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评]安踏狂潮5,对于我来说是比上一代好穿了

avatar
关注

本人有幸在前两年参与了虎扑众测活动,也在20、21年的夏季测评了狂潮3和狂潮4,帖子链接👇

狂潮3: https://bbs.hupu.com/43756265.html

狂潮4: https://bbs.hupu.com/54144192.html

也算是看着狂潮系列一步一步走走来的,对于我来说基础版本已经足够用,这里就先不谈Pro版本

说回本次测评的狂潮5,外观方面这次入手的「魔法药水」配色。

属于实物比图片好看,上脚比拿在手里好看,先看颜值,各位打几分?

印象里好像狂潮系列对于这种淡蓝色的鞋面设计还是蛮少的,整体来看还是延续了之前粗旷的风格,另外设计师应该也是借鉴了「鳄鱼」的鳞片纹理,当然我觉得如果TPU的颜色不那么花哨的话,外观会更讨我喜欢。

小细节什么的还不错,一瓶红药水,一瓶蓝药水,其实相对狂潮4来说,5代在高强度实战下对于选手的运动稳定性还是有一定帮助,HP槽实际上是有补充的。

以5代横向对比了3代和4代,我认为5代>4代,而3代非Pro版本彼时还无氮科技,所以当价格被踏子打下来的时候,选5代应该是大部分人会做的,两场场实战下来我也觉得每年针对这一系列的小修小补,还是能感受到的。

最大的感受(于我个人而言):

相对于4代那个肉肉的脚感,这回5代利落多了,贴地感好了不少,实际上氮气鞋垫对于小后卫来说没有同品牌KT鞋垫那种带支撑且不会太软的鞋垫适配。加上氮鞋垫确实增添了脚感,不过这次5代虽然也是双层氮科技,实战时启动反应明显有提升了

前掌略有加宽但是包裹一体性优于4代,4代因为楦型窄需要买大半码,但是这样内长还是多了点。

狂潮4/42.5码,狂潮5/42码,脚型偏瘦。

动态包裹鞋面对于贴合性提升不少,4代那种穿上的塑料感少了很多

整场实战下来我会觉得其实5代对于轻体重后卫的包容度又多了一些,缓震你可以不用拉满,但是鞋子和脚的适配性要求是要有的,最好的感觉就是我在打全场的时候可以无视掉球鞋重量等问题。

上面是针对4代有改进的一些地方,接下来说说整双鞋强调的科技点以及我实际的个人感受:

1. 鞋面:动态包裹鞋面,这个应该是从3-5代来说最贴合脚的一双鞋了,鞋面强度倒是没有非常变态,而且处于一个稳定性和舒适度适中的状态,毕竟这双鞋的TPU组合足够多了。

2. 支撑:这里要提到「三硬度TPU」组合,也是给予这双球鞋外观最令人深刻的地方。前掌为了解决4代吞边的这个问题,做了包边处理,且因为硬度ok,弯折没有不自然的感觉;中足一整片大TPU我倒觉得没有视觉外观给到的强;后跟的TPU以及鞋尾的加固基本上保证了落地时不会出现大的形变。另外为了控制重量,TPU采用了不同硬度,中底那块碳板也没有做到体积过大,其实已经足够用了。

3. 缓震:前面提到贴地感已经好很多了,氮科技实际上在篮球鞋的应用中并不算脚感澎湃,就我穿过的KT7、狂潮4&5、GH3来说,因为增加保护性限制了中底的形变,不过只要不是大体重选手,这个缓震足够用了。在这几年各种厂商尝试不同的中底技术打组合拳,我反而觉得碓叠不如简单点、适合点来的重要。

4. 外底:最后说一说这个鞋底,其实近几年安踏的「水泥克星」大底有在做的比之前软一些,耐磨性没有最初那么强了,也是考虑到当下使用场景慢慢变多,只要不是那种毁膝盖的水泥地,都能使用。抓地性狂潮系列几乎没让人失望过,这里就不多赘述了。

总结一下,狂潮5这次在设计上应该是迄今为止最张扬的,而今年夏天要疯7.0赛事即将回归,必然少不了这双鞋的身影。狂潮系列一直是安踏有性价比的球鞋之一,建议有条件的各位还是先去实体店看一看实物试一试,再做出决定。

这双鞋目前来看没有什么硬伤,可以看出安踏有意不断添加材料的同时注重了对细节的把控以及对先前市场较大问题做出有效的解决。

发布于上海阅读 8288

全部回复

discusser-avatar

Cechos

· 浙江

好帖顶,颜值来说更喜欢3代

亮了(0)
查看回复(1)
回复
discusser-avatar

萧风钐大大楼主

· 上海
Cechos好帖顶,颜值来说更喜欢3代收起

我也觉得3代很帅

亮了(0)
回复