩女幽魂Ⅲ:道道道》、《射雕英雄传之东成西就》乃及《新仙鹤神针》和《新难兄难弟》,但这些作品其实都只是他演艺生涯的探索之作。
很多人应该还记得,拍《阿飞正传》这部电影,王家卫能够将梁朝伟折磨到哭,据说他的理由是,梁朝伟太注重面部表情,却忽略了包括身体语言在内的表演。
诚如斯言。
所以梁朝伟的蜕变。
可以从他遇上王家卫开始,也就是拍《阿飞正传》这部电影的1990年。
但有个过程。
所以或可以理解为,他直到1994年的《重庆森林》和《东邪西毒》时期,才完成了演技层面的彻底蜕变,从合格而有特点的演员状态,一跃而为顶级表演者。
这一点以前讲过,就拿《神龙赌圣之旗开得胜》和《流氓医生》这两部一年之隔的电影来对比,在表演上的气场、稳定度和创造力,当真可谓天壤之别,而在其后,无论是《偷偷爱你》、《洪兴仔之江湖大风暴》、《春光乍泄》,还是《暗花》和《海上花》,表演皆稳定而突出。
但这个时候,他的巅峰期还没有真正到来。
直到2000年。
梁朝伟凭一部《花样年华》封戛纳影帝,这份荣耀令其声望直上巅峰。
仅两年后,与刘德华合作电影《无间道》,来自表演和奖项层面的优势,抹平了他与刘德华之间在商业数据上的差距,二人开始平手论道。
次年再次合作《无间道3》,梁朝伟排名横压全场。
同时连续夺得两个香港票房年冠。
2004年,凭一部《2046》,他在十年里夺得第五个金像奖影帝。
2007年,与李安合作的《色·戒》上映,力压集结李连杰、刘德华和金城武三位商业大咖的《投名状》,夺得其第三个香港票房年冠,且再添一座「三金」影帝奖杯。
后于2008年、2009年上映作品《赤壁(上)》、《赤壁(下)》,合计票房近六亿。
其后无论作品还是表演,皆渐趋下滑。
以此而论,正好是十年巅峰。
还有一个演员是郭富城。
他正好相反,演技名声得来较迟。
但实际上绝大多数人都是印象流,可能连看一部电影的耐心都没有,就妄下结论。
就拿郭富城出道第五年的作品《赤脚小子》来讲,在表演的自然度、流畅度、力度及深度层面,明显就能优于梁朝伟同样出道第五年的作品《人民英雄》。
不过这件事情可以按下不表。
因为整个九十年代,郭富城留下的标签式印象就是乐坛天王、舞台之王和广告之王。
即便也交出了《赤脚小子》、《浪漫风暴》和《风云雄霸天下》这几部佳作,甚或还有一个从双周一成手里抢到年冠的壮举。
却始终不敌印象流的厉害。
而关于他的演技脉络。
有一个很鲜明的标志,也即崛起于2005年的《三岔口》。
其后不但连庄影帝,更以《父子》、《C+侦探》、《白银帝国》和《杀人犯》一路攻城拔寨,那几年给人的印象,真的是“作品不多,但部部过硬”。
好感度就这么起来了。
但这个阶段,与巅峰这两个字,几乎没有任何关系。
很多人可能会奇怪,连庄影帝不算吗?
这当然是极高且尤其罕见的成绩,在整个华语影坛,连同他在内也仅有三例。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郭富城是一个天生的偶像演员,更是从九十年代叱咤风云的乐坛天王跨界而来,演技蜕变固然令人惊讶和惊喜,更需要的是商业价值的附加。
这是显而易见的逻辑。
2011年,电影《最爱》上映。
这部顾长卫作品,帮助郭富城提名了罗马国际电影节和金鸡奖影帝。
而比提名更重要的事情,是郭富城足以凭这部电影,在演技上“封神”,甚至可以用这个表演,挡住几乎所有演员的路。
无人可替,无人可及。
即便没有任何奖项的褒奖,也可视作,经过零零年代的演技探索,在此时臻至巅峰。
这个问题当然只有了解电影的人才有发言权。
次年,连续推出两部电影。
一部是港岛史诗《百年浮城》,另一部是商业电影《寒战》,两部电影的表演皆沉稳老到,且凭《寒战》豪夺个人第二个香港票房年冠、横扫金像奖。
2014年,以“三巨头”之一的身份主演电影《西游记之大闹天宫》,成为首批进入内地票房“十亿俱乐部”的演员。
2015年,主演陈凯歌导演的作品《道士下山》,演技精湛备受赞誉,主演翁子光电影《踏血寻梅》,横扫金像奖并夺金像奖影帝。
2016年,领衔主演电影《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悍然豪取十二亿票房,同年度《寒战2》来袭,再夺香港票房年冠并打破香港华语片影史票房纪录。
2018年,与周润发双雄主演电影《无双》,收12.74亿票房,创下香港电影在内地的全新票房纪录,更于次年横扫金像奖。
后续而论,在商业方面声势渐弱,或应注意接片问题。
这个巅峰期,持续八年皆在高位。
三大演技派男星。
梁家辉已经年迈将隐,梁朝伟也或作品量锐减,唯郭富城尚有余力。
但过于醉心小众文艺电影,以及过分热衷于扶持新导演的选择,恐将阻碍郭富城最终成就的高度。
而在各自的巅峰岁月。
他们都当得起一句,无可匹敌。
任何结果,皆为宿命。
可爱胡我饿了怕了
· 陕西我还猜三大影帝呢,以为会是周润发,冒出来郭富城还是有点没适应,虽然不反感他。
我也不知道叫啥好1
· 广东又是这个套路,借两个大佬来抬郭老四。老四何德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